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理论社会学
理论社会学

理论社会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继编著(陕西师范大学政治与经济学院)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61303378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
《理论社会学》目录

导论 1

一、什么是社会学 1

(一) 社会学的产生 1

(二) 社会学的形成 5

(三) 社会学的发展 8

(四) 社会学的定义 10

二、社会学的科学价值 11

(一) 社会学的科学性 11

(二) 社会学的科学职能 14

三、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8

(一) 社会调查方法 19

(二) 统计分析方法 25

第一编 社会要素 31

第一章 自然环境 31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含义 31

(一) 环境的概念 31

(二) 自然环境的结构 33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作用 40

(一) 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40

(二) 自然环境能够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 41

(三) 自然环境能够通过生产而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41

(四) 不同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 42

第三节 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肃清“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影响 43

(一)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主要错误观点 43

(二) 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45

(三) 只有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46

第二章 人 48

第一节 个人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48

(一) 什么是个人 48

(二)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4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 56

(一)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56

(二) 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58

(三) 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61

第三节 个人存在的形式--社会角色 66

(一) 什么是社会角色 67

(二) 社会角色的类型 68

(三) 角色调适 71

第三章 社会文化 73

第一节 文化的基本涵义 73

(一) 文化的定义 73

(二) 文化的特征 75

(一) 文化的结构 77

第二节 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77

(二) 文化分类 81

第三节 文化的社会功能 82

(一) 文化的主要功能 82

(二)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86

第二编 社会形式 91

第四章 社会群体 91

第一节 群体概述 91

(一) 什么是社会群体 91

(二) 社会群体产生的基本原因 92

(三) 社会群体的分类 93

(一) 基本社会群体的涵义 94

第二节 基本社会群体 94

(二) 基本社会群体的特征 96

(三) 基本社会群体的功能 98

(四) 基本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 99

第三节 家庭 101

(一) 家庭的起源和本质 101

(二) 家庭的主要功能 102

(三) 家庭结构 105

(四) 家庭的发展趋势 107

(一) 社会组织的涵义 110

第五章 社会组织 110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涵义与特征 110

(二) 社会组织的特征 112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114

(一) 社会组织的构成 114

(二) 社会组织的结构和体系 116

(三) 社会组织的分类 118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与管理 121

(一) 社会组织的目标 121

(二) 现代社会组织管理 122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127

第六章 社区 127

(一) 构成社区的主要因素 128

(二) 社区效率 129

(三) 社区发展 131

第二节 农村社区 132

(一) 农村社区的产生 132

(二) 农村社区形成的途径 134

(三) 农村社区的演变形式 135

(四) 农村社区的特点 139

(一) 城市社区的类型和特点 140

第三节 城市社区 140

(二)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144

(三)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150

第三编 社会运行 155

第七章 人的需要 155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人的需要 155

(一) 人的需要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始终 156

(二) 研究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 158

(一) 需要的基本要素 160

第二节 需要概述 160

(二) 需要的一般特点 161

(三) 需要的分类 163

第三节 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实现 165

(一) 人的需要的产生 165

(二) 人的需要的实现 167

第四节 人的需要的历史发展趋势 169

(一) 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有机统一 169

(二) 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有机统一 170

(三) 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 17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交往 173

(一) 社会交往的定义 173

第八章 社会交往 173

(二) 社会交往的分类 175

(三) 社会交往的结构 176

(四) 社会交往的功能 179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沟通 180

(一) 言语沟通 181

(二) 非言语沟通 182

第三节 社会交往中的相互作用 187

(一) 暗示与模仿 188

(二) 竞争与合作 191

(三) 冲突与调适 196

(一) 什么是社会交往中的相互知觉 199

第四节 社会交往中的相互知觉 199

(二) 相互知觉的社会障碍 200

(三) 相互知觉的心理障碍 201

第九章 社会变迁 204

第一节 社会变迁的理论比较 204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科学论断 204

(二) 关于几种社会变迁理论的评介 207

第二节 社会变迁的内容与原因 212

(一) 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 212

(二) 社会变迁的基本原因 219

(一) 社会变迁的类型 221

第三节 社会变迁的类型和特点 221

(二) 社会变迁的特点 224

第四编 社会治理 229

第十章 社会问题 229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229

(一) 社会问题的概念 229

(二) 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 231

第二节 我国目前的主要社会问题 233

(一) 人口问题 233

(二) 社会治安问题 236

(三) 不正之风问题 238

第三节 21世纪中国社会问题预测 241

(一) 预测社会问题的必要性 241

(二) 21世纪的主要社会问题 242

第十一章 社会控制 246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控制 246

(一) 社会控制的一般涵义 246

(二) 社会控制的实质 248

(三) 社会控制的分类与基本方式 249

第二节 社会规范控制 252

(一) 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基本标准 252

(二) 风俗习惯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254

(三) 道德、宗教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255

(四) 法律、制度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257

第三节 社会舆论控制 259

(一) 社会舆论的来源及形成 259

(二) 社会舆论的特点 260

(三) 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具体作用 261

第四节 犯罪与社会控制 263

(一) 犯罪行为 263

(二) 对产生犯罪行为原因的分析 264

(二) 我国对犯罪行为的社会控制 269

(一) 社会保障产生的原因 270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 270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70

(二) 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过程 272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与资金来源 275

(一) 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 275

(二)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277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279

(一) 我国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79

(二)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281

后记 2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