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新编苏联史  1917-1985
新编苏联史  1917-1985

新编苏联史 1917-1985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尚文等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8008035
  • 页数:69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美国国情下一篇:欢乐英雄 迪斯尼
《新编苏联史 1917-1985》目录
标签:新编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建立 1

第一节 20世纪初叶的俄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1

俄国的社会矛盾 1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活动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国 6

第二节 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9

二月革命的胜利 9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 11

临时政府的三次危机 15

第三节 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 18

临时政府改组和科尔尼洛夫叛乱 18

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 20

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22

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 24

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26

第四节 苏维埃共和国的最初步骤 28

各级苏维埃政权机关的建立 28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 31

革命初期的经济、政治措施 34

第二章 国内战争的胜利 37

笫一节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全面爆发 37

外国武装干涉的开始 37

全国宣布为军营,红军的初步胜利 39

红军在1919年军事上的胜利 42

“军事反对派” 45

第二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47

战争环境下的经济状况 47

从粮食垄断专卖到余粮收集制 49

加快工业国有化步伐、建立管理总局体制 53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54

取消自由贸易,经济关系的实物化 56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58

第三节 国内战争的结束 59

1920年初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 59

“民主集中派”和“工人反对派” 61

国内战争的结束 63

第三章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66

和实践 66

第一节 国内战争结束后的国内状况 66

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危机 66

政治形势动荡和喀琅施塔得兵变 67

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 69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72

粮食税制的实行 72

租让制和租赁制 74

商品货币关系的恢复 75

列宁探求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7

第三节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 80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民族政策 80

格鲁吉亚问题 82

苏联的建立和苏联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85

第四节 列宁逝世前的国内政治生活 87

列宁的“遗嘱”问题 87

列宁对改革国家机关的构想 90

托洛茨基的“新方针”和全党争论 92

列宁逝世 95

第四章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成就和问题 97

第一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农村状况 97

农村经济政策进一步放宽 97

20年代中期的农村阶级状况 100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03

工业生产的恢复 107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工业生产 107

国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 110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财政金融 114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 116

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 116

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问题的探索 121

第五章 “新反对派”与托季联盟的形成及其失败 124

第一节 列宁逝世后的党内状况 124

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124

托洛茨基的《论列宁》和《十月的教训》 126

关于“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的党内争论 128

托洛茨基被解职 131

第二节 “新反对派”的形成及党内争论 133

“新反对派”的出现 133

关于“一国社会主义”的争论 135

关于新经济政策和农村政策的争论 138

“新反对派”的失败 140

第三节 托季联盟的形成及其失败 144

托季联合反对派的出现 144

争论不断升级 147

托季联盟崩溃 151

第一节 文化教育事业建设 156

苏维埃教育体制的确立 156

第六章 20年代的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 156

科学研究事业和知识分子问题 160

第二节 20年代的文坛 163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成立及其错误 163

俄共(布)中央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评 165

“拉普”的成立及其活动 167

第三节 哲学领域的争论 171

“机械论”的兴起及活跃 171

德波林学派和“机械论”者之间的争论 173

20年代初期的经济学 176

第四节 经济学领域的争论 176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争论 178

20年代后期的经济学 181

第七章 20年代苏联的对外关系 184

第一节 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的转变 184

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 184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关系的初步形成 189

第二节 20年代初苏俄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191

同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关系 191

苏英贸易协定的签订 195

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 197

1924年各国同苏联的建交热 202

第三节 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 203

继续增进同德国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203

警惕新战争危险,坚持和平外交政策 207

第八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 213

第一节 工业化方针的确定 213

党的十四大通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213

关于工业化资金来源的争论 217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 220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220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224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226

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装备 229

第三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 231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231

“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 234

斯达汉诺夫运动 236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总结 23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 240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240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及其经验教训 243

布哈林的社会主义观 247

第一节 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247

第九章 布哈林与斯大林的争论及其失败 247

关于“长入社会主义”的思想 248

关于过渡时期工农联盟的理论 250

关于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理论 252

第二节 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的争论 253

粮食收购危机和争论的开始 253

1928年的两次中央联席全会 259

《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发表 264

第三节 “反右倾斗争” 266

“和解方案”的破灭 266

1929年的两次中央全会 268

布哈林在争论中失败的原因 270

“反右倾斗争”的后果和教训 273

第十章 农业集体化运动 277

第一节 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277

党的十五大关于农业集体化问题的决议 277

斯大林关于农业集体化问题的理论 279

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282

左倾冒进的严重后果 285

第二节 消灭富农阶级 290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富农状况 290

富农政策的急剧转变 293

消灭富农阶级 295

第三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97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297

集体农庄的管理 299

机器拖拉机站的建立 303

对农业集体化的评价 306

第十一章 30年代的苏联国内政治生活 309

第一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确立 309

1936年宪法的制定 309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12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315

第二节 个人崇拜的盛行 318

个人崇拜开始蔓延 318

个人崇拜在苏联产生的原因 319

第三节 肃反运动 321

基洛夫被害和肃反运动的开始 321

大清洗 323

肃反运动的后果和教训 330

第十二章 30年代的文化科学和意识形态 335

第一节 文化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335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335

科学事业发展中的成就和失误 338

高度集中统一的文艺组织的形成 342

第二节 30年代的文坛 34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确立 343

第三节 哲学领域的批判运动 347

声势浩大地批判德波林学派 347

斯大林哲学论著的发表 351

第四节 30年代的经济学领域 353

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 353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的讨论 358

第一节 争取集体安全的外交方针和行动 360

外交战略方针的转变 360

第十三章 30年代的苏联外交 360

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建交 362

参加国际联盟 364

缔结东方公约的谈判和苏法、苏捷互助条约的签订 365

30年代苏联的东亚外交 368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的苏联外交 371

慕尼黑会议后苏联外交的新动向 371

英法苏三国谈判 375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381

第三节 卫国战争前夕的外交行动 385

东方战线的建立 385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 388

第十四章 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 392

第一节 战前的准备 392

斯大林的战备思想 392

应付战争的物质准备 394

第二节 卫国战争初期的严峻局势 397

战争的爆发 397

战争初期的严重局势 400

国民经济战时体制的建立 403

第三节 卫国战争的胜利 407

莫斯科会战 407

斯大林格勒战役 411

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414

德国无条件投降和卫国战争的胜利结束 416

第十五章 战后初期的苏联政治经济 419

第一节 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19

恢复战争创伤的努力 419

社会主义竞赛运动的新发动 421

币制改革和降低物价 423

第二节 农业体制改革尝试的失败 424

农业生产的困境 424

承包到组的试行与被批判 426

合并集体农庄运动 430

第三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433

联共(布)中央关于文学艺术的决议 433

文学领域批判运动的持续开展 436

关于《西欧哲学史》的讨论 438

经济学领域的批判运动 440

第十六章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关系 443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战略 443

战时联盟的瓦解和苏联对外战略的调整 443

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战略思想 446

抵制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450

第二节 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450

“柏林危机” 452

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反应 455

第三节 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关系 457

对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初期政策 457

共产党情报局和苏南冲突 462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华政策 467

第十七章 斯大林的晚年思想和苏联社会 470

第一节 斯大林的晚年思想 470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发表 470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发表 475

改革之风的拂起 478

第二节 斯大林晚年的苏联国内政治生活 478

“列宁格勒案件” 481

联共(布)十九大的召开 483

“医生间谍案件” 486

第三节 斯大林逝世 487

斯大林突然病逝 487

斯大林的历史地位 488

第十八章 马林科夫执政时期的苏联 492

第一节 马林科夫的内外政策方针 492

马林科夫就任部长会议主席 492

“医生间谍案”平反 493

贝利亚事件 495

马林科夫的缓和方针 497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针上的争论 500

农业问题的提出 500

垦荒运动 502

第三节 马林科夫辞职 508

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等人的分歧 508

马林科夫的辞职原因 511

第十九章 赫鲁晓夫执政初期的政治经济 514

第一节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514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 514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517

苏共二十大的影响 521

第二节 农业体制的改革 525

取消义务交售制 525

改组机器拖拉机站 527

建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新体制 529

第三节 工业体制的改革 532

下放管理权和扩大企业权限 532

加强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534

第四节 1957年的“反党集团事件” 536

“6·18”主席团会议 536

6月中央全会 540

第二十章 赫鲁晓夫执政后期的政治经济 544

第一节 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544

苏共二十二大的召开 544

对苏共二十二大的评价 546

第二节 工农业生产的起落 550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问题 550

“玉米热”及其失败 552

工业党、农业党的划分及矛盾 555

第三节 赫鲁晓夫下台 557

10月中央全会 557

赫鲁晓夫改革在苏联历史上的地位 559

第二十一章 赫鲁晓夫执政年代的文化科学 562

第一节 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562

教育事业趋于稳定发展 562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564

科学技术政策的谨慎调整 566

第二节 文坛的变化 567

“解冻”文学的出现 567

60年代的文坛 573

第三节 哲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进展 574

哲学研究的新趋向 574

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讨论 576

“利别尔曼计划” 578

第二十二章 赫鲁晓夫执政年代的苏联对外关系 583

第一节 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调整和演变 583

苏南关系的缓解到又趋紧张 583

10月苏波会谈 585

匈牙利事件 588

1957年和1960年两次莫斯科会议 590

苏中两党的分歧和论战 592

第二节 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调整和演变 595

调整对西欧的政策 595

确立对中东的政策 598

苏美关系的演变 600

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603

第三节 赫鲁晓夫时期的对外战略 605

“三和”路线 605

核时代、核武器、核战略 608

缓和、对抗和争夺 610

第二十三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 612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改革和调整 612

对赫鲁晓夫时期政策的调整 612

推行“新经济体制” 615

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的变化 620

经济发展的“停滞” 623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的停滞和后退 623

农业体制的调整和改革 628

政治体制日趋僵化 631

第三节 “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 634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几个提法 634

“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636

第二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外交政策和对外 639

战略 639

第一节 苏联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639

勃列日涅夫外交政策的继承性 639

调整对外战略的条件 640

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643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和扩张 643

珍宝岛事件 648

援越侵柬反华 650

“勃列日涅夫主义”——苏联在东欧 651

第三节 对西方国家关系的调整和演变 652

制订和推行“缓和”政策 652

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问题的解决 653

苏美首脑会晤 656

“欧安会议”和赫尔辛基精神 657

支持印度入侵巴基斯坦 659

第四节 对亚非拉国家关系的变化 659

苏军入侵阿富汗 660

对非洲和拉美国家的渗透 661

笫五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对外战略 662

从“火箭战略”到“缓和战略” 662

“缓和战略”的利弊得失 665

第二十五章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时期的苏联 668

第一节 安德罗波夫迈出励精图治的新步伐 668

第二节 契尔年科的短暂执政 673

附录 大事记 676

后记 6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