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文化经典要义全书  中
中国文化经典要义全书  中

中国文化经典要义全书 中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乔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918386
  • 页数:120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经典要义全书 中》目录

目录 3

第一章 中国文化源的两种典籍 4

第一节 真金美玉——《诗经》,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 4

第二节 奇文郁起——《楚辞》,浪漫主义文学的宗师 9

第二章 从“诗”到《诗经》——步入儒家经典殿堂的历程 12

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常识 13

第二节 采诗和删诗——关于《诗经》的编集成书 15

第三节 献诗、陈诗、赋诗和引诗——“诗”在春秋时期的用途 18

第四节 孔孟诗教 20

第五节 四家诗、诗序和变风变雅 27

第三章 平民之诗 30

第一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的情歌 30

第二节 宜尔室家与子偕老——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诗篇 36

第三节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社会现实的暴露和人们的反抗 39

第四节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44

第五节 《诗经》民歌的艺术特色 47

第四章 贵族之诗 51

第一节 《诗经》的政治诗 51

第二节 《诗经》的民族史诗 55

第三节 《诗经》的游宴祝颂诗 58

第四节 “雅”和“颂”的创作经验 62

第五章 先民的美学理想与表现方法 65

第一节 关于赋、比、兴 65

第二节 《诗经》中的“赋” 67

第三节 《诗经》中的“比” 69

第四节 《诗经》中的“兴” 71

第五节 赋、比、兴三者的异同 73

第一节 屈原其人其事 76

第六章 《离骚》,屈原的人格物化与衍展 76

第二节 《离骚》,屈原心灵的自白 80

第七章 屈原的人生轨迹——《九章》和《远游》、《卜居》、《渔父》 90

第一节 《九章》的思想内容 90

第二节 《九章》的艺术特色 94

第三节 《远游》、《卜居》和《渔父》 96

第八章 《九歌》、《招魂》和《天问》 101

第一节 巫风弥漫——《九歌》和《招魂》 101

第二节 “究天人之际”——《天问》 116

第九章 辞披百代——屈原的主要思想及其文化意义 120

第一节 宋玉、唐勒和景差 124

第十章 光辉的殿军——“宋玉、唐勒、景差之徒”和贾谊等汉人的骚体赋 124

第二节 贾谊等汉人的骚体赋 131

第十一章 垂范百世——《诗经》和《楚辞》对后代的影响及有关研究 144

第一节 《诗经》、《楚辞》对历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144

第二节 历代《诗经》、《楚辞》研究概况 152

唐诗要义林邦钧著 159

前言 159

第一章 唐代的诗人和诗歌 162

第一节 唐代诗人的政治态度与唐代诗歌 162

第二节 唐代诗人的思想状况与唐代诗歌 166

第三节 唐代诗人的文艺修养与唐代诗歌 180

第二章 唐代诗歌发展的轨迹 190

第一节 初唐诗坛(618—712) 190

第二节 盛唐诗坛(713—765) 195

第三节 中唐诗坛(766—859) 198

第四节 晚唐诗坛(860—907) 201

第三章 唐代的古体诗 204

第一节 唐代的五言古诗 205

第二节 唐代的七言古诗 209

第三节 唐代的乐府诗 216

第一节 唐代的五律 219

第四章 唐代的律体诗 219

第二节 唐代的七律 223

第三节 唐代的绝句 228

第五章 唐代的时事诗和咏物诗 233

第一节 唐代的时事诗 233

第二节 唐代的咏物诗 245

第六章 唐代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250

第一节 唐代的山水田园诗 250

第二节 唐代的边塞诗 266

第一节 唐代的咏史诗 280

第七章 唐代的咏史诗和爱情诗 280

第二节 唐代的爱情诗 290

第八章 唐代诗歌的风格美(上) 304

第一节 四杰诗歌的雄壮华丽 304

第二节 陈子昂诗歌的古朴幽邃悲慨 307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309

第四节 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 317

第九章 唐代诗歌的风格美(下) 326

第一节 韩孟诗派的奇崛美 326

第二节 李贺诗歌的奇幻凄幽冷艳 329

第三节 元白诗派的通俗美 332

第四节 刘禹锡诗歌的豪劲 335

第五节 柳宗元诗歌的清峻 338

第六节 杜牧诗歌的俊爽豪宕 340

第七节 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343

唐宋词要义乔力著 351

前言 351

第一章 唐宋词家述论 355

第一节 总说 355

第二节 唐五代词家 357

第三节 两宋词家 363

第二章 唐宋词作举隅 391

第一节 总说 391

第二节 恋情闺怨词 392

第三节 写景咏物词 408

第四节 抒怀赠别词 419

第五节 时事览古词 434

第三章 唐宋词的风格流派 441

第一节 有关概念及历史回顾 441

第二节 唐宋词的风格流派 450

第一节 敦煌曲子词 454

第四章 唐宋词的第一发展阶段:萌生期 454

第二节 诗客曲子词 463

第五章 唐宋词的第二发展阶段:成熟期 468

第一节 花间词 468

第二节 南唐词 481

第三节 北宋前期词 488

第四节 结语 507

第六章 唐宋词的第三发展阶段:鼎盛期 509

第一节 北宋中后期词 510

第二节 北南宋之交词 539

第三节 南宋前期词 556

第四节 结语 574

第七章 唐宋词的第四发展阶段:深化期 578

第一节 南宋后期词 578

第二节 南宋末至元初词 604

第三节 结语 619

唐宋散文要义洪本健著 627

前言 627

第一章 唐代以前散文的发展和唐代古文运动 628

第一节 唐代以前散文的发展 628

第二节 唐代古文运动的准备 630

第三节 唐代古文运动的高潮 632

第四节 唐代古文运动的余波 635

第二章 宋代古文运动和宋文的繁荣 636

第一节 宋代古文运动的前奏 636

第二节 宋代古文运动的成功 639

第三节 北宋文的繁荣和南宋文的发展 641

第四节 唐宋古文运动的差异 644

第三章 韩柳欧苏的理论贡献 646

第一节 重视文道结合强调不能偏废 646

第二节 重视继承传统强调革新创造 648

第三节 重视作家修养强调根深叶茂 650

第四节 重视文人身世强调情感作用 651

第四章 韩柳欧苏的创作实绩 652

第一节 成果丰硕前所未有 652

第二节 风格多样竞放异彩 653

第三节 开拓创新卓有成就 654

第四节 众体皆备各擅其长 656

第五章 韩文如水柳文如山 658

第一节 情思:汹涌澎湃与郁结不平 658

第二节 文势:奔放不羁与巍然卓立 660

第三节 结构:变态万千与层进层深 662

第四节 语言:圆活流转与古丽奇峭 663

第六章 富于魅力的六一风神 665

第一节 身兼三任:六一居士之特点 666

第二节 散文诗化:六一风神之标志 668

第三节 情感外显:六一风神之本质 670

第四节 阴柔之美:六一风神之属归 672

第七章 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的东坡文 673

第一节 运思宏远而气势雄浑 674

第二节 舒卷自如而姿态横生 675

第三节 不假雕饰而情趣盎然 676

第四节 潇洒之人作潇洒之文 678

第八章 曾巩王安石文之比较 681

第一节 文论:“蓄道德而能文章”与“务为有补于世” 682

第二节 文势:敛蓄渐进与凌厉急迫 684

第三节 文辞:雅洁方正与简劲拗折 686

第四节 文风:柔徐谨重与刚健峭拔 688

第九章 苏洵苏辙文之比较 690

第一节 议论:纵横驰骋与纡徐委备 691

第二节 书信:周折雄放与委婉尽致 693

第三节 杂记:峻整劲健与疏宕嫋娜 694

第四节 风格:雄奇恣肆与汪洋澹泊 696

第十章 八家以外著名作者述评(上) 699

第一节 刘禹锡白居易 699

第二节 李翱孙樵 703

第三节 杜牧罗隐 708

第四节 皮日休陆龟蒙 713

第十一章 八家以外著名作者述评(下) 718

第一节 王禹称范仲淹 718

第二节 苏舜钦黄庭坚 723

第三节 晁补之张耒 727

第四节 陆游陈亮 732

第十二章 唐宋散文的差异 737

第一节 唐文奇崛宋文平易 737

第二节 唐文硬直宋文柔婉 740

第三节 唐文清瘦宋文丰腴 742

第四节 唐文古雅宋文通俗 744

第十三章 唐宋散文的历史地位 746

元杂剧要义周丽芳林刚著 753

序 753

第一节 元杂剧的繁荣 755

第一章 元杂剧的繁荣与衰落 755

第二节 元杂剧的分期 757

第三节 元杂剧的衰落 759

第二章 元杂剧的体制 761

第一节 折,场和楔子 761

第二节 唱词、宾白和科介 763

第三节 角色和题目正名 765

第三章 元杂剧作家 766

第一节 元代前期杂剧作家 766

第二节 元代后期杂剧作家 769

第一节 以情为重的爱情理想 771

第四章 元代的婚姻恋爱剧 771

第二节 才貌情并举的审美理想 774

第三节 温婉秀美的语言风格 776

第五章 元代的公案剧 779

第一节 清官形象的社会意义 780

第二节 公案戏中的百姓形象 782

第三节 公案戏是社会悲剧的体现 785

第六章 元代的水浒戏 787

第一节 元代水浒戏的美学理想 787

第二节 元代水浒戏的社会文化意义 793

第三节 体现古典喜剧美的艺术风格 799

第七章 元代的三国剧 801

第一节 壮美丰满的英雄形象 802

第二节 尊刘贬曹元代三国剧的思想倾向 806

第三节 元代三国剧的艺术风格 809

第八章 元代神仙道化剧 811

第一节 神仙道化剧的历史溯源 812

第二节 度脱戏与因果报应戏 813

第三节 神仙道化剧的思想倾向 815

第九章 元杂剧的悲剧风格 818

第一节 营造“苦境”的美学理想 819

第二节 “团圆之趣”的悲剧心理 828

第三节 悲壮(苦)动人的语言风格 833

第十章 元杂剧的喜剧风格 837

第一节 姿采各异的喜剧人物 838

第二节 妙趣横生的喜剧性手段 842

第三节 幽默机巧的喜剧语言 845

第十一章 元杂剧的审美特征 848

第一节 元人的审美心态 848

第二节 元人的审美心理定势 852

第三节 元人的审美意识 857

第十二章 元杂剧对后世的影响 858

第一节 元杂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859

第二节 元杂剧对后世戏曲的影响 861

第三节 元杂剧对后世社会思潮的影响 863

第十三章 元杂剧研究的有关书籍 865

三言要义王定璋著 873

前言 873

第一章 社会转捩期的新兴文学——白话短篇小说 875

第一节 话本、拟话本发展过程的历史巡视 875

第二节 话本小说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条件 884

第三节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热与读者群体的形成 890

第二章 冯梦龙与“三言” 894

第一节 冯梦龙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与文学主张 894

第二节 “三言”的成书经过 900

第三节 “三言”的本事背景和艺术渊源 905

第四节 冯梦龙“三言”的主要贡献 911

第三章 全景式的社会写真——绚丽生动的社会风俗画长廊 915

第一节 “三言”展示的社会全景 915

第二节 “三言”中的经济思想与商人形象 961

第一节 “三言”中市民意识的时代意义 963

第四章 人性的觉醒与追求幸福的颂歌 963

第二节 人性复苏——对禁欲的背反 965

第三节 崭新的情爱观与贞节论 966

第四节 “三言”爱情题材的时代意义 968

第五章 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969

第一节 “三言”——话本小说的跃升 969

第二节 “三言”的辉煌艺术成就 970

第六章 “三言”的地位和影响 978

第一节 “三言”诱发的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978

第二节 凌濛初与“二拍” 980

第三节 《西湖二集》、《石点头》及其他 987

第四节 “三言”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990

第七章 余论 992

第一节 “三言”的思想缺陷 992

第二节 “三言”在艺术上的不足 994

金瓶梅红楼梦要义方明光著 997

前言 997

第一章 《金瓶梅》《红楼梦》概说 998

第一节 两部伟大而又令人遗憾的巨著 998

第二节 《金瓶梅》《红楼梦》内容鸟瞰 1001

第二章 《红楼梦》与《金瓶梅》的关系——青出于蓝蝉蜕于秽 1003

第三章 《金瓶梅》《红楼梦》的题材 1007

第一节 著此一家骂尽诸色 1008

第二节 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 1010

第四章 《金瓶梅》《红楼梦》的结构 1014

第一节 网络与时空 1015

第二节 佳作杰构类天成 1021

第五章 《金瓶梅》《红楼梦》的语言 1031

第一节 全是日常口语 1032

第二节 传神文笔足千秋 1042

第一节 欲海沉沦的西门庆 1057

第六章 《金瓶梅》《红楼梦》的人物 1057

第二节 恶之花——金、瓶、梅 1065

第三节 女性化的贾宝玉 1070

第四节 忠厚宽容的林黛玉 1074

第五节 真伪美丑话黛钗 1080

第七章 “金”的“性”与“红”的“情” 1085

第一节 此书独罪财色 1085

第二节 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 1091

第八章 《金瓶梅》《红楼梦》的美学成就 1100

第一节 丑的世态美的艺术 1101

第二节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1104

聊斋志异要义朱强王晓蓓著 1111

前言 1111

第一章 《聊斋志异》,中国文富小说的顶峰 1113

第一节 雅爱搜神,发扬志怪传统 1113

第二节 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1114

第二章 《聊斋志异》产生的时代 1117

第一节 明清变革,兵连祸结 1117

第二节 思想领域,反对理学 1118

第一节 家世清寒 1120

第三章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1120

第二节 弱冠应试 1121

第三节 郢中诗社 1123

第四节 淮扬作幕 1125

第五节 塾师终老 1127

第六节 孤愤书成 1129

第四章 对科举考试的抨击 1130

第一节 司衡无目,赂贿公行 1130

第二节 士子百态,穷形尽相 1133

第三节 科举流毒,扭曲伦常 1137

第四节 超越名利,诋訾制度 1139

第五章 对封建暴政的批判 1140

第一节 鞭挞贪酷,抨击官府 1141

第二节 同情弱者,揭露强梁 1146

第三节 向往仁政,赞美循良 1149

第四节 幻设神异,寄托理想 1154

第五节 痛定思痛,咀咒战乱 1155

第六章 个性解放和自由爱情的描写 1161

第一节 赋予妇女诸般品性 1161

第二节 鼓励青年自由相爱 1167

第三节 婚姻大事父母只主其半 1172

第七章 隽永小品和笔记琐谈 1178

第一节 写社会众相,记民俗风物 1178

第二节 写动物灵性,记自然现象 1182

第八章 别具风格的创作艺术 1187

第一节 发扬传统,感而为骚 1187

第二节 幻域人间,了无界限 1188

第三节 形象逼真,人各面目 1190

第四节 叙事委曲,各具局面 1197

第五节 论赞体制,引入小说 11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