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近代史教程
中国近代史教程

中国近代史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豫明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1710712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中国近代史教程(增订本)》内容简介:这次《中国近代史教程》的增订,得到了上海市教委有关部门的支持,列为上海市教材建设项目。在增订工作开始时,听取了一些专家学者与高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次增订工作,主要是吸收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成果,补充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增加“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一章,并附上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按照正文的章节顺序编排,如有确实时间,尽量注明,若无标点分段都经标点分段,如已有标点分段必要时也作更动,凡文字歧异处择善而从,且作简单的说明和注释。资料中原作者与原译者的注文用[]号标明,编者改动之处用()号注明。资料中这一时期的原用清朝或太平天国年号与干支纪年,因为书中已附有中国近代史历表,便不再注明公元年份;不是这一时期的原用清朝年号与干支纪年,则加注公元年份。对于《中国近代史教程(增订本)》的不足之处,敬请高校师生和其他读者随时教正。
《中国近代史教程》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 1

第一节 鸦片贸易与禁烟运动 1

一、战前的中外形势 1

二、可耻的鸦片贸易 4

三、禁烟运动与林则徐事迹 7

第二节 英国侵华战争的过程 12

一、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2

二、清政府从抵抗到求和 14

三、东南沿海人民的抗英斗争 19

笫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

一、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21

二、战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3

三、地主阶级的经世致用思想 28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 33

第一节 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发展 33

一、鸦片战争后的人口状况和社会矛盾激化 33

二、洪秀全、冯云山的初期活动 36

三、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40

四、清政府的镇压措施 45

五、北伐、西征与天京外围战 49

六、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53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59

一、英法两国联合侵华的起因 59

二、英法两国发动侵略战争与《天津条约》 62

三、英法联军再燃战火与《北京条约》 66

四、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72

一、天京变乱 75

第三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艰苦斗争 75

二、军事转机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79

三、保卫安庆与经略江浙 83

四、祺祥政变和“借师助剿” 87

五、天京保卫战和太平军余部的斗争 90

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94

第四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各族人民起义 97

一、南方会党起义 97

二、北方捻军起义 102

三、西南、西北少数民族的反清斗争 106

第三章 中国社会经济的新变化与列强侵略的加深 111

第一节 中国国门的逐步敞开 111

一、洋务外交体制的出现 111

二、中国经济卷入国际市场 115

第二节 清政府的“自强求富” 118

一、清政府恢复统治秩序的努力 118

二、洋务派与洋务思想 121

三、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25

四、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129

五、筹建新式海陆军 133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36

一、民族资本近代企业的出现 136

二、民族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 141

三、无产阶级的诞生与早期斗争 144

第四节 边疆危机 147

一、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147

二、美日两国对台湾的侵略 152

三、英国对云南、西藏的侵略 154

一、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西南 158

第五节 中法战争 158

二、中国军民的抗战与清政府的乞和 162

第六节 甲午中日战争 167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 167

二、日本不宣而战和战争经过 171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三国干涉还辽 175

四、民族觉醒与反割台斗争 178

第一节 甲午中日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 183

一、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 183

第四章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83

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85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维新运动的高涨 187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7

二、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190

三、维新运动日趋高涨 193

四、维新与反维新的争论 195

第三节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 200

一、百日维新 200

二、戊戌政变 204

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207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09

一、连续不断的各地教案 209

二、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212

三、义和团的发展壮大 215

第五节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218

一、八国联军的进犯与爱国军民的抵抗 218

二、清廷的“宣战”和“东南互保” 220

三、津京沦陷和八国联军暴行 223

四、自立军起事与惠州起义 227

五、《辛丑条约》的订立和影响 231

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233

第五章 辛亥革命 236

第一节 民族灾难的深重和人民抗争的继续 236

一、列强侵略的全面深入 236

二、清政府的新政 239

三、资产阶级力量的上升 243

四、群众自发斗争与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247

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51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勃兴 251

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 254

三、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257

第三节 革命派活动的展开与清朝统治的危机 261

一、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261

二、预备立宪与立宪运动 264

三、革命派的武装起义 269

第四节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275

一、革命前夕的群众斗争和保路运动 275

二、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 278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283

四、南北议和与袁世凯上台 286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291

第六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民主革命的新曙光 294

第一节 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反袁斗争 294

一、政党纷争和“二次革命” 294

二、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白朗起义 298

三、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复辟帝制 302

四、护国运动与洪宪帝制的破灭 305

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308

第二节 军阀割据和反段祺瑞斗争 308

二、张勋复辟与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 311

三、护法斗争 314

第三节 蒙古、新疆、西藏地区的严重危机 317

一、俄国策动外蒙“独立”与分裂内蒙 317

二、俄国在新疆的侵略活动 321

三、英国阴谋策划西藏“独立” 323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27

第四节 民主革命的新曙光 327

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331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33

第七章 近代的文化 338

第一节 哲学与史学 338

一、哲学 338

二、史学 341

第二节 文学和艺术 346

一、文学 346

二、语言文字 350

三、艺术 352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 355

一、自然科学 355

二、应用技术 360

第四节 新闻出版与中学西播 362

一、报刊与新闻机构 362

二、图书出版和图书馆事业 365

三、中学西播 368

一、教育 370

第五节 教育、卫生和体育 370

二、卫生 374

三、体育 377

第六节 社会生活的变化 380

一、衣食住行 380

二、礼仪习俗 383

附录一 参考书目 387

附录二 中国近代史历表 390

后记 3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