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  中医临床分册
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  中医临床分册

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 中医临床分册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专家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7700852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
《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 中医临床分册》目录

中医内科学 1

第一单元 感冒 1

一、病因病机 1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1

三、辨证论治 2

四、感冒的预防 3

第二单元 咳嗽 3

一、病因病机 3

二、辨证论治 4

三、预防与转归 5

第三单元 肺痈 5

一、病因病机 6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6

三、辨证论治 6

第四单元 哮证 7

一、病因病机 8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 8

三、辨证论治 9

第五单元 喘证 10

一、病因病机 10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 11

三、辨证论治 11

第六单元 肺胀 12

一、病因病机 13

二、诊断与鉴别 13

第七单元 肺痨 14

三、辨证论治 14

一、病因病机 15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15

三、辨证论治 16

第八单元 痰饮 17

二、病因病机 17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17

三、辨证论治 18

第九单元 自汗、盗汗 19

一、病因病机 19

四、转归、预后及预防 19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20

三、辨证论治 20

第十单元 血证 21

一、病因病机 21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 22

三、辨证论治 22

四、预后 24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25

一、病因病机 25

第十一单元 心悸 25

三、辨证论治 26

四、预防、预后 27

第十二单元 胸痹 27

二、病因病机 27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 28

三、辨证论治 28

四、预防、转旧和预后 30

一、病因病机 31

第十三单元 不寐 31

二、辨证论治 32

三、调养 33

第十四单元 厥证 33

一、病因病机 33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34

三、辨证论证 34

四、预防及护理措施 35

第十五单元 郁证 35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36

一、病因病机 36

三、辨证论治 37

第十六单元 癫狂 38

一、病因病机 38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39

三、辨证论治 39

二、诊断要点 40

一、病因病机 40

第十七单元 痫证 40

四、转归和预后 40

三、辨证论治 41

四、预防、转归与预后 41

第十八单元 胃痛 42

一、病因病机 42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42

三、辨证论治 43

一、病因病机 44

第十九单元 噎膈 44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 45

三、辨证论治 45

第二十单元 呕吐 46

一、病因病机 46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 47

三、辨证论治 47

第二十一单元 呃逆 48

一、病因病机 48

三、辨证论治 49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 49

一、病因病机 50

第二十二单元 泄泻 50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51

三、辨证论治 51

第二十三单元 痢疾 52

一、病因病机 53

二、诊断 53

三、辨证论治 53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 55

第二十四单元 腹痛 55

一、病因病机 55

三、辨证论治 56

第二十五单元 便秘 57

一、病因病机 57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58

三、辨证论治 58

一、病因病机 59

第二十六单元 胁痛 59

二、诊断要点 60

三、辨证论治 60

第二十七单元 黄疸 61

一、病因病机 61

二、诊断要点 61

三、辨证论治 61

四、生活调摄和转归预后 62

二、诊断要点 63

一、病因病机 63

第二十八单元 积聚 63

三、辨证论治 64

四、转归预后 65

第二十九单元 鼓胀 65

一、病因病机 65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65

三、辨证论治 66

一、病因病机 67

四、预防与转归预后 67

第三十单元 头痛 67

二、类证鉴别 68

三、辨证论治 68

第三十一单元 眩晕 70

一、病因病机 70

二、诊断要点 70

三、辨证论治 71

四、转归和预后 72

第三十二单元 中风 72

一、病因病机 72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73

三、辨证论治 73

四、预防、转归和预后 75

第三十三单元 痉证 75

一、病因病机 75

四、预防 76

三、辨证论治 76

二、诊断要点 76

第三十四单元 疟疾 77

一、病因病机 77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77

三、辨证论治 77

第三十五单元 水肿 78

一、病因病机 78

二、诊断 79

三、辨证论治 79

四、预防与转归预后 80

第三十六单元 淋证 80

一、病因病机 80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81

三、辨证论治 81

四、转归预后 82

一、病因病机 83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83

第三十七单元 癃闭 83

三、辨证论治 84

四、转归预后 84

第三十八单元 腰痛 85

一、病因病机 85

二、辨证论治 85

第三十九单元 消渴 86

一、病因病机 86

三、辨证论治 87

二、诊断要点 87

四、饮食宜忌与转归预后 88

第四十单元 痹证 88

一、病因病机 88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89

三、辨证论治 89

第四十一单元 痿证 91

一、病因病机 91

二、诊断 91

三、辨证论治 91

第四十二单元 内伤发热 92

一、病因病机 93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93

三、辨证论治 93

第四十三单元 虚劳 94

一、病因病机 94

二、类证鉴别 95

三、辨证论治 95

四、预防和调摄、预后及转归 96

中医外科学 98

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论 98

第二单元 病因病理 99

一、致病因素与致病特点 99

二、发病机理 100

第三单元 外科辨证 100

一、辨阴证阳证 100

二、辨肿痛痒脓 101

四、辨善恶顺逆 102

三、辨溃疡形色 102

第四单元 外科治疗 103

一、内治法 103

二、外治法 104

第五单元 疮疡 106

一、疖 107

二、疔疮 107

三、痈 108

四、丹毒 108

五、发 109

六、有头疽 110

七、无头疽 110

八、走黄与内陷 111

九、瘰疬 111

十、流痰 112

第六单元 乳房疾病 113

一、概论 113

二、乳痈 113

四、乳疬 114

三、乳癖(乳腺纤维瘤) 114

六、乳衄 115

七、乳岩 115

五、乳腺增生病 115

第七单元 瘿 116

一、概论 116

二、气瘿 116

三、肉瘿 117

四、石瘿 117

二、肉瘤 118

三、脂瘤 118

第八单元 瘤 118

一、概论 118

第九单元 皮肤病 119

一、概论 119

二、热疮 120

三、缠腰火丹(蛇串疮) 121

四、疣 121

五、癣 122

六、疥疮 123

七、接触性皮炎 123

八、湿疮 124

九、药疹 124

十、瘾疹 125

十一、牛皮癣 125

十二、白疕(寻常型) 125

十五、多形红斑(猫眼疮) 126

十四、酒皶鼻 126

十三、粉刺 126

十六、结节性红斑 127

十七、红斑性狼疮 127

第十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128

一、概论 128

二、痔 129

三、肛裂 130

四、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130

五、肛瘘 131

六、脱肛 132

七、直肠息肉 133

八、肛管直肠癌(锁肛痔) 133

第十一单元 男性前阴病 134

一、前列腺炎(精浊) 134

二、前列腺增生症(精癃) 135

第十二单元 外科其他疾病 135

一、烧伤 135

二、毒蛇咬伤 136

三、臁疮 137

四、脱疽 138

五、血栓性静脉炎(青蛇毒、股肿) 139

六、肠痈 140

一、胞宫 141

二、子门 141

三、阴道 141

中医妇科学 141

第一单元 女性生殖脏嚣 141

四、玉门 142

五、阴户 142

第二单元 女性的生理特点 142

一、月经的生理 142

二、妊娠生理 146

第三单元 女性的病理特点 147

一、妇科疾病的致病因素 147

三、临产与产后 147

二、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 149

第四单元 月经病 150

一、概述 150

二、月经先期 151

三、月经后期 152

四、月经先后无定期 154

五、月经过多 154

六、月经过少 155

七、经期延长 156

九、痛经 157

八、经间期出血 157

十、闭经 159

十一、崩漏 161

十二、经行泄泻 163

十三、经行吐衄 163

十四、绝经前后诸证 164

第五单元 带下病 165

第六单元 妊媚病 166

一、概述 166

二、妊娠恶阻 166

三、异位妊娠 167

四、胎漏 168

五、胎动不安 169

六、滑胎 171

七、子肿 171

八、子淋 172

一、概述 173

第七单元 产后病 173

九、难产 173

二、产后血晕 174

三、产后腹痛 175

四、恶露不绝 175

五、产后发热 176

六、产后身痛 177

一、概述 178

二、癥瘕 178

第八单元 妇科杂病 178

三、不孕症 179

四、阴痒 181

第九单元 计划生育 182

一、药物避孕 182

二、工具避孕 183

三、人工流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84

四、绝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84

一、生理特点 186

二、病理特点 186

第一单元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186

中医儿科学 186

第二单元 生长发育 187

一、年龄分期 187

二、生理常数 187

第三单元 喂养与保健 188

一、初生儿的护养 188

二、婴儿合理喂养 188

二、望诊 189

一、概述 189

第四单元 四诊概要 189

三、闻诊 190

四、问诊 190

五、切诊 190

第五单元 治疗概要 191

一、中药用法 191

二、外治疗法 191

三、其它疗法 191

二、辨证论治 192

第六单元 咳嗽 192

一、病因病理 192

第七单元 肺炎喘嗽 193

一、病因病理 194

二、辨证论治 194

第八单元 哮喘 195

一、病因病理 195

二、辨证论治 196

第九单元 鹅口疮 196

第十单元 口疮 197

第十一单元 泄泻 198

一、病因病理 198

二、辨证论治 198

第十二单元 厌食 200

一、病因病理 200

二、辨证论治 200

第十三单元 积滞 200

一、病因病理 201

第十四单元 疳证 201

二、辨证论治 201

一、病因病理 201

二、辨证论治 202

第十五单元 惊风 203

一、病因病理 203

二、辨证论治 204

第十六单元 肠道虫证 205

一、辨证论治 205

二、驱蛔单方 205

一、病因病理 206

第十七单元 小儿水肿 206

二、辨证论治 207

第十八单元 感冒 208

一、病因病理 208

二、辨证论治 208

第十九单元 麻疹 209

一、病因病理 210

二、辨证论治 210

第二十单元 风痧 211

三、预防与护理 211

一、病因病理 212

二、辨证论治 212

第二十一单元 丹痧 212

一、病因病理 212

二、辨证论治 213

第二十二单元 水痘 214

一、病因病理 214

二、辨证论治 214

第二十三单元 痄腮 215

一、病因病理 215

二、辨证论治 215

第二十四单元 顿咳 216

一、病因病理 216

二、辨证论治 216

第二十五单元 小儿暑温 217

一、病因病理 217

二、辨证论治 218

三、预防与护理 219

第二十六单元 夏季热 220

一、病因病理 220

二、辨证论治 220

第二十七单元 五迟 五软 221

一、五迟的病因病理 221

二、五迟的辨证论治 221

三、五软的病因病理 221

四、五软的辨证论治 222

第二十八单元 五硬 222

一、病因病理 222

二、辨证论治 222

第二十九单元 尿频 223

第三十单元 遗尿 223

一、病因病理 223

二、辨证论治 224

一、病因病理 224

第三十一单元 紫癜 224

二、辨证论治 224

第三十二单元 汗证 225

一、病因病理 225

二、辨证论治 225

第三十三单元 胎黄 226

一、病因病理 226

二、辨证论治 226

二、预防与护理 227

一、辨证论治 227

第三十四单元 脐风 227

针灸学 228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228

一、十二经脉 228

二、奇经八脉 229

三、十五络脉 230

四、十二经别 230

三、指导针灸治疗 231

二、指导辨证归经 231

一、说明病理变化 231

第二单元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31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232

一、十四经穴 232

二、奇穴 232

三、阿是穴 232

第四单元 腧穴的治疗作用 232

一、近治作用 232

第五单元 特定穴 233

一、五输穴 233

三、特殊作用 233

二、远治作用 233

二、原穴、络穴 234

三、背俞穴、募穴 235

四、八会穴 235

五、郄穴 235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236

第六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236

七、八脉交会穴发 236

六、下合穴 236

二、自然标志定位法 237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238

第七单元 手太阴肺经、穴 238

一、经脉循行 238

二、主治概要 238

三、常用腧穴 238

第八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穴 239

一、经脉循行 239

二、主治概要 239

三、常用腧穴 239

第九单元 足阳明胃经、穴 240

一、经脉循行 240

二、主治概要 240

三、常用腧穴 240

一、经脉循行 241

二、主治概要 241

第十单元 足太阴脾经、穴 241

三、常用腧穴 242

第十一单元 手少阴心经、穴 242

一、经脉循行 242

二、主治概要 242

三、常用腧穴 242

第十二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穴 243

一、经脉循行 243

二、主治概要 243

三、常用腧穴 243

第十三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穴 244

一、经脉循行 244

二、主治概要 244

三、常用腧穴 244

二、主治概要 246

第十五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穴 246

三、常用腧穴 246

一、经脉循行 246

第十四单元 足少阴肾经、穴 246

一、经脉循行 247

二、主治概要 247

三、常用腧穴 247

第十六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穴 247

一、经脉循行 247

二、主治概要 247

一、经脉循行 248

第十七单元 足少阳胆经、穴 248

三、常用腧穴 248

二、主治概要 249

三、常用腧穴 249

第十八单元 足厥阴肝经、穴 250

一、经脉循行 250

二、主治概要 250

三、常用腧穴 250

第十九单元 督脉经、穴 250

一、经脉循行 251

第二十单元 任脉经、穴 251

二、主治概要 251

二、主治概要 251

三、常用腧穴 251

三、常用腧穴 252

第二十一单元 常用奇穴 252

一、头颈部穴 252

二、胸腹部穴 253

三、背腰部穴 253

四、上肢部穴 253

五、下肢部穴 253

第二十二单元 毫针刺法 254

一、针刺前的准备 254

二、进针方法 255

三、针刺角度 255

四、针刺深浅 255

五、行针与得气 256

七、留针与出针 257

八、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257

六、针刺补泻 257

二、灸法作用 258

一、灸法分类 258

三、艾炷灸、艾条灸具体操作 258

第二十三单元 常用灸法 258

第二十四单元 其它针法 259

一、电针 259

二、水针 260

第二十五单元 配穴处方 261

一、针灸处方组成 261

三、三棱针 261

第二十六单元 内科病证 262

一、中风 262

二、针灸常用配穴法 262

二、眩晕发 263

三、头痛 264

四、面瘫 265

五、痹证 265

六、腰痛 266

七、痿证 266

八、不寐 267

九、感冒 267

十、咳嗽 268

十一、哮喘 268

十二、呕吐 269

十三、胃痛 269

十五、痢疾 270

一、经脉循行 270

十四、泄泻 270

十六、便秘 271

十七、癃闭 271

十八、阳痿 272

第二十七单元 妇、儿科病证 272

一、痛经 272

二、崩漏 272

四、阴挺 273

三、胎位不正 273

六、疳疾 274

第二十八单元 外科病证 274

一、风疹 274

五、遗尿 274

二、肠痈 275

三、扭伤 275

四、蛇丹 275

二、耳鸣、耳聋 276

三、鼻渊 276

一、目赤肿痛 276

第二十九单元 五官科病证 276

四、牙痛 277

五、咽喉肿痛 277

第三十单元 急症 277

一、晕厥 277

二、虚脱 278

三、急痛 2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