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应用热处理
应用热处理

应用热处理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启泰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金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8203208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
《应用热处理》目录

第一章 合金元素对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1

第一节 硅 1

一、硅的化学、物理性能 1

二、硅在钢中的存在形态 1

三、硅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2

四、硅对钢过热敏感性、淬透性的影响 2

五、硅对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3

第二节 锰 3

一、锰的化学、物理性能 3

二、锰在钢中的存在形态 3

三、锰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4

四、锰对钢过热敏感性、淬透性的影响 5

五、锰对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5

第三节 铬 6

一、铬的化学、物理性能 6

二、铬在钢中的存在形态 6

四、铬对钢过热敏感性、淬透性的影响 7

三、铬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7

五、铬对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8

第四节 镍 8

一、镍的化学、物理性能 8

二、镍在钢中的存在形态 9

三、镍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9

四、镍对钢过热敏感性、淬透性的影响 9

五、镍对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9

二、钨在钢中的存在形态 10

三、钨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10

一、钨的化学、物理性能 10

第五节 钨 10

四、钨对钢过热敏感性、淬透性的影响 11

五、钨对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11

第六节 钛 12

一、钛的化学、物理性能 12

二、钛在钢中的存在形态 12

三、钛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12

四、钛对钢过热敏感性、淬透性的影响 12

五、钛对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13

第七节 钒 14

一、钒的化学、物理性能 14

二、钒在钢中的存在形态 14

三、钒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14

四、钒对钢过热敏感性、淬透性的影响 15

五、钒对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15

四、钼对钢过热敏感性、淬透性的影响 16

三、钼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16

二、铝在钢中的存在形态 16

一、钼的化学、物理性能 16

第八节 钼 16

五、钼对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17

第九节 合金元素对钢影响的总结 17

第二章 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 19

第一节 对冷作模具钢的要求 19

第二节 60Si2Mn钢的热处理 20

一、用途及参数 20

二、淬火 21

三、回火 23

四、新工艺探讨 25

第三节 9SiCr钢的热处理 26

一、用途及参数 26

二、退火 27

三、淬火 28

四、回火 29

五、新工艺探讨 30

一、用途及参数 31

第四节 GCr15钢的热处理 31

二、退火 33

三、淬火 34

四、回火 36

五、新工艺探讨 37

第五节 Cr12MoV钢的热处理 38

一、用途及参数 38

二、锻造与退火 39

三、淬火 40

四、回火 41

五、新工艺探讨 42

第六节 GM钢的热处理 43

一、用途及参数 43

二、锻造与退火 44

三、淬火 45

四、回火 46

第三章 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 48

第一节 对热作模具钢的要求 48

第二节 3Cr2W8V钢的热处理 49

一、用途及参数 49

二、锻造与退火 51

三、淬火与回火 52

四、新工艺探讨 53

第三节 5CrMnMo钢的热处理 54

一、用途及参数 54

二、锻造与退火 55

四、回火 57

三、淬火 57

第四节 5CrNiMo钢的热处理 59

一、用途及参数 59

二、锻造与退火 60

三、淬火 61

四、回火 63

第五节 HDB钢的热处理 64

一、用途及参数 64

三、淬火与回火 65

二、锻造与退火 65

四、HDB钢与3Cr2W8V钢性能比较 66

第六节 提高热作模具钢疲劳抗力的探讨 70

第四章 刀具钢的热处理 72

第一节 对刀具钢的要求 72

第二节 W18Cr4V钢的热处理 73

一、用途及参数 73

二、锻造 75

三、退火 76

四、淬火 77

五、回火 80

六、新工艺探讨 82

第三节 Cr12钢的热处理 84

一、用途及参数 84

二、锻造 85

三、退火 86

四、淬火 87

五、回火 88

一、用途及参数 90

第四节 T12A钢的热处理 90

二、球化退火 92

三、淬火 93

四、回火 94

第五节 提高刀具钢硬韧性能的探讨 95

第五章 结构钢的热处理 98

第一节 对结构钢的要求 98

第二节 40Cr钢的热处理 100

一、用途及参数 100

二、锻造及正火、回火 101

三、调质 102

第三节 37CrNi3A钢的热处理 104

一、用途及参数 104

二、锻造及正火、高温回火 106

三、调质 107

第四节 37CrMnSiA钢的热处理 108

一、用途及参数 108

二、锻造及正火、高温回火 110

三、调质 110

四、新工艺探讨 112

第五节 30CrMnSiNi2A钢的热处理 113

一、用途及参数 113

二、锻造及正火、高温回火 115

三、淬火 115

四、回火 116

第六节 结构钢的白点及消除方法 119

一、白点产生的原因 119

二、消除白点的方法 120

第一节 高耐磨钢及其热处理 122

一、用途及参数 122

第六章 特殊钢的热处理 122

二、淬火(水韧处理) 123

第二节 不锈钢及其热处理 126

一、用途及参数 126

二、Cr13型不锈钢的热处理 129

三、18-8型耐酸不锈钢的热处理 134

第三节 耐热钢及其热处理 141

一、抗氧化钢及其热处理 141

二、热强钢及其热处理 145

第七章 简易化学热处理 153

第一节 无毒液体渗碳 153

一、设备 153

二、原理 153

三、配方 154

四、操作 154

五、效果 154

一、设备 155

二、原理 155

第二节 无毒液体低温碳氮共渗 155

三、配方 156

四、操作 156

五、效果 156

第三节 固体渗硅 158

一、设备 158

二、原理 158

三、配方 159

四、操作 159

五、效果 160

第四节 固体渗铝 161

一、设备 162

二、原理 162

三、配方 163

四、操作 165

五、效果 167

第五节 硬质合金固体渗硼 169

一、设备 170

二、原理 170

四、操作 171

三、配方 171

五、效果 172

第八章 新型淬火介质 174

第一节 热工件在有气化发生的介质中冷却过程 174

一、冷却阶段 174

二、不同介质各阶段的变化 175

第二节 对淬火介质的要求 176

一、理想的冷却性能 176

三、安全可靠 177

二、长期稳定的性能 177

四、便于操作 178

五、成本低廉 178

第三节 水和油的冷却性能 178

一、水的冷却性能 178

二、油的冷却性能 179

第四节 氯化钙饱和水溶液 180

一、配制 180

二、冷却性能 180

三、应用 181

第五节 水玻璃水溶液 183

一、配制 183

二、冷却性能 184

三、应用 186

第六节 聚丙烯酸钠水溶液 188

一、配制 188

二、冷却性能 188

三、应用 191

第七节 聚醚水溶液 192

一、配制 193

二、冷却性能 194

三、应用 195

第九章 热处理的节能问题 197

第一节 合理计算淬火的加热时间 197

一、传统的加热时间 197

二、对传统加热时间的分析 198

三、新的保温时间探讨 199

一、回火的目的与实质 200

第二节 快速回火 200

二、等值回火参数计算 202

三、等值回火参数运用 203

第三节 改革一些传统热处理工艺 205

一、以调质处理代替球化退火 205

二、以正火代调质 206

三、降低淬火温度 207

四、提高气体渗碳温度 208

第四节 改进加热设备 209

一、粘贴硅酸铝纤维毡 210

二、改用全硅酸铝砖炉衬 213

第五节 推广形变热处理 215

一、形变热处理的优点 215

二、形变余热淬火 216

三、形变余热退火 220

四、形变余热正火 221

五、克服困难,推广形变热处理 222

第一节 钢铁锈蚀的原理 224

第十章 金属防锈的表面处理 224

第二节 防锈油的配制与应用 226

一、防锈油的防锈原理 226

二、1号防锈油的配制与应用 227

三、2号防锈油的配制与应用 228

四、3号防锈油的配制与应用 229

第三节 防锈水的配制与应用 230

一、防锈水的防锈原理 230

二、1号防锈水的配制与应用 231

四、防锈油与防锈水的比较 232

三、2号防锈水的配制与应用 232

第四节 防锈纸的配制与应用 233

第五节 钢件表面发蓝(发黑)处理 234

一、发蓝(发黑)原理 234

二、发蓝(发黑)操作 235

三、可能出现的缺陷及解决措施 237

四、氧化溶液成分的测定 238

五、除油溶液成分的测定 239

一、热应力造成变形的规律 243

第一节 淬火后零件的变形问题 243

第十一章 热处理与机加工 243

二、组织应力造成变形的规律 244

三、淬火后零件的实际变形数据 246

四、减少淬火变形方法 253

第二节 预留热处理后的机加工量 259

一、调质后的切削加工量 260

二、淬火—低温回火后外圆磨削量 260

四、渗碳后零件的磨削量 261

三、淬火—低温回火后套、环零件的内圆磨削量 261

第三节 钢回火温度与硬度关系的经验(解析)公式 262

第四节 钢材冷加工后的软化退火 263

一、冷加工后的硬化现象 263

二、中间退火软化 264

第五节 模具钢热处理后的检查标准 266

一、模具钢退火后硬度和组织标准 266

二、压铸模应有的硬度 267

三、成型模应有的硬度 267

第六节 钢材软化退火后氧化铁皮量的测定方法 268

四、成型模各孔中心距允许变形率 268

第十二章 淬火槽的设计 271

第一节 自然冷却淬火槽的设计 271

一、建立热平衡式 271

二、淬火槽尺寸计算 272

三、散热能力的验算 273

四、设计实例 274

第二节 强制冷却淬火槽的设计 276

第三节 机械化淬火槽的设计依据 278

附表一 各种硬度及强度近似换算 279

附表二 世界各国主要钢号对照 282

附表2-1 合金结构钢钢号对照 282

附表2-2 合金工具钢钢号对照 283

附表2-3 弹簧钢钢号对照 284

附表2-4 滚珠轴承钢钢号对照 284

附表2-5 耐酸不锈钢钢号对照 285

附表2-6 耐热钢钢号对照 286

附表2-7 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对照 286

参考文献 2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