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苏联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正泉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3011·187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
《苏联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目录

前言页 1

前言 1

一 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由来 1

(一) 形成过程 1

1967年11月--苏共二十四大前 1

苏共二十四大--1977年苏联新宪法通过前 3

1977年苏联新宪法通过--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 6

安德罗波夫上任以后 11

(二) 理论根据 15

(三) 历史背景 21

国内背景 22

国际背景 24

(四) 重要意义 27

理论意义 27

实践意义 32

国际意义 34

二 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41

(一) 阶段划分 41

共产主义形态的阶段划分 41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段划分 44

(二) 建设过程 46

从“社会主义的胜利”开始 46

到“社会主义的完全彻底胜利”结束 49

“社会主义的完全彻底胜利”和发达社会主义的建成 51

(三) 建成时间 55

有人认为建成于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 55

有人认为建成于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 57

有人认为建成于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末的整个时期 58

有人认为到1977年才最后建成 60

(四) 历史地位 62

有人认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中级阶段” 62

有人认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之后还有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65

多数人认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和最后阶段 67

有人认为关于发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可否划个新的时期问题应暂不作结论 68

三 发达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建成标准 71

(一) 基本特征 72

领导人的一般论述 72

某些学者的具体论述 74

(二) 建成标准 80

关于“统一标准”论 80

关于“综合标准”论 82

关于“基本标准”论 83

关于“多标准”论 85

建成标准的几种具体提法 86

(三) 方法论原则 90

四 发达社会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 96

(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阶级? 96

工人阶级的变化 103

(二) 发达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103

集体农民的变化 105

知识分子的变化 108

“边缘”阶层的形成 109

各阶级和阶层的接近 110

(三) “人的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 113

什么是“人的新的历史性共同体”? 114

苏联人民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17

苏联人民的基本特征 120

(四) 社会阶级差别的消灭 122

目前苏联存在哪些社会阶级差别? 123

消灭社会阶级差别有哪些途径? 127

社会主义阶段能否消灭阶级差别 129

阶级差别消灭后的社会结构将是什么样的? 133

五 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 137

(一) 全民国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37

苏共二十大--苏共二十二大前 137

苏共二十二大--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 139

勃列日涅夫上任--1967年 143

1967年11月提出发达社会主义概念之后 148

(二)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发展的阶段划分 151

关于“三阶段论” 153

关于“两阶段论” 155

“转变时期”为什么这么长? 159

讨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划分的“重要意义” 160

(三) 全民国家的性质、职能和发展前景 162

全民国家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区别和联系 162

全民国家是否具有阶级性? 165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是否经济基础的一部分? 169

全民国家的发展前景和“国家消亡” 175

六 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党 178

(一) 全民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78

苏共二十大--苏共二十二大前 179

苏共二十二大--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 180

勃列日涅夫上任之后 186

(二) 党的地位和作用 191

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 191

为什么要提高党的领导作用? 193

怎样实现党的领导作用? 195

(三) 党的建设的若干问题 199

改善党员质量 200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202

加强党内生活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205

正确挑选和培养干部 206

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 210

监督和检查党的决议的执行情况 212

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 213

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14

(一) 发达社会主义经济的建成 217

社会主义阶段各个时期的经济任务 217

七 发达社会主义的经济 217

发达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 219

(二)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22

高度发达的生产水平和巨大的生产规模 222

从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发展 226

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228

(三) 成熟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32

非社会主义成分的完全消灭 232

两种所有制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 233

集体农庄所有制内部的变化 234

两种所有制的接近和融合,过渡性所有制形式的出现 235

个人副业的比重降低 237

加强劳动报酬的刺激作用,实行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相结合的原则 239

社会消费基金支出的增加 244

(四) 不断完善的经济机制 245

完善经济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45

完善经济机制的进程 247

完善经济机制的几个重要方面 251

开展科学技术革命 255

八 发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255

(一) “文明”的概念和构成 256

“文明”的概念和定义 256

“文明”的组成部分 260

精神文明的内容 264

(二) 精神文明的内容和特点 264

精神文明的特点 266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征 27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征 270

发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征 272

(四) 发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 274

(五) 发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78

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278

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等事业 281

附录:苏联有关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著述索引 28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