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民事诉讼法教程
民事诉讼法教程

民事诉讼法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柴发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6004·614
  • 页数:482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下一篇:民法概论
《民事诉讼法教程》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 1

第一节 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 1

一 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1

二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2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3

一 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婚姻法、经济法及行政法的关系 4

二 民事诉讼法与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关系 5

三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 5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任务 7

一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7

二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14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的体系 17

第五节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19

一 对事的效力 19

二 对人的效力 21

三 空间的效力 21

四 时间的效力 21

第六节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22

一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22

二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23

三 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 25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27

第一节 奴隶社会的民事诉讼法 27

一 奴隶社会民事诉讼法的产生 27

二 奴隶社会民事诉讼法的特点 28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民事诉讼法 30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事诉讼法 34

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法 34

二 英国和美国的民事诉讼法 36

第四节 旧中国的民事诉讼法 37

第五节 苏联的民事诉讼法 38

一 1923年的苏俄民事诉讼法典 38

二 《《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民事诉讼纲要》)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典》 40

第六节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事诉讼法 42

第七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45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53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53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56

一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56

二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 58

三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 59

第三节 诉讼上的法律事实 61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意义 63

第四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65

第一节 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65

一 基本原则的概念 65

二 基本原则的意义 68

第二节 民事案件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审判原则 69

一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原则 69

二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原则 72

第三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对于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75

一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75

二 对于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77

一 两审终审原则 79

第四节 两审终审原则、公开原则、合议原则 79

二 公开原则 81

三 合议原则 82

第五节 回避原则、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84

一 回避原则 84

二 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87

第六节 保障诉讼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原则 88

一 保障诉讼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原则的内容 88

二 我国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应原则的区别 90

第七节 着重调解原则 91

第八节 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原则 92

第九节 辩论原则 93

一 辩论原则的内容 93

二 我国的辩论原则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应原则的区别 95

第十节 处分原则 96

一 处分原则的内容 96

二 我国的处分原则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应原则的区别 98

第十一节 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100

一 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内容 100

二 外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的规定 102

第十二节 支持起诉原则 103

一 支持起诉原则的内容 103

二 苏联、匈牙利民事诉讼法关于社会干预的规定 104

第十三节 人民调解原则 105

一 确定人民调解原则的根据 105

二 人民调解原则的内容 106

第十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原则 107

一 管辖的意义 109

第五章 管辖 109

第一节 管辖的概念 109

二 规定管辖的原则依据和划分管辖的不同标准 110

第二节 级别管辖 114

一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 115

二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 116

三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 116

四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 116

第三节 地域管辖 117

一 一般地域管辖 118

二 特殊地域管辖 120

第四节 裁定管辖 126

一 移送管辖 126

三 管辖权的转移 127

二 指定管辖 127

第五节 一对几个国家关于管辖规定的简介 129

一 主管 129

二 级别管辖 130

三 地域管辖 132

四 协议管辖 134

五 指定管辖 135

第六章 审判组织 137

第一节 审判组织的概念与形式 137

一 审判组织的概念 137

二 审判组织的形式 138

第二节 独任制 138

第三节 合议制 139

一 第一审合议庭的组成 139

二 第二审合议庭的组成 141

三 再审案件的审判组织 142

第四节 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 142

一 合议庭的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 142

二 审判委员会对合议庭的领导和监督 143

第五节 几个外国审判组织情况简介 144

第七章 当事人 147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147

第二节 狭义的当事人 148

一 当事人的概念 148

二 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149

三 法定代表人 151

四 关于非法人团体 152

五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155

六 当事人的更换与追加 158

七 诉讼权利的承担 159

第三节 共同诉讼人 160

一 共同诉讼人的概念和意义 160

二 必要的共同诉讼 161

三 普通的共同诉讼 162

四 关于集团诉讼 163

第四节 第三人 164

一 第三人的概念 164

二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66

三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67

第八章 诉讼代理人 170

第一节 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170

一 诉讼代理的意义 170

二 诉讼代理的历史 171

三 诉讼代理的立法体例 172

第二节 诉讼代理的种类 173

一 法定代理人 173

二 指定代理人 175

三 委托代理人 177

第九章 民事诉讼中的诉 183

第一节 诉的概念 183

第二节 诉的要素 184

一 诉讼标的 184

二 诉讼理由 185

第三节 诉的种类 186

一 确认之诉 186

二 给付之诉 187

三 变更之诉 188

第四节 诉权 190

第五节 反诉 194

第六节 诉的合并和分离 196

一 诉的合并 196

二 诉的分离 198

第七节 诉讼请求的放弃和变更 199

一 放弃诉讼请求 199

二 变更诉讼请求 199

三 增加诉讼请求 200

第十章 诉讼证据 202

第一节 诉讼证据的概念 202

一 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的 202

四 诉讼证据的目的是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203

三 诉讼证据的收集,必须是合法的 203

二 诉讼证据必须是和案件事实相关联的 203

第二节 诉讼证据的种类 204

一 对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204

二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几种证据 206

第三节 证据的收集和调查 213

一 提供证据的责任 213

二 证明对象 215

三 证据的收集和调查 216

第四节 证据的判断 217

一 判断证据的原则 217

二 审查和判断各种证据应注意的问题 218

第五节 证据的保全 220

一 期间 223

第一节 期间 223

第十一章 期间、送达 223

二 期日 226

第二节 送达 228

一 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228

二 送达的效力 228

三 送达方法 229

第十二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232

第一节 概述 232

一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性质 232

二 民事强制措施的历史发展 234

三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意义 235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及其构成 236

一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 236

二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 238

第三节 强制措施及其适用 239

一 强制措施 239

二 强制措施的适用 240

第十三章 诉讼费用 242

第一节 诉讼费用概述 242

第二节 案件受理费 245

一 财产案件受理费 245

二 非财产案件受理费 247

第三节 其他诉讼费用 248

一 鉴定费和勘验费 248

二 诉讼资料副本制作费 248

二 按比例负担 249

一 败诉人负担 249

第四节 诉讼费用的负担 249

三 证人的误工补贴和差旅费 249

三 原告负担 250

四 协商负担 250

五 法院决定负担 250

六 自行负担 251

第五节 诉讼费用的减免 251

一 不交纳诉讼费用的案件 251

二 减免诉讼费用的条件 252

第十四章 普通程序 253

第一节 普通程序的作用 253

第二节 起诉和受理 254

一 起诉的条件 255

二 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 257

三 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和受理 258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 261

一 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限期被告提出答辩状 262

二 认真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 263

三 更换和追加当事人 267

第四节 诉讼保全和先行给付 267

一 诉讼保全 267

二 先行给付 270

三 对不服诉讼保全和先行给付的裁定得申请复议 272

第五节 开庭审理 272

一 开庭审理前的准备 273

二 审理开始 274

三 法庭调查 275

四 法庭辩论 280

六 撤诉、缺席判决 282

五 法庭调解 282

七 延期审理 284

八 合议庭评议 286

九 宣?判 287

十 法庭笔录 288

第五节 诉讼的中止和终结 291

一 诉讼中止 291

二 诉讼终结 292

第六节 外国第一审程序情况简介 293

一 外国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的立法 293

二 起诉 294

三 案件的审理 295

一 简易程序的概念 298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一般概述 298

第十五章 简易程序 298

二 简易程序的意义 299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99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具体规定 302

一 简便的起诉方式 302

二 简便的受理程序 303

三 以简便的方式传唤当事人、证人 303

四 实行独任制 303

五 简化开庭审理的程序 304

第十六章 特别程序 306

第一节 特别程序概述 306

一 特别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306

二 各国关于特别程序的规定 308

第二节 选民名单案件 309

第三节 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 312

一 宣告失踪人死亡的概念和意义 312

二 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的条件 313

三 宣告失踪人死亡的程序 314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 316

一 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的意义 316

二 审理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的程序 317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319

一 认定财产无主的意义 319

二 审理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程序 320

第十七章 法院调解 322

第一节 法院调解的概念和意义 322

一 法院调解的概念 322

二 法院调解的意义 323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 324

一 进行调解,必须首先查明事实,分清是非 325

二 达成调解协议,必须双方当事人自愿 325

三 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325

第三节 法院调解的程序 326

一 调解的开始 326

二 调解的进行 327

三 调解的结束 329

第四节 调解书 329

一 开头部分 330

二 内容 330

二 确定权利义务关系 331

一 结束诉讼程序 331

第五节 调解的效力 331

三 结尾部分 331

三 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 332

四 不得对调解提起上诉 332

第十八章 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334

第一节 民事判决 334

一 民事判决的概念 334

二 民事判决的种类 336

三 民事判决的内容 338

四 补充判决与判决书内容失误的补正 341

五 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342

第二节 民事裁定 345

一 民事裁定的概念 345

二 民事裁定的适用范围 346

三 民事裁定的内容 347

四 民事裁定的法律效力 348

第三节 民事决定 349

一 民事决定的概念 349

二 民事决定的适用范围 350

三 民事决定的形式 352

四 民事决定的法律效力 352

第十九章 第二审程序 354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54

一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354

二 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355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和受理 356

一 上诉权的行使 356

二 上诉的受理 359

三 上诉的撤回 360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361

一 上诉案件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361

二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原审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全面审查 362

三 开庭审理 362

四 法庭调解 363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363

一 驳回上诉的判决 364

二 改正原审判决的判决 364

三 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的裁定 364

四 自行判决 365

五 对原审裁定提起上诉的裁定 366

第五节 外国第二审程序情况简介 366

一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368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68

第二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 368

二 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369

第二节 再审的提出 370

一 提出再审的条件 370

二 提出再审的程序 372

三 当事人的申诉 373

第三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 374

一 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审判程序 375

二 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审判程序 375

第四节 外国审判监督程序情况简介 376

二 执行的概念 378

一 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区别与联系 378

第一节 执行程序的概述 378

第二十一章 执行程序 378

三 执行制度的历史 379

四 执行的意义 380

五 外国民事执行程序简介 382

第二节 执行的一般规定 383

一 执行根据 383

二 执行异议 385

三 协助执行 386

四 执行对象 386

第三节 执行组织 388

第四节 执行开始 390

一 申请执行 390

二 移交执行 391

一 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者劳动收入 394

第五节 执行措施 394

二 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 395

三 强制被申请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或者票证 398

四 强制被申请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399

五 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400

六 划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存款 401

第六节 执行中止和终结 402

一 执行中止 402

二 执行终结 404

三 执行和解 405

第七节 执行回转 406

一 执行回转的概念 406

二 执行回转的原因 406

三 执行回转的措施 407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 408

第二十二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408

第二节 一般原则 412

一 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原则 413

二 诉讼权利同等原则 413

三 对等原则 415

四 司法豁免权原则 416

五 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原则 418

六 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 420

七 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421

第三节 期间、送达 422

一 期间 422

二 送达 424

第四节 诉讼保全 425

一 司法协助的概念 427

第五节 司法协助 427

二 一般司法协助 428

三 对外国判决、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430

第二十三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 432

第一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历史发展 432

第二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435

一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 435

二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和作用 435

第三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原则 438

一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 438

二 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基层组织的关系 439

三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原则 441

第一节 仲裁的概念 443

第二十四章 仲裁 443

第二节 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 446

第三节 经济合同纠纷的仲裁 448

一 进行仲裁的原则 449

二 仲裁管辖 450

三 仲裁机构 451

四 仲裁程序 452

五 仲裁费用 456

第四节 涉外仲裁 456

一 申请与受理 457

二 仲裁机构 458

三 仲裁程序 459

四 仲裁裁决的执行 460

第一节 公证法规与公证组织 462

一 公证法规的性质 462

第二十五章 公证 462

二 公证机关的任务 464

三 公证与鉴证、签证、认证的区别 465

四 行使公证权的组织机构 467

第二节 公证的原则 468

一 真实原则 468

二 合法原则 469

三 保密原则 469

四 回避原则 470

五 便利当事人原则 470

第三节 公证事务的管辖 471

一 一般地域管辖 471

二 特殊地域管辖 471

四 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 472

三 协议管辖 472

五 指定管辖 473

第四节 公证处的业务 473

一 证明法律行为 473

二 证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475

三 证明法律事实 475

四 证明无争议的债权文书并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 475

五 办理与公证有关的辅助工作 476

第五节 公证的程序 477

第六节 涉外公证 478

第七节 公证的效力 479

一 具有证明的效力 480

二 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480

三 具有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的效力 48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