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工程地质手册》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5
- ISBN:15040·3214
- 页数:535 页
第一篇 工程地质概述 1
第一章 地貌 1
第一节 地貌单元的分类 1
第二节 构造、剥蚀地貌 3
一、山地 3
二、丘陵 4
三、剥蚀残山 4
四、剥蚀准平原 4
第三节 山麓斜坡堆积地貌 5
一、洪积扇 5
二、坡积裙 5
三、山前平原 6
四、山间凹地 6
一、河谷 7
第四节 河流侵蚀堆积地貌 7
二、河间地块 11
第五节 河流堆积地貌 11
一、冲积平原 11
二、河口三角洲 12
第六节 大陆停滞水堆积地貌 12
一、湖泊平原 12
二、沼泽地 13
第七节 大陆构造侵蚀地貌 13
一、构造平原 13
二、黄土塬、粱、峁 13
第八节 海成地貌 14
一、海岸 14
二、海岸阶地 15
三、海岸平原 15
二、峰林地区 16
一、岩溶盆地 16
第九节 岩溶地貌 16
三、石芽残丘 17
四、溶蚀准平原 17
第十节 冰川地貌 18
一、冰蚀地貌 18
二、冰碛地貌 19
第十一节 风成地貌 20
一、沙漠 20
二、风蚀盆地 21
三、砂丘 21
第二章 第四系堆积物 21
第一节 第四系堆积物成因的分类 21
第二节 主要的第四系堆积物的特征 23
一、残积物 23
二、坡积物 23
三、洪积物 24
四、冲积物 25
五、湖泊堆积物 26
六、沼泽堆积物 27
七、滨海堆积物 27
八、冰川堆积物 28
九、风力堆积物 29
第三章 小型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 30
第一节 小型地质构造 30
一、沉积岩的原生构造 30
二、褶皱 31
三、裂隙(节理) 34
四、断层 35
五、整合与不整合 38
第二节 岩体结构 38
一、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 41
第四章 岩土分类和野外鉴别特征 41
第一节 造岩矿物 41
二、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45
第二节 岩石 45
一、岩浆岩 45
二、沉积岩 46
三、变质岩 47
第三节 岩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48
一、岩土按状态分类 48
二、岩石的分类 48
三、土的分类 49
第五章 地震 53
第一节 概述 53
一、地震的成因分类 53
四、地震烈度 54
三、地震震级 54
二、地震波 54
第二节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57
一、地震周期对建筑物的影响 57
二、地震力对建筑物的影响 58
第三节 强震区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58
一、地震地质工作的要求 58
二、建筑场地的选择 58
三、地基土类型的划分 59
四、工程地质评价和建议 59
第六章 地质力学基本知识 61
第一节 概述 61
第二节 结构面 62
一、构造形迹与结构面 62
二、结构面的分类 62
三、破裂结构面的特征 63
四、结构面的序次和级别 64
第三节 构造体系 65
一、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 65
二、构造体系的类型 65
三、构造体系的复合和联合 67
第二篇 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探 69
第一章 工程地质测绘 69
第一节 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和要求 69
一、测绘范围的确定和测绘比例尺的选择 69
二、测绘的精度要求 70
三、观察点的布置原则 71
第二节 测绘前的准备工作 71
一、资料的搜集和研究 71
三、编制测绘纲要 72
二、踏勘 72
第三节 测绘方法 73
一、常用的三种方法 73
二、按精度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 74
第四节 测绘内容 74
一、地貌的研究 74
二、基岩的研究 76
三、第四系地质的研究 81
四、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研究 82
五、非金属建筑材料调查 82
第五节 资料整理 86
一、检查外业资料 86
二、编制图表 86
第二章 电法勘探 86
一、电法勘探的种类 86
二、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 88
三、电阻率法的分类 90
四、利用充电法测定地下水流向和流速 96
第三章 钻探 97
第一节 探槽和探井 97
一、探槽 97
二、探井 98
第二节 钻孔 99
一、钻进方法 99
二、钻机类型及其主要技术性能 101
三、岩石的可钻性及其分类 107
第四章 取土器及取样 110
第一节 取土器的设计要求和技术参数 110
一、取土器的设计要求 110
二、取土器的基本技术参数 110
第二节 取土器 115
一、限制球阀式取土器 116
二、上提活阀式取土器 117
三、回转压入式取土器 117
四、活塞式取土器 118
第三节 原状土样的采取方法 119
一、击入法 119
二、压入法 119
三、振动法 121
第四节 影响土样质量因素 121
第五章 勘探点的测量 122
一、测量方法和要求 122
二、边长反算 125
三、高程测量 125
四、不同坐标系统的换算 126
一、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128
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28
第一章 室内试验 128
第三篇 测试工作 128
二、粘性土的可塑性指标 134
三、颗粒组成及砂土的密度指标 135
四、透水性指标 136
第二节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137
一、压缩性 137
二、抗剪强度 138
三、无侧限抗压强度 139
第三节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应用 140
第四节 有关土的经验数据 142
一、经验数据 142
二、按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类 143
第五节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45
一、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145
二、岩石的力学性质 146
三、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经验数据 147
第二章 触探 149
第一节 动力触探 149
一、动力触探的应用和应用条件 149
二、动力触探的设备规格和试验方法 149
三、动力触探的影响因素 151
四、动力触探指标的应用 152
第二节 标准贯入试验 165
一、试验方法 165
二、试验指标及指标的校正 166
三、试验指标的应用 167
第三节 静力触探 172
一、静力触探仪的构造 172
二、实测工作 175
三、触探成果的整理及应用 175
二、设备规格及适用范围 178
一、试验目的 178
第三章 载荷试验 178
第一节 静力载荷试验 178
三、试验要求 180
四、试验资料的整理 181
五、根据载荷试验成果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185
六、浸水载荷试验 187
第二节 桩载荷试验 188
一、试验目的 188
二、试验设备 188
三、试验工作和试验资料的分析 188
四、桩表面摩擦阻力的测定 190
一、适用范围及原理 191
二、主要设备 191
三、试验工作 191
第一节 大面积直剪试验 191
第四章 野外剪力试验 191
四、试验资料的整理 192
第二节 水平挤出法剪力试验 194
一、试验设备 194
二、试验工作 194
三、试验资料的整理与计算 195
第三节 十字板剪力试验 197
一、仪器的结构及规格 197
二、试验步骤 198
三、转径校正 199
四、成果整理 200
第五章 地基动力参数的测试 202
第一节 地基刚度系数及其确定 202
一、天然地基刚度及刚度系数 202
二、刚度系数的确定 202
三、摩擦桩的地基刚度 206
一、弹性模量 Ε 和泊松比 μ 的测定 207
第二节 地基刚度系数的测试方法 207
二、地基刚度系数的测定 211
第三节 振动的衰减 215
一、土中振波的传播速度 215
二、土中振波衰减的计算 216
三、振波衰减系数的测定 217
第四节 阻尼系数及其测定 219
一、阻尼系数 219
二、阻尼系数的测定 219
二、试验仪器设备 220
三、试验步骤 220
四、资料整理和计算 220
一、野外振动载荷试验的目的 220
第五节 野外振动载荷试验 220
第四篇 地基评价与计算 222
第一章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方法 222
一、划分统计单元体 222
二、统计步骤及方法 223
三、根据统计结果选择计算指标 228
第二章 地基土承载力的确定 231
第一节 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因素 231
第二节 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方法 232
一、查表法 232
二、公式计算法 241
三、野外测试法 246
第三节 下卧层强度的验算 246
附:几个地区有关土的地基承载力经验值 246
一、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查表确定 259
第四节 桩基承载力的确定 259
二、按实测土的力学性质指标计算 267
三、按桩静载荷试验确定 269
四、按打桩公式确定 269
第三章 地基变形验算 271
第一节 变形验算条件和容许变形值 271
一、变形验算的条件 271
二、地基容许变形值 272
第二节 地基压缩层深度的计算 273
一、按变形比值计算 273
二、按应力分布计算 274
三、按基础宽度估算 277
四、钻探深度与设计荷载和受压层的关系 278
一、均质地基中的应力分布 279
二、非均质地基中的应力分布 279
第三节 应力分布 279
第四节 地基变形计算 282
一、按压缩模量计算 283
二、按变形模量计算 288
三、刚性下卧层沉降计算 288
四、地基变形的延续时间 290
第五节 特殊情况下的沉降计算 290
一、深开挖基础沉降的计算 290
二、桩基沉降的计算 291
第四章 地基处理 294
第一节 重锤表面夯实法 294
一、基坑夯实宽度的确定 294
二、表层地基含水量的控制 295
三、重锤夯实的效果 295
一、适用范围 296
二、垫层厚度和宽度的确定 296
第二节 换土垫层法 296
三、土垫层地基的承载力 298
第三节 深层挤密桩加固法 298
一、砂桩挤密加固 298
二、灰土或素土挤密桩加固 299
第四节 改变土壤性质加固法 300
一、硅化加固 300
二、热力加固 300
三、碱液加固 301
第五节 桩基法 301
第五章 建筑物的沉降及沉降观测 301
第一节 建筑物的沉降 301
一、沉降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301
一、概述 302
第二节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302
三、建筑物有害沉降的防止 302
二、沉降速度 302
二、水准点的布置和埋设 303
三、观测点的布置和安设 303
四、观测工作 304
五、观测成果的整理 304
一、黄土的分类及分布 306
第一节 湿陷性黄土的分布和基本特征 306
第一章 湿陷性黄土 306
第五篇 地区性土和特殊土 306
二、黄土堆积时代及代表地层 307
三、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特征 309
第二节 湿陷性黄土的评价 311
一、黄土湿陷程度的确定 311
二、黄土自重湿陷性的判定 312
三、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 314
一、新近堆积黄土的特征 315
四、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315
第三节 新近堆积黄土的特征及评价 315
二、新近堆积黄土的分布 316
三、新近堆积黄土的评价 316
第二章 红粘土 316
一、红粘土的形成和分布 316
二、红粘土的工程性质 317
三、红粘土的地基评价 319
第三章 软土 322
第一节 软土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322
一、软土的成因类型 322
一、软土的分布 325
二、软土地区的层理构造 325
第二节 软土的分布 325
二、软土的特征 325
三、山区谷地可能出现软土的地段 327
第三节 软土勘测要点及地区性的经验数据 328
一、对勘测的特殊要求 328
二、地区性的经验指标数据 328
第四章 填土 333
第一节 杂填土 333
一、杂填土的类型 333
二、杂填土地基的评价 333
第二节 冲填土 336
一、冲填土的形成和特征 336
二、冲填土地基的评价 336
第三节 压实填土 337
一、压实填土的质量控制 337
一、冻土的分类 339
第一节 冻土的类型 339
第五章 冻土 339
二、压实填土的承载力 339
二、季节性冻土的分类 340
三、多年冻土的分类 341
第二节 冻土的工程性质和地基评价 341
一、冻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 341
二、冻土的地基评价 342
第三节 冻土地区的勘测和地基防治措施 344
一、勘测工作 344
二、冻土地基的防治措施 344
第六章 膨胀土 345
第一节 膨胀土的工程性质 345
一、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 345
二、膨胀土的特征 346
三、胀缩性与土的物理指标的关系 346
四、引起胀缩的主要因素 347
第二节 胀缩性能的测试和判定 348
一、胀缩性能的指标和测试方法 348
二、膨胀土的判定标准和分类 351
三、地基胀缩量的计算 354
第三节 膨胀土地基的防治措施 354
一、防水保湿措施 354
二、建筑物布置和基础设计措施 355
三、地基处理措施 355
第七章 盐渍土 355
一、盐渍土的形成和分布 355
二、盐渍士的类型 356
三、盐渍土的地基评价 357
四、盐渍土地基危害的预防 358
一、岩溶的主要形态 359
第一节 岩溶的形态和发育规律 359
第一章 岩溶地区勘测 359
第六篇 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勘测 359
二、岩溶发育的条件和规律 360
第二节 岩溶地区的勘测 361
一、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361
二、勘探工作量布置原则 362
第三节 地基稳定性评价和处理措施 362
一、稳定性评价 362
二、地基处理措施 365
第四节 土洞 366
一、土洞的成因 366
二、土洞的形成条件 367
三、土洞地区的勘测 368
四、土洞和塌陷的工程处理 369
一、自然斜坡的分类 370
第一节 自然斜坡 370
第二章 斜坡稳定性勘测 370
二、自然斜坡稳定性评价 371
第二节 人工边坡 374
一、人工边坡的确定方法 374
二、稳定性评价及坡形选择 386
第三节 滑坡 387
一、滑坡的定义、要素和分类 387
二、滑坡发生的原因 391
三、滑坡的识别与裂缝的性质 393
四、滑坡稳定性的判断及其检算 396
五、滑坡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测定 407
六、滑坡的防治原则 408
第三章 泥石流地区的勘测 409
第一节 概述 409
一、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409
二、泥石流的分类 411
三、泥石流的识别 412
第二节 有关指标的测定和计算 413
一、容重的测定 413
二、流量的计算 413
三、流速的计算 414
第三节 泥石流的防治 416
第四章 采空区的勘测 416
第一节 大面积采空区的勘测和稳定性评价 416
一、大面积采空区的地表移动和变形 416
二、勘测工作 421
三、稳定性评价 421
四、防治地表变形和防止建筑物变形的措施 425
第二节 小窑采空区的勘测和稳定性评价 425
一、小窑采空区的地表变形 425
三、稳定性评 426
二、勘测工作 426
第七篇 洞室工程勘测 430
第一章 人工洞的勘测和稳定性评价 430
第一节 人工洞位置的选择 430
一、进洞山体选择 430
二、洞口位置选择 430
三、洞轴线位置确定 431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测 431
一、工程地质测绘主要内容 431
二、勘探工作 431
第三节 稳定性评价 432
一、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因素 432
二、稳定性评价的要求 433
三、几种评价方法介绍 433
第一节 天然洞的选择条件 450
第二章 天然洞的勘测和稳定性评价 450
一、地质测绘主要内容 451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测 451
二、洞室底板的勘探 453
第三节 稳定性评价 453
一、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453
二、稳定性评价方法 454
第三章 黄土洞室的勘测和稳定性评价 458
第一节 进洞位置的选择 458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测 459
第三节 稳定性评价方法 460
一、工程地质分析 460
二、工程地质条件比拟法 461
三、力学计算法 461
第一节 岩土的水理性质及岩土中水的形式 463
一、岩土的水理性质 463
第八篇 水文地质 463
第一章 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 463
二、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 464
第二节 地下水分类及其特征 464
一、地下水分类 464
二、地下水的特征 465
第三节 地下水位等高线图的绘制方法 468
一、计算法 469
二、间差作图法 469
第二章 地下水的性质及其分析 470
第一节 地下水的性质 470
第二节 水质分析和表示方法 471
一、水质分析项目 471
三、水质分析结果表示方法 472
二、取水样要求 472
四、地下水侵蚀性判定标准 473
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试 482
第一节 地下水流向流速的测定 482
一、地下水流向的测定 482
二、地下水流速的测定 482
第二节 渗水试验 484
一、设备要求 484
二、试验方法 484
三、渗透系数的计算 485
第三节 压水与注水试验 486
一、注水试验 486
二、压水试验 487
一、试验的目的与种类 492
第四节 抽水试验 492
二、抽水孔的种类 494
三、试验设备 494
四、试验要求 498
五、资料整理 498
第四章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和潜水位上升预测 501
第一节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 501
一、观测目的 501
二、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502
第二节 潜水位上升的预测 502
一、潜水位上升的原因 502
二、潜水位上升的预测 504
第三节 地下水的几种不良作用 515
一、潜蚀 515
二、流砂 516
三、基坑突涌 517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工程静力学》王科盛主编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Maya 2018完全实战技术手册》来阳编著 2019
-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主编 2019
- 《基于地质雷达信号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探测方法研究》赵贵章 2019
- 《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 张懿院士论文集精选 上》《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编写组编 2019
- 《软件工程》齐治昌,谭庆平,宁洪编著 2019
- 《高等教育双机械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第5版》吴宗泽,罗圣国,高志,李威 2018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指导》郭跃萍主编 2019
- 《电子测量与仪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2009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2013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走向IMO》2013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编 2013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若时光倒流,我依然如初》读者丛书编辑组编 2020
- 《液固旋流分离新技术》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编写;汪华林等著 2019
- 《新编高中物理竞赛教程习题全解》钟小平主编;钟小平,倪国富,曹海奇编写 2019
- 《声动中国 七十年歌声里的中国故事》王一诺责任编辑;(中国)《声动中国》编写组 2019
- 《对话中国》《对话中国》编写组著 2019
- 《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 张懿院士论文集精选 上》《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编写组编 2019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