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哲学基本知识手册
哲学基本知识手册

哲学基本知识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金榜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语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800060160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
《哲学基本知识手册》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基本概念 1

1.哲学 1

前言 1

2.世界观 2

3.方法论 2

4.第一性和第二性 3

5.唯物主义 3

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

8.自发的唯物主义 4

9.机械唯物主义 4

7.朴素唯物主义 4

1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

11.庸俗唯物主义 5

12.旧唯物主义 5

13.辩证唯物主义 6

14.唯心主义 6

15.主观唯心主义 7

16.客观唯心主义 7

17.思维 8

18.存在 8

19.本原 8

20.马克思主义哲学 8

27.唯心辩证法 9

26.朴素辩证法 9

基本知识 9

1.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9

28.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9

25.形而上学 9

24.辩证法 9

2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9

22.一元论和二元论 9

21.历史唯物主义 9

2.折衷主义 10

3.经院哲学 10

9.烦琐哲学 11

5.唯名论 11

6.唯实论 11

7.实在论 12

8.唯我论 12

9.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 13

10.绝对观念 14

11.理念世界 14

14.天命 15

13.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 15

12.黑格尔和合理内核 15

15.天人合一 16

16.天人感应 16

17.《神灭论》 16

18.具体科学 17

19.科学之科学 17

20.十九世纪初的三大发现 18

21.细胞学说 18

2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9

23.进化论 20

24.德国古典哲学 21

25.人本主义 22

26.哲学的党性 22

基本原理 23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3

2.哲学史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 25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的伟大变革 28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0

5.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32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34

基本概念 34

1.物质 34

2.物质属性、结构和形态 35

3.运动和静止 35

4.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36

5.空间和时间 36

6.本体论 37

7.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 37

8.规律 38

基本知识 40

2.以太 40

1.原子论 40

11.个性与共性 40

10.一般与特殊 40

9.范畴 40

3.元气 41

4.天体演化学 41

5.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41

6.万有引力 42

7.第一推动力 43

8.太阳中心说和地球中心说 43

9.相对论 44

10.唯能论 45

11.热寂说 45

12.万物皆备于我 46

13.理在事先 46

16.实物、场 47

15.感觉的复合 47

14.心外无物 47

17.基本粒子 48

18.光年 49

19.四维时空 49

20.五行说 49

基本原理 50

1.世界统一于物质 50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2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53

4.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55

5.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57

第三章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59

基本概念 59

1.意识 59

3.意识的能动性 60

2.思维 60

4.观念 61

5.感性认识 62

6.理性认识 62

7.感觉 62

8.知觉 62

9.表象 62

10.概念 62

11.判断 62

12.推理 62

基本知识 62

1.物质的反应特性(物质的反映特性) 62

2.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62

3.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63

4.无条件反射和有条件反射 63

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64

6.电脑(电子计算机) 65

7.信息论 66

8.系统论 67

9.控制论 68

10.宿命论 68

11.泛神论 69

12.泛心神 70

13.泛灵论 70

14.唯灵论 70

15.自然神论 71

16.物活论 71

17.唯意志论 72

18.符号论 72

基本原理 73

1.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73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75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75

4.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77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79

基本概念 79

1.辩证法 79

2.朴素辩证法 79

3.唯心辩证法 80

4.唯物辩证法 80

5.形而上学 81

6.发展观 82

7.联系 83

8.过程 84

9.全局和局部 84

1.决定论 85

基本知识 85

12.范畴 85

1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85

10.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85

2.非决定论 86

3.机械决定论 86

4.形而上学决定论 86

5.诡辩论 86

6.系统 87

基本原理 87

1.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87

2.世界上的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89

3.唯物辩证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90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93

基本概念 93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93

2.对立统一规律 93

3.矛盾 94

4.矛盾规律 95

5.矛盾的斗争性 95

6.矛盾的同一性 95

7.矛盾的普遍性 95

8.矛盾的特殊性 96

9.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96

10.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97

11.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 98

12.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 99

13.基本矛盾 99

14.矛盾问题的精髓 100

15.内因与外因 100

16.共性与个性 101

17.两点论 101

19.一分为二 102

18.重点论 102

21.两分法 103

22.一般与个别 103

20.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 103

基本知识 104

1.一点论 104

2.均衡论 104

3.物极必反 105

4.新陈代谢 105

基本原理 106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06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08

3.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 109

4.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10

5.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11

1.质 114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14

基本概念 114

2.量 115

3.度 115

4.关节点(临界点) 116

5.量变 117

6.质变 117

7.部分质变 118

8.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118

9.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119

基本知识 120

1.过犹不及 120

2.矫枉过正 120

3.预成论 120

4.灾变论 121

5.庸俗进化论 122

6.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 123

基本原理 124

1.任何事物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 124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26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28

基本概念 128

1.肯定与否定 128

2.扬弃 128

3.否定之否定 129

4.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130

5.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前进 131

6.肯定否定规律 131

7.新生事物 131

1.形而上学否定观 132

基本知识 132

2.虚无主义 133

3.循环论 133

4.五德终始说 134

5.五德转移说 134

6.直线论 134

基本原理 135

1.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体 135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136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37

4.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38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40

基本概念 140

1.范畴 140

2.哲学范畴 140

4.现象和本质 142

3.唯物辩证法范畴 142

5.内容和形式 143

6.原因和结果 145

7.必然性和偶然性 146

8.可能性和现实性 148

基本知识 150

1.目的论 150

2.必然论和偶然论 150

3.因果报应 151

4.形式主义 152

5.反馈 152

6.自由 153

基本原理 154

1.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本质是科学的真正任务 154

2.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155

3.原因和结果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事物发展链条上的环节 156

4.必然性支配着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 158

5.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过程 160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162

基本概念 162

1.认识论 162

2.先验论 163

3.反映论 164

4.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165

5.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65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65

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66

8.可知论 166

9.不可知论 166

10.主体与客体 167

11.实践 168

12.社会实践 169

13.认识 169

14.感性认识 169

15.理性认识 170

16.感觉 170

17.知觉 171

18.表象 171

19.概念 172

20.判断 173

21.推理 174

22.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174

23.科学的思维方法 175

24.归纳和演绎 175

26.抽象和具体 177

25.分析和综合 177

27.历史和逻辑 178

基本知识 179

1.致良知 179

2.经验 180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181

4.经验主义(经验论) 181

5.唯理论(理性主义) 182

6.教条主义 183

7.天才论 184

8.调查研究 184

基本原理 185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反映论 185

2.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 187

3.人的认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无限发展过程 188

基本概念 190

1.真理的谬误 190

第十章 真理 190

2.客观真理 191

3.具体真理 193

4.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193

5.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195

基本知识 196

1.主观真理论 196

2.实用主义 197

3.永恒真理 198

4.绝对主义 199

5.相对主义 200

基本原理 200

1.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 200

2.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3

1.社会历史观 206

2.历史唯心主义 206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206

基本概念 206

3.唯心史观 208

4.历史唯物主义 208

5.唯物史观 209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09

7.社会意识 210

8.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10

基本知识 210

1.地理环境决定论 210

2.社会有机论 211

3.社会达尔文主义 212

4.历史循环论 213

5.多元论历史观 213

7.人口决定论 214

6.英雄史观 214

8.社会心理 215

基本原理 215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 215

2.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217

3.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18

4.社会发展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20

第十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23

基本概念 223

1.生产力 223

2.生产关系 224

3.生产方式 225

4.社会基本矛盾 226

6.社会生产关系 227

7.社会关系 227

5.社会生产力 227

基本知识 228

1.生产资料 228

2.劳动资料 228

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229

4.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230

基本原理 231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31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234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35

第十三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38

基本概念 238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38

2.社会形态 239

基础知识 240

1.社会经济形态 240

4.社会制度 241

2.社会经济结构 241

3.经济制度 241

5.原始公社制度 242

6.奴隶制度 243

7.封建制度 244

8.资本主义制度 245

9.社会主义制度 246

10.共产主义制度 247

11.民族 248

12.家庭 248

1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49

14.上层建筑决定论 251

基本原理 252

1.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52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53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 256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258

第十四章 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262

基本概念 262

1.阶级 262

2.阶层 263

3.阶级斗争 264

4.社会革命 265

5.暴力革命 265

基本知识 266

1.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 266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267

3.等级 268

4.暴力论 269

5.阶级分析分法 269

6.社会三次大分工 270

7.阶级斗争的三种形式 271

8.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 272

9.改良主义 273

10.阶级调和论 274

11.和平过渡 274

12.机会主义 275

13.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276

14.敌我矛盾 277

15.人民内部矛盾 277

基本原理 277

1.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又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277

2.阶级的产生和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80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81

4.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必须经过社会革命 284

5.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达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的新型政权 286

1.国家 289

第十五章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89

基本概念 289

2.国体 290

3.政体 290

基本知识 291

1.奴隶主阶级专政 291

2.封建主阶级专政 291

3.资产阶级专政 292

4.无产阶级专政 292

5.巴黎公社 294

6.人民民主专政 294

7.君主制 295

8.君主专制制 295

9.君主立宪制 295

11.社会契约论 296

10.议会内阁制 296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97

基本原理 297

2.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299

3.国家的消亡是随级阶的消灭而消亡 301

4.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前政权 302

第十六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305

基本概念 305

1.社会意识形态 305

2.政治思想 306

3.法律思想 306

4.道德 307

5.宗教 309

6.艺术 311

2.政治 312

基本知识 312

1.社会心理 312

3.法制 313

4.自由、平等、博爱 313

5.基督教 314

6.伊斯兰教 314

7.佛教 315

8.文艺复兴运动 316

9.启蒙运动 317

10.共产主义道德 318

11.典型性 318

12.一神教和多神教 318

13.图腾崇拜 319

14.灵魂 319

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20

基本原理 320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22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互相联系、互为前提的 326

第十七章 科学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30

基本概念 330

1.科学 330

基本知识 331

1.自然科学 331

2.社会科学 332

3.人文科学 333

4.基础科学 333

5.应用科学 334

基本原理 335

1.科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335

2.科学的发展是受社会各种条件制约的 337

1.人民群众 340

第十八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40

基本概念 340

2.杰出人物 341

3.物质财富 341

基本知识 342

1.个人崇拜 342

2.英雄史观 343

3.群众观点 344

4.群众路线 344

基本原理 345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45

2.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349

3.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利益的杰出代表 351

4.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威信和反对个人崇拜是一致的 353

5.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35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