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豫龙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4338·5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目录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1

一 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1

目录 1

二 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6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道路 10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0

二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3

三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 19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19

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3

一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28

第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8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 28

二 历史的伟大转折 31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33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38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38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41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43

第三节 我国新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和总方针 47

一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8

二 我国新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和总方针 49

三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52

一 现代工业的基本特征 57

第三章 我国的工业现代化 57

第一节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57

二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58

三 我国工业发展的概况 60

第二节 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和战略目标 64

一 工业现代化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64

二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基本环节 67

三 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69

第三节 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战略重点和 71

主要方针 71

一 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71

二 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76

三 我国工业现代化的主要方针 79

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86

第四章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86

第一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86

二 我国农业发展的概况 88

第二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90

一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90

二 从实际出发,确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93

第三节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99

一 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林牧副渔 99

全面发展 99

二 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地区优势 103

三 坚持农工商运综合发展,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105

四 加强农村的智力开发,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改造 109

五 进一步进行农村经济改革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111

第一节 我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15

一 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15

第五章 我国科学技术、教育和国防的现代化 115

二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概况 119

三 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 121

第二节 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125

一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世界教育 125

发展的趋势 125

二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28

三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发展的根本措施 130

四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33

教育体系 133

一 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35

第三节 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 135

二 我国国防现代化及其发展战略要点 136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 142

经营方式 1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形式 142

一 多种经济形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42

二 我国现阶段主要的经济形式 144

三 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形式的特点 1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多种经营方式 150

一 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 151

二 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 154

三 工商企业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 156

四 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 158

五 其他经济的经营方式 161

第七章 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63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 163

然阶段 163

一 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经济条件及其发展阶段 163

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 166

三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 170

必要条件 1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72

一 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发展 172

二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 174

三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特点 176

四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 17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 180

一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80

二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作用的特点 184

三 价值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调节作用 185

的有机结合 18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187

一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187

二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189

三 开展社会主义竞争,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92

第八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1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和改革 196

一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96

二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要求 199

一 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02

第二节 增强企业活力,搞活微观经济 202

二 确定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 203

扩大企业自主权 203

三 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205

第三节 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 209

一 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 209

二 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加强对企业的间接控制 212

三 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国民经济 217

四 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 219

经济管理网络 21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和意义 222

一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 222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经济效益 222

二 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224

三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2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中的几种关系 230

一 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230

二 近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232

三 劳动消耗经济效益和资金占用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235

第三节 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速度 238

一 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 238

二 确定适度的经济增长率,促进国民经济按比 241

例、高效益地发展 241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分配与人民生活 246

第一节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 246

一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246

二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2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253

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253

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257

三 按劳分配的形式及改革方向 260

第三节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完善社会主义福利 263

和保障制度 263

一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关系 263

二 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265

三 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 266

第十一章 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268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原则 268

一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268

二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272

第二节 对外贸易和劳务合作 274

一 对外贸易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74

二 我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 276

三 积极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278

四 发展国际间的劳务合作 282

第三节 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国外资金 284

一 引进先进技术 284

二 利用国外资金 287

第四节 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289

一 我国经济特区的特点 289

二 建立经济特区的意义和作用 291

三 经济特区利用外资的方式 292

四 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 293

五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29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296

第一节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296

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96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政体 300

三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02

第二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304

一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304

二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308

和根本任务之 308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11

一 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 311

二 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 312

三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增强法制观念 315

第四节 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17

一 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317

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319

多党合作 319

三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22

四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思 32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328

第一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28

一 精神文明的科学含义 328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和特征 330

三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 3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35

一 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35

二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338

三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 33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思想建设 344

一 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 344

二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46

三 树立共产主义道德 348

四 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352

第十四章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 356

根本保证 35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久经考验的伟大的马克思 356

主义政党 356

一 忠实地为人民的和益而奋斗 356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359

三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夺取胜利 361

一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64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364

二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 367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370

一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 370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372

三 坚持民主集中制,使党内生活进一步正常化 374

四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76

五 整顿党的组织,端正党的作风 377

结束语——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380

一 顺应时代潮流,走历史必由之路 380

二 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 381

三 正确认识自己 382

四 努力学习,热心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8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