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图书
中国现代史论文著作目录索引  1982-1987
中国现代史论文著作目录索引  1982-1987

中国现代史论文著作目录索引 1982-1987PDF电子书下载

综合图书

  • 电子书积分:3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成汉昌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301008007
  • 页数:160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史论文著作目录索引 1982-1987》目录

一、史学理论 1

(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 1

第一编 概述 1

(二) 毛泽东思想研究 3

(三) 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9

(四) 中国现代史研究与教学 13

(一) 中国共产党史 16

1. 理论研究 16

二、专门史 16

2. 组织史 19

3. 各地中央局 20

4. 研究史料 20

(二) 中国国民党史 23

1. 国民党史 23

2. 国民党特务组织 25

(三) 民主党派史 28

1. 理论研究 28

2. 民盟 28

4. 其他 30

3. 民革 30

(四) 中华民国史 31

1. 民国史研究 31

2. 民国史史料 32

(五) 军阀史 34

1. 军阀史研究 34

2. 北洋军阀 35

3. 地方军阀 37

1. 政党、政治派别 39

(六) 政治史 39

2. 政治史、政治思想史 40

3. 其他 42

(七) 人民革命运动史 42

1. 工人运动 42

(1) 工运史研究 42

(2) 工运史料 45

2. 农民运动 56

3. 青年运动 57

(1) 青运史研究 57

(2) 共青团 59

(3) 青运史料 61

4. 妇女运动 66

5. 各界民主运动 69

6. 白区地下斗争 71

(1) 白区斗争史研究 71

(2) 白区地下斗争 71

7. 民族民主统一战线 78

(1) 国共合作 78

(2) 统一战线 78

1. 经济史研究 80

(八) 经济史 80

2. 帝国主义经济掠夺及其在华企业 84

3. 官僚买办阶级及其组织 87

4. 民族资本及其企业 89

5. 工业、轻工业、交通 90

(1) 矿冶、机械 90

(2) 化工 92

(3) 军事工业 92

(4) 电力、电器、电讯 92

(6) 公路 93

(5) 铁路 93

(7) 航空 95

(8) 水运 95

(9) 城市建设及交通 96

(10) 纺织、印染 96

(11) 制革、橡胶 98

(12) 水产 98

(13) 盐业 98

(14) 食品、饮食 99

(17) 土产、百货 100

(15) 火柴 100

(16) 烟草 100

6 .农业、土地 101

(1) 农村经济 101

(2) 土地改革 104

7 商业 105

(1) 对外贸易及关税 105

(2) 海关 106

(3) 商业 107

(4) “老字号” 109

(1) 银行 110

8、财政、金融 110

(2) 钱庄、银号 112

(3) 货币 113

(4) 信用合作 115

(5) 证券交易 115

(6) 典当 115

(8) 税务 116

(9) 地方财政、金融 116

(7) 保险 116

9. 医学、医药 118

10 邮政 120

11. 工资、物价、经济生活 121

12. 企业经营管理 122

13. 科技 123

(九) 军事史 124

1. 中国人民解放军 124

(1) 军史研究 124

(2) 军史回忆 126

(1) 军史研究及回忆 129

2. 国民党军 129

(2) 空军 135

(3) 海军 136

(4) 军事教育 137

(十) 文化史 139

1. 文学、语言 139

(1) 文学史研究 139

(2) 文学史史料 148

2. 新闻、出版 154

(1) 新闻史、报刊史研究 154

(3) 语言 154

(2) 新闻史、报刊史史料 156

(3) 报社、通讯社 160

(4) 出版史研究 161

(5) 书局、出版社 161

(6) 出版史料 166

3. 文学艺术 187

(1) 文艺团体及活动 187

(2) 戏剧 189

(3) 歌舞 193

(4) 地方戏曲 194

(5) 电影 197

(6) 美术 198

4. 图、博、档案 198

(1) 图书馆 198

(2) 博物馆及文物清理 200

(3) 文书档案 201

5. 体育 202

(十一) 教育史 203

1. 概况 203

3. 中、小学教育 210

2. 幼儿教育 210

4. 中等专业教育 217

5. 大专教育 222

6. 留学 229

7. 民校、义学 230

8. 私塾 231

(十二) 社会史 231

1. 烟、赌、娼 231

2. 土匪、流氓 233

3. 帮会 233

4. 民俗、婚俗 234

5. 宗教、迷信 235

6. 救济 239

7. 租界 239

8 .其他 241

(十三) 中外关系史 242

1. 概述 242

2. 中美关系 244

3. 中日关系 245

4. 中苏关系 246

5. 中国与共产国际关系 247

6. 其他 248

(十四) 民族史 248

1. 民族问题理论研究 248

2. 民族史研究 249

(十五) 地方史、地方革命史 251

1. 北京 251

2. 天津 255

3. 上海 256

4. 黑龙江 260

5. 吉林 264

6. 辽宁 267

7. 河北、河南 269

8. 山东 270

9. 山西 271

10. 内蒙 278

11. 陕西 283

12. 甘肃 285

13. 宁夏 289

14. 青海 289

15. 新疆 289

16. 西藏 291

17. 四川 293

18. 云南 301

19. 贵州 305

20. 湖北 309

21. 湖南 316

22. 安徽 318

23. 江苏 320

24. 浙江 322

25. 江西 324

26. 福建 326

27. 广东 331

28. 广西 336

29. 台湾 340

(十六) 华侨、华人史 341

三、书评、史料编纂 346

(一) 书评、序和跋 346

(二) 史料编纂 354

1. 概述 357

(四) 编目、索引 359

(五) 年表 360

(六) 中共党史、革命史资料征集 364

一、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70

(一) 总述 370

第三编 分期史 370

(二) 五四运动 375

2. 五四文化运动 377

2. 五四运动在各地 378

4. 五四时期的社团 381

5. 五四时期期刊、史料 381

1. 概述 382

6.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382

(三)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382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383

3.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385

4. 中共“一大” 387

5. 中共“二大” 388

6. 中共早期地方组织 388

(四) 国民党的改组与国共合作的实现 389

1. 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389

7. 其他 389

2. 国民党的组织及会议 391

3. 国民党西山会议派 392

4. 国共两党政治关系 392

(五) 广州国民政府 393

1. 黄埔军校及其他军事学校 393

2. 平定商团叛乱 396

3. 东征及广东根据地的统一 397

4. 叶挺独立团 397

1. 北伐战争 398

(六) 北伐战争 398

6. 其他 398

2. 国民军五原誓师 402

3. 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 402

4. 万县“九五”惨案 403

5. 泸顺起义 403

6.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403

1. 军阀割据与混战 405

3. “三·一八”惨案 405

2. 北京政变 405

(七) 北京政府 405

(八) 武汉国民政府 406

1. 武汉国民政府研究 406

2. 迁都之争 407

3.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408

4. 重庆“三·三一”惨案 408

5. 二期北伐 409

6.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410

7. 各地反革命政变 410

(1) 早期工人运动 412

1. 工人运动 412

(九) 人民革命运动 412

8. 大革命失败评述 412

(2) “二七”罢工 413

3)“五卅”运动 415

(4) 省港大罢工 419

(5) 各地工人运动 419

2. 农民运动 421

3. 妇女运动 424

4. 各地群众运动 425

(十)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427

1. 中共“三大” 427

2. 中共“四大” 427

3. 中共“五大” 428

4. 各地党组织及会议 428

(十一) 中外关系 430

1. 中国与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430

2. 中美、中英、中日关系 432

(十二) 其他 432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34

(一) 总述 434

(二) 国民党政权的建立及其社会政策 435

1. 国民党政权的建立 435

2. 国民党军阀的争斗与混战 436

4. 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437

5. 币制改革 437

3. 济南惨案 437

1. 武装起义 438

(1) 概述 438

(三) 坚持革命和建立红色政权 438

(2) 南昌起义 439

(3) 湘赣边秋收起义 443

(4) 广州起义 444

(5) 各地武装起义 445

(1) 革命旗帜的选择 448

(2) 中共“八七”会议 448

2. 中共方针的转变 448

(3) 中共“六大” 449

3. 工农红军的建立与发展 450

(1) 概述 450

(2) 各地工农红军 451

(3) 古田会议 460

4. 工农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461

(1) 中央根据地的第一--五次反“围剿”斗争 461

(2) 各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462

5.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463

(1) 概述 463

(2) 井冈山(湘赣)根据地 465

(3) 中央根据地 467

(4) 鄂豫皖根据地 471

(5) 赣东北(闽浙赣)根据地 473

(6) 湘鄂西、湘鄂赣根据地 474

(7) 东江、琼崖根据地 475

(8) 左右江根据地 476

(9) 川陕根据地 477

(10) 湘鄂川黔根据地 478

(11) 其他根据地 479

(12) 根据地的财政经济 482

6. 土地革命 485

(1) 概述 485

(2) 各根据地土地革命 486

7. 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 488

(1) 综述 488

(2) 第一次、第二次“左”倾错误 489

(3) 第三次“左”倾错误 489

8. 国统区地下斗争 490

(四) 日本的入侵和全国抗日反蒋斗争 491

1. 中村事件、万宝山事件 491

2. “九一八”事变 492

(1) “九一八”事变研究 492

(2) “九一八”事变 493

3. 日军侵占东三省 494

4. “一·二八”淞沪抗战 494

6. 东北人民武装抗日斗争 495

(1) 概述 495

5. 国联调查团 495

(2) 东北各地武装抗日斗争 496

5. “三·二○”事件 497

7. 各界抗日救亡运动 498

8. 工人运动 499

9.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500

10. 福建事变 500

1. 长征研究 502

(五) 工农红军的长征 502

2. 长征概述 503

3.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506

4. 长征的准备和开始 507

5. 长征的过程 508

6. 长征战略方针的演变 513

7. 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 514

8. 长征途中的民族政策 515

9. 国民党军对长征红军的围追堵截 516

10. 长征中红军的会师 517

11. 长征的落脚点 519

12. 长征评介、年表、资料 520

13. 遵义会议 522

14. 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 526

15. 西路军 527

16.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528

(六) 抗日运动的新发展 531

1. 塘沽协定及华北自治运动 531

2. 冀东事变 532

3. 华北走私 532

(1) “一二九”运动研究 533

4. “一二九”运动 533

(2) “一二九”运动在各地 534

(3)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538

5. 长城抗战 539

6. 绥远抗战 539

7. 刺汪案 542

8. 两广事变 542

9. 西安事变 542

(1) 西安事变研究 542

(2) 西安事变史料 544

10. “ 八一”宣言 548

11. 红军的东征和西征 548

12. 国共两党政策的转变 548

13. 国共谈判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550

(七) 中外关系 551

1. 中日关系 551

2. 中苏关系 552

3. 中国与共产国际关系 553

1. 新闻、出版、图书 555

4. 其他 555

(八) 文化教育 555

2. 文化、文学、艺术 557

3. 教育 558

(九) 其他 559

三、抗日战争时期 561

(一) 总述 561

1. 研究概况 561

2. 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565

3. 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566

4. 其他 567

(二) 全面抗战的爆发 569

1. “七七 ”事变 569

2. “八一三”事变 574

3. 南京大屠杀 576

4.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578

5. 民主党派对抗战的贡献 587

6. 牺盟会和决死队 588

7. 国民参政会 589

1. 国民党抗战政策的演变 590

(三) 正面战场与国统区 590

2.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591

3. 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 593

4. 重要战役 594

(1) 台儿庄战役 594

(2) 徐州会战 595

(3) 武汉会战 596

(4) 忻口战役 597

(5) 长沙会战 598

(6) 南京保卫战 599

(7) 昆仑关战役 600

(8) 随枣会战 600

(9) 枣宜会战 601

(10) 鄂西会战 601

(11) 桂柳会战 602

(12) 中条山战役 602

(13) 其他战役 603

5.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 607

6. 国统区的政治 608

(1) 工厂内迁 609

7. 国统区的经济 609

(2) 交通运输 610

(3) 财政、金融 611

(4) 其他 612

8. 国民党与日伪的勾结 612

9. 国民党的反共摩擦 613

10. 皖南事变 615

11. 其他 617

1.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战术 618

(四) 敌后战场与根据地 618

2. 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619

3. 人民抗日武装 620

(1) 八路军 620

(2) 新四军 623

(3) 东北抗日联军 629

(4) 东江纵队 630

(5) 其他抗日武装 630

4. 敌后抗日根据地 632

(1) 敌后抗日根据地研究 632

(2)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635

(3)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638

(4)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642

(5)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646

5. 重要战役 652

(1) 平型关大战 652

(2) 百团大战 653

(3) 黄桥战役 654

(4) 其他战役 655

6. 延安整风运动 656

7. 延安文艺座谈会 658

8. 大生产运动 659

9. 减租减息和精兵简政 660

10. 中共“七大” 661

11. 其他 662

(五) 日军暴行与中国人民的的反抗斗争 663

1. 日军暴行 663

2. 汪精卫叛国投敌和各地的伪组织 670

3. 伪满洲国 673

4. 沦陷区的经济 674

5. 中共在各地的斗争 675

(1) 工人的抗日 678

6. 各界人民的抗日斗争 678

(2) 青年学生的抗日 679

(3) 妇女的抗日 681

7. 各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 684

8. 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 689

9. 华侨的抗日斗争 690

(六)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695

1. 苏联出兵东北和日本无条件投降 695

2. 胜利受降 696

3. 审判日本战犯 697

2. 中国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699

(七) 中外关系 699

1. 综述 699

3. 中美关系 700

4. 中苏关系 701

5. 国际援华抗日 702

6. 日本人民的反战斗争 703

7. 其他 704

(八) 文化、史料 704

1. 新闻出版 704

2. 文化、教育 709

3. 文学、艺术 716

4. 美术、邮政 724

5. 其他 725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727

(一) 总述 727

(二)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729

1.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729

2. 上党战役 730

3. “一二一”运动 731

4. 停战协定 733

5. 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734

(1) 概述 734

(2) 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735

(三) 从全面内战爆发到战略决战 737

1. 中原突围 737

2. 转战陕北 739

3. 进军大别山 740

4. 其他战役 741

5. 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 742

1. 概述 744

(四) 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与人民革命运动 744

2. 重庆学生运动 745

3. 上海学生运动 746

4. 北平学生运动 747

5. 各地学生运动 747

6. “五二○”运动 749

7. 工人运动 750

8. 国统区地下斗争 750

9. 民盟与中间路线 751

10. 台湾“二·二八”起义 752

11. 中共各地方党组织及武装斗争 752

(五) 战略决战 754

1. 辽沈战役 754

2. 淮海战役 755

3. 平津战役 756

(六)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758

1. 渡江战役 758

(1) 概述 759

(2) 解放华北 759

2. 大陆的解放 759

(3) 解放华中 760

(4) 解放华东 761

(5) 解放西北 763

(6) 解放西南 764

(7) 解放华南 765

3. 绥远起义 766

4. 国民党海军起义 767

6. 国共和谈 768

5. 伪国民大会 768

7. 新政协的召开及建国的筹备工作 769

(七) 财政、经济 769

1. 国统区的财政、经济 769

2. 解放区的财政、经济 770

(八) 中外关系 770

(九) 文化、教育 771

(十) 其他 772

第三编 历史人物研究论文与史料 774

一、别传 774

A 774

B 778

C 783

D 828

F 850

G 872

H 889

J 933

K 949

L 951

M 1065

N 1110

O 1114

P 1115

Q 1128

R 1145

S 1152

T 1218

W 1235

X 1277

Y 1312

Z 1355

二、合传 1447

(二) 合传之一 1447

A 1447

B 1447

C 1447

D 1452

F 1453

G 1455

H 1457

J 1460

K 1462

L 1463

M 1473

N 1477

P 1478

Q 1478

R 1479

S 1479

T 1484

W 1485

X 1488

Y 1491

Z 1494

(二) 合传之二 1502

三、外国在华人物 1510

第四编 历史著作 1515

一、概述 1515

(一) 总述 1515

1. 史学理论 1515

1. 中华民国史 1516

(二) 专门史 1516

2. 中国现代史研究 1516

2. 中共党史及中国革命史 1519

3. 政治史 1526

4. 经济史 1527

5. 文化史 1529

6. 军事史 1530

7. 中外关系史 1532

8. 工人运动史 1533

9. 青年运动史 1534

10. 地方史 1535

(三) 史料、回忆录 1537

二、分期史 1541

(一) 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541

1. 综述 1541

2.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541

3. 黄埔军校 1542

4. 北伐战争 1543

5. 群众革命运动 1543

1. 综述 1544

(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544

6. 其他 1544

2. 工农红军与农村革命根据地 1545

3. 工农红军的长征 1548

4.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549

5. “一二九”运动 1549

6. 西安事变 1550

7. 其他 1550

(三) 抗日战争时期 1551

1. 综述 1551

2. 正面战场 1552

3. 八路军、新四军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1553

5. 日军侵华暴行 1555

4. 东北抗日联军 1555

6. 日军反战活动 1556

7. 国民参政会 1556

8. 汪伪政权 1556

9. 皖南事变 1556

(四) 解放战争时期 1557

1. 综述 1557

11. 其他 1557

10. 日本投降 1557

2. 从重庆谈判到全面内战爆发 1558

3. 战略反攻 1558

4. 其他 1559

三、历史人物研究 1561

(一) 别传 1561

A 1561

B 1561

C 1561

D 1563

G 1564

F 1564

H 1565

J 1566

K 1566

L 1566

M 1569

N 1569

O 1570

P 1570

Q 1570

S 1571

R 1571

T 1573

W 1574

X 1574

Y 1575

Z 1576

(二) 合传 1578

(三) 外国在华人物 1584

附:本《索引》引用报刊目录 158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