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走向辉煌
走向辉煌

走向辉煌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秀龙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62607338
  • 页数:310 页
图书介绍:
《走向辉煌》目录
标签:走向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952.12) 1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1、“进城赶考”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

2、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与开国大典 5

3、统一祖国大陆,建立各级地方政权 7

4、实行多党合作制度,共同管理国家政权 9

二、建国初期的伟大成就 10

1、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12

2、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15

3、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21

4、建国初期的外交 23

第二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1—1956.9) 27

一、伟大的社会变革 27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7

2、工业化的道路 31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6

4、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8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9

6、思想文化建设 44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46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建立 46

2、国家政治体制初步形成 50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53

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55

三、国防建设总方针和对外政策的确立 59

1、国防建设总方针的确定 59

2、军队正规化建设的起步 61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外交工作的成就 64

第三课 最初的探索(1956.9—1960.12) 68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 68

1、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 68

2、十大关系的提出 70

3、中共八大和八大以后的探索 72

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制定 79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 81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81

2、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上的急躁冒进 84

3、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92

4、“反右倾”运动和继续“大跃进”的错误 95

三、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的斗争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 101

1、平息西藏武装叛乱 101

2、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03

3、正规化建设取得的进步和反“教条主义”斗争 105

第四课 在调整中前进(1961.1—1966.5) 108

一、国民经济全面调整 108

1、“还是一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109

2、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10

3、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综合平衡 112

4、政治关系的调整 118

5、为克服困难的斗争 120

二、调整中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130

三、人民解放军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133

四、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137

五、走出困境后的失误 141

1、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发展 141

2、“四清”、“五反”运动 143

3、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政治批判运动 146

第五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5—1976.10) 150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国动乱的形成 150

1、“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150

2、两次会议,两次大发动 151

3、打倒一切,全面动乱 153

4、“二月抗争”遭到压制,动乱加剧 155

5、中共“九大”——对“文革”理论和实践的肯定 158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和动乱的延续 158

1、“斗、批、改”没能实现“天下大治” 159

2、林彪集团政变阴谋被粉碎 159

3、纠“左”受挫,动乱延续 163

三、江青集团被粉碎和动乱的结束 164

1、批林批孔,动乱再起 164

2、1975年的全面整顿——纠“左”的新努力 166

3、粉碎江青集团的胜利 169

四、“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172

五、“文革”时期的经济、军事和外交工作 175

1、经济建设的曲折进展 175

2、人民解放军做出的努力 177

3、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180

第六课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1976.10—1982.9) 187

一、转折前的徘徊 187

1、结束动乱后的进步与停滞 187

2、国民经济的复苏和新失误 191

二、结束徘徊,实现转折 193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转折的理论先导 194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转折的里程碑 195

3、重申“四项基本原则”——既反“左”又防右 197

4、大规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调动——切积极因素 198

5、总结建国32年的历史,团结一致向前看 199

6、恢复民主和法制建设,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200

三、改革开放的起步 201

1、调整国民经济,提出“改革”方针 202

2、农村改革的突破 203

3、兴办经济特区 206

4、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新成就 207

四、人民解放军在整顿和改革中前进 207

1、教育训练的新高潮 208

2、政治工作的新发展 209

3、保卫祖国的新贡献 211

五、和平统一祖国和“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213

第七课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1982.10—1989.5) 218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218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18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222

3、政治体制改革 229

4、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 235

5、对外开放的全方位 23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 245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45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248

三、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新阶段 250

1、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和百万大裁军 250

2、以战斗力为标准推进军队改革 252

3、服从大局,参加和支援国家建设 255

4、捍卫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257

第八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伐的加快(1989.6—1995.5) 26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 261

1、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商品生产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261

2、转换国有企业机制,增强国民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264

3、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266

4、深化农村改革,振兴和发展农业 268

5、改革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激励利益机制 27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273

1、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274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276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不断完善 278

4、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和祖国统一的模式 280

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新成就 28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291

1、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91

2、科技教育事业的新进展 292

3、文艺体育事业和计生工作的新成就 296

四、人民解放军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引下前进 298

1、坚持党的领导,做到政治上合格 299

2、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303

3、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研究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战法 305

结束语 3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