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脾阴学说研究
中医脾阴学说研究

中医脾阴学说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汤一新,安浚著(乐山市中医院)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2316728
  • 页数:189 页
图书介绍:
《中医脾阴学说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概说 1

第一节 脾阴虚简论 1

序一 1

序二 2

序三 3

一、概念辨析 3

二、病因病机 5

三、治疗概要 5

一、理论基础的奠定 8

第二节 脾阴学说的源流 8

二、临床证治基础的奠定 11

三、唐宋金元的发展 12

四、明清的繁衍 13

五、近代的探讨 17

第二章 古代中医名著中的脾阴虚证治探讨 20

第一节 《金匮要略》中的脾阴虚证治 20

一、脾阴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0

二、顾护脾阴在《金匮》治疗中的体现 22

一、独到的理论见地 29

第二节 《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脾阴虚证治 29

二、颇具特色的滋脾案例 30

第三节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脾阴虚证治 33

一、倡导“淡以养脾” 34

二、脾阴不足阴气同补 34

三、滋脾治喘培土生金 35

四、巧用山药滋脾阴治大病 36

第四节 《血证论》中的脾阴虚证治 37

一、治疗血证注重脾阴 38

二、脾脏阴阳相辅相成 38

三、脾阴脾湿详加辨析 39

四、脾阴居中濡润诸脏 40

五、诸脏阴虚各施基属 40

第三章 脾阴虚证的诊治 43

第一节 脾阴虚与胃阴虚证治差别 43

一、混淆溯源 43

二、分辨依据 44

三、治疗差异 45

第二节 脾阴虚与脾气虚证治差别 47

一、脾阴虚的临床特征 48

二、鉴别诊断 48

三、治疗差异 49

一、脏腑阴之同 50

第三节 脏腑之阴的同和异 50

二、脏腑阴之异 51

第四节 脾阴虚及相关证候规范 54

一、脾阴虚证 54

二、脾气虚证 56

三、脾阳虚证 58

四、胃阴虚证 60

五、胃气虚证 61

六、胃阳虚证 62

一、滋脾药物的性味 64

第五节 滋脾药物的性味和归类 64

二、滋脾药物的归类 67

第六节 滋脾方药在临床各科的运用 68

一、内科 68

二、妇科 91

三、儿科 97

第七节 脾阴虚证的针刺疗法 108

第八节 脾阴虚证的气功疗法 111

一、养生功 112

二、导引周天功 113

第九节 脾阴虚证的太极拳疗法 113

第十节 脾阴虚证的药食调摄 115

第十一节 滋养脾阴法潜力设想 116

第四章 八十年代关于脾阴学说的争鸣概况 120

第二节 关于脾阴的概念 122

第三节 关于脾阴的生理功能 124

第四节 关于脾阴虚的病因病机 127

第五节 关于脾阴虚证的临床特征 128

第一节 关于五脏皆应分阴阳 129

第六节 关于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 131

第七节 关于脾阴虚与胃阴虚的鉴别 133

第八节 关于脾阴虚证的治法和方药 136

第九节 关于脾阴虚证的现代研究 141

一、皮温测定对脾阴虚证诊断价值初探 147

附录 147

二、脾阴虚证植物神经机能状态初探 151

三、脾阴虚证体液免疫机能初探 154

四、脾阴虚证前列腺素调节功能初探 158

五、脾阴虚证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初步观察 159

六、信息分析在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161

七、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客观指标初探 168

八、脾胃阴虚证血浆环核苷酸的对比研究 173

九、30例脾阴虚证患者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测定 176

十、养真汤对实验动物消化系统运动影响的初步研究 179

十一、脾阴虚证的中医临床观察和血浆蛋白测定 18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