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提高石油采收率  第1分册  基础理论及分析
提高石油采收率  第1分册  基础理论及分析

提高石油采收率 第1分册 基础理论及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唐纳森(Donaldson,E.C.)等著;童育英,黄亚铎译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02103066
  • 页数:227 页
图书介绍:
《提高石油采收率 第1分册 基础理论及分析》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石油的成因、组成和性质 7

2-1 引言 7

2-2 石油的生成 7

一、生物成因 7

二、热生成作用 8

三、生物成因的甲烷气 12

2-3 运移作用 12

2-4 储集层中原油组成的变化 15

一、热成熟作用 15

二、水洗作用 16

三、细菌降解作用 17

2-5 原油的组成 18

一、引言 18

二、取样、贮存和分析 19

2-6 原油中的化合物 19

一、引言 19

二、烃类 21

三、含杂原子的化合物 24

四、金属 26

五、沥青的组分 26

2-7 物理特性 27

2-8 分类 28

参考文献 30

第三章 提高采收率原理 34

3-1 引言 34

3-2 孔隙几何结构 34

3-3 驱替的微观状况 36

3-4 非混相驱和前缘区 36

3-5 残余油 37

3-6 残余油的数量 38

3-7 残余油的推动作用 39

3-8 捕集的防止 40

3-10 润湿性 41

3-9 浮力与防止捕集 41

3-11 润湿性和残余油 42

3-12 润湿性和原油采收率 43

3-13 混相驱 44

3-14 条件混相驱 45

3-15 宏观驱替状况 47

3-16 总结和结论 48

参考文献 49

第四章 相对渗透率 53

4-1 引言 53

4-2 预测两相和三相相对渗透率的数学模型 53

一、稳态法 62

4-3 相对渗透率测量的实验方法 62

二、非稳态(驱替)法 65

4-4 试验岩心的处理 68

4-5 影响相对渗透率的因素 69

一、流体饱和度和饱和度历史 69

二、粘滞力、毛细管力和重力 71

三、润湿性 74

四、温度 75

4-5 结束语 75

参考文献 76

一、质量守恒方程 83

5-1 物理系统及其数学描述 83

第五章 流动试井分析:流体情况 83

二、运动方程 84

三、状态方程 84

5-2 流动方程对物理系统的应用 85

5-3 流动状态 85

5-4 基本解和叠加原理 87

一、基本解 87

二、叠加原理 88

5-5 等产量压力降落和压力恢复 88

一、压力降落 88

5-6 表皮效应 89

二、压力恢复 89

5-7 两产量流动试井 91

5-8 多产量压降试井 92

5-9 变产量压力恢复试井 94

一、近似计算法 94

二、tq方法 94

三、精确方法--叠加法 95

5-10 平均油藏压力 95

5-11 非均质性和流动试井的解释 97

5-12 井筒储存效应 98

5-13 多相流 99

5-15 注入井 100

5-14 干扰和脉冲试井 100

5-16 曲线拟合法 101

参考文献 102

第六章 提高采收率中的注入水 104

6-1 引言 104

6-2 油田水的产状、起源和演变 106

6-3 油田水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113

一、无机物组分 113

二、阳离子 114

三、阴离子 115

四、物理性质 117

五、溶解气 118

六、稳定同位素 119

七、有机组分 119

6-4 取样 120

一、钻杆测试 121

二、溶解烃 123

三、在出油管上取样 123

四、在井口取样 123

八、描述样品的表格 125

七、样品容器 125

六、用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样品 125

五、用于确定不稳定性质或物质的样品 125

6-5 油田水分析方法 126

6-6 提高采收率的作业 127

一、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驱 127

二、聚合物驱作业 131

三、碱水驱作业 131

四、二氧化碳驱 131

五、烃混相驱 131

一、水源 132

八、蒸汽驱 132

6-7 注入水 132

六、情性气体驱 132

七、层内燃烧 132

二、淡水 134

三、海水 134

四、用海水与地层水作为水资源的比较 134

6-8 水质试验 134

一、膜过滤试验 135

二、水的相容性 136

三、硬石膏和石膏 139

四、水的相容性试验 139

五、粘土的敏感性 139

七、腐蚀 142

六、岩心流动试验 142

八、细菌 143

九、硫酸盐还原细菌计数 144

十、总的细菌计数 144

6-9 注入能力损失 146

6-10 结论 146

参考文献 147

第七章 提高采收率工艺中的一些化学和物理问题 151

7-1 引言 151

7-2 沥青质和石蜡的沉淀与沉积 151

一、沥青质和石蜡化学 152

二、决定沥青和石蜡沉积的因素 154

三、清除沉积物 156

7-3 结垢问题 156

一、油田盐水(CaCO3水垢)稳定性标准 157

二、硫酸钙水垢 158

三、其它水垢 161

四、水垢的控制 161

五、清除水垢 161

7-4 碎屑迁移对地层的破坏 161

一、粘土迁移和膨胀的物理化学 161

二、在提高采收率过程中的微粒迁移 165

参考文献 166

第八章 流水 169

8-1 引言 169

8-2 注水开采的“经验法则” 174

8-3 用类比法进行注水设计 174

8-4 扫油效率 175

一、井网选择 176

二、不在井网上的井的影响 179

三、不封闭井网 182

四、裂缝 183

五、油藏非均质性 184

六、突破后的继续注入 185

七、流度比 186

8-5 主要预测技术 187

一、Buckley-Leveret预测技术 187

二、Dykstra-Parsons预测方法 193

三、Stiles方法 196

8-6 碳酸盐油藏水驱预测及动态 197

一、引言 197

二、晶间-粒间孔隙系统 198

三、水驱油田的动态 205

8-7 裂缝-基岩孔隙度系统 206

一、吸渗注入 209

8-8 空穴-溶洞孔隙度系统 212

8-9 改进的注水开发方法 214

一、聚合物 214

二、表面活性剂 215

8-10 几个实施中的重要水驱方案的动态 219

一、Jay/Little Escambia Creek油田 219

二、Bell Crcck油田 220

三、West Delta 73区油田 220

四、Wichita County Rognlar油田 221

五、伊利诺伊州Marion县Salem单元 221

参考文献 222

附录 本书所用许用计量单位与非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2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