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戏剧学史稿
中国戏剧学史稿

中国戏剧学史稿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长海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8078·3589
  • 页数:548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诗词话趣下一篇:李广田文集 第2卷
《中国戏剧学史稿》目录
标签:史稿 戏剧

绪论 1

第一章 中国戏剧学溯源 15

一 先秦的总体艺术论 16

二 汉代的戏剧表演录 21

三 唐代的剧目记录 23

四 宋代的勾栏记录及其他 27

五 小结 33

第二章 元代戏剧学的兴起 34

第一节 元代戏剧学序说 34

第二节 元代的戏剧表演论著 36

一 胡祗遹的“九美”说 36

二 燕南芝庵的《唱论》 38

三 元代勾栏的见闻录 40

四 夏庭芝的《青楼集》 43

第三节 元代的戏曲创作论和作家评论 46

一 《录鬼簿》的戏曲作家评述 47

二 关汉卿的自我写照 50

三 杨维祯等人的戏曲创作论 54

四 高明的戏曲观 57

第四节 周德清的《作词十法》 60

一 慎审音韵 61

二 严守曲律 63

三 务造俊语 66

四 先立曲意 69

五 结语 70

第三章 明前期的戏剧观 74

第一节 明前期戏剧观概说 74

第二节 朱权与《太和正音谱》 75

一 小序 75

二 流派与风格论 76

三 声乐论 79

第三节 邱濬、邵璨的戏曲创作观 81

一 《伍伦全备记》的道学风 81

四 戏曲功利观 81

二 《香囊记》的时文风 84

三 小结 85

第四章 明中期戏剧学的转机 87

第一节 嘉靖、隆庆时期戏剧学的新转折 87

第二节 魏良辅《曲律》的声乐论 88

一 论腔调 89

二 论唱法 90

三 论学唱、演唱与听唱 91

第三节 李开先与《词谑》 92

一 “文随俗远” 93

二 “悟深体正” 94

三 《词谑》举要 95

第四节 何良俊与《四友斋曲说》 98

一 戏曲活动记录 98

二 评《西厢记》《琵琶记》及其他 100

三 论“本色语”及“声”和“辞”的关系 103

第五节 徐渭与《南词叙录》 104

一 徐渭及其《南词叙录》 104

二 对南戏源流、发展的认识 106

三 本色论 109

四 关于宫调及喜剧 112

五 深远的影响 114

第六节 王世贞的《曲藻》 115

一 论曲的源流 115

二 南北曲比较 116

三 作家作品评论 119

第七节 李贽的戏曲批评 122

一 李贽的思想 122

二 童心说 123

三 化工说 125

四 戏曲评论 127

第五章 万历时期戏剧学的崛起 129

第一节 万历时期的戏剧学 129

第二节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 130

一 汤显祖戏曲论著概说 131

二 论“情” 137

三 论“意趣神色” 140

四 论“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 143

五 结语 145

第三节 沈璟的曲学 147

一 沈璟的戏曲创作 147

二 《词隐先生论曲》 150

三 本色与当行、朴俗、返古 157

四、沈璟与吴江派 159

第四节 潘之恒的戏曲表演理论 162

一 析曲派和评演员 162

二 说“情” 164

三 说“才、慧、致” 166

四 说“调音” 167

五 说“度、思、步、呼、叹” 168

六 说“神合” 170

七 小结 170

第五节 胡应麟、徐复祚和谢肇淛 171

一 胡应麟的戏曲考 171

二 徐复祚的本色说 176

三 谢肇淛的虚实论 179

第六节 臧懋循的戏曲批评 180

一 论“行家” 181

二 论“作曲之难” 182

三 论汤显祖 183

第七节 吕天成《曲品》 185

一 吕天成及其《曲品》 185

二 “双美”说及其他 186

三 论沈、汤及其他 188

四 作品评论 190

五 小结 193

第一节 王骥德及其《曲律》 195

第六章 王骥德 195

第二节 王骥德《曲律》的戏曲创作论 197

一 风神论 197

二 虚实论 199

三 本色论 203

四 当行论 206

五 小结 210

一 论越中派 211

第三节 王骥德论戏曲流派和作家作品 211

二 汤、沈风格论 215

三 《新校注古本西厢记》 218

四 结语 224

第七章 明晚期戏曲论的发展 225

第一节 冯梦龙的创作论和演出论 225

一 创作论 225

二 演出论 229

第二节 祁彪佳“二品” 232

三 小结 232

一 祁《品》、吕《品》小议 233

二 戏曲评论中的创作理论 235

三 评论方法 239

第三节 《谭曲杂札》和《衡曲尘谭》 240

一 凌濛初《南音三籁》与品曲标准 241

二 凌濛初《谭曲杂札》的戏曲批评 242

三 张琦《衡曲尘谭》论曲词创作 245

第四节 《弦索辨讹》和《度曲须知》 247

一 《弦索辨讹》 248

二 《度曲须知》 250

三 结语 254

第五节 张岱的戏剧演出录 255

一 张岱及其《陶庵梦忆》 255

二 演剧活动录 257

三 舞台艺术录 258

四 《答袁箨庵》的创作论 261

第六节 孟称舜的戏曲批评 262

一 对杂剧的评论 263

二 传奇题词论性情 266

三 《古今名剧合选序》 269

四 小结 272

第七节 卓人月、袁于令及其他 273

一 卓人月的悲剧观 273

二 袁于令的戏剧论 276

三 明晚期的其他曲论 278

四 结语 280

第八章 评点、曲谱及其他 281

第一节 《牡丹亭》批评 281

一 概说 281

二 王思任的《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 282

三 陈继儒、沈际飞及茅氏兄弟的题序 286

四 洪升、“吴吴山三妇”和其他评论 289

〔附〕 叶堂的《纳书楹四梦全谱》 292

一 《盛明杂剧》序言与批语 294

第二节 选本和评点本的戏曲批评 294

二 《李卓吾批评琵琶记》 297

三 “玉茗堂批评”《焚香记》《红梅记》 299

四 戏曲序跋评点拾零 302

第三节 南曲曲谱举要 306

一 曲谱概说 306

二 《南九宫谱》 308

三 《南词新谱》 311

四 《九宫正始》 314

五 《寒山堂曲谱》 316

〔附〕《九宫大成谱》 317

第九章 清初戏剧学的新潮 320

第一节 清初戏剧学序说 320

第二节 金圣叹的《西厢记》批评 322

一 金圣叹与《西厢记》批评 322

二 辩“淫” 323

三 说“无” 325

四 识“微” 328

五 论“人” 330

六 谈“法” 332

七 小结 334

第三节 《长生殿》批评 335

一 洪升的《自序》与《例言》 335

二 吴人的批语 338

第四节 孔尚任与《桃花扇》批评 343

一 孔尚任及其戏曲批评 343

二 《桃花扇小引》--传奇简论 345

三 《桃花扇凡例》--传奇创作论 346

四 《桃花扇》批语--戏曲创作技法散论 349

第五节 清初曲论新潮 352

一 李玉及其《南音三籁·序言》 352

二 丁耀亢的《啸台偶著词例》 354

三 黄周星的《制曲枝语》 357

四 尤侗及其论曲序文 358

五 刘廷玑的《在园杂志》 360

六 毛声山的《琵琶记》批评 362

七 黄图珌的《词曲》篇 364

八 小结 366

〔附〕李调元的《曲话》和《剧话》 366

第十章 李渔 369

第一节 李渔与《李笠翁曲话》 369

第二节 李渔的戏曲创作论 371

一 创作论小引 371

二 戏曲结构论 372

三 戏曲语言论 382

四 余论 389

第三节 李渔的戏曲演习论 390

一 演习论小引 390

二 戏曲的案头处理 391

三 戏曲的场上教演 396

四 戏曲演员的训练 399

五 结语 408

第十一章 清中期戏剧学的新成就 409

第一节 《扬州画舫录》《消寒新咏》和《审音鉴古录》 409

一 《扬州画舫录》的演剧艺术录 409

二 《消寒新咏》的表演评论 413

三 《审音鉴古录》论角色的创造 417

四 《审音鉴古录》舞台处理例话 420

〔附〕 《审音鉴古录》总目 423

第二节 徐大椿的《乐府传声》 424

一 戏曲概说 424

二 论字音与口法 426

三 论曲情与唱曲 427

〔附〕清后期的度曲教科书--《顾误录》 429

第三节 《梨园原》的表演理论 432

一 《梨园原》概览 433

二 《梨园原》的理论精神 436

三 小结 439

第四节 焦循与《花部农谭》 440

一 文艺发展史观 440

二 对“花部”的推崇 441

三 谈历史剧的艺术处理 443

四 考据中的戏剧学 445

第五节 论曲诗举隅 448

一 咏作家和作品 449

二 题演出 452

三 凌廷堪的《论曲绝句》 455

四 小结 459

第十二章 古代戏剧学的余辉 460

第一节 梁廷枏的《藤花亭曲话》 460

一 不荣古而陋今 460

二 不党同而伐异 463

三 比较与辨析 465

一 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 468

第二节 清后期曲论例话 468

四 终以文为主 468

二 陈栋的《北泾草堂外集》 470

三 杨恩寿的《词余丛话》 471

四 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 472

五 平步青的《小栖霞说稗》 473

六 徐珂的《清稗类钞》 475

第三节 戏剧学资料的集成 477

一 曲目录 478

二 剧史考 483

三 《今乐考证》 488

第十三章 王国维及晚清戏剧学新貌 491

第一节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 491

一 王国维及其戏曲研究 491

二 论“戏剧”与“戏曲” 492

三 论戏剧的起源与形成 494

四 论宋金戏剧 496

五 论元杂剧 497

六 结语 501

第二节 吴梅的曲学 502

一 刘师培、姚华与吴梅 502

二 《顾曲尘谈》和《曲学通论》 504

三 《中国戏曲概论》 505

四 《南北词简谱》 507

五 结语 508

第三节 晚清戏剧改革论 510

一 梁启超的戏剧观 511

二 戏曲改良运动的鼓吹 514

三 三爱的《论戏曲》 519

四 《二十世纪大舞台》和柳亚子 520

五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 522

结束语 525

后记 531

人名书名索引 533

史论概念索引 5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