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艺术生产原理
艺术生产原理

艺术生产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国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02000749X
  • 页数:509 页
图书介绍:
《艺术生产原理》目录

前言 何国瑞 1

导论 3

导语 3

第一章 人类以往艺术观的回顾 5

第一节 关于“再现论” 5

一 “再现论”概况 5

二 对“再现论”的评价 6

第二节 关于“表现论” 7

一 “表现论”概况 7

二 对“表现论”的评价 9

第三节 关于“形式论” 10

一 “形式论”概况 10

二 对“形式论”的评价 13

一 人是生产的动物 1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理论基础 16

第一节 现实的人是艺术的基点 16

二 现实的人是人与社会及自然的一切关系的总和 17

第二节 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 19

一 生产主体 19

二 生产客体 24

三 生产资料 26

四 现实的生产是以主体为统帅的一个实践系统 29

第三节 生产的两个尺度——所谓“美的规律” 30

一 如何理解“两个尺度” 30

二 关于所谓“美的规律” 37

第四节 人类的三大生产 40

一 人口生产 40

二 物质生产 41

三 精神生产 43

四 三大生产与人类历史发展 44

第三章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 47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论述 47

一 “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 47

二 关于艺术生产的主客体问题 48

三 关于艺术生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 49

四 关于艺术的生产和消费问题 53

第二节 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 54

一 发现性精神生产和发明性精神生产 54

二 艺术生产的特质 61

一 艺术生产论是人类艺术观的重大发展 69

二 要全面、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69

第三节 艺术生产论的意义 69

三 反对淡化和无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74

本体论 85

导语 85

第四章 艺术本体的生成 88

第一节 艺术起源说探往 88

一 艺术起源说种种 88

二 艺术起源的合力说 95

第二节 艺术主要起源于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 98

一 人口生产与艺术胚芽 98

二 物质生产与原始艺术 99

三 原始艺术的特征与功能 102

第三节 艺术本体的生成 105

一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是艺术本体生成的前提 105

二 独立的艺术主体的出现是艺术本体生成的标志 107

第五章 艺术本体的特质 108

第一节 满足精神上的独特需要是艺术生产的目的 108

一 艺术是人与环境矛盾中的一种心理平衡器 108

二 艺术的精神效用 112

第二节 艺术生产的是“第二自然”——艺象 115

一 艺象与形象的区别 115

二 艺象的要素 118

三 艺象的构成 121

四 艺象的类型 124

五 高级艺象 129

第三节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34

一 艺术本体是社会存在本体的反映 134

二 艺术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136

三 艺术的上层建筑性质 137

第六章 艺术本体的发展 139

第一节 继承传统和借鉴外国是艺术本体发展的前提 139

一 本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139

二 各民族间艺术的影响与消化 145

第二节 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艺术发展的直接影响 149

一 政治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49

二 伦理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53

三 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54

四 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55

五 社会心理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57

第三节 物质生产对艺术发展的最后决定作用 159

一 一定的物质生产决定一定的艺术生产 159

二 艺术生产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的“不平衡” 162

导语 171

主体论 171

第七章 艺术主体的本质 173

第—节 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心理 173

一 审美创造心理的要素 173

二 审美创造心理结构的类型 179

三 审美创造心理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185

第二节 艺术家的世界观和美学观 190

一 什么是世界观和美学观 190

二 世界观、美学观对艺术生产的作用 193

第八章 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 197

第一节 感受能力 197

一 感物与移情 197

二 错觉与直觉 203

一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206

第二节 构思能力 206

二 想象与灵感 209

第三节 传达能力 215

一 不具传达能力只能成为艺术空想家 215

二 艺术技巧:心理—生理—物理协调效应 216

第四节 创作方法 224

一 创作方法是构思能力、方式和传达能力、方式的综合体现 224

二 创作方法的类别与艺术家能力的类型 228

三 创作方法的多样性与艺术家能力的扩展性 236

第五节 反思能力 238

一 审美反思能力是对艺术生产的自我认识、自我评判的能力 238

二 审美反思是为了协调创作中的矛盾 240

三 在审美信息反馈与艺术主体个性的对立统一中前进 243

一 倾向性:“内在的尺度” 246

第九章 艺术的倾向性 246

第一节 艺术生产都带倾向性 246

二 艺术家表现倾向性的必然和自由 247

第二节 主题:倾向性的集中体现 252

一 主题的性质 252

二 主题的层次及其关系 256

客体论 261

导语 261

第十章 艺术客体的性质 263

第一节 艺术客体的一般性质 263

一 艺术客体的自在性 263

二 艺术客体的对象性 265

第二节 艺术客体的审美特性 277

一 易感性 278

二 整体性 279

三 新颖性 281

四 典范性 284

第三节 艺术客体的历史性 287

一 艺术客体的范围与时代发展状况相一致 287

二 艺术客体的重点与时代矛盾中心相一致 292

第十一章 艺术客体的类别与中心 296

第一节 艺术客体的类别 296

一 自然客体 296

二 社会客体 299

三 美的客体和丑的客体 303

四 艺术客体与艺术风格、流派 309

第二节 艺术客体的中心 312

一 现实的人是艺术客体的中心 312

二 个性——艺术客体的灵魂 317

第一节 艺术客体制约艺术主体 323

一 艺术客体作为社会实践主体高于艺术主体 323

第十二章 艺术主客体的辩证关系 323

二 真实性——“物种尺度”的限界 326

第二节 艺术主体高于艺术客体 333

一 艺术客体是艺术主体从事审美创造的生产原料 333

二 真实性服从倾向性 336

载体论 343

导语 343

第十三章 艺术载体的性质 345

第一节 艺术载体的物质性 345

一 载体是主体传达审美意象的媒介系统 345

二 载体的物质特性 350

一 现实的载体是有灵气(“有意味”)的审美形式 352

第二节 艺术载体的灵气性 352

二 艺术语言:载体的有序系统 355

第三节 载体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365

一 载体的稳定性 365

二 载体的变异性 367

第十四章 不同的载体形成不同的艺术种类 369

第一节 艺术种类的区分 369

一 艺术生产的多样性 369

二 艺术分类的根据 370

第二节 以色彩、线条和形体为载体的造型艺术 374

一 造型艺术的特点 374

二 造型艺术的分类 376

一 音乐艺术的特点 390

第三节 以声音为载体的音乐艺术 390

二 音乐艺术的分类 393

第四节 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语言艺术 395

一 语言艺术的特点 395

二 语言艺术的分类 399

第五节 以多种物质手段为载体的综合艺术 408

一 综合艺术的特点 408

二 综合艺术的分类 410

第十五章 艺术的艺术性 418

第一节 艺术性的内涵 418

一 意象结构的和谐度与新颖度 418

二 意象传达的完满度与奇巧度 422

一 艺术性的依存价值 426

第二节 艺术性的价值 426

二 艺术性的相对独立价值 428

受体论 435

导语 435

第十六章 艺术受体的本质 437

第一节 艺术受体的受动性 437

一 受体是艺术产品的作用对象 437

二 受体的艺术消费为艺术生产所决定 439

三 受体的艺术审美力为艺术产品所创造 442

第二节 艺术受体的能动性 444

一 受体是艺术消费的主体 444

二 受体的艺术消费是对艺象的再创造 449

三 受体的艺术消费是艺术再生产的动力 451

一 感知——直觉阶段 454

第一节 艺术消费的心理过程 454

第十七章 艺术受体的消费心理 454

二 理解——耦合阶段 456

三 想象——超越阶段 459

四 反思——评价阶段 461

第二节 艺术消费的心理特征 464

一 认同:艺术消费的惯性心理 464

二 趋新:艺术消费的逆反心理 465

三 变异:艺术消费的随机心理 468

四 认同、趋新和变异心理的关系 471

第三节 影响艺术消费心理的因素 473

一 艺术潮流和艺术传统 473

二 文化环境 475

三 社会意识 478

四 生活方式 480

第十八章 受体的艺术消费方式 484

第一节 艺术的情感消费:艺术欣赏 484

一 以情感的满足为目的的艺术消费 484

二 特定情境中的艺术消费 487

三 情感消费的趣味选择 490

第二节 艺术的理性消费:艺术批评 491

一 以理性的发现为目的的艺术消费 491

二 观念背景上的艺术消费 496

三 理性消费的标准和方法 499

第三节 艺术的情感消费和理性消费的辩证关系 503

一 在艺术发展史上的辩证关系 503

二 在实际消费过程中的辩证关系 504

三 在促进艺术再生产中的辩证关系 5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