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纲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耀进等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05630593
  • 页数:3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全面社会化的研究入手,通过对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特征、新时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的论述,着重分析了政治、道德、法律等等一系列问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纲》目录

第一章 民主政治的历史沿革 1

第一节 民主政治的起源 1

一、民主、政治和民主政治 1

二、民主政治的萌生 5

第二节 民主政治的初步发展 8

一、奴隶社会民主制概况 8

二、封建社会民主制梗概 16

一、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诞生 20

第三节 资本主义民主制 20

二、资本主义民主制的主要模式 28

三、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特点 29

第二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 34

第一节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基础批判 34

一、抽象人性论批判 34

二、私有财产论批判 39

三、个人主义批判 42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基础探讨 47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52

三、从无产阶级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 57

第三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结论 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上是一个实践问题 63

一、从直接民主制到间接民主制的尝试 63

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现实:从矛盾到统一 66

第二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69

一、争论和教训 69

二、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78

第三节 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85

一、社会主义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85

二、社会主义规定了民主政治的全新本质 8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前提 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建 92

一、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立的必然性 92

二、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历史估价 97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 1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状 10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 107

第五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原则 115

第一节 人民主权原则 115

一、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115

二、注意主人翁意识淡化问题 117

三、不能以人民主权原则否定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119

第二节 政党原则 121

一、民主政治必须由政党来领导 121

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力量 123

三、多党轮流执政不符合中国国情 124

第三节 法制原则 126

一、法制是民主政治的内在要素 126

二、社会主义法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128

第四节 民主集中制原则 131

一、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 131

二、多数决定和保护少数同是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133

三、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135

一、监督的重要意义 137

第五节 监督原则 137

二、监督的系统和表现 139

三、社会监督的主体和客体 142

第六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145

第一节 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5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和基本形式 145

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150

第二节 完善多党合作制度 153

一、我国多党合作制的形成和特点 153

二、政治协商的含义和规定 158

三、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 160

第三节 推进直接民主 163

一、直接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63

二、直接民主的诸种形式 166

第四节 提高全体人民的民主素质 171

一、民主素质是衡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基础性指标 171

二、民主素质的诸种表现 174

一、经济基础 177

第七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 177

第一节 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厚基础 177

二、思想基础 180

三、文化基础 183

第二节 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 185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 185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协同性 187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公开性 194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开放性 199

一、政治体制的含义 206

第三节 走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 206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强大动力 208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策略规定 212

第一节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212

一、党内民主的实质和原则 212

二、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作用 214

三、发展党内民主的目标和途径 217

第二节 坚持民主手段与民主目的的统一 221

一、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222

二、民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223

三、对民主手段和目的认识上的经验教训 226

第三节 民主政治的指导策略 229

一、注意民主程序 229

二、引导民主激情 231

三、疏通民主渠道 233

四、注重民主效益 234

五、实行分类指导 236

六、特殊情况下的民主政治指导 240

第九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阻力 242

第一节 官僚主义 242

一、官僚主义及其产生的根源 242

二、官僚主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危害 248

三、克服官僚主义的途径 250

第二节 封建主义残余 252

一、封建主义残余在政治领域的主要表现 252

二、封建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对立 255

三、克服封建主义残余的途径 260

一、无政府主义及其产生的根源 263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 263

二、无政府主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危害 265

三、克服无政府主义的途径 267

第四节 政治冷淡主义 269

一、政治冷淡主义的含义和表现 270

二、政治冷淡主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消极作用 271

三、政治冷淡主义的根源及对策 273

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和主要表现 277

第五节 资产阶级自由化 277

二、资产阶级自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危害 278

三、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途径 280

第十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 28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的基本问题 283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的导向作用 283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的把握依据 286

三、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趋势时要克服的两种倾向 289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逻辑轨迹 290

一、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 291

第二节 阶级政治趋向淡化 291

二、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 294

三、阶级彻底消灭 297

第三节 政党的领导内容趋向减少 299

一、共产主义政党领导内容趋向减少的原因 299

二、党政分开的重要意义 303

三、政党消亡 306

一、国家的两种职能 307

第四节 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趋向突出 307

二、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突出的原因和意义 310

三、国家消亡 312

第五节 社会民主逐步增多 314

一、社会民主的含义和社会民主增多的趋向 314

二、发展社会民主的重要意义 317

三、本来意义的政治民主消亡 318

后记 3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