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土壤资源
中国土壤资源

中国土壤资源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其国等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305010421
  • 页数:561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土壤资源》目录

第一章 土壤资源与研究 1

前言 1

一、土壤资源 2

(一)土壤资源与土地资源 2

(二)土壤资源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3

(三)土壤资源的基本特点 5

二、土壤资源研究 7

(一)土壤资源研究的出发点 7

(二)土壤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0

三、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开放利用方向 12

(一)土壤资源的特点 12

(二)土壤资源利用的存在问题 14

(三)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方向 16

(一)我国古代土壤分类成就 21

一、土壤分类的发展 21

(二)农民群众土壤分类命名的经验 22

(三)近代土壤分类的起步 23

(四)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的建树 23

(五)土壤系统分类的开始 27

二、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30

第二章 中国土壤分类 30

(一)诊断表层 31

(二)诊断表下层 31

(三)诊断特性 31

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34

(一)土壤分类、命名原则 34

(二)高级分类级别系统 43

(三)土纲的检索 43

一、元素迁移 48

第三章 中国土壤地球化学概要 48

二、土壤地球化学类型 50

三、土壤地球化学分区 55

四、森林土壤地球化学 58

(一)杉木人工林和阔叶杂木林生长的养分消耗 58

(二)杉木人工林和阔叶杂木林凋落物的养分归还 60

(三)杉木人工林土壤侵蚀和林粮间作的养分消耗 61

(四)杉木人工林和阔叶杂木林土壤养分平衡状况的差异 62

五、生物土壤地球化学地方病 63

(一)大骨节病的分布及病区、非病区环境中的硒水平 65

(二)病区与非病区环境及人体含硒界线值 68

(三)水、粮供硒量与发硒含量的关系 69

(四)提高人体硒水平对预防大骨节病的效果 70

第四章 中国土壤的地理分布 72

一、我国土壤分布的地理背景 72

二、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75

(一)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 76

(二)土壤的垂直分布 81

(三)土壤的垂直与水平复合分布 88

(一)土壤中域分布 92

三、土壤的中域与微域分布规律 92

(二)土壤微域分布 98

第五章 中国土壤的肥力状况 101

一、我国土壤中养分状况 101

(一)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的地理分布 101

(二)磷素的土壤地理分布规律 104

(三)土壤钾素分布规律 105

二、土壤肥力与植物生长 107

(一)自然植被与土壤同步演替 107

(二)作物生长与土壤条件 108

(一)改善农田环境 112

三、土壤肥力的培育与调节 112

(二)改造土体构型 113

(三)土壤养分的调节 114

第六章 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特点与利用 116

一、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的主要特点 116

(一)砖红壤、赤红壤与红壤 118

(二)砖黄壤、赤黄壤和黄壤 121

(三)其他土壤类型 124

二、本区土壤资源的区域利用特点 124

(一)土壤资源的数量有利用现状 124

(二)土壤的区利用改良 126

三、红壤的利用改良 128

(一)红壤的肥力特性 128

(二)红壤利用改良的主要措施 131

(三)红壤的综合利用 134

四、热带土壤的开垦和橡胶种植 137

(一)开垦植胶的土壤管理与改良 138

(二)热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141

第七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土生态特点及其高产土壤管理 145

(一)修筑稻田 146

一、水稻土发生演变 146

(二)水稻土的定向培育 148

(三)剖面发育 150

二、水稻土类型及其性质 153

(一)侧渗型水稻土 153

(二)滞水型水稻土 157

(三)潴育型水稻土 159

(四)潜育型水稻土 161

(五)沼泽型水稻土 164

(六)渗育型水稻土 164

三、高产水稻土的管理 168

(一)高产水稻土的环境条件 169

(二)肥沃水稻土的特性 170

(三)高产水稻土的管理 172

第八章 黄淮海平原土壤的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 177

一、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177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177

(二)地貌与水文特点 179

(三)土壤 181

(四)社会经济概况和农业生产 184

(一)旱、涝、盐碱的发生及规律 185

二、旱、涝、盐碱的发生和治理 185

(二)旱、涝、盐碱治理的主要经验 187

三、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的示范基地及其效益 192

第九章 东北荒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97

一、自然条件、利用现状及生产概况 197

(一)自然条件 197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生产概况 202

二、宜农荒地划分依据与分类评价 203

(一)宜农荒地划分依据 203

(二)荒地分类评价 204

三、荒地的分类与面积 207

四、荒地利用与农林牧用地布局调整 211

(一)荒地开发利用的有关问题 211

(二)搞好农林牧用地的布局调整 214

第十章 草原土壤的特点及其利用改良 216

一、草原土壤的特点 216

二、主要草原土壤类型及其基本性质 218

(一)黑钙土 218

(二)栗钙土 223

(三)棕钙土 228

(一)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36

三、草原土壤的合理利用 236

(二)合理利用原则 237

(三)基本草牧场建设与草原土壤改良 239

四、土壤沙化及其防治 243

(一)土壤沙化 244

(二)土壤沙化成因分析 245

(三)土壤沙化的防治 247

第十一章 漠境地区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 250

(一)漠土的共性 251

一、漠土的特点 251

(二)漠土的差异性 253

二、漠土的综合利用 256

三、漠土农牧用地的基本建设 259

四、漠土的改良和培肥 263

(一)防止侵蚀,客土改良 263

(二)合理耕作,克服干板 265

(三)用养结合,施肥轮作 267

(一)冻融的影响 272

一、形成特点 272

第十二章 西藏高原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 272

(二)有机物质累积的特点 274

(三)土壤发育的幼年性和古土壤的残余性 275

二、土壤利用特点 278

(一)土壤类型多,利用各异 279

(二)农牧并重 281

(三)土壤差异明显 281

三、土壤的利用改良途径 283

(一)耕作土壤 283

(四)土壤的生产潜力大 283

(二)牧地土壤 289

第十三章 沼泽土资源及其利用改良 292

一、沼泽土形成特点与演变 292

(一)形成特点 292

(二)沼泽土的演变 294

二、沼泽土的主要亚类 298

(一)草甸沼泽土 299

(二)腐殖质沼泽土 300

(四)泥炭沼泽土 301

(三)泥炭腐殖质沼泽土 301

(五)泥炭土 302

三、沼泽土的利用改良 303

(一)连片沼泽土的改良 304

(二)腐殖质沼泽土的改良 305

(三)泥炭沼泽土的改良 306

(四)泥炭(草炭)资源的利用 311

一、资源特点 314

(一)分布广 314

第十四章 低产水稻土资源及其改良利用 314

(二)类型多 316

(三)潜力大 316

二、低产水稻土的类型 317

三、冷浸田的改良利用 318

(一)低产原因 319

(二)改土措施 322

四、粘结田的改良利用 325

(一)低产原因 325

(二)改土措施 326

五、沉板田的改良利用 329

(一)低产原因 330

(二)改土措施 331

六、反酸田的改良利用 334

(一)低产原因 334

(二)改土措施 336

第十五章 海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滨海盐土治理 339

一、海涂资源及其主要特征 339

(一)海涂资源的概况 339

(二)海涂资源的主要特征 340

二、滨海土壤的分布 343

三、滨海盐土的治理与合理利用 346

(一)水利土壤改良 346

(二)种植水稻,改良土壤 347

(三)合理耕作和施肥 348

(四)植树造林与种植绿肥 348

四、海涂的综合利用 349

(一)海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50

(二)海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352

(三)海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353

(四)海涂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355

第十六章 石灰土、紫色土和火山灰土 361

一、石灰土的综合利用 361

(一)我国的石灰土资源 361

(二)石灰土的肥力特点 364

(三)石灰土的综合利用 367

二、紫色土的合理利用 369

(一)形成特点 369

(二)主要性状 372

(三)因土利用 374

三、火山灰土资源 376

(一)形成特点 376

(二)主要性状 378

(三)土壤利用 381

第十七章 中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382

一、侵蚀因素分析及评价 382

(一)自然因素 382

(二)人为因素 388

(三)评价 389

(一)侵蚀类型多 390

二、土壤侵蚀特点及发展过程 390

(二)侵蚀程度高 392

(三)区域性特点 393

(四)侵蚀发展过程 398

三、土壤侵蚀的危害及潜在危险 400

(一)破坏土壤和土地资源 400

(二)泥沙危害 401

(三)恶化生态系统 402

(四)侵蚀的潜在危险 402

四、土壤侵蚀防治策略 404

第十八章 中国土壤利用改良分区 409

一、分区的原则与依据 410

(一)土壤利用改良分区的原则 410

(二)土壤利用改良分区的依据 411

二、分区系统 413

三、分区概述 423

第十九章 土壤资源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434

一、土壤资源评价的原则和对象 434

(一)土壤资源评价原则 434

(二)评价对象 436

二、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437

三、评价项目的选取与标准的制定 439

(一)评价项目的选取 439

(二)评价标准的制定 441

四、综合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 443

五、土壤资源的数量统计和数据分析 447

第二十章 土壤资源研究中的系统分析与模型方法 452

一、系统分析与模型方法 452

二、土壤-作物-大气系统及其生产水平层次 454

(一)作物生长潜力模型 457

三、作物生产系统的动态模型 457

(二)蒸散作用模型 458

(三)土壤水平衡方程 459

(四)根-土壤营养物质交换模型 460

(五)作物生产系统的产量动态模型 461

四、农田空间变异的作物产量模型 461

五、土地生产力的宏观统计模型 464

第二十一章 土壤空间变异及其研究方法 470

一、土壤空间变异性 471

(一)系统变异与随机变异 471

(二)土壤空间变异的通性 473

二、土壤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 474

(一)采样观测方法 474

(二)概率统计方法 476

(三)多元统计方法 479

(四)地统计学方法 482

三、土壤空间变异的套合结构分析 486

(一)土壤空间变异的尺寸因子和套合性 486

(二)套合采样与分析 488

(三)半方差函数的套合模型 489

(四)分数维(Fractals)概念的应用 490

第二十二章 土被结构特点与土壤资源合理利用 493

一、单元土区的概念及其特点 494

(一)单元土区的概念 494

(二)单元土区的特性 496

(三)单元土区在土壤组合中的地位 498

二、土壤组合类型及其特点 499

(一)土壤组合概念及其发展 500

(二)土壤组合特性解剖 504

(三)土壤组合分类及代表类型简介 510

(一)土壤地带性内涵 514

三、土被结构与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 514

(三)土被结构与土壤区划 515

(二)土被研究与制图 515

(四)土被结构与农业区划 516

第二十三章 土壤资源制图 518

一、土壤图制图单元的概述 518

(一)简单制图单元 518

(二)复合制图单元 520

二、土相 521

(二)土相的划分 522

(一)土相的特征 522

三、遥感图像解译在土壤调查制图中的应用 524

(一)遥感图像解译土壤的特点和可行性 524

(二)遥感图像土壤制图的调查强度 525

(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和步骤 526

四、陆地卫星磁带的土壤解译 533

(一)计算机辅助土壤解译的现状 533

(二)土壤磁带解译的工作过程 534

(一)两个基本概念 536

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土壤图 536

(二)ARC/INFO的数据模式 538

(三)完整的数字化土壤图的组成部分 540

六、土壤和土壤资源评级制图 544

(一)制图单元 544

(二)土壤和土资源评级制图方法 545

第二十四章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547

一、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特点 547

(一)信息系统的产生 547

(二)空间信息的结构类型 548

二、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组成 549

(一)计算机硬件 550

(二)计算机模块 551

(三)系统的组织 554

三、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 555

(一)评价玉米种植的适宜性 555

(二)评估水土流失的影响 556

(三)评价建立经济作物加工厂的可行性 558

(四)其它的应用 558

四、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展望 5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