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  第2版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  第2版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振义等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32339246
  • 页数:683 页
图书介绍: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 第2版》目录

第一篇 止凝血机制的基础理论 2

第一章 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止血促栓和抗栓功能 2

第一节 血管的止血功能 2

第二节 内皮细胞生长的调节 3

第三节 血管内皮细胞的促栓和抗栓功能 4

第二章 巨核细胞 18

第一节 巨核细胞生成 18

第二节 巨核细胞的形态学 21

第三节 巨核细胞的生理功能 22

第四节 巨核细胞的病理异常 23

第五节 巨核细胞白血病与白血病巨核细胞系 24

第六节 巨核细胞生成的调控 26

第三章 血小板 34

第一节 血小板的超微结构 34

第二节 血小板膜糖蛋白 38

第三节 血小板的脂质代谢 43

第四节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48

第五节 血小板功能的调节 55

第四章 血液凝固 61

第一节 凝血因子的特征 61

第二节 凝血过程 80

第五章 抗凝机制 91

第一节 抗凝血酶-Ⅲ 91

第二节 蛋白C系统 93

第三节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97

第四节 其他抗凝物质 100

第六章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03

第一节 纤溶系统的组成成分和激活 103

第二节 纤溶系统各成分的产生部位、结构、功能和血浆水平变化 104

第七章 新生儿及婴幼儿止凝血、抗凝及纤溶特点 121

第八章 老年人止凝血功能的特点 127

第二篇 血栓与止血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34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一般原理及研究方法 134

一、核酸的结构 134

二、基因及其表达调控 135

三、人类基因缺陷的主要类型 136

四、分子生物学常用的工具酶 137

五、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138

六、分子克隆 140

七、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若干方法 142

八、实验性基因操作 143

第二章 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子生物学 145

第三章 血小板的分子生物学 149

第四章 凝血因子的分子生物学 156

第五章 抗凝因子的分子生物学 161

第六章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分子生物学 166

第七章 血友病的基因治疗 169

第三篇 出血性疾病 174

第一章 出血性疾病总论 174

第一节 出血性疾病分类 174

第二节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178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182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186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189

第二章 血管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 205

第一节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205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 208

第三节 其他血管性紫癜 211

一、异常蛋白血症性血管性紫癜 211

二、单纯性紫癜 212

五、老年性紫癜 213

六、机械性紫癜 213

四、感染性血管性紫癜 213

三、药物性血管性紫癜 213

七、维生素C缺乏症 214

八、自身红细胞致敏性紫癜及DNA自身致敏性紫癜 214

九、艾-唐氏综合征(Ehlers-Danlossyndorme) 214

十、其他血管性紫癜 216

第三章 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 217

第一节 血小板增多 217

一、特发性血小板增多 217

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220

第二节 血小板减少 222

一、血小板生成减少 222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27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27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36

三、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238

四、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239

五、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42

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44

七、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251

八、输血后紫癜 256

九、海绵状血管瘤 257

十、血小板分布异常 259

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 259

低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260

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260

第四章 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 261

第一节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 261

一、巨血小板综合征(Bernard-Soulier综合征) 261

二、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 264

三、对胶原反应缺陷 266

四、血小板无力症 267

五、血小板释放功能缺陷 269

贮存池缺陷 270

α颗粒缺陷 271

α及δ颗粒缺陷 271

六、花生四烯酸代谢障碍性疾病 272

花生四烯酸释放缺陷 272

环氧化酶缺乏症 272

血栓烷A2(TXA2)合成酶缺乏症 273

对TXA2反应性及Ca2+动员缺陷 273

七、血小板凝血缺陷性疾病 274

八、先天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的治疗 275

第二节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 276

一、尿毒症 276

二、骨髓增生性疾病 277

三、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78

四、异常球蛋白血症 278

六、抗血小板抗体 279

五、心肺旁路手术 279

七、输贮存的血小板 280

八、肝病 280

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80

十、药物 280

第五章 凝血因子减少所致出血 283

第一节 先天性或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 283

一、血友病A 283

二、血友病B 294

三、血管性血友病 298

四、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 310

五、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311

六、其他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 313

先天性低凝血酶原血症和凝血酶原缺乏症 313

先天性因子V缺乏症 314

先天性因子Ⅶ异常 314

先天性因子Ⅹ异常 316

先天性因子Ⅻ缺乏症 317

先天性因子Ⅺ缺乏症 317

第二节 获得性凝血因子减少所致出血 319

一、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 319

二、获得性因子V减少症 322

三、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323

四、获得性因子Ⅻ减少症 323

第六章 凝血因子结构异常 325

第一节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325

一、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325

二、继发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332

第二节 异常凝血酶原血症 332

第七章 病理性抗凝物质所致出血性疾病 334

第一节 因子Ⅷ抑制物 334

第二节 其他止凝血因子抑制物 336

第三节 肝素样抗凝物质 337

第八章 纤溶亢进所致出血性疾病 339

一、先天性或遗传性纤溶亢进 339

先天性循环纤溶酶原活化剂增多 339

先天性或遗传性纤溶酶原活性剂抑制物-1(PAⅡ-1)异常 340

遗传性α2-纤溶酶抑制物缺乏症 341

二、获得性纤溶亢进 343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46

第十章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359

第一节 血小板异常 359

一、血小板减少 359

二、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 361

三、血小板增多 361

第二节 凝血因子异常 361

一、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362

二、获得性止凝血功能异常 363

一、血管性紫癜 365

第十一章 老年人出血性疾病 365

二、血小板性出血 366

三、凝血机制障碍 367

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 368

第四篇 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372

第一章 血栓形成的部位、发生率、结构、分类及演变 372

第一节 血栓形成的部位和发生率 372

第二节 血栓的结构和分类 373

第三节 血栓演变 373

第二章 血栓形成的机制 375

第一节 血管因素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375

第二节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378

第三节 白细胞及红细胞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379

第四节 凝血因子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381

第五节 抗凝因子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383

第六节 纤溶系统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386

第七节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387

第三章 血栓形成的诊断方法 391

第一节 器械性诊断方法 391

第二节 血液学诊断方法 392

第四章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396

第一节 抗凝剂 396

一、肝素 396

二、低分子量肝素 401

三、非肝素葡糖胺聚糖类抗凝剂 404

四、香豆素和?二酮类抗凝剂 405

五、其他抗凝剂 408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410

一、阿司匹林 410

二、双嘧达莫 411

三、磺吡酮 411

四、噻氯匹定 411

六、中草药 412

五、其他抗血小板药 412

第三节 溶栓剂 413

一、来源、性质与作用 413

链激酶 413

酰基纤溶酶原SK活化剂复合物 413

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 414

前尿激酶 414

尿激酶 414

二、适应证及疗效比较 415

三、禁忌证 416

四、剂量 416

五、不良反应及处理 417

六、应用溶栓剂期间的检测方法 418

七、溶栓疗法中存在的问题 418

九、促进纤溶活性的药物 419

八、改进溶栓疗法的措施 419

第四节 蛇毒类抗栓剂 420

第五节 降低血粘度的药物 421

第六节 血栓的基因疗法 423

第五章 血栓栓塞性疾病 424

第一节 静脉血栓形成 424

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32

第三节 急性动脉栓塞 437

第四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441

第五节 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与血栓形成 442

一、血栓形成诸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443

二、血栓形成相关分子标记物检测在冠心病的意义 447

三、抗凝、抗血小板及溶栓治疗与冠心病 449

第六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 451

第七节 易栓症 460

一、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陷症 461

二、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463

三、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 466

四、活化蛋白C辅因子-Ⅱ缺陷症 467

五、遗传性肝素辅因子-Ⅱ缺陷症 469

六、先天性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470

七、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过多 471

八、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472

九、家族性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增多症 474

十、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475

第六章 中医学对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治 478

第一节 中医学对血栓性疾病的认识 478

第二节 中医学对血栓性疾病、高凝状态与易栓症的防治 479

第三节 中医学对出血性疾病的认识与治疗 485

第五篇 各种疾病中的止凝血异常 488

第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与止凝血异常 488

第二章 肺部疾病中的血栓与止血问题 496

第一节 肺血栓栓塞 496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血栓 500

第三节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血栓形成 501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高凝状态 503

第五节 咯血 504

第三章 肾脏疾病中的出血和血栓形成 507

第一节 肾脏疾病中的出血问题 507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507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509

第二节 肾脏疾病中的血栓形成 510

一、肾脏疾病中的血栓前状态 510

二、肾脏疾病中的血栓形成 513

第四章 肝脏疾病中的出血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16

第一节 肝脏疾病中的出血问题 516

第二节 肝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20

第五章 糖尿病中的止血与血栓 525

第一节 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 525

第二节 血小板功能异常 526

第四节 血液流变学改变 527

第三节 凝血和抗凝功能异常 527

第五节 血栓形成的防治 529

第六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出血与血栓形成 531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出血问题 531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栓形成机制 532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的临床表现 533

第四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出血、血栓的防治 534

第七章 感染中的出血问题 536

第八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出血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39

第一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出血问题 539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42

第九章 止凝血与肿瘤 546

第一节 肿瘤对止凝血功能的影响 546

第二节 止凝血有关因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549

第三节 干扰肿瘤扩散和转移的可行性和理论依据 552

第一节 血透与腹透中的止血功能改变 555

第十章 血透与腹透中的血栓与止血 555

第二节 血透与腹透中的血栓形成 556

第三节 血透与腹透中血栓的防治 557

第四节 血透与腹透导管中血栓形成问题 557

第五节 血透与腹透中抗凝药物的应用 558

第十一章 体外循环及人工瓣膜、人工心脏中的止凝血功能异常 560

第一节 体外循环中的止凝血功能异常 560

第二节 人工瓣膜中的止凝血功能异常 563

第三节 人工心脏中的止凝血功能异常 565

第十二章 器官移植中的血栓形成与出血 567

第十三章 外科手术中的出血与血栓形成 572

第一节 外科手术中的出血 572

第二节 外科手术中的血栓形成 577

第三节 外科手术中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82

第十四章 视网膜疾病中止凝血异常 586

第一节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586

第二节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588

第三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590

第一节 妇产科中的出血 592

一、妇产科中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92

第十五章 妇产科中的出血与血栓形成 592

二、妊娠合并免疫性(特性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96

三、妊娠合并再障或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598

四、妊娠合并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出血性疾病 599

五、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600

六、节育环所致子宫出血 600

第二节 妇产科中的血栓形成问题 601

第六篇 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检查 608

第一章 实验室检查的筛选试验 608

第一节 血管壁和血小板的筛选试验 608

一、出血时间(BT) 608

二、血小板计数(PLT或BPC) 608

三、血块收缩时间(CRT) 609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 610

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 610

第二节 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 610

一、凝血时间(CT) 610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611

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Quick一期法) 611

四、凝血酶(凝结)时间(TT或TCT) 611

第三节 病理性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 612

一、复钙交叉试验 612

二、游离肝素时间测定(凝血酶时间延长加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612

第四节 纤溶系统的筛选试验 613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613

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 613

反身血凝法 613

葡萄球菌聚集试验(SCT) 613

FDP胶乳颗粒凝集法 613

二、甲襞微循环检查 615

一、阿司匹林耐量试验(ATT) 615

第二章 血管与血小板的实验室检查 615

第一节 血管壁的实验室检查 615

三、vWF多聚体分析 617

四、前列环素代谢物质检测 618

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检测(放射免疫法) 618

6-酮-前列腺素F1α检测(ELⅡSA法)尿中去二甲基-6-酮-PGF1α(DM-6-酮-PGF1α)检测 619

第二节 血小板体积及生存时间检测 619

一、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MPV) 619

二、血小板生存时间检测(PLS) 620

放射性核素检测法 620

非放射性核素检测法(丙二醛法与血栓烷B2法) 620

第三节 血小板功能检测 621

一、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 621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621

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 621

血小板ATP释放试验 622

自发性血小板聚集试验 622

三、血小板释放试验 622

5-羟色胺检测(荧光光度法) 623

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P)检测(放射免疫法) 623

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检测(ELISA法) 623

血小板钙流检测 624

第四节 血小板凝血活性检测 624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试验(PF3aT) 624

第五节 血小板代谢活性检测 625

一、血栓烷B2(TXB2)检测 625

TXB2检测(放射免疫法) 625

TXB2检测(ELISA法) 625

二、去二甲基-TXB2(DM-TXB2)与11-去氢-TXB2(11-DH-TXB2)检测(ELISA) 625

四、前列腺素E2(PGE2)检测(放射免疫法) 626

五、血小板内cAMP和cGMP测定(放射免疫法) 626

三、17-碳羟酸(HHT)与12-羟花生四烯酸(12-HETE)检测(高效液相层析法) 626

第六节 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 627

一、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AGE) 627

二、血小板膜糖蛋白(GP)定量检测(放射免疫法) 627

第七节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 628

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检测(ELISA法) 628

二、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和PAC4检测(放射免疫竞争法) 628

三、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检测(ELISA法) 629

四、药物相关自身抗体检测 629

五、抗心磷脂自身抗体检测 629

六、同种抗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鉴别(ELISA法) 629

第三章 血浆凝血因子的实验室检查 631

第一节 内源凝血系统检测 631

一、血浆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测定(一期法) 631

二、血浆因子Ⅷ:C抗原(FⅧ:CAg检测) 631

四、血浆vWF:Ag/FⅧ:C比值检测 632

三、血浆vWF相关抗源(vWF:Ag或FⅧR:Ag)检测 632

五、血浆vWF:Ag双向交叉免疫电泳检测 633

六、血浆瑞斯脱霉素辅因子(vWF:RcoF)定性检测 633

七、血浆vWF:RcoF定量检测 634

八、血浆因子Ⅸ促凝活性(FⅪ:C)测定(一期法) 634

九、血浆因子Ⅺ:C抗原(FⅪ:Ag)检测 634

十、血浆因子Ⅺ促凝活性(FⅪ:C)检测(一期法) 634

十一、血浆因子Ⅺ抗原(FⅪ:Ag)检测 635

十二、血浆因子Ⅻ促凝活性(FⅪ:C)测定(一期法) 635

十三、血浆因子Ⅻ:C抗原(FⅪ:Ag)检测 635

十四、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检测 635

十五、组织激肽释放酶(t-K)检测 636

十六、凝血酶原消耗试验(PCT) 636

十七、PCT纠正试验 637

十八、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 637

二十、Biggs凝血活酶生成试验(B-TGT) 638

十九、STGT纠正试验 638

一、血浆凝血酶原促凝活性(FⅡ:C)检测 639

一期法 639

发色底物法 639

第二节 外源凝血系统检查 639

二、血浆凝血酶原抗原(FⅡ:Ag)检测 640

三、异常凝血酶原抗原检测(火箭电泳法) 640

四、血浆因子v促凝活性(FⅤ:C)测定(一期法) 640

五、血浆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检测(一期法) 641

六、血浆因子Ⅹ促凝活性(FⅩ:C)检测 641

一期法 641

发色底物法 641

七、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 642

八、HPT纠正试验 642

九、蝰蛇毒时间(RVVT或Stypven时间) 642

第三节 检查凝血第三阶段的试验 643

一、血浆纤维蛋白原(Fg)定量检测 643

十、蝰蛇毒磷脂凝固试验(RVVCT) 643

十一、蝰蛇毒复钙时间(RVVRT) 643

二、125Ⅱ-纤维蛋白原半寿期测定 644

三、因子ⅩⅢ的筛选试验 644

四、单碘醋酸耐量试验 644

五、血浆因子ⅩⅢ亚基抗原检测 645

六、血浆因子ⅩⅢ活性检测 645

第四章 生理性抗凝因子的实验室检查 646

第一节 肝素辅因子检测 646

一、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检测(发色底物法) 646

二、抗源血酶-Ⅲ抗原(AT-Ⅲ:Ag)检测(火箭电泳法) 646

三、肝素辅因子-Ⅱ活性(HC-Ⅱ:a)检测 646

一、蛋白C抗原(PC:Ag)检测(火箭电泳法) 647

二、蛋白C活性(PC:a)检测(发色底物法) 647

第二节 蛋白C系统检查 647

四、抗凝血酶Ⅲ-肝素复合物(ATH)检测(ELISA法) 647

三、蛋白S抗原(PS:Ag)检测(免疫火箭电泳法) 648

第三节 其他生理性抗凝因子检查 648

一、α2-巨球蛋白抗原(α2-M:Ag)检测(火箭电泳法) 648

二、α1-抗胰蛋白酶抗原(α-AT)检测(火箭电泳法) 648

三、C?灭活物抗原(C?INH:Ag)检测(火箭电泳法) 648

四、C?灭活物活性(C?INH:a)检测(酯酶抑制法) 649

第五章 病理性抗凝物质的实验室检查 650

第一节 肝素抗凝物质检测 650

一、凝血酶凝结时间(TCT)法 650

二、加钙凝血酶凝结时间(TCCT)法 650

三、发色底物法 650

四、微量肝素检测法 650

三、因子ⅩⅢ交叉试验 651

二、凝血因子Ⅱ:C、Ⅴ:C、Ⅶ:C、Ⅸ:C、Ⅺ:C、Ⅻ:C抑制物检测 651

一、凝血因子Ⅷ:C抑制物检测 651

第二节 凝血因子抗凝物质检测 651

第三节 其他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查 652

一、蕲蛇酶时间(AT)测定 652

二、爬虫酶时间(REPT)测定 652

免疫扩散法 653

二、纤溶酶原抗原(PLG:Ag)检测 653

一、纤溶酶原活性(PLG:a)检测(发色底物法) 653

第二节 纤溶酶原和纤溶酶检测 653

纤维蛋白平板溶解试验 653

第一节 纤溶总活性检测 653

第六章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实验室检查 653

ELISA法 654

酶联凝固(ELCA)法 654

三、纤溶酶活性(PL:a)检测(发色底物法) 654

二、t-PA抗原(t-PA:Ag)检测(ELISA法) 655

ELCA法 655

发色底物法 655

一、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t-PA:a)检测 655

第三节 纤溶酶原活化剂检测 655

三、尿激酶检测(琼脂平板法) 656

第四节 纤溶系统抑制物的检测 656

一、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活性(PAI:a)测定 656

发色底物法 656

ELCA法 656

二、PAI抗原(PAI:Ag)检测(免疫火箭电泳法) 657

三、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a)检测(发色底物法) 657

四、α-PI抗原(α2-PI:Ag)检测(ELISA法) 657

第五节 纤维蛋白单体及降解产物检测 657

一、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657

胶乳颗粒凝集试验(Fitest) 658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658

温育血浆连续凝血酶时间(STT)测定 658

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 658

二、纤维蛋白单体(FM)检测(血凝法) 658

FD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659

第七章 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检查 660

第一节 全血粘度检测 660

一、旋转式粘度计检测 660

二、毛细管粘度计检测 661

三、全血还原粘度检测 661

四、全血比粘度检测 662

第二节 血浆和血清粘度检测 662

第三节 红细胞聚集性检测 662

一、粘度测量法 662

二、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 663

三、血沉方程K值计算 663

毛细管粘度计法 664

旋转式粘度计检测法 664

一、粘性检测法 664

第四节 红细胞变形性(RCD)检测 664

二、微孔滤膜法 665

全血过滤法 665

红细胞悬浮液滤过法 665

第五节 红细胞表面电荷检测(红细胞电泳) 665

第六节 血细胞比容(HCT)检测 666

第七节 体外血栓形成试验 666

第八章 分子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查 668

第一节 内皮细胞受损标志物的检测 668

一、内皮素-1(ET-1)的检测 668

放射免疫法 668

ELISA法 668

二、Weibel-Palade(棒管状)小体鉴定 668

一、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检测(ELISA法) 669

第二节 血小板激活的分子标志物检测 669

三、血栓调节蛋白抗原(TM:Ag)检测 669

四、血栓调节蛋白活性(TM:a)检测 669

二、血小板第4因子(PF4)检测 670

三、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检测 670

第三节 凝血因子活化的标志物检测 670

一、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检测 670

二、纤维蛋白肽A(FPA)检测 671

三、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的测定 671

三、D-二聚体(D-dimer)的检测 672

胶乳凝集法 672

第四节 抗凝和纤溶活化的标志物检测 672

二、蛋白C活化肽(PCP)的检测 672

一、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的检测 672

ELISA法 673

四、纤维蛋白肽Bβ1~42和Bβ15~42的测定(荧光色谱层析法) 673

五、极附属物A片段检测 673

附录 略词检索 6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