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衣元胜等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2099·85
- 页数:495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一、什么是哲学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创造性、开拓性的科学体系 19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21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23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23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26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29
第一节 物质 29
一、哲学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 29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0
第二节 运动 35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35
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8
三、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40
四、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42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44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44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46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48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51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 51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 51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 53
第五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6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56
二、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7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59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59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59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63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68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68
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72
三、意识和思维模拟 75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79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79
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82
第二章、第三章小结 87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89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89
一、事物、现象的普遍联系 89
二、联系的复杂性 92
三、普遍联系和系统论 95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 98
一、联系与发展 98
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0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02
一、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02
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和对立 103
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105
一、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10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07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111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11
一、矛盾的同一性 111
二、矛盾的斗争性 112
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13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16
一、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116
二、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19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20
一、矛盾的普遍性 120
二、矛盾的特殊性 122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7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34
第一节 质、量、度 134
一、质 134
二、量 136
三、度 138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139
一、量变和质变 139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140
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42
第三节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复杂性 144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144
二、质量互变的复杂性 145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实践意义 148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51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 151
一、肯定和否定 151
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153
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155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58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158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60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特殊性 162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若干范畴 168
第一节 现象和本质 168
一、什么是现象和本质 168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69
三、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72
第二节 形式和内容 174
一、什么是形式和内容 174
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 175
三、形式和内容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77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 178
一、什么是原因和结果 178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80
三、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82
第四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83
一、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 183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184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86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88
一、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性 188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91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92
第四章至第八章小结 194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196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96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 196
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区别 201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04
一、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04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08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211
一、由实践到认识 211
二、由认识到实践 215
三、认识是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过程 217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 219
第十章 真理 222
第一节 客观真理 222
一、真理是客观的 222
二、真理和谬误 227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231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31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232
第三节 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用 237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37
二、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 241
第四节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243
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243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244
第十一章 辩证思维的形式和方法 247
第一节 辩证逻辑的对象 247
一、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一致性 247
二、辩证逻辑的对象 250
第二节 辩证思维的形式 252
一、概念 252
二、判断 254
三、推理 257
第三节 辩证的思维方法 259
一、归纳和演绎 259
二、分析和综合 262
三、抽象和具体 265
四、逻辑的和历史的 269
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小结 275
第十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277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77
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 277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79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83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83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历史观的根本缺陷 285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289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289
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 292
第十三章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97
第一节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297
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97
二、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299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302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302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305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09
第三节 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311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异同 311
二、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312
第十四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17
第一节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17
一、生产力 317
二、生产关系 325
三、生产方式 327
第二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27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27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329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31
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36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特点和基本特征 336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特点 338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根据、实质和意义 340
第十五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43
第一节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343
一、经济基础 343
二、上层建筑 345
三、社会形态 346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48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48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50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55
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特征 355
二、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358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59
第十六章 阶级、国家、社会革命 362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362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362
二、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66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369
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372
第二节 国家 374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374
二、国家的职能 376
三、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378
第三节 社会革命 380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380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 381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384
第四节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387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387
二、阶级的消灭 390
三、国家的消亡 391
第十七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394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394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94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95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 399
一、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399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402
第三节 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 404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404
二、道德 406
三、艺术 409
四、宗教 412
第十八章 科学和教育 415
第一节 科学 415
一、科学的本质 415
二、科学的社会职能 419
三、科学的发展 421
第二节 教育 426
一、教育的本质 426
二、教育的社会职能 431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432
四、教育的发展 432
第三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436
一、劳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 436
二、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437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438
第十九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441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41
一、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的两种历史观 441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444
三、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448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450
一、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50
二、杰出人物的社会制约性 451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453
第三节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456
一、个人和集体 456
二、领袖和群众 460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62
第二十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467
第一节 社会的进步 467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467
二、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472
第二节 人类的解放 478
一、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 478
二、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483
三、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488
第十二章至第二十章小结 492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刘靖贤著 201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谭劲松,金一斌主编 2018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王京清 2019
- 《书法主义图像叙述》洛齐 2019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刘诗白主编 2019
- 《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曹泳鑫李冉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联考教案1.0 山东模拟试题100例 素描静物》李贺主编 2017
- 《山东梆子》田和灵,叶健,赵艳喜编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 山东曹县江米人·王锡金》唐家路,杨传杰著 2017
- 《山东地方戏曲音乐研究》崔晗珺责任编辑;(中国)赵正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