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何干之文集  第3卷
何干之文集  第3卷

何干之文集 第3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干之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
  • 页数:662 页
图书介绍:
《何干之文集 第3卷》目录
标签:何干 文集

怀念干之同志--为《何干之文集》出版而作 胡华 1

中国现代革命史 1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919年5月至1921年6月) 1

一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失败 1

二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 6

三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1

四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3

五 列宁关于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根本思想 18

六 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合 2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年7月至1923年12月) 25

一 华盛顿会议和帝国主义共同分割中国 25

二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原则和革命纲领 27

三 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32

四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策略 38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结语 42

第三章 革命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右派的对立(1924年1月至1926年7月) 43

一 1924年至1927年政治形势 43

二 工人运动的复兴和农民运动的兴起 46

三 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51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根本思想 59

第四章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和革命的失败(1926年7月至1927年7月) 67

一 北伐战争中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67

二 中国共产党内在农民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72

三 蒋介石反革命政变 79

四 武汉时期政治形势 85

五 陈独秀的投降主义对革命的危害 8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结语 94

第五章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 96

一 革命转入低潮 96

二 中国革命由进攻到退却的转变过程 101

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造 106

四 关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 109

五 红色地区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政策 115

六 红军建设和红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 121

一 新的世界战争的威胁 127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纠正党内“左”倾路线(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 127

二 全国抗日反蒋高潮 129

三 第三次“左”倾路线指导下有利革命形势的丧失 133

四 “左”倾冒险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136

五 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143

六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 147

第七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组织(1935年12月至1937年7月) 151

一 新的帝国主义战争的开始 151

二 国民党欧美派抗日倾向 153

三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157

四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159

五 逼蒋抗日 163

六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170

七 奠定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基础 17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结语 175

第八章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1937年7月至1940年12月) 176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176

二 两条路线,两种结果 179

三 中日战争发展规律 185

四 纠正新投降主义 190

五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4

六 坚持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 200

第九章 抗日根据地在斗争中巩固(1941年1月至1942年12月) 206

一 人民抗日战争的困难局面 206

二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各种政策 209

三 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的方针 216

四 对敌斗争中的民兵 220

第十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 223

一 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 223

二 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 227

三 中国共产党争取抗日最后胜利的基本政策 232

四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235

抗日战争结语 238

第十一章 争取国内和平民主斗争(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 240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 240

二 新的国内战争的威胁 242

三 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244

四 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政府支持下部署反共内战 247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军打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 252

一 人民革命战争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 252

二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57

三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危机和国民党政治欺骗的破产 261

四 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263

第十三章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1947年7月至1949年10月) 266

一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 266

二 中国共产党的新区政策和新解放城市政策 274

三 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 277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8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结语 290

第十四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改造(1949年10月至1952年) 291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际关系 291

二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294

三 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 299

四 民主工作的胜利 303

五 全国土地改革 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 307

六 中国职工运动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整党建党工作 314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胜利(1953年至1956年6月) 318

一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一个五年计划 318

二 我国的和平和统一政策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25

三 肃清反革命运动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32

四 全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335

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结语 343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 345

序 李新 346

写在本书出版时 刘炼 349

第一章 中国资产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资产阶级政治运动 353

一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变化 353

二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是帝国主义的别动队 358

三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两面性 363

四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破产 374

五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及其失败 379

六 中国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幻想 386

七 中国革命新时代的开始 394

反对北洋军阀的历史教训 397

第二章 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和破裂 397

一 国共两党的革命联盟 397

反对帝国主义的历史教训 403

列宁、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 406

国民党改组 408

二 国民党右派的反动 411

冯自由反对国民党改组 411

邓泽如反对革命政纲 413

戴季陶反对“党内合作” 415

廖仲恺被刺事件 416

西山会议派 418

第一号政治冒险家 421

三 蒋介石是怎样上台的? 421

真假两种姿态 424

爬上了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428

初试向共产党人开刀 431

四 帝国主义从革命内部寻找同盟者 434

帝国主义分裂政策 435

把蒋介石集团拉去 438

把汪精卫集团拉去 442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446

第三章 在帝国主义武装侵略面前,资产阶级各派的矛盾和分裂 450

一 国民党政权中各反革命派的对立和变化 450

蒋介石下台又上台 450

东北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旗 454

国民党新军阀战争和蒋介石反革命专政的加强 456

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的反革命联盟 465

二 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民族资产阶级反对派 469

国民党民主派 470

民族资产阶级反蒋派 473

国民党改组派 476

三 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政策和民族资产阶级抗日倾向 479

国民党对日不抵抗主义 480

国民党压迫人民的国内政策 485

上海争取民主自由的运动 488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490

福建事变 492

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 494

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组织 498

东北军、十七路军联共抗日 498

蒋介石集团对日政策的动摇 501

逼蒋抗日 505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09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513

第四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阶级斗争 515

一 国民党统治集团对日方针 515

冀察当局战和不定 515

上海、南京保卫战的教训 520

阎锡山的“应战”和“观战” 526

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529

二 国民党消极抗日和积极反共 533

日本帝国主义诱降的对象 533

以共产党为主要敌人 540

蒋介石同西南地方实力派的矛盾 543

对反共顽固派的斗争策略 546

三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立场 551

抗战初期中间党派一致拥蒋 551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主同盟 557

所谓中间立场是什么 561

争取民族资产阶级 564

史迪威来华 567

四 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 567

赫尔利的扶蒋反共政策和国共谈判 573

第五章 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打碎国民党反动国家机器 578

一 蒋介石的战争政策与和平欺骗政策 578

战后国内战争的威胁 578

蒋介石为什么要和平谈判 582

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斗争 588

国民党签订停战协定的实质 594

二 民族资产阶级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598

民主党派对政治协商会议的要求 599

民主党派的政治分野 604

民主同盟的解散 609

三 国民党的假和谈和革命阵营反对派 614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危机 615

国民党求和的目的是什么 620

民主个人主义者向何处去 628

四 将革命进行到底 631

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631

各民主党派反蒋反美 634

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637

地方性局部性的和平解放 639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处理同资产阶级关系的主要经验 644

何干之著述目录 655

编后记 6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