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先秦儒家哲学新探
先秦儒家哲学新探

先秦儒家哲学新探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邹化政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7013205
  • 页数:5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揭示了中国哲学传统的历史背景及其归宿于人道即天道的哲学原理
《先秦儒家哲学新探》目录
标签:哲学

导论 1

一 哲学的本质 1

(一)最抽象、最普遍意义上的哲学 2

1.知“物规律” 2

2.知“心规律” 3

3.思维规律的科学 5

(二)有关人自身的哲学 12

1.社会历史观 13

2.伦理一道德观 14

3.人学原理 16

(三)哲学的总体性 17

二 思维的阶级属性与阶级分析方法 21

(一)思维在思维与存在同一性中的阶级属性 23

1.社会存在规律 23

2.社会伦理制度 25

3.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 26

(二)思维在思维与存在相矛盾中的阶级属性 29

1.人的身一心需要的现实表现:自然本性 29

2.个人利己心的社会表现 31

3.人类社会中的性与非性的斗争 34

(三)人性的否定之否定与阶级属性的总体性及其阶级分析方法 36

三 儒家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 42

第一章 中国的哲学传统 47

一 远古以来中国的社会伦理制度的道德传统 48

(一)从远古到周朝的封建领主制 48

(二)周朝以后的封建中央集权制 54

(三)中国古代道德传统的基本特点 62

二 中国人的天道观念 66

(一)原始的天道观念 70

(二)人格化的神道观念 72

(三)唯物主义天道观念 76

三 中国哲学的原理 81

(一)天人关系——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 83

(二)两种最高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87

(三)人道即天道 94

1.天道原理 98

2.心物关系原理 109

3.天人合一原理 114

第二章 孔子与儒家哲学的开创 119

一 孔子与先秦的时代精神 120

(一)大一统与先秦的时代精神 121

(二)古籍典章与先秦的时代精神 125

(三)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伟大创举 130

二 孔子与老子 138

(一)二者的师承关系 139

(二)老子的哲学思想 146

(三)从老子到孔子 160

三 儒道对立的实质 167

第三章 孔子的哲学思想体系 169

一 孔子哲学思想的出发点 170

二 人心作为理性的明德之性 173

(一)“温故知新”与“吾道一以贯之”的思维原则 173

(二)“绘事后素”的思维本质 176

(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178

1.“明德”释义 178

2.人应自明其“明德之性” 181

3.致知格物 185

三 在人道即天道中的天之道与人之道的相对区分 188

(一)明德之性作为诚的等级 190

(二)“生而知之者”释义 192

(三)“生而知之者”与“明德之性”的关系 195

(一)天道在自然中的物质属性:孔子的物质观 200

(二)天道在自然中的精神属性:孔子的鬼神观 206

(三)天道在自然中的神明德性:孔子的自然动力观 211

五 人学原理 214

(一)忠恕之道 215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6

(三)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18

(四)仁者爱人 219

1.克己复礼为仁 221

2.中庸之道 226

3.仁道在道德实践中的现实表现 228

六 天人合一 229

第四章 子思子的中和之道与诚的哲学 234

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236

(一)绝对之性与绝对的循性之道 239

(二)相对之性和相对的循性之道 240

(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规律系统 241

二 中和之道 242

(二)“发”与“未发”的区别与联系 244

(三)中与和的对立统一——中和之道的实现 246

三 至诚之道 250

(一)自诚明谓之性 251

(二)自明诚谓之教 257

(三)自明诚与自诚明的对立统一:诚则明,明则诚 259

四 合外内之道 261

(一)合外于内为一道 264

(二)合内于外为一道 266

(三)合外内之道的总体性 267

五 天人合一与中和之道 268

第五章 孟子的知性而知天的性善论思想体系 272

一 性善论的真理性 276

(一)驳人性不善不恶论 277

1.性的实质 277

2.人性的实质 283

3.人性的对立物——非性之恶的实质 288

(二)驳人性亦善亦恶论 294

(三)驳人性本恶的性恶论 296

(四)人性善恶问题的基本前提 296

(一)孟子与告子之争 299

二 孟子的性善之辩 299

1.孟子与告子相争的出发点 300

2.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无善恶两种观点的争辩 304

3.孟子对告子的“仁内义外论”的批驳 309

(二)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论证 312

1.基本论证的前提 312

2.善端是人性所固有的必然表现,因而人性无有不善 314

3.社会伦理与个人伦理的统一 320

(三)孟子论人的非性之恶 325

三 人性机能系统的逻辑结构层次 330

(一)理性与自然本性 331

1.理性作为理性对自然本性的固有关系 332

2.自然本性作为自然本性对理性的固有关系 335

3.理性与自然本性的统一 338

(二)道二:仁与不仁而已 340

1.道的同一律 344

2.道的矛盾律 345

3.道的排中律 346

(三)实践理性统辖理论理性的统一性:道在其界限内的逻辑结构 347

1.在孟子所谓道中的实践理性 348

A 实践理性与人的社会关系系统 349

B 实践理性的道德原理 351

C 实践理性的存心养性之道 357

2.在孟于所谓道中的理论理性 359

3.在孟子所谓道中的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相互关系 360

(四)实践理性逻辑上居先而统辖理论理性的人类认识规律 363

(五)忠恕之道与人性机能系统的结构层次 366

四 知性而知天的最高哲学原理 369

(一)知性而知天的基本理论前提 373

(二)尽心、知性与知天 377

1.知性而知天与立命于天 377

2.天命与命运 380

3.“求在我”与“求不在我”的辩证关系 382

(三)孟子的养人浩然之气的养气原理 385

1.气与气的生理基础 386

2.志与气的关系 388

3.养气的基本原则 392

第六章 荀子的天人之分的性恶论思想体系 396

一 天道观 400

二 天人关系 406

(一)“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 407

1.天职不是人职 407

2.人职不是天职 410

3.最为缺乏人性理想性的保守结论 413

4.荀子与老庄 419

(二)在“明午天人之分”理论中的天人关系 421

1.人类社会的起源 423

2.礼义的起源 424

3.礼义的实质 427

(三)天人之分的道德原理 430

三 理论理性的认识规律 437

(一)理论理性的心理结构 438

(二)理论理性的逻辑结构 441

(三)理论理性的心理—逻辑结构 443

四 性恶论 446

(一)荀子哲学思想的意识前提 446

(二)荀子哲学思想的基本矛盾 449

(三)在天人之分绝对化中的性论 450

第七章 先秦儒家哲学的发展:自汉唐到宋明的中国哲学统观 458

一 汉唐哲学发展的一般必然性 461

二 在汉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 471

(一)孟子性善论的道家化 473

(二)在孟、荀之间的折中派 478

(三)向孟子性善论的回归 485

三 在汉唐哲学中的天道观念 491

(一)义理之天在汉唐哲学中的发展 492

(二)阴阳之天在汉唐哲学中的发展 496

(三)自然之天在汉唐哲学中的发展 498

(四)向秀、郭象的“崇有论” 500

四 佛学中道宗、禅宗的性本一体观 503

五 韩愈、李翱的道统论 510

六 宇宙—心性—人性观的哲学系统 513

(一)唯物主义的宇宙—心性—人性观的哲学系统 513

1.宇宙观 514

2.心性观 528

3.人性观 539

(二)唯心主义的宇宙—心性—人性观的哲学系统 550

(三)“灭人欲而存天理”的仁道人学原理 555

(四)超验辩证法 557

后记 5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