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俄罗斯  转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俄罗斯  转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俄罗斯 转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俄)Л.Я.科萨尔斯(Л.Я.Косалс),(俄)Р.В.雷芙金娜(Р.В.Рывкина)著;石天,董英辅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5823043
  • 页数:4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构思于1998年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前,书的主要内容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这是自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还是在改革中出现的错误所致?亦或是因为没有进行改革、或因改革采取了进一步、退两步这种众所周知的方法而导致的结果?如果是这样,那么又是什么和哪些人妨碍了改革和妨碍了改革的哪些方面?如果老百姓明确地表明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政府就要考虑老百姓的意见。显而易见,并不是本书所阐述的一切都会得到读者的同意,而且也不需要做到这一点。如果本书所提供的材料,能够使读者感到作者对经济政策的看法论这有理,分析有据,就足够了。
《俄罗斯 转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目录

第一篇 向市场迈进的俄罗斯 1

第一章 从戈巴乔夫改革到叶利钦改革 3

一、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总体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经济发展的作用如何? 3

二、企业家对“新经营方式”的看法:虚假的改革 5

三、“改革”成为苏联经济“影子资本主义化”的因素 13

四、戈尔巴乔夫对俄罗斯发展的几种设想 16

第二章 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 21

一、后苏联资本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 21

二、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轨迹”的特征 24

第三章 俄罗斯向市场过渡的社会特征及其难点 27

一、向市场过渡的基本特征 27

二、向市场过渡艰难的原因:不同看法 33

第四章 俄罗斯发展道路的选择和俄罗斯与西方关系问题的迫切性 38

一、选择发展道路和与西方关系的相互联系 38

二、俄罗斯与西方关系问题紧迫的原因 39

三、俄罗斯上层人士对俄罗斯历史发展特征和符合俄罗斯未来模式的看法 43

四、“新西方派”和“新斯拉夫派”:斗争的主要“陈线” 45

五、俄罗斯社会对西方资本和西方企业家的态度 46

六、俄罗斯社会对西方持消极态度的原因 50

七、俄罗斯社会对西方持积极态度的因素 53

第二篇 市场改革--成就与代价 55

第五章 市场改革第一阶段的成败得失 57

一、主要成就--市场改革的折衷性 57

二、成就与代价的比较 61

三、向市场过渡时期所采取措施的质量 65

第六章 私有化--向私有制过渡的最初步骤 71

一、私有化的几个阶段 71

二、企业私有化的后果 79

三、军工企业私有化的后果 82

(一)经济后果 82

(二)社会后果 86

四、私有化的前景 89

一、苏联社会的影子经济 92

第七章 经济缘何走进了阴暗 92

二、与俄罗斯市场改革特征相联的影子经济类型 97

三、后苏联俄罗斯的影子经济:主体和规模 104

四、影子投资机制 112

第三篇 向市场过渡时期的工业企业 117

第八章 新问题和新难点 120

一、企业面临的经济难题 120

二、经理谈摆脱经济困境的途径 123

三、社会难题 125

第九章 企业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 128

一、企业情况的变化:对若干指标的分析 128

二、对企业经济状况的分类 134

第十章 新所有者的形成 140

一、所有者形成的社会条件 140

二、有名无实的俄罗斯企业所有者 145

三、谁可能成为最佳企业的所有者 148

四、什么样的所有者最佳? 151

第十一章 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 155

一、经济状况的差异 155

二、社会状况的差异 158

三、经济改革进程的差异 161

第四篇 向市场过渡时期的科研机构 165

第十二章 向市场过渡的科研院所 169

一、财政危机的出现 169

二、盲目乐观与缺乏创新 175

第十三章 国防科研机构的状况 179

一、国防科研机构的现状:主要问题 179

(一)总体评析 179

(二)面临的困难 180

(三)财政问题 181

(四)人员状况 182

(五)物质技术装备及利用情况 183

(六)工作机制 184

二、军转民情况 186

三、对外联系情况 190

四、前景预测 192

第十四章 稳定还是衰退 195

一、稳定与不稳定的科研机构 195

二、稳定与衰退的科研机构的状况 196

三、不同类型科研机构人员的社会心态 200

四、不同类型科研机构情况不同的原因 201

(一)客观因素 201

(二)主观因素 204

第十五章 俄罗斯科学发展的危机点:大致预测 208

一、科学靠什么来生存? 208

二、科学界的相对稳定性 209

三、工作条件:总体上趋于恶化 214

四、可能出现的危机点 215

第五篇 俄罗斯地方的新问题 219

一、俄罗斯地方发展的新阶段 221

第十六章 处于主权化和一体化之间的俄罗斯地方 221

二、专家对俄罗斯地方发展前景和因素的看法 223

三、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可能模式 235

第十七章 中央地区与边远地区:生活与劳动条件的差别 239

一、改革年代俄罗斯中央地区与边远地区地位的变化 239

二、中央地区生活条件的新优势 241

三、中央地区与边远地区居民对市场改革的态度 244

第十八章 车臣战争:国家未能对付地方挑战 259

第六篇 冲突的社会 274

第十九章 冲突概况 274

第二十章 职工与工会:寻求新的相互关系 274

一、员工对工会的新期盼与新要求 274

二、工会是否发挥作用? 279

三、什么样的工会体制最佳? 283

四、工会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如何? 287

一、向市场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尖锐 293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社会伙伴关系”在俄罗斯行不通? 293

二、俄罗斯是否对社会伙伴机制的出现有所准备? 296

三、俄罗斯是否具备使社会伙伴关系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 301

四、及时顺利解决劳动冲突的障碍是什么? 305

第二十二章 缺乏安全保障的人 311

一、向市场过渡时期俄罗斯居民缺乏社会保护 311

二、俄罗斯居民社会安全感下降的主要原因 313

一、社会紧张时期:对权力机构的普遍不满 333

第二十四章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冲突 333

第二十三章 国家是冲突的引发器 333

二、冲突的深刻根源:国家辜负了民众期望 339

第七篇 改革大潮中的社会集团和群体 355

第二十五章 新俄罗斯经济导致形成了什么样的阶层结构 357

第二十六章 新执政阶层 357

一、俄罗斯新执政阶层的界定及其组成 357

二、俄罗斯执政阶层的基本特征 361

一、经理状况的变化 379

第二十七章 尚待发展的中间阶层 379

第二十八章 工业企业经理:新的社会地位 379

二、企业正式与非正式的主人 381

三、经理地位对企业状况的影响 390

四、前景预测 393

第二十九章 罢课的俄罗斯教师 405

第三十章 作为社会群体的难民 405

一、作为社会群体的难民的特征 405

二、后苏联俄罗斯出现难民的原因 407

三、国家对难民的政策 411

四、地方上解决难民问题的事例 414

五、俄罗斯难民问题演变的两个阶段 418

结束语 424

参考文献 428

附录 438

作者简介 446

后记 4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