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社会主义新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去.现在和未来
社会主义新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去.现在和未来

社会主义新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去.现在和未来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连成等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220012780
  • 页数:548 页
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新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去.现在和未来》目录

目录绪论(一)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

(二)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职责 7

(三)坚持科学方法论,努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5

第1章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经的特定历史阶段 21

(二)生产力不发达和制度不完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8

(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35

第2章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一)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41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8

(三)认真吸取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57

第3章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65

(二)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72

(三)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79

第4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86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2

(三)在改革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6

第5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01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原则,加快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 109

(三)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和途径 115

第6章 改革经济体制,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一)商品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123

(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30

(三)适应商品经济要求,建立新的经济体制 136

(四)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速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 143

第7章 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理论发展过程 150

(二)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商品经济 154

(三)计划与市场是密切联系和相辅相存的 157

(四)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 159

第8章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 162

(二)正确确立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167

(三)正确确立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172

(四)进行配套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176

(五)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增强企业活力 179

第9章 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85

(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一项基本原则 190

(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97

第10章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一)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发展 205

(二)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211

(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纠正社会分配不公的倾向 215

第11章 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一)自力更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立足点 221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229

(三)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234

第12章 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必须改革(一)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241

(二)各种弊端的总根源及其经济根源 243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程 247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新发展 250

第13章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努力建设一个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255

(二)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实现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近期改革目标 259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63

第14章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 266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71

(三)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279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一项长期任务 284

第15章 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是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的主要弊端 289

(二)实行党政分开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294

(三)实行党政分开必须转变党的领导职能,调整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296

(四)党政分开是为了实现和加强党的领导 300

第16章 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我们党十分重视肃清封建主义的残余 304

(二)现行政治体制中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308

(三)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是一项长期任务 313

第17章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318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伟大战略方针 325

(三)精神文明建设要按自身规律办事,也要从实际出发 335

(四)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41

第18章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一)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 347

(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四化建设的关键 354

(三)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359

(四)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363

第19章 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一)知识分子是现代化建设绝对必须的智力因素 367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定地依靠知识分子 370

(三)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378

(四)知识分子要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历史责任 384

第20章 实行“一国两制”,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388

(二)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好方式 393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403

第21章 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统一战线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409

(二)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 411

(三)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417

(四)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广泛联盟 421

(五)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427

第22章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一)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总格局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433

(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41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445

第23章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经得起考验 453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与国关系的普遍性原则 459

(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64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说的新发展 470

第24章 按照四项原则,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一)四项原则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理党际关系经验的科学总结 476

(二)以独立自主为核心内容的四项原则是统一的整体 482

(三)按照四项原则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487

(四)四项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学说的发挥和发展 495

第25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一)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501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 506

(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可靠保证 510

(四)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515

(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521

第26章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一)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变革和开放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526

(二)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性锻炼 530

(三)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534

(四)在改革开放中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539

(五)反对“和平演变”,加强党的建设 5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