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基础理论精解
中医基础理论精解

中医基础理论精解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其忠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10102826
  • 页数:224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精解》目录

总论 1

1.中医基础医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1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 3

3.辨证论治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5

4.中医与西医在学术体系上的区别 8

5.中医“四大经典”在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10

阴阳五行 12

6.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12

7.事物的阴阳属性归类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14

8.阴阳的对立制约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16

9.阴阳的互根互用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18

10.阴阳的相互转化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20

11.阴虚的概念及五脏阴虚的辨析 22

12.阳虚的概念及五脏阳虚的辨析 23

13.学习和运用阴阳学说的注意点 25

14.五行的概念及其各自的特性 27

15.依据五行属性对事物进行演绎和兮类 29

16.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32

17.应用五行生克理论阐述人体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35

18.应用五行相乘、相侮、母子相传理论阐述五脏之间的证候传变 37

19.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学上的具体应用 40

20.五行学说在中医治疗学上的具体应用 42

21.学习和运用五行学说的注意点 45

气血津液 48

22.人体之“气”的概念及其与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的联系 48

23.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 50

24.人体之气的生理作用 52

25.气机的概念以及气机失调的常见类型 56

26.元气、真气、原气的异同及其组成、分布与功能 59

27.宗气、营气、卫气的组成、分布及功能 61

28.气虚的基本概念、常见成因以及五脏气虚的辨析 64

29.血的生成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66

30.血的生理功能以及血虚对有关脏腑功能的影响 68

31.与血的运行有关的脏腑功能以及血行失常的常见类型 71

32.“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具体含义及临床意义 73

33.气与津液之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 75

34.血与津液之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 77

藏象学说 79

35.从“藏象”的含义看其与西医解剖学“脏器”概念的异同 79

36.脏、腑、奇恒之府在生理功能特点上的区别以及胆又属奇恒之府的原因 81

37.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现的具体体现 82

38.“心主血脉”的含义及其外在表现 84

39.“心主神志”的含义及其外在表观;神志活动主要归属于心的原因探析 85

40.心的常见病证对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具体影响 88

41.“肺主气”的含义以及肺气不足对其主气功能的影响 90

42.“肺主宣发和肃降”的具体体现以及肺失宣肃的病理表现 91

43.“肺主通调水道”的含义以及通调永道失常的病理分析 93

44.“肺朝百脉”与“肺主治节”的含义 94

45.“脾主运化”的含义以及脾失健运的病理分析 97

46.“脾主升清”的含义以及清气不升、脾气下陷的病理分析 99

47.“脾主统血”的含义以及脾不统血的病理分析” 101

48.“肝主琉泄”的含义及其生理意义 102

49.肝的疏泄功能失常的病理分析 104

50.“肝主藏血”的含义以及肝血亏虚、肝不藏血的病理表现 106

51.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面的异同 107

52.肝风内动的常见类型及其各自的病因病机 109

53.“肾主藏精”的含义及肾中精气的来源 111

54.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及其外部表现 112

55.“肾主水液”、“肾主纳气”的含义及生理意义 114

56.“肾无实证”的机理及肾的常见病证 115

57.五脏与五志、五液、五华相应联系的生理病理意义 117

58.胆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肝的生理病理联系 120

59.胃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脾的生理病理联系 121

60.小肠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心的生理病理联系 123

61.大肠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肺的生理病理联系 125

62.膀胱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126

63.三焦的生理功能、部位划分及其所属脏腑 126

64.中医学对脑的生理功能的主要论述 128

65.女子胞在生理上与有关脏腑经络的联系 129

66.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 131

经络学说 135

67.经络的概念以及经络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135

68.关于经络学说起源的探索 136

69.经络的分类命名及其大体组成 138

70.关于十二经脉的命名依据 139

71.十二经脉在体表循行的分布规律 140

72.十二经脉的大体走向、交接规律及其气血流注次序 141

73.确定十二经脉表里关系的理论依据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143

74.十二经脉各自的起止点、体表主要循行部位、主要分支及联系脏腑器官 144

75.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145

76.督、任、冲、带四脉的循行概况及基本功能 146

77.十二经别与十五别络各自的分出部位、走向分布、生理作用及两者的主要区别 147

78.关于“分经辨证”、“循经取穴”、“药物归经” 149

形体官窍 151

79.皮、肉、筋、骨、脉“五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51

80.关于头面的基础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154

81.略论颈项的生理病理 157

32.略论背的生理病理 158

83.胸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59

84.略论腋胠胁肋的分部及生理病理 161

85.略论腰的生理病理 162

86.腹的分部及其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63

87.四肢的分部及其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65

88.眼的结构、功能,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及其“五轮”、“八廓”之说 168

89.鼻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71

90.口腔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73

91.咽喉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75

92.耳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77

病因病机 180

93.中医学对病因学分类的主要论述 180

94.略论“审证求因” 181

95.“六淫”的概念及其致病的一般特点 182

96.寒郁化热、湿郁化燥的机理分析 183

97.风邪的致病特点及其与“内风”的区别和联系 184

98.寒邪的致病特点及其与“内寒”的区别和联系 186

99.湿邪的致病特点及其与“内湿”的区别和联系 188

100.燥邪的致病特点及其与“内燥”的区别和联系 189

101.暑、火、热、温四邪的异同以及外感火热与“内火”、“内热”的区别和联系 190

102.“七情内伤”的概念、致病特点及病理机制 193

103.浅析“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194

104.略论水、湿、痰、饮的异同 196

105.瘀血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特点 198

106.药邪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199

107.浅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00

108.“虚”和“实”的概念以及“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的机理 202

109.浅析阴阳的制约失常、资生无由所致的病机变化 204

110.阴阳格拒的概念及类型 205

111.亡阴、亡阳的概念及两者的鉴别 206

112.气血津液关系失常所致的病机变化 208

防治原则 211

113.正确理解“治未病”的精神实质 211

114.“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含义及应用 212

115.“急则治其标”与“治病必求其本”并无矛盾 214

116.“正治”的概念及其具体运用 215

117.“反治”的概念及其具体运用 216

118.“扶正”与”祛邪”的概念及其各自的运用原则 218

119.略论调整脏腑功能的常用治疗原则 220

120.浅析“因人制宜”治则的具体体现 2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