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创作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健行,郭继严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4099·408
- 页数:486 页
前言 1
第一章 《资本论》创作的起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成就 1
第一节 在剖析“市民社会”中寻求答案 1
“博士俱乐部” 1
前言页 1
对于政治经济学他还一无所知 3
国家是“地上的神物”吗? 4
各等级的不同的物质利益与它们的不同的政治主张 6
私人利益力图并且正在把国家贬为私人利益的工具 7
共产主义问题 10
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克罗茨纳赫笔记 11
第二节 《资本论》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16
四十年代的主要成就 16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的诸因素和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19
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19
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得出了一样的结果 2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24
经济范畴是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 26
每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8
揭示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的客观矛盾及其发展 30
第三节 奠定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32
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马克思早期对经济学的研究 32
马克思实际上否定了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 35
向肯定劳动价值论过渡 38
《哲学的贫困》与对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肯定 43
第四节 弄清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49
“异化劳动”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49
开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探索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7
《哲学的贫困》奠定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初步基础 58
初步区分劳动与劳动力 64
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 65
第二章 《资本论》创作的直接准备--《伦敦笔记》 69
第一节 继续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 69
为了揭示革命的根源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 69
批判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伦敦笔记》 71
第二节 批判“货币数量论” 73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73
不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决定商品价格,而是商品价格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 74
从根本上推翻了“整个流通理论” 78
探索货币流通规律 79
第三节 对李嘉图级差地租理论的批判 80
李嘉图级差地租理论中的错误 80
关于地租的完全正确的新观点 82
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探寻危机的根本原因 84
第四节 研究经济危机问题 84
密切地注视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的循环 86
在危机中研究危机 88
第三章 《资本论》的最初草稿--《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上) 93
第一节 着手总结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93
在经济危机中总结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93
空前巨大的科学成就 95
第二节 阐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97
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是本题 97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相互关系 10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105
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两种研究方法 105
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是具体--抽象--具体 106
思维再现现实过程的三个阶段 107
抽象--具体既是研究方法的一个阶段又是科学的叙述方法 109
第四节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13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唯物主义性质 113
必须牢牢把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115
思维的抽象也必须以现实的历史发展为基础 118
逻辑与人类认识史的统一 119
第五节 关于《资本论》结构的最初设想 121
《资本论》结构的第一个方案 121
“资本”是《资本论》的起点和终点 124
第四章 《资本论》的最初草稿--《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下) 128
第一节 批判“劳动货币论”,制定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28
从货币理论开始 128
蒲鲁东派不了解货币的本质 130
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只是商品的平均价值 131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33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35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 137
自相矛盾的劳动产生了作为对立面统一的商品 140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总根源 143
第二节 在价值规律基础上阐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145
幻想小商品生产不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愚蠢的愿望 145
资本是在流通中并通过流通保存自己使自己永存的价值 147
资本作为货币存在是为了购买可以使资本增殖的商品 149
工人出卖的是自己的劳动能力 150
劳动是“酵母” 15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57
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及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59
资本的原始积累 161
第三节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的基本确立 163
首先阐明剩余价值一般然后才能阐明它的各种转化形态 163
利润是与全部资本对比而言的剩余价值总额 165
两种不同的生产费用 166
利润率及其趋向下降的规律 167
平均利润范畴与剩余价值总额在资本家间的再分配 168
否认在《草稿》中已初步形成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是没有根据的 170
政治经济学革命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75
第四节 初步制定经济危机理论 177
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危机理论 177
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就已经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 179
危机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183
固定资本更新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190
第五节 对共产主义劳动特点的科学预见 192
共产主义劳动是直接社会性的劳动 192
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仍然是首要的规律 195
必须有计划地正确地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分配剩余劳动时间 197
对第一个方案的修订和补充 202
第五章 在深入研究中修订《资本论》结构草案 202
第一节 从商品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经济 202
商品生产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与从商品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经济 203
从商品出发就是从具体的客观存在出发 205
从商品出发体现了历史与逻辑一致的原则 206
第二节 “资本一般”应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心范畴 208
按照一般、特殊、个别的逻辑顺序加工材料 208
“资本一般” 211
考察“资本一般”必须考察资本流通 212
单个资本相互作用才使资本作为一般资本确立起来 215
“资本一般”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217
六册结构 218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 220
写作经过 220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经典表述 224
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25
第六章 探讨从前没有完全弄清楚的理论问题--《资本论》的第二部草稿 229
第一节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229
一件意外的事中断了第二分册的写作 229
写作《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231
手稿的主要内容 233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 237
全面地阐明了决定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因素 237
抛弃“最低限度工资”的观点 240
劳动力表现为绝对贫困 242
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系统阐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 245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和实际上的从属 251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55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255
斯密的正确见解与错误见解 258
驳斥庸俗经济学家对斯密观点的攻击 261
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263
生产劳动与雇佣劳动的区别 265
同一种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 267
对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生产劳动的“补充定义” 268
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来看的生产劳动 272
第四节 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第一次全面考察 274
五十年代的初步研究 274
“斯密的教条” 280
提出关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的原理 283
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两个部类 285
对扩大再生产过程的考察 289
魁奈《经济表》给予马克思的启发 290
马克思的“经济表” 296
批判李嘉图关于资本积累的错误观点 297
第五节 系统地阐明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一系列中间环节 303
批判李嘉图混同价值和生产价格的错误 303
部门内部竞争形成市场价值 308
部门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309
部门间的竞争还引起资本的新的转移 312
第六节 绝对地租与价值规律 314
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 314
绝对地租的来源及存在条件 318
崭新的理论成果 321
级差地租的来源和存在条件 323
第七章 《资本论》结构的确立 327
第一节 再一次研究自己经济学著作的内部结构 328
“第二部分”将以《资本论》为题单独出版 328
1863年1月的三份计划 329
《资本论》的“四卷结构” 332
第二节 《资本论》的“四卷结构”与“六册结构”的关系 334
“六册结构”演化为“四卷结构”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334
《资本论》的前三卷不同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三册 336
《资本论》前三卷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篇《资本一般》的关系 338
第三节 “六册结构”演化为“四卷结构”的原因 341
理论的发展导致了结构的调整 341
“四卷结构”不再包括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这三册的原因 345
反复斟酌“历史批判部分”与“理论部分”的关系 347
著作的外部结构 349
第八章 为了创作出一个“艺术整体”--《资本论》的第三部草稿 351
第一节 1863年至1867年重新写作《资本论》前三卷草稿 351
《资本论》创作史上的新阶段 351
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354
第一次公开阐述《资本论》的理论观点 357
《资本论》第Ⅰ册的草稿 360
第二节 《资本论》第Ⅰ册草稿保存下来的部分 360
《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362
《第六章》为什么没有包括进《资本论》第一卷 366
第三节 《资本论》第二卷的最初草稿 367
首次系统阐述资本流通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 367
对资本的形态变化的分析 369
资本周转与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371
第Ⅰ稿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析同《资本论》第二卷的差别 373
再生产过程的平行性、上升序列的顺序性及再生产过程的循环 376
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的可变因素 378
扩大再生产的“自然基础” 382
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角度考察积累 383
第四节 《资本论》第Ⅲ册草稿是“一部光彩夺目的著作” 386
第Ⅲ册草稿与第Ⅱ册草稿是交叉着写的 386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389
剩余价值向各种具体形式转化绝非空洞的逻辑推理 392
分配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 393
第五节 《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395
修订《资本论》第一卷 395
《资本论》第一卷问世 396
第九章 《资本论》第一卷及其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深远影响 399
第一节 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400
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 400
工人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 405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10
第二节 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一卷的贡献 414
共同探讨和建立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 414
为《资本论》提供宝贵资料 416
参加第一卷的定稿工作 418
冲破资产阶级御用学者的沉默阴谋 421
校订和出版第一卷的德文第三、四版和英文版 421
第三节 六十年代《资本论》的传播 421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最初的反应 426
一些著名学者的评论 428
第四节 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深远影响 431
使科学社会主义进一步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431
《资本论》与第一国际内部反对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 436
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奠定思想基础 439
第五节 《资本论》第一卷的德文第二版和法文版 441
革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441
第一卷德文第二版 443
第一卷法文版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 445
法文版对篇章结构的调整 448
法文版第一章与德文第四版的主要差别 449
法文版第七篇与德文第四版的主要差别 451
其它译本的简单情况 454
第十章 《资本论》续卷的修订和出版 456
第一节 《资本论》的第四部草稿 456
七十年代的理论研究 456
修订《资本论》第Ⅱ、Ⅲ册 459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461
第二节 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和他对《资本论》的重要补充 465
《资本论》第二、三卷的编辑和出版 465
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重要补充 470
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的科学分析 474
第三节 《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 476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476
考茨基编辑出版的《剩余价值学说史》 478
结束语 482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导游词创作和讲解技巧》廖广莉主编 2019
- 《数字插画实战 人像创作30例》王鲁光著 2019
- 《艳红杯 长篇创作》玲媚著 1929
- 《郭沫若的异域体验与创作》(日)藤田梨那著 2019
- 《英雄史诗 恢宏画卷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文献记录》卢雨 2018
-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研究》黄艳华责任编辑;(中国)林见南 2019
- 《资本积累论 汉译名著本 17》琼·罗宾逊 2018
- 《马思聪交响音乐创作技法研究》高志方责任编辑;(中国)魏晓兰 2019
- 《笑的隐语 劳马创作论》朱厚刚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联考教案1.0 山东模拟试题100例 素描静物》李贺主编 2017
- 《山东梆子》田和灵,叶健,赵艳喜编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 山东曹县江米人·王锡金》唐家路,杨传杰著 2017
- 《山东地方戏曲音乐研究》崔晗珺责任编辑;(中国)赵正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