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西洋全史二十  战后欧美风云
西洋全史二十  战后欧美风云

西洋全史二十 战后欧美风云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伯棠编著
  • 出 版 社:燕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79
  • ISBN:
  • 页数:724 页
图书介绍:
《西洋全史二十 战后欧美风云》目录

目录 1

第一篇 由战时的合作到战后的冲突 1

本篇概说 1

第一章 形成战后东西双方冲突的缘起 5

第一节 美国对战后的基本政策 5

一、影响后政策的远因 5

二、美苏关系转变的开端 7

三、美国对战后的构想 9

四、美国对于战后经济规划 14

五、对国际组的方案 17

六、对东欧势力范围问题 20

第二节 雅尔达会议的影响 29

一、会议的背景 29

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 34

三、关于德国问题 35

四、关于联合国问题 38

五、波兰问题之纷争 41

六、关于其他问题 47

七、雅尔达会议公报内容 48

一、会议的背景 54

第三节 波茨坦会议的影响 54

二、各国参加波茨坦会议的动机 56

三、会议经过的情形 60

四、波茨坦会议正式文件 69

五、波茨坦会议的影响 74

第一节 克莱福的秘密报告 76

一、撰写的动机 76

第二章 杜鲁门主义宣告及其影响 76

二、分析苏联的外交政策 77

三、指出苏联违背与美国签订的协定 83

四、苏联威胁美国的安全 85

五、美国的对策 89

第二节 杜鲁门主义的宣告 94

一、杜鲁门主义形成的背景 94

二、美国政府采取对抗行动 95

三、杜鲁门主义宣告 98

四、苏联的反应 101

五、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103

六、肯南提出围堵政策 110

七、围堵政策见诸行动 116

八、共党情报局成立 118

第三章 德国问题的纷争 129

第一节 盟国对德国政策的透视 129

一、盟国对德政争的经纬 129

二、苏联对德政策的背景 134

三、美国对德政策的拟议 139

一、军政部门的歧见 143

第二节 美国对德政策的纷歧 143

二、茅根索计划的提出 147

三、茅根索计划的反应 150

四、波茨坦会议的反应 151

五、史汀生主张重建德国工业 153

第三节 对德政策引起的冲突 155

一、杜鲁门总统外交政策演说 155

二、苏联宣告今后外交政策 158

三、美国舆论的转变 160

四、一九四六年巴黎会议的冲突 163

五、贝纳斯重申美国对德国的政策 166

第四章 苏联在中东及地中海的扩张 170

第一节 伊朗危机 170

一、背景 170

二、苏联鼓动分离运动 172

三、苏联支持伊共政权 174

四、伊朗政府向联合国控诉 175

五、苏军终于退出伊朗 178

六、伊朗政府收复阿塞拜然 183

七、美国支持伊朗对抗苏联的威胁 185

第二节 共党在希腊实行暴力革命 186

一、希腊抗敌组织的诞生 186

二、共产党趁机扩张武力 188

三、希腊内战爆发 190

四、共党游击队实行叛乱 193

五、英军参与内战 195

六、恢复君主政治 197

七、再度敉平武装叛变 199

一、苏士两国的宿怨 202

第三节 土耳其海峡的危机 202

二、苏联对土耳其提出领土的要求 203

三、苏联政策的转变 205

四、美国的支援 208

第二篇 美国采取对抗政策 211

本篇概述 211

第一章 由「原子外交」到邱吉尔的演说 215

第一节 「原子外交」 215

一、背景 215

二、美国政府对管制原子弹的歧见 217

三、和平管制原子弹的创议 219

四、艾奇逊和列林索的报告 222

五、美国向联合国提案 225

六、苏联在联合国的提案 227

七、苏联的宣传 229

第二节 斯大林竞选演说及其影响 231

一、演说的动机 231

二、演说的内容 232

三、美国驻苏大使馆的报告 236

一、演说的背景 244

第三节 邱吉尔演说的影响 244

二、演说的内容 245

三、苏联的反应 248

四、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249

第二章 苏联在东欧扩张势力 251

第一节 波兰为苏联的附庸 251

一、波兰问题的原委 251

二、战时的波兰 253

三、苏联撤销承认波兰流亡政府 254

四、苏联承认共党政权 258

第二节 匈牙利沦为苏联的附庸 259

一、匈牙利被迫加入轴心国家 260

二、苏联开始控制匈牙利 261

三、组织匈牙利临时政府 262

四、共党参加选举失败 263

五、新政府的成立 264

六、匈共实行排除异己的政策 265

七、共党终于夺取政权 269

一、罗马尼亚被迫卷入战争的风暴 270

第三节 罗马尼亚沦为苏联的附庸 270

二、共产党夺取政权 272

三、美英两国的抵制行动 276

四、共产党清算反对党 278

第四节 保加利亚沦为苏联的附庸 280

一、一九四四年的情势 281

二、共产党夺取政权 282

三、消灭反对党 288

一、捷克共党的诞生 290

第一节 共党在捷克的渗透活动 290

第三章 由捷克政变到柏林封锁 290

二、捷克渗透活动 292

三、德苏战争的影响 295

四、苏联的敷衍行动 298

第二节 捷共实行政变 303

一、军事决策影响到战后情势 303

二、苏联占据捷克领土 305

三、捷克新政府的难题 308

四、捷克解放的悲剧 312

五、捷共夺取政权 315

六、捷克政变的影响 320

第三节 柏林封锁 321

一、背景 322

二、苏军阻扰柏林交通 326

三、西方盟国对柏林政策的纷歧 328

四、危机的两星期 330

五、西方实施柏林空运 336

六、在压力下谈判 342

七、封锁解除 347

第四章 由比京公约到北约组织的扩大 349

第一节 比京公约的成立 349

第二节 西德和东德政府的诞生 351

一、西德政府成立的经纬 351

二、西德政府的组成 353

三、「德国民主共和国」的成立 355

四、西德加入北约组织 357

第三节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359

一、韩战的教训 367

第四节 北约组织的加强 367

二、美国加强对北约支援 368

三、考虑西德加入北约组织 370

四、重新部署防卫区域 371

第三篇 斯大林死后世界情势的发展 375

本篇概说 375

第一节 斯大林死亡与党争 378

一、苏联政府改组 378

第一章 斯大林死后对苏联国内外的影响 378

二、贝利亚被整肃 381

三、苏联实行新的经济路线 384

四、马林可夫失势 387

第二节 东德人民爆发抗暴怒潮 393

一、背景 393

二、抗暴运动的爆发 395

三、苏军实行血腥镇压 397

第三节 由华盛顿会议到百慕达会议 398

一、蜿蜒曲折的华盛顿会议 399

二、华盛顿会议的经过 402

三、会议的影响 404

第四节 百慕达会议 405

一、东西双方的歧见 405

二、西方三国筹商对策 407

三、各国参加会议的动机 408

四、百慕达会议公报 411

第五节 柏林会议 413

一、会议的背景 413

二、讨论的范围 414

三、西德对柏林会议的反应 420

四、西方国家不同的反应 421

第六节 欧洲防卫集团的失败 422

一、德、法两国历史的因素影响 422

二、德国重整军备的影响 424

三、布勒温计划的提出 426

四、欧洲防卫集团的签订 428

五、法国主张修改条约内容 432

六、法国国民议会终于拒绝批准 435

一、英美两国多方奔走 439

第二章 西德重整军备引起的情势 439

第一节 伦敦会议 439

二、伦敦会议的如期召开 442

三、会议成功的原因 443

第二节 巴黎协定 444

一、巴黎协定的内容 444

二、条约主要的精神 446

三、巴黎协定的批准 447

第三节 萨尔问题达成协定 449

一、问题的焦点 450

二、萨尔问题的解决 451

三、萨尔问题的表决 453

第四节 华沙公约组织的诞生 455

一、苏联的对抗行动 455

二、莫斯科会议的召开 457

三、华沙公约组织成立 460

第三章 东西双方紧张情势渐趋缓和 464

第一节 奥国和约签字 464

一、奥国问题形成的原因 464

二、苏、奥签订和约 466

三、四国签订对奥和约 469

四、美、苏签订的目的 470

第二节 左右源的南斯拉夫 471

一、北约组织的行动 472

二、苏联改善与南国的关系 473

三、南国决定维持中立地位 477

第三节 战后第一次高阶层会议 478

一、会议交涉的经过 478

二、美、苏参加会议的动机 481

三、会议初次交换意见 483

四、德国统一问题 487

五、欧洲安全问题 489

六、关于裁军问题 490

七、关于东西双方接触的问题 493

八、会议的失败 494

第四节 影响世局的一九五五年日内瓦外长会议 495

一、欧洲安全与德国问题 496

二、关于裁军问题 503

三、关于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接触 509

第四章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引起的新情势 519

第一节 苏共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 519

一、一九五五年七月苏共中央全会 519

二、清算斯大林 521

三、苏共第二十次大会通过的基本路线 524

第二节 波兰人民争取独立运动 530

一、政治上解冻 531

二、波兹南暴动的影响 535

三、戈慕卡重返政治局的影响 538

四、波共八中全会的斗争 540

第三节 匈牙利革命的爆发 543

一、纳奇与拉科西的斗争 543

二、清算斯大林的影响 548

三、匈牙利革命爆发 553

四、苏军暴力镇压革命 557

第四节 一九五七年莫斯科会议 559

一、背景 559

二、会议经过 560

三、宣言内容分析 563

第四篇 由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成功至美苏和解 569

本篇概述 569

第一章 苏联的攻势与柏林危机 573

第一节 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引起的新情势 573

一、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成功 573

二、美国政府的对策 574

三、柏林危机初现 581

第二节 由大卫营会谈至高阶层会议流产 590

一、大卫营会谈 590

二、U-2飞机事件 595

三、高阶层会议的流产 600

第三节 柏林危机再起 604

一、一九六一年甘、赫维也纳会谈 604

二、柏林战略的形成 607

三、欧洲的反应 611

第二章 古巴危机背景及其影响 622

第一节 古巴危机形成的原因 622

一、背景 622

二、共产集团对古巴的军事援助 624

三、苏联在古巴设置飞弹基地的动机 625

一、飞弹的发现 628

第二节 危机的爆发 628

二、美国政府采取对抗行动 631

三、美国宣布封锁古巴 636

第三节 危机的解决及影响 640

一、联合国扮演的角色 642

二、美苏二国领袖信件的往来 643

三、苏联的屈服 646

第一节 大计划与美法两国的歧见 648

四、古巴危机的影响 648

第三章 由美法两国的歧见至苏联进兵捷克 648

一、大计划的起源与内容 653

二、戴高乐的欧洲计划的发展 657

第二节 部分核子禁试条约 657

一、美国的动机 661

二、苏联的动机 664

三、部分核子禁试条约的签字 665

第三节 苏联镇压捷克自由化运动 665

一、自由化运动引起社会变动 667

二、捷克的经济困境 669

三、经济改革危害苏联 671

四、自由化运动的酝酿 674

五、苏军进兵捷境 676

六、苏联提出「有限主权论」 681

第四章 由西德东进政策至美苏和解 681

第一节 西德的东进政策 681

一、东进政策的背景 682

二、欧哈德政府的政策 686

三、基辛格政府时期 688

四、布朗德政府时期 692

五、东西德高阶层会议 694

六、苏联与西德正式缔结条约 694

第二节 美苏和解及其影响 696

一、漫长的和解道路 696

二、尼克森访问莫斯科 698

三、美、苏协议限制战略武器 703

四、和解对欧洲局势的影响 708

参考书目 7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