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序论[朱庭光] 1
第一章 意大利法西斯运动的兴起[陈祥超] 1
第一节 法西斯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 2
有浓厚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2
严重的经济危机 5
迅猛发展的革命危机 7
民族主义情绪的滋长 11
第二节 早期法西斯运动及其失败 12
昙花一现的革命干涉行动法西斯 13
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和它的纲领 14
站到左翼方面未获成功 17
第三节 法西斯运动与统治阶级的结合 21
转向右翼的新纲领 22
博取统治阶级的信任 23
镇压工农革命运动的别动队 25
合谋制造白色恐怖 27
法西斯运动的大发展 30
第四节 法西斯党夺取全国政权 32
法西斯党的第三个纲领 32
准备夺权的先行步骤 33
秘密进行组阁谈判 36
向罗马进军 39
墨索里尼受命组阁 41
第二章 意大利法西斯极权统治的确立[陈祥超] 44
第一节 巩固刚建立的法西斯政权 44
争取统治阶级的全面支持 45
加强对党政大权和法西斯武装的控制 51
兼并民族主义协会 53
扫除实现极权统治的主要障碍 56
第二节 马泰奥蒂危机 58
装扮门面的举动 59
恐怖威胁下的选举 62
讨会会场上的斗争 64
法西斯政权摇摇欲坠 66
法西斯的反攻倒算 71
第三节 全面建立法西斯极权体制 75
实行一党专政 75
极权制的主要立法 78
墨索里尼集大权于一身 83
第四节 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构成 86
法西斯一词的由来 88
主要理论观点 91
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渊源 96
第三章 德国纳粹党的纲领和派别 102
第一节 二十五点纲领的主导倾向[郑寅达、李巨廉] 102
纳粹党及其纲领产生的背景 103
极端民族主义的政治主张 108
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要求 110
必然的归宿 113
第二节 纳粹党内两个派别的形成[邸文] 116
希特勒诈取纳粹党领袖地位 116
希特勒派及其策略转变 120
施特拉瑟激进派分庭抗礼 127
施特拉瑟派对希特勒派的指责 133
第三节 纳粹党内两个派别的较量及其结局[邸文] 138
从汉诺威会议到班堡会议 139
清除奥托·施特拉瑟及其支持者 140
迫使格·施特拉瑟退党 144
第四章 德国纳粹党同主要社会阶层的关系及其性质 149
第一节 纳粹党与中下层民众[郑寅达、李巨廉] 150
两个转折点 151
为了争取选票 154
经暂的“蜜月” 156
扼杀“第二次革命” 158
第二节 同垄断资产阶级的关系[郑寅达、李巨廉、邸文] 159
从巴伐利亚走向全德 160
重要的突破 163
急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165
垄断资本集团的抉择 167
纳粹党执政后新的结合 170
第三节 同容克军国主义势力的关系[郑寅达、李巨廉] 172
互有戒心和芥蒂 172
希特勒争取国防军和容克地主的努力 176
国防军上层态度的分化 178
争取无保留支持的最后一步 181
第四节 对纳粹党性质演变的探讨[邸文] 184
从阶级斗争的实际考察 186
具体分析早期纳粹党的历史演变 190
纳粹党性质的根本转折 194
第五章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9
第一节 魏玛共和国后期的政治危机[肖辉英] 200
魏玛政局的转折 200
过渡性的总统制内阁 205
纳粹党与权势集团的结盟 209
第二节 希特勒纳粹党执政[邸文] 214
对希特勒组阁的限制 215
纳粹党控制国会多数 219
强行通过授权法 221
第三节 全面确立法西斯极权体制[邸文] 224
废除议会制和联邦制 225
对社会生活严密控制的极权恐怖统治 231
确立统制经济 235
夺权斗争的最后步骤 237
第六章 纳粹意识形态 240
第一节 纳粹主义的来源[秦声德] 240
纳粹主义的“思想家” 241
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思潮 243
德国历史上的极端民族主义 247
新保守主义和假社会主义 249
泛德协会及其操纵组织的影响 253
第二节 核心思想及理论基础[秦声德、宋仲璜、邸文] 260
把德意志民族主义推向极端 260
种族主义 266
“生存空间”论 271
“领袖原则”指导的极权主义 274
社会达尔文主义 277
第三节 纳粹主义与尼采哲学[邸文、秦声德] 279
尼采的政治哲学 279
尼采思想对希特勒的影响 282
第三帝国对尼采的颂扬 288
所谓尼采的非纳粹化 291
第七章 日本的法西斯运动和法西斯化 296
第一节 民间法西斯运动[侯振彤] 297
日本帝国的危机 297
中间阶层的特点 304
从传统右翼到法西斯主义 307
北一辉的法西斯纲领 314
其他民间法西斯派别 322
巴登巴登密约为起点 329
第二节 军队法西斯运动[徐勇、孙仁宗] 329
准备总体战和“国家改造”运动 331
一夕会的作用 335
皇道派和统制派的对立 338
第三节 军部法西斯化和政权法西斯化[徐勇] 341
军部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 342
军部政治化的历程 347
扼杀政党政治 355
军部法西斯化的完成 359
法西斯政权的确立 363
第四节 近代天皇制向法西斯体制的演变[孙仁宗] 366
近代天皇制的两重性 367
结构性的体制变动 373
高度国防国家即法西斯体制 384
第八章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形态[孙仁宗] 389
第一节 评日本法西斯主义否定论 390
“复古--革新”论 391
“军国主义”、“国家主义”和“战时体制”说 395
“否定论”的历史比较 399
第二节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 402
以军部为核心力量 403
先外后内,自上而下 408
极权统治与政治权力的一定分散 418
借助天皇制意识形态 424
第三节 日本法西斯主义基本形态的概括 430
军部法西斯主义提法的缺陷 430
天皇制法西斯主义 431
其他三种提法 433
第九章 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巴西的法西斯运动 436
第一节 法国法西斯运动的失败[周以光] 436
法西斯主义性质的右翼团体 437
“二·六”事件及其后果 452
法西斯运动的失败和人民阵线的建立 456
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的基础 461
模仿墨索里尼的德里维拉独裁 473
第二节 西班牙法西斯运动[游长法] 473
法西斯长枪党的纲领 476
推翻共和国的法西斯叛乱 481
佛朗哥叛乱所造成的灾难 487
第三节 葡萄牙的法西斯总体国家[张翠薇] 488
脱胎于军人独裁政权 489
建立总体国家 491
总体国家的结构及其统治手段 494
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及对外关系 499
整体主义行动党及其渊源 502
第四节 巴西的整体主义行动与瓦加斯政权[金计初] 502
统治集团的法西斯倾向 506
政府与整体主义党的勾结 508
粉碎整体主义党的叛乱 511
转而向法西斯轴心国宣战 513
附录: 517
早期纳粹党和纳粹运动的性质[周希奋] 517
战后各国的新法西斯主义[邸文] 535
德意日法西斯运动重要人物简况[邸文、陈祥超、吕永和] 548
关于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参考书目[邸文、陈祥超、吕永和] 577
- 《中国戏曲纵横新论》周锡山著 2019
- 《国史新论 新校本》钱穆 2018
- 《传媒新论》梁衡著 1998
- 《鲁迅小说新论》王润华著 1992
- 《党性教育学新论》王大发 2019
- 《新论》臧知非注说 2018
- 《法治反腐新论》吴建雄著 2019
- 《裁判对法律的背离与回归 疑难案件的裁判方法新论》孙海波著 2019
- 《民族艺术院校管乐教学新论》朴长天,高曼曼,陈睿明编著 2018
- 《犯罪学新论 第2版》周东平著 2006
-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编 2018
- 《山城龙迹 走进重庆恐龙世界》代辉 2019
- 《优选视野下的近代重庆丛书 长江激流行 法国炮舰首航长江上游》(法国)武尔士 2019
- 《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舒莺 2018
- 《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 重庆》《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编写组 2019
- 《宋氏姐妹在重庆》杨耀健著 1986
- 《重庆市地方标准 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规范 DB 50/T 715-2016》张玉坤,李艳等起草人
-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传播力观察报告》刘婷婷著 2018
- 《重庆三峡后续工作考古报告集 第1辑》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著 2019
-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重庆龙门浩职业中学校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思考》钟勤,聂勋伟主编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