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哲学新编
哲学新编

哲学新编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迈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2096·60
  • 页数:602 页
图书介绍:
《哲学新编》目录

第一编 哲学 3

第一章 物质与意识 3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4

一、物质范畴的历史发展 4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5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7

第二节 物质的存在形式 9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9

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 13

第三节 意识及其对物质的反作用 17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7

二、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19

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21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25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25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25

二、现实世界的永恒发展 28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1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32

一、对立统一规律 32

二、质量互变规律 42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47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54

一、原因和结果 54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56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59

四、内容和形式 61

五、本质和现象 63

第三章 认识和实践 65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5

一、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65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7

三、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 68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71

一、由实践到认识 71

二、由认识到实践 74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75

第三节 真理 77

一、真理的客观性 78

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80

三、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83

第四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86

第一节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86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86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历史理论的根本缺陷 88

三、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90

第二节 社会存在及其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92

一、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的过程 92

二、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对杜会历史的重大影响 94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98

第三节 社会意识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99

一、社会意识的构成 99

二、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特点 102

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106

第五章 社会基本矛盾 108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08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08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11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13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14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14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116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18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119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19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122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征 124

第六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126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27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127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30

第二节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37

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137

二、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39

一、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141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41

二、共产主义的思想与实践 143

第二编 心理学 147

第七章 感觉与知觉 147

第一节 感觉及其分类和特点 148

一、感觉 148

二、感觉的种类 149

三、感觉的特征 153

第二节 知觉及其分类和特点 154

一、知觉 154

二、知觉的种类 155

三、知觉的特点 156

一、思维及其特点 160

第八章 思维与想象 160

第一节 思维与想象概述 160

二、想象及其特点 163

三、幻想及其特点 165

第二节 思维和语言 167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167

二、语言及其运动器官 168

三、言语系统 171

第三节 思维的基本过程 174

一、思维过程 174

二、分析与综合 175

三、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方法 176

第一节 情感 178

一、情绪、情感与需要 178

第九章 情感与意志 178

二、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和机体变化 182

三、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86

第二节 意志 191

一、意志的实质 191

二、意志分析 193

三、意志品质 198

一、情感与意志的思想基础 199

二、情感与意志培养的基本途径 199

第三节 情感与意志培养 199

三、道德陶冶 201

第十章 性格与气质 203

第一节 性格 203

一、什么是性格 203

二、性格差异的分析 204

三、性格鉴定 205

第二节 气质 207

一、气质及其分析 207

二、气质与生理 209

三、气质可变性及其在教育上的作用 211

第三节 性格培养与气质锻炼 212

一、性格培养 212

二、气质锻炼 214

三、气质与性格 215

第十一章 动机、兴趣与能力 216

第一节 动机 216

一、动机及其基础 216

二、动机与目的 218

三、动机及其分类和斗争 220

第二节 兴趣 222

一、兴趣及其特点 222

二、兴趣的分类 224

三、兴趣的作用 225

第三节 能力 226

一、什么是能力 226

二、能力的分类与测量 229

三、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232

第三编 逻辑学 236

第十二章 概念 236

第一节 概念与词语 236

一、什么是概念 236

二、概念是发展变化的 237

三、概念与语词 239

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40

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40

二、概念的内涵深浅与外延宽窄 241

三、概念的限制与扩大 242

一、概念的种类 243

第三节 概念的种类和关系 243

二、概念间的关系 246

三、概念的定义与划分 249

第十三章 判断 255

第一节 简单判断 255

一、判断及其特征 255

二、简单判断及其结构 258

三、简单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262

第二节 复合判断 264

一、假言判断 264

二、联言判断 268

三、选言判断 271

二、模态判断的种类 273

一、什么是模态判断 273

第三节 模态判断 273

三、模态判断间的关系 274

第十四章 推理 275

第一节 直接推理 275

一、推理及其作用 275

二、直接推理 278

三、三段论推理 283

第二节 演绎推理 289

一、假言推理 289

二、选言推理 291

三、联言推理 293

一、完全归纳推理 294

第三节 归纳推理 294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 295

三、类比推理 297

第十五章 论证 300

第一节 论证及其结构 301

一、什么是论证 301

二、论证的结构 302

三、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304

第二节 论证的种类和规则 305

一、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305

二、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 307

三、论证的规则 308

一、反驳及其作用 311

第三节 反驳及其种类 311

二、反驳的种类 312

三、反驳的规则 314

第十六章 逻辑规律 315

第一节 同一律 315

一、同一律及其结构 315

二、同一律的要求 317

三、同一律的作用 319

第二节 矛盾律 320

一、矛盾律及其结构 320

二、矛盾律的要求 321

三、矛盾律的作用 322

第三节 排中律 324

一、排中律及其结构 324

二、排中律的要求 327

三、排中律的作用 328

第四编 伦理学 331

第十七章 道德规范和范畴 331

第一节 道德规范 331

一、道德的本质 331

二、道德的规范 333

三、杜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339

一、爱祖国 342

第二节 共产主义道德范畴 342

二、爱人民 344

三、爱劳动 346

四、爱科学 347

五、爱护公共财物 348

第三节 道德范畴 348

一、善与恶 348

二、良心 349

三、义务 350

四、荣誉 351

五、幸福 352

六、节操 354

一、什么是道德行为 355

第一节 道德行为 355

第十八章 道德行为和品质 355

二、道德行为的特征 356

三、道德行为的标准 358

第二节 道德行为的选择 359

一、为什么要进行道德行为选择 360

二、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和必然 361

三、道德行为的价值 363

第三节 道德品质 365

一、什么是道德品质 365

二、道德品质的内容 366

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内容与特征 368

第十九章 道德评价与修养 370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依据和作用 371

一、什么是道德评价 371

二、道德评价的依据 373

三、道德评价的作用 376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方式 377

一、社会舆论 377

二、传统习惯 378

三、内心信念 379

第三节 道德修养 381

一、道德修养与人性 381

二、无产阶级人性论和道德修养的关系 382

三、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实质 385

第二十章 人生观与道德理想 388

一、人生观的形成与意义 389

第一节 人生观 389

二、对历史上几种人生观的分析 393

三、无产阶级人生观的基本特征 396

第二节 道德理想 397

一、道德理想的产生和发展 397

二、无产阶级道德理想及其特点 400

三、无产阶级道德理想与剥削阶级道德理想的区别 402

第三节 无产阶级道德境界 403

一、什么是道德境界 403

二、道德境界的层次性 404

三、大力提倡无产阶级道德的最高境界 406

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基本任务 407

第二十一章 道德教育与方法 407

第一节 道德教育 407

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基本任务 409

第二节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411

一、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411

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的几种关系 412

第三节 培养和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414

一、人才开发与四化建设 414

二、培养共产主义新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415

第五编 美学 420

第二十二章 美的产生、特征和本质 420

一、什么是美 421

第一节 美的产生 421

二、美的产生 423

三、美的发展 425

第二节 美的特征 427

一、美的形象性 427

二、美的感染性 428

三、美的功利性 431

第三节 美的本质 433

一、什么是美的本质 433

二、依照美的规律造型 434

三、真、善、美的统一 435

第二十三章 美的种类 439

一、什么是自然美 440

第一节 自然美 440

二、自然美的特点 441

三、自然美的社会作用 444

第二节 社会美 446

一、什么是社会美 446

二、社会美的特点 447

三、社会美的社会作用 452

第三节 艺术美 453

一、什么是艺术美 453

二、艺术美的特点 455

三、艺术美的社会作用 458

第二十四章 美的形态 460

第一节 优美和壮美 461

一、优美 461

二、壮美 462

三、优美和壮美的联系与区别 463

第二节 崇高与滑稽 464

一、崇高 464

二、滑稽 467

三、崇高和滑稽联系与区别 469

第三节 悲剧与喜剧 471

一、悲剧 471

二、喜剧 474

三、悲剧和喜剧的联系与区别 475

第二十五章 美的感受 476

第一节 美感的产生和发展 477

一、美感的含义 477

二、美感的产生 478

三、美感的发展 480

第二节 美感的特征 481

一、美感的直觉性 481

二、美感的愉悦性 482

三、美感的情感性 484

第三节 美感心理活动的特征 486

一、感知 486

二、共鸣 488

三、联想 490

第二十六章 美的标准 492

第一节 审美标准的客观性 493

一、什么是审美标准 493

二、审美标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494

三、审美标准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496

第二节 审美标准的历史性 499

一、审美标准的时代性 499

二、审美标准的民族性 500

三、审美标准的阶级性 501

一、人物的典型性 504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特征 504

二、思维的形象性 506

三、创作的辩证性 508

第六编 宗教学 512

第二十七章 宗教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512

第一节 宗教的起源 513

一、宗教的产生 513

二、原始宗教的基本形式 515

三、人为宗教的产生 518

第二节 宗教的本质 520

一、宗教是颠倒了的世界观 520

二、颠倒的世界观是“颠倒的世界”的反映 521

三、宗教与科学的对立 524

一、原始宗教的历史作用 526

第三节 宗教的作用 526

二、人为宗教的历史作用 527

三、宗教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531

第二十八章 世界三大宗教 533

第一节 基督教 533

一、基督教的产生 533

二、基督教的经典、教义与组织 536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538

第二节 伊斯兰教 542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 542

二、伊斯兰教的教义与制度 543

三、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 546

一、佛教的产生 549

第三节 佛教 549

二、佛教的教义与制度 551

三、佛教的传播和发展 553

第二十九章 中国的宗教概况 555

第一节 中国的原始宗教 555

一、自然崇拜 555

二、图腾崇拜 557

三、祖先崇拜 558

第二节 中国的人为宗教 560

一、初期的人为宗教 560

二、道教 562

三、儒教 566

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568

第三节 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的传播 568

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570

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572

第三十章 宗教与无神论 574

第一节 无神论发展的一般概况 574

一、无神论思想的产生 574

二、无神论思想的发展 576

三、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 581

第二节 宗教的发展及其原因 582

一、宗教发展的概况 582

二、宗教发展的种种因素 584

一、斗争的一般特征 586

第三节 无神论与宗教的斗争 586

二、无神论、宗教与阶级斗争 588

三、两军对战的实质 591

第三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宗教 5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宗教和封建迷信 592

一、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宗教和迷信活动 592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宗教存在的原因 594

第二节 无产阶级的宗教政策 596

一、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根据 596

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 597

第三节 宗教的消亡 600

一、宗教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600

二、宗教的消亡和哲学的发展 6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