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动机心理学
动机心理学

动机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霍斯顿(Houston,J.P.)著;孟继群,侯积良等译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5016185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判断及其种类下一篇:视觉新论
《动机心理学》目录

中译本前言 1

著者前言 1

第一部分 动机绪论 1

第一章 定义和方法 1

第一节 单相思的实例 1

第二节 动机的定义 3

第三节 动机研究的各种探讨 5

一、分析水平 5

二、生物学探讨 6

三、学习探讨 7

四、认知探讨 8

五、社会探讨 10

六、折衷探讨 11

第四节 课题与分析水平 12

第二部分 生物机制 14

第二章 本能说与习性学 14

第一节 本能 14

一、四个基本概念 16

第二节 习性学 16

二、其他概念 18

第三节 习性学模型 19

一、洛伦兹的水力模型 19

二、梯恩伯根的层次模型 21

第四节 习性学的评价 22

第五节 印刻 23

一、印刻的概念 23

二、典型分析的步骤 24

三、关键期 25

四、进一步争论 27

五、作为学习的印刻 30

六、双重作用的印刻 31

第六节 人类有先天行为吗 32

一、非语言沟通 32

二、其他可能的人类先天行为 35

一、基本的生理需要 38

第一节 调节的概念 38

第三章 调节机制 38

二、调节 39

三、自主调节与非自主调节 39

第二节 饥饿与进食 40

一、早期观点:胃 40

二、下丘脑的双重控制 41

三、葡萄糖恒定理论:短期调节 42

四、脂肪恒定理论:长期控制 43

五、肝 45

六、CCK,化学信息还是神经信息 45

七、输注率 46

八、品尝:先天的与获得的 47

九、肥胖症 51

十、人类肥胖的生物基础 53

十一、厌食神经症 54

一、一个稳定的状态 56

二、机体水分的分配:内细胞的与外细胞的 56

第三节 渴 56

三、渗透的渴 57

四、容积的渴 58

五、口干:初级与次级饮水 59

第四节 性动机 59

一、与饥和渴的差异 59

二、神经与激素因素的相互作用 60

三、动物与人 61

四、性反应 62

第四章 唤醒、应激、睡眠与嗜好 64

第一节 唤醒 64

一、唤醒连续体 64

二、唤醒理论:倒U型 64

三、唤醒与情绪无关吗 68

四、有两条唤醒曲线吗 71

五、RAS与皮层唤醒 72

六、自主系统与唤醒 74

一、作为一种主动过程的睡眠 75

第二节 睡眠 75

七、儿茶酚氨与唤醒 75

二、睡眠与梦的度量:EEG和REM 76

三、睡眠与梦的夜间模式;朱伟特理论 78

四、年龄与睡眠 80

五、睡眠与梦的意义 81

六、原发性睡眠失调 86

七、次于医学问题的睡眠失调 88

八、次于精神问题的睡眠失调 88

一、应激与唤醒 89

第三节 应激 89

二、内分泌系统与应激 90

三、一般适应性综合症(GAS) 90

四、导致应激的原因 92

五、应激与疾病:生活变化 92

六、应激与拥挤 95

七、遗传、经验与应激 96

八、应激的积极效应 97

九、A型、B型与心脏病 98

十、应激、酒精与期待 99

十一、对付应激 100

第四节 药物嗜好 103

第三部分 学习、内驱力与诱因 106

第五章 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与强化 106

第一节 学习 106

一、学习的定义 106

二、动机能够被学习 108

四、动机将旧的学习转换为操作 109

三、动机决定新的学习 109

第二节 经典性条件反射 110

一、范例与类型 110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动机 112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与信息 118

第三节 工具性条件反射 118

一、奖赏训练 119

二、逃避训练 119

第四节 经典性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原则 122

三、逃跑训练 122

四、惩罚训练 122

一、消退 123

二、泛化 124

三、强化:定义与参数 125

四、强化理论 128

五、次级强化 131

二、与临床探讨的关系 133

一、定义 133

第一节 妥善处理行为矫正 133

第六章 动机与学习:发展与应用 133

三、酬码 134

四、其他强化物与行为 134

五、系统脱敏 135

六、厌恶训练 136

第二节 认知行为矫正 139

第三节 生物反馈 143

一、米勒的研究 143

二、躯体与心理调节 145

三、应用 146

第四节 习得无助与压抑 148

一、动物研究:三合一设计 148

二、人类与无助 149

三、无助的三个方面 150

四、与压抑的关系 151

五、异议与修正 152

六、无助与竞争反应 153

一、准备 154

第五节 生物学的局限性 154

二、本能转换 155

三、特定物种的防御反应 156

四、本能与印刻 156

第七章 驱力、诱因与感官寻求行为 157

第一节 驱力与诱因:推动与牵引 157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58

一、弗洛伊德的本能 158

二、伊德、自我与超我 159

三、伊德、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 161

四、防御机制 162

五、性心理发展阶段 164

六、固着 164

七、超我与发展 165

二、赫尔的行为方程 165

第三节 赫尔的驱力理论 166

一、赫尔及其主要理论 166

三、驱力(D) 168

四、习惯(H) 171

五、诱因(K) 173

六、r_g—S_g机制 174

七、刺激强度推动力(V) 176

八、抑制作用(Ⅰ) 176

九、赫尔理论的状况 177

十、习得性驱力 178

十一、冲突分析 179

一、一些例子 183

十二、驱力理论小结 183

第三节 感官寻求行为 183

二、与驱力理论的关系 184

三、对立的观点 186

四、与诱因动机的关系 188

五、最佳水平理论 189

六、怀特的能力理论 192

七、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193

第一节 绪论 195

第八章 认知一致性与期望价值理论 195

第四部分 认知探讨 195

第二节 认知一致性理论 196

一、一般思想 196

二、与驱力间的关系 196

第三节 平衡理论 197

一、理论本质 197

二、平衡理论存在的问题 199

一、理论本质 200

第四节 认知不协调 200

二、要素数目 202

三、减少不协调 203

四、决策产生不协调 204

五、压力遵从 206

六、压力遵从:奖赏 207

七、责任、后果与选择的重要性 209

八、自我知觉理论 211

九、最后评论 213

一、一般探讨 214

第五节 期望价值理论 214

二、成就动机 215

三、阿特金森的理论 219

四、女人害怕成功吗 224

五、社会与成就 226

第九章 归因理论 228

第一节 归因探讨 228

二、内在与外在驱力 230

第二节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230

一、两种需要 230

三、稳定与不稳定的原因 231

四、成就与归因 231

五、恒定性 233

六、基本的归因错误 234

七、刺激的显著性 236

第三节 凯利的理论 237

一、区分性、普遍性与一致性 238

二、夸张原则 240

三、打折扣原则 241

第四节 活动者与观察者 242

第五节 内在与外在动机 244

一、过分合理化效应 245

二、过分合理化与打折扣 246

三、行为矫正与过分合理化 247

第六节 归因与情绪 247

二、三方向的展望 248

一、情绪的定义 248

三、情绪的分类 249

四、思维与情绪 250

五、习得无助理论的修正 251

六、詹姆斯——朗格的情绪理论 255

七、沙赫特的研究 257

八、错误归因 258

第一节 社会动机 260

第十章 社会动机 260

一、协作——观众效应 261

二、模仿 262

第二节 从众 262

一、定义 262

二、实例 263

三、从众类型 265

四、从众与服从 266

第三节 影响从众的变量 266

二、畏惧群体的反对 267

一、信息 267

三、一致的大多数的威力 268

四、群体大小 269

五、群体专长 270

六、群体地位 270

七、自信 271

第四节 服从 271

一、米尔格兰姆的实验 271

二、个人责任 274

四、霍桑效应 276

三、条件反射原则:行为矫正 276

五、登门坎方法 277

六、降低要求 278

七、低球效应 279

七、回火:抵抗 279

第五节 交往 280

一、定义 280

二、测量 281

三、交往理论 282

四、恐惧与交往 284

五、交往与社会比较理论 285

第六节 喜欢 286

一、与交往的关系 286

二、吸引的决定因素 286

第七节 爱 290

一、以上之总合 290

三、自我暴露 291

二、社会渗透 291

四、爱有五种类型吗 292

第十一章 行为的多面性:侵犯 293

第一节 综合理解的重要性:折衷主义 293

第二节 侵犯:定义、类型与区分 294

一、定义 294

二、洛伦兹的分类 294

三、费什巴赫的分类 296

四、反社会侵犯与亲社会侵犯 297

五、莫耶的分类 298

六、进一步的划分 299

第三节 生物学因素 302

一、遗传学因素 302

二、神经病学因素 306

三、化学因素 308

第四节 学习与侵犯 309

一、条件反射与侵犯 309

二、模仿 311

三、模仿的四个条件 312

四、侵犯的模仿 313

五、传播媒介暴力 314

六、减少暴力:宣泄 315

第五节 认知与社会因素 317

一、侮辱 317

二、得到否定评价 317

三、聚群 318

四、去个性化 319

后记 3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