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硝烟征程
硝烟征程

硝烟征程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少元著
  • 出 版 社:沈阳:白山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5667071
  • 页数:64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油田巾帼情下一篇:学海见闻录
《硝烟征程》目录
标签:征程 硝烟

序幕 1

序 张竭诚 1

第一章 大别山之春 5

第一节 从地上爬起来的人们(1927.4—1932.9) 6

一、黄麻起义 6

二、工农革命军第七军诞生 8

三、组建工农红军第一军 9

第二节 第一次反“围剿”(1930.12—1931.1) 9

一、国民党军部署“围剿” 10

二、红军作迎战准备 10

三、在运动中歼敌 11

四、香火岭战斗 12

六、凯歌高奏 13

五、进击豫南 13

第三节 主动转入进攻作战(1931.1—1931.3) 14

一、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合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 14

二、向京汉路出击 14

三、双桥镇战斗 15

四、张国焘枪杀俘虏 16

第四节 第二次反“围剿”(1931.3—1931.5) 17

一、红军向长江沿岸进军 17

二、蒋介石声言“两个月剿灭红军” 17

三、独山镇战斗 18

四、第二次“围剿”宣告破产 19

一、张国焘乱杀无辜 20

第五节 鄂豫皖来了个灾星张国焘(1931.4—1932.10) 20

二、白雀园冤魂无数 24

三、肃杀之风遍及苏区 28

第六节 第三次反“围剿”(1931.11—1932.5) 32

一、红二十五军诞生 33

二、红四方面军成立 33

三、黄安战役 34

四、苏家埠战役 36

第七节 第四次反“围剿”(1932.8—1932.10) 39

一、张国焘大敌当前瞎指挥 39

二、冯寿二战斗 41

三、七里坪战斗 42

四、扶山寨战斗 43

五、河口镇战斗 44

六、红四方面军被迫西移 45

第二章 刺破青天锷未残 46

第八节 拼命挣扎的弃儿(1932.10—1933.4) 47

一、鄂东北军民的英勇斗争 48

二、皖西北军民的英勇斗争 51

三、重建红二十五军 56

四、打破敌人划区“清剿”,形势逐渐好转 59

第九节 执行王明路线丧人失地(1933.5—10) 66

一、兵败七里坪 66

二、中心区保卫战接连失败 72

三、张国焘虽走犹在 80

一、紫云寨会议和新的斗争方针的确立 84

第十节 坚持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3.10—1934.10) 84

二、鄂东北的反“围剿”斗争 86

三、皖西北的反“围剿”斗争 89

四、豹子岩会师和省委的几次会议 92

五、恢复和开辟朱堂店根据地 94

六、长岭冈大捷 95

七、恢复陶家河根据地 99

八、告别鄂豫皖苏区 101

第三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 106

第十一节 胜利进入陕南(1934.11—1935.7) 107

一、越过平汉铁路 107

二、进入桐柏山区,佯攻枣阳,乘虚北上 108

三、恶战独树镇,进入伏牛山区 110

四、进入陕南 112

五、三要司、庚家河战斗 113

第十二节 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934.12—1935.7) 114

一、庾家河会议 114

二、开辟鄂陕革命根据地 116

三、开辟陕东南五县革命根据地 118

四、开辟华阳革命根据地 120

五、一破敌人“围剿” 122

六、二破敌人“围剿” 125

第十三节 配合中央红军北上,先期到达陕北(1935.7—1935.9) 130

一、沣峪口会议 131

二、红二十五军西进 132

三、胜利进入陕北 139

一、永坪会师,红二十五军编入红十五军团 141

第十四节 会师陕北,转战陕晋甘宁地区(1935.9—1937.8) 141

二、参加劳山、榆林桥战役 142

三、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 145

四、参加直罗镇战役 146

五、参加东征战役 149

六、参加西征战役 154

第四章 同仇敌忾,出师抗日 161

第十五节 奔赴华北抗日前线(1937.7—1938.7) 162

一、三原改编,誓师抗日 162

二、首战平型关,痛击板垣师团 165

三、转战晋东北 168

四、进军冀西 171

五、粉碎敌九路围攻 174

六、开辟冀南根据地 179

七、町店战斗 182

第十六节 开展晋冀鲁豫游击战(1938.7—1940.5) 184

一、端氏镇会议 185

二、出入平汉路,发展抗日武装 186

三、冀鲁豫边区反磨擦、反“扫荡” 189

四、粉碎日军分区“扫荡” 193

五、开辟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198

六、山西陵川、平顺地区改编 208

第十七节 坚持淮上、皖东北斗争(1940.5—1941.10) 212

一、进军豫皖苏边区 212

二、二纵队四旅编入八路军第四、第五纵队 215

三、开辟淮上抗日根据地 217

四、转战津浦路 219

五、坚持皖东北斗争 224

第五章 苏北五年抗战 226

第十八节 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1940.10—1942.11) 226

一、东进苏北 228

二、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 233

三、粉碎日军对盐阜区的“扫荡” 236

四、组织群众建设苏北根据地 242

五、粉碎日伪“清乡”、“蚕食” 243

第十九节 保卫苏北抗日根据地(1942.11—1944.3) 246

一、赢得反“扫荡”的初步胜利 247

二、海上血战 259

三、山子头战役 262

四、开展夏季攻势 264

五、粉碎日、伪、顽夹击阴谋 270

六、反“治安肃正”斗争 273

第二十节 局部扩大苏北解放区(1944.3—1945.8) 276

一、高沟战役 276

二、杨口战役 279

三、扩展沿海解放区及津浦路西反顽斗争 281

四、扩大局部反攻战果 288

五、组建新四军独立旅征战皖江 292

六、阜宁战役 296

七、迎接战略反攻 299

第二十一节 参加战略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1945.8—1945.9) 303

一、战略反攻开始 303

二、攻克两淮 307

第六章 鏖战白山黑水 315

第二十二节 挺进东北(1945.9—1945.12) 315

一、动员北上 316

二、挥师出关 319

第二十三节 开辟、建设西满根据地(1945.12—1946.4) 322

一、清剿伪匪,建立政权 323

二、务欢池歼灭战 332

三、秀水河子歼灭战 333

四、解放四平 335

五、解放长春 337

六、解放齐齐哈尔 338

一、四平以南地区阻击战 339

第二十四节 争夺中长路(1946.3—1946.6) 339

二、大洼、金山堡战斗 343

三、四平保卫战 345

第二十五节 西满休整(1946.6—1946.11) 353

一、深入进行思想教育 353

二、新四军三师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 355

三、打击边沿区向我进犯之敌 357

四、深入剿匪 358

第二十六节 三下江南(1946.12—1947.3) 360

一、先行过江,寻机歼敌 361

二、一下江南 364

三、二下江南 366

四、三下江南 368

第二十七节 参加夏、秋、冬季攻势(1947.3—1948.3) 372

一、夏季攻势 373

二、秋季攻势 386

三、冬季攻势 391

第二十八节 参加辽沈战役(1948.3—1948.11) 405

一、整军、大练兵运动 406

二、首战义县 408

三、攻克锦州 413

四、辽西会战 425

五、解放沈阳 427

第七章 挥师入关,挺进华中南 437

第二十九节 参加平津战役(1948.11—1949.4) 437

一、第二纵队改称第三十九军 438

二、誓师入关 440

三、攻克天津 441

四、改编傅作义部 453

五、武清地区休整 455

第三十节 挺进华中南(1949.4—1950.7) 456

一、南下华中 456

二、参加衡宝战役 460

三、参加广西战役 467

四、回师北上 477

五、广西剿匪 481

第八章 抗美援朝,异国作战 485

第三十一节 入朝连续参加五次战役(1950.7—1951.5) 485

一、集结辽南,紧急备战 487

二、第一次战役:首战云山,重创美骑一师 491

三、第二次战役:痛击美二十五师,收复平壤 509

四、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解放汉城 521

五、第四次战役:横城大捷,合围砥平里,洪川、春川、华川地区机动防御 532

六、第五次战役:牵制敌人,掩护友军战役反击 562

第三十二节 成川休整,准备再战(1951.5—1951.11) 566

一、调整组织编制,补充兵员装备 567

二、加强政治教育,树立长期作战思想 569

三、针对实践需要,掀起练兵热潮 571

四、组织后勤保障,开展爱民活动 572

第三十三节 临津江两岸阵地防御(1951.11—1952.12) 574

一、接替四十七军阵地防务 575

二、加强阵地管理 577

三、抗击敌空地一体进攻 579

四、开展小分队袭扰敌人活动 583

五、挤占缓冲区,改善防御态势 585

六、实施战术反击,歼敌有生力量 598

七、发挥炮兵对空作战威力 612

八、粉碎敌人细菌战 615

九、开展“三反”运动和“三交一评”活动 616

十、加强政工力度,保持部队旺盛士气 618

第三十四节 完成使命,光荣凯旋(1952.12—1953.8) 626

一、深入动员,树立必胜信念 628

二、加强训练,做好战斗准备 629

三、欢歌笑语,凯旋回国 633

尾声 635

主要参考书目 637

跋 李芳华 6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