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现代领导科学
现代领导科学

现代领导科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乐夫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306004867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
《现代领导科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领导科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1

一、国外领导理论的产生 1

二、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 6

第二节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9

一、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9

二、领导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11

第三节 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的关系 12

一、领导艺术必须以深厚的领导科学知识为前提 13

二、领导科学要以领导艺术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4

第四节 领导科学同相关学科的关系 14

一、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14

二、领导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16

三、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 17

第五节 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和方法 17

一、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17

二、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 19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 21

第一节 领导的含义及其特点 21

一、领导的含义 21

二、领导的特点 22

三、领导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23

第二节 领导的性质 25

一、领导二重性的含义 25

二、领导二重性的关系 25

三、“领导就是服务” 26

一、领导者的职位 28

第三节 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 28

二、领导者的职权 29

三、领导者的责任 3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领导 31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领导观念 33

第三章 领导者的素质修养 37

第一节 素养的含义、特点及其作用 37

一、素养的含义 37

二、领导者素养的特点 38

三、领导者素养的重要性 42

第二节 领导干部素养的基本内容 45

一、政治素养 45

二、知识素养 47

三、能力素养 49

四、心理素养 53

第三节 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56

一、素质培养的途径 56

二、素质培养的方法 58

第四节 领导班子素质结构 63

一、年龄结构 63

二、知识结构 64

三、智能结构 65

四、气质结构 66

第四章 领导体制(上) 67

第一节 领导体制的含义和作用 67

一、领导体制的含义和内容 67

二、领导体制的二重性 68

三、领导体制的作用 70

第二节 科学的领导组织结构 71

一、线性结构 72

二、职能性结构 72

三、混合型结构 73

四、矩阵式结构 74

第三节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75

一、一长制和委员会制 75

二、层次制和机能制 76

三、完整制和分离制 77

四、集权制和分权制 79

第五章 领导体制(下) 81

第一节 西方领导体制的历史发展 81

一、家长制行政领导 81

三、职业“软专家”领导 82

二、“硬专家”转行领导--经理层的兴起 82

四、专家集团领导 83

第二节 我国领导体制的改革 85

一、我国企业领导体制的变迁 85

二、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89

第三节 我国领导制度的建设 91

一、民主集中制 92

二、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 93

三、日常的具体领导制度 95

第六章 科学决策 98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类型与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98

一、决策的含义与特征 98

二、决策的类型 99

三、经验决策转变为科学决策的必然性 101

第二节 科学决策的程序 103

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104

二、集思广益,拟制方案 105

三、分析评估,方案选优 106

四、实施方案,反馈调节 108

第三节 科学决策的方法与技术 112

一、调查研究 112

二、科学预测 114

三、智囊技术 115

四、数学分析法 116

五、可行性研究 118

六、决断理论 119

七、模拟与试验 119

二、参谋咨询系统 121

第四节 科学决策体制 121

一、情报信息系统 121

三、决断系统 122

四、决策执行系统 122

五、监督系统 122

六、反馈系统 123

七、评价与奖惩系统 123

第七章 界定选择 125

第一节 人的行为与界定选择 125

一、界定选择的客观普遍性 125

二、界定选择的特点 127

第二节 领导行为界定选择的特点与意义 129

一、领导行为的界定选择是一个复杂过程 129

二、界定选择的视角意义 132

第三节 “边界”的含义与把握“边界”的类型 133

一、界定选择是一个“边界”系列 134

二、边界的含义及其确定 134

三、现实生活中把握“边界”的类型 140

第八章 制定和实施战略 143

第一节 战略的含义和作用 143

一、战略的含义和特征 143

二、战略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46

三、加强战略研究的客观必然性 147

第二节 战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49

一、战略研究的核心是整体结构 149

二、科学预测是正确制定战略的前提 150

三、制作模型和优化评价技术是制定战略规划的基本方法 153

一、正确制定战略的前提条件 154

第三节 正确地制定与实施战略 154

二、战略的制定 155

三、战略的实施 157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战略 158

一、战略目标方面 158

二、战略指导方针方面 159

三、战略重点方面 159

四、战略措施方面 159

第九章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62

第一节 领导与政策 162

一、政策的含义 162

二、政策体现一定科学知识 164

三、政策作为组织的行为准则 167

一、制定政策的依据 169

第二节 正确地制定政策 169

二、制定政策的原则 170

第三节 政策的有效实施 175

一、政策实施的步骤与方法 175

二、政策实施中的创造性问题 177

三、领导带头执行政策的问题 179

第十章 选才用人 180

第一节 选才用人问题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80

一、选才用人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 180

二、从现代知识与现代化大生产的关系看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183

三、选才用人在现代领导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185

第二节 人才的含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素质 186

一、人才的含义及其特征 186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本素质 189

第三节 “知人”的原则和方法 194

一、识别人才的正确态度 194

二、识别人才的原则 195

三、识别人才的科学标准 196

四、识别人才的方法与制度 198

第四节 “善任”的原则和制度 200

一、正确用才的原则 200

二、正确用人的制度 203

第五节 优化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 205

一、根据时代需要确定组织目标 206

二、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领域 207

三、坚持按科学标准选才 207

四、用其所长,形成优势 207

五、优化激励,形成尊重人才的风气 208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及其特征 210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 210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 210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212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16

一、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217

二、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218

三、激励广大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219

四、开发人的潜能的重要途径 220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21

一、思想政治工作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21

二、相关学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224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228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与原则 228

一、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战略方针 228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230

第五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制度 233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233

二、逐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 237

第十二章 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240

第一节 掌握和运用领导方法的重要性 240

一、领导方法的含义及其特征 240

二、掌握和应用领导方法的重要性 244

第二节 方法论原则和基本的领导方法 24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和基本的领导方法 247

二、现代科学方法在领导活动中的应用 254

一、处事的方法与艺术 257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257

二、激励下属积极性的方法与艺术 258

三、运用时间的方法与艺术 261

四、开会的方法与艺术 264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领导方法 266

一、集权式、分权式与均权式的领导方式 266

二、强制命令式、自由放任式与教育激励式的领导方式 267

三、重人式、重事式与人事并重式的领导方式 267

第十三章 领导效能的考评 269

第一节 领导效能考评的含义与意义 269

一、考评的内涵 269

二、考评的意义 271

第二节 领导能力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275

一、目的与效果 276

二、效果与能力 278

三、效果--能力关系的环境制约 280

第三节 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和程序 282

一、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282

二、领导效能考评的程序 289

三、考评的类型 290

第四节 领导效能考评的方法 292

一、目标对照法 292

二、民意测验法 293

三、专家评估法 294

四、调查研究法 294

五、统计分析法 295

六、模拟考评法 295

七、比较考评法 2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