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直线感应电机理论
直线感应电机理论

直线感应电机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法)波罗亚多夫(Poloujadoff,M.)著;张春镐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5031·630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
《直线感应电机理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直线感应电机 1

1.2 直线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一般叙述.基本假定 2

1.3 本书的宗旨 5

1.4 电磁学基本定律的表达式 8

1.4.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表达式 8

1.4.2 功率和力的求解 11

1.5 附录 12

第二章 一维理论基础 13

2.1 副边电流线的形状 13

2.2 其他假定·标记法 15

2.3 基本方程 16

2.4 基本方程组的复数形式 17

2.5 磁通密度的一般形式 17

2.6 无限长电动机 19

2.6.1 电流和磁通密度 20

2.6.2 阻抗图 22

2.6.3 推力计算 24

2.6.4 等值电路 24

2.7 “二阶”理论 26

2.8 “四阶”理论 29

2.9 多重返回路径理论 30

2.10 附录 32

第三章 一维理论中的边界条件 35

3.1 第一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L=λ;端部磁通密度突然变化;三阶返回路径理论 36

3.2 第二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L=λ;端部磁通密度突然变化;二阶理论 38

3.3 第三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较pλ稍长,端部磁通密度突然变化 40

3.4 第四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较pλ长很多;三阶理论 41

3.5 第五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L=λ;端部磁通密度突然变化;四阶理论 41

3.6 第六种情况:直流制动器 43

3.7 边缘的形状、其在一维理论中的近似 45

3.8 原边磁场的分析 46

第四章 直线感应电机的特性(一维理论) 49

4.1 由直接求解微分方程来分析恒电流源供电的直线感应电动机 49

4.1.1 磁通密度的表示法 50

4.1.2 推力的求解 51

4.1.3 气隙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求解.效率 52

4.2 一些因素对计算电动机特性的影响 56

4.3 方程组的非直接解法:无限长铁心和实际原边磁势 59

4.3.1 傅立叶展开法 59

4.3.2 傅立叶积分法 63

4.4 方程的非直接解:无限长铁心和实际原边磁通密度 68

4.4.1 解法原理 68

4.4.2 傅立叶级数展开法 69

4.4.3 傅立叶积分法 71

4.5 附录 74

第五章 在副边平面上的二维分析(无限长的电动机) 78

5.1 数据、假定和标记 78

5.2 在x-y平面上的基本方程 80

5.2.1 在气隙范围内 80

5.2.2 在气隙外边 81

5.3 无限长电动机方程的解 82

5.3.1 边界条件 82

5.3.2 电流的求解 83

5.3.3 电流线的形状 85

5.4 轴向力和侧向力 88

5.5 原边电压和功率 91

5.5.1 复气隙功率 91

5.5.2 等值电路 92

5.6 在对称情况下与一维理论的比较 96

5.7 横向边缘磁场的影响 101

5.7.1 问题的提出 101

5.7.2 横向调制函数 102

5.8 附录 105

5.8.1 确定?、?、?、?四个常数 105

5.8.2 磁通的求解 107

第六章 在x-y平面上的二维分析(有限长度的情况) 108

6.1 分离法的第一个例子 108

6.1.1 在区域Ⅰ中的分析 109

6.1.2 在区域Ⅱ和区域Ⅲ内的分析 112

6.1.3 区域Ⅰ与区域Ⅱ、Ⅲ之间的边界条件 113

6.1.4 应用 115

6.2 分离法的第二个例子 117

6.2.1 气隙下场方程的分析 117

6.2.2 在返回路径中场方程的分析 119

6.2.3 在区域Ⅰ中的电流值 120

6.2.4 实际例子 121

6.2.5 全解 123

6.3 五区域模型 124

6.4 气隙在x方向延伸 126

6.4.1 应用原边电流 126

6.4.2 应用原边磁通密度 128

6.4.3 与第二种分离法的比较 129

6.5 气隙在x和y两个方向上延伸 130

6.6 对直流制动的四种分析 132

6.6.1 一条窄铜带进入直流磁场 132

6.6.2 对制动器的分析 135

6.6.3 其他因素的影响 139

6.6.4 对悬浮装置的分析 140

6.7 附录 142

第七章 在x-z平面内的二维分析 145

7.1 一维理论的推广 146

7.1.1 磁力线 146

7.1.2 悬浮问题 149

7.1.3 注解 151

7.1.4 边端效应对法向力的影响 151

7.1.5 双边电动机中副边的平衡 152

7.2 无限长电动机的全面分析 154

7.2.1 基本方程 154

7.2.2 简单对称的情况:第一种方法 156

7.2.3 与电力传输线的相似 160

7.2.4 力 165

7.2.5 无限大导电介质的情况 167

7.2.6 无限薄副边的情况 172

7.2.7 等值电路和输入功率 173

7.3 有限长电动机的分析 178

7.3.1 气隙在x方向上无限延伸,傅立叶积分法 178

7.3.2 对短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其他课题 181

7.4 对应用傅立叶变换的一个重要注解 182

7.5 附录 182

7.5.1 考虑入端效应时法向(z方向)力的求解 182

7.5.2 电气相似 185

7.5.3 简单对称情况的分析 185

第八章 三维分析 188

8.1 无限长电动机 188

8.1.1 模型的描述 188

8.1.2 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190

8.1.3 磁场和功率的表达式 191

8.1.4 与其他各章所得结果的比较 198

8.2 有限长的电动机 199

第九章 几点补充 201

9.1 关于推力-速度曲线的一些解释 201

9.2 无因次参数 203

9.2.1 磁雷诺数 204

9.2.2 副边品质因数 206

9.3 nm,Jm和Xm的确定 207

9.3.1 无限薄的电流密度层 208

9.3.2 正弦移动磁势的产生 210

9.3.3 求Xm的值.小空气隙 211

9.3.4 求Xm的值.大空气隙 213

9.4 某些参数的影响 215

9.4.1 谐波和电流不平衡 215

9.4.2 确定电流源供电和电压源供电电机的特性 216

9.4.3 “外伸缘”的影响 217

9.4.4 铁心开槽 219

9.5 补偿绕组 220

9.6 其他方法 223

9.6.1 Weh法 223

9.6.2 边?效应的数值分析 225

9.6.3 网格矩阵分析 226

9.7 Guimbal电动机 227

9.8 傅立叶变换的反变换 227

第十章 直线感应电机的试验 232

10.1 金属带试验 232

10.2 轮子试验 234

10.2.1 圆柱副边 235

10.2.2 扁平副边的试验 239

10.2.3 出端和入端边端效应间的干涉 242

10.2.4 复合伦试验 242

10.3 液体副边的直线感应电机 244

10.4 轨道试验 245

10.4.1 大中型轨道试验 246

10.4.2 小型轨道试验 251

参考文献 255

中英名词索引 2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