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工程手册 第4卷 电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5033·4689
- 页数:821 页
1基本用途和分类 1
2用途和分类 1
1用途和分类 1
2结构概况 1
目录 1
1分类、特点和典型应用 1
2结构特征 1
3基本技术要求 1
第2章微型异步电动机 1
1基本特点 1
2运行概况 1
编辑说明 1
第19篇同步电机常用符号表 1
第1章概述 1
1同步电机的用途和类型 1
1·1特征和用途 1
1·2主要类型 1
序 1
3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2
2·2高精度 3
2·1高可靠性 3
2基本要求 3
4主要技术数据 3
第2章基本工作原理 3
2·3快速响应 4
1异步电机三相交流绕组 4
1·1各槽线圈相属的确定 4
第2章旋转变压器 4
3功率、电压和转速等级 4
3·1功率等级 4
3·4试验特点 4
第2章基本工作原理 4
3·3工艺特点 4
3·2设计特点 4
3·1生产特点 4
3基本特点 4
1分类、用途及其结构特点 4
3发展趋向 4
3·3转速等级 5
3·2电压等级 5
1用途和分类 5
1·2绕组连接 5
2基本工作原理 5
2·1微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5
2·2微型单相异步电动机 5
第2章工作原理 5
4直流电机转矩与重量的关系 5
1同步电机的励磁磁场与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5
1·1直流励磁磁场 5
3特性 6
2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6
1·2电枢绕组的空载感应电动势 6
1基本工作原理 6
1·1电枢电动势 6
1·2电磁转矩 6
1·3高次谐波电动势的产生原因及其危害 6
4·1设计特点 7
2交流绕组的构成原理 7
2·1交流绕组的分类与线圈节距 7
4·2主要技术要求 7
4·3定子铁心内径 7
4·4冲片设计及槽配合 7
4设计 7
1·3电压、转矩和功率平衡 7
2电枢反应 7
3·1基波磁场感应电动势 8
2·3等值电路 8
2·1交轴电枢反应 8
2·2整数槽绕组的构成原理 8
2·2直轴电枢反应 8
2异步电机交流绕组的磁动势 8
3异步电机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 8
4·1转子参量折算 8
4·5气隙长度 8
3·2高次谐波磁场的感应电动势 8
4异步电机等值电路和相量图 8
3运行特性 9
3·1直流发电机的主要工作特性 9
4·6电磁负荷选择 9
3主要性能参数及其计算 9
4·2T形等值电路 9
4·3励磁支路移前的等值电路 9
4·4简化等值电路 9
4·7正弦绕组计算 9
4·8线性旋转变压器最佳变化 10
5试验 10
5·1正余弦函数误差试验 10
2·3三相60°相带分数槽绕组的构成原理 10
4·5相量图 10
4·2主要参数选择 10
4·1设计特点 10
4设计要点 10
5·3气隙漏抗(谐波漏抗) 10
5·2端部漏抗 10
5·1槽漏抗 10
5异步电机的漏抗 10
5·3线性误差试验 11
5·4零位误差试验 11
5·5变比和输出相位移测量 11
5·2电气误差试验 11
5·4齿端漏抗 11
6·1损耗 11
6损耗和功率 11
5·5斜槽漏抗 11
2·6单相绕组 12
2·460°相带绕组的对称条件 12
3·2直流电动机的主要工作特性 12
3·3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行的条件 12
3·4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12
2·5并联支路数α与三相绕组的接法 12
6·2功率平衡 12
7电磁转矩 12
7·1基波电磁转矩 12
7·1基本结构及移相原理 12
7电感移相器 12
6应用 12
3交流绕组的磁动势 13
7·2附加(谐波)转矩 13
3·1单相分布绕组的磁动势 13
3·5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13
3·2对称三相绕组的合成磁动势 13
3·6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13
3·7直流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13
3结构 13
2分类 13
1用途 13
第3章交流测速发电机 13
7·2电感移相器的设计特点 13
3·3圆形旋转磁场与非圆形旋转磁场 14
8·1运行特性及其特征 14
8运行特性 14
5特性 14
4原理 14
第3章电枢绕组 15
6·2主要技术要求 15
6·3机座号的选择 15
6设计 15
3·8直流电动机的同轴运行 15
6·1设计特点 15
9·1径向电磁力波 15
9异步电机的电磁噪声 15
8·4三相电压不平衡时的运行 15
8·3电源电压和频率按一定规律变化时的运行 15
8·2电源电压或频率非额定值时的运行 15
1一般特征 16
1·1绕组构成 16
1·2绕组节距 16
4·2电枢反应磁动势的折算 16
4·1同步电机的磁动势平衡关系、电枢反应磁动势的分解 16
4同步电机电枢反应磁动势的折算 16
6·4主要尺寸 16
6·5内、外定子冲片 16
6·6定子绕组 16
4·3设计参数的调整 16
9·3谐波磁场产生的电磁噪声 16
9·2基波磁场产生的电磁噪声 16
2系列设计考虑的主要问题 17
1·2性能指标 17
1·1额定数据 17
1产品技术要求 17
第3章电磁设计 17
9·4其它的电磁噪声 17
2绕组分类、主要特点和应用范围 17
2·1叠绕组、波绕组和蛙绕组 17
2·2特殊绕组 17
3绕组对称条件 17
6·7杯形转子 17
7试验 17
7·1线性误差测量 17
3·1电动势多边形图 17
5同步电机的电动势平衡方程、相量图和同步电抗 17
第4章直流测速发电机 18
5·2不饱和时发电机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和同步电抗 18
3·1电机利用系数 18
3电磁方案的设计 18
2·4零部件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18
2·3功率与安装尺寸的对应关系 18
2·2安装尺寸 18
2·1功率等级 18
5·3同步发电机的电动势-磁动势相量图和内功率因数角ψo 18
8应用 18
5·1不饱和时电枢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 18
7·2输出相位移和相位误差测量 18
5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开关 19
5·2起动继电器 19
6应用 19
6·1选用注意事项 19
3·2电磁负荷 19
6·2使用和维护要点 19
5·4饱和时的气隙磁场、电动势平衡方程和同步电抗 19
5·1离心开关 19
3原理 19
2结构和分类 19
1用途 19
2设计要点 20
第3章高速异步电动机 20
6·3常见故障的分析 20
4特性 20
2·1设计特点 20
1工作原理 20
6同步发电机 20
6·1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20
6·2同步电机的准同步并网与自同步并网 20
5·2主要技术要求 21
3·3定子铁心 21
7·2电磁功率和电磁转矩 21
2·3主要尺寸确定 21
2·2电磁负荷 21
6试验 21
5·3基本尺寸的确定 21
7·1损耗及效率 21
7同步电机的电磁功率和稳定条件 21
5设计 21
5·1设计特点 21
2·4转子型式 22
3·4气隙长度 22
3·2对称条件 22
2·5定、转子槽形和槽数 22
2·6损耗 22
7·3静态稳定 22
7应用 22
7·1产品选择 22
7·2使用注意事项 22
第5章自整角机 22
1用途和工作原理 22
1·1力矩式自整角机工作原理 22
7·4动态稳定概念 22
2·7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参数 23
1·2控制式自整角机工作原理 23
4·1均压线 23
4均压连接 23
3·5定子、转子槽数 23
8同步电动机 23
8·1同步电动机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和相量图 23
8·2同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调节——V形曲线 23
9同步电机的稳态不对称负载运行 24
9·1分析方法——对称分量法 24
3·6绕组设计 24
4·2均压线的连接 24
4·3均压线结构 24
第4章换向 24
3结构型式及其轴承与转子刚度的要求 24
3·1结构型式 24
3·2轴承及其装配和润滑 24
2结构和分类 24
2·1结构 24
3·7定子、转子槽形及尺寸 25
2·2分类 25
1换向过程的基本概念 26
3·3转子的刚度要求及其计算 26
3特性 26
3·1特性和技术指标 26
3·2设计和工艺对特性的影响 26
9·2相序电动势方程和相序阻抗 26
10突然短路 26
10·2空载时机端三相突然短路 26
9·3不对称稳态短路 26
10·1分析方法概述 26
1特点、分类和用途 27
第4章微型磁阻(反应式)同步电动机 27
4·3主要尺寸选择 27
1·2换向元件中的电流 27
1·1换向元件中的电动势 27
2结构特点 27
4·2主要技术要求 27
4·2磁路计算 27
4·1标么值 27
4电磁计算 27
4·1设计特点 27
4设计 27
10·3突然二相短路 27
4使用和维护要点 27
4·4气隙 28
4·5冲片设计 28
4·6斜槽 28
10·4突然单相对中点短路 28
10·5突然短路的电流和时间常数汇总 28
10·6突然短路时的电磁转矩 28
4·7导磁材料和磁通密度的选择 28
1·3电抗电动势和换向区计算 28
3基本工作原理 28
4·8阻尼绕组 29
4·9绕组计算 29
4同步运行特性 29
4·2电磁转矩和最大电磁转矩 29
4·1电流和功率 29
5·1电气误差试验 30
11同步电机的振荡 30
2改善换向的方法 30
2·1换向极 30
4·10绕组型式选择 30
5试验 30
11·1振荡时同步电机的转矩及转矩平衡方程 30
4·3效率和功率因数 30
5·2零位误差试验 31
5·2单相电容运转磁阻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31
5·1三相磁阻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31
4·3正常运行时阻抗 31
2·2补偿绕组 31
5异步起动特性 31
4·4工作特性曲线 31
11·2同步电机的自由振荡和强制振荡 31
6应用 32
5·3静态误差试验 32
6·1控制式与力矩式自整角机比较 32
2·5移刷 32
2·4叠片机座与电感分路 32
2·3电刷与滑动接触 32
6·2选用注意事项 32
11·3定子电阻对振荡的影响 32
第3章电磁设计 32
1主要尺寸的确定 32
6·3基准电气零位的确定 32
6·4多台自整角变压器并联使用 32
6·1设计特点 32
6设计要点 32
5·4牵入同步 32
5·3电容起动及电容起动和运转磁阻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32
6·5多台自整角接收机并联使用 33
6·6常见故障及故障原因 33
第6章电机扩大机 33
1用途和分类 33
2工作原理及结构特征 33
3环火 33
1·1利用系数 33
1·2比值λ的选择 33
3·1产生环火的原因 33
第5章微型磁滞同步电动机 33
6·3电机的磁系统 33
6·2电机主要尺寸和定子绕组 33
3·2防止环火的措施 34
1·4电磁负荷选择要点 34
第5章电磁设计 34
3·1特性、要求和指标 34
3特性 34
1·3主要尺寸及槽数、槽形的确定 34
2主要尺寸和极数的选择 35
1电磁设计的依据和任务 35
2·1主要尺寸的确定 35
2·1凸极同步电机磁路及空载特性计算 35
2磁路计算 35
1用途和分类 35
3·2各种去磁效应对特性的影响 36
2基本结构 36
2·1常见的磁滞电动机 36
5·4满载电流和电动势 36
2·2接线方式 37
4设计 37
4·1设计特点 37
2·2极弧系数ασ与电磁负载A及Bσ的选择 37
3·2起动过程 37
4·5损耗 37
3工作原理 37
3·1磁滞转矩 37
2·2隐极同步电机磁路计算特点 37
3·3能量关系和转矩 38
4·5气隙 38
4·3极数 38
4·2主要技术要求 38
2·3极数的选择 38
3·4过激状态 38
4·6定子冲片 38
4·7起动时阻抗 38
4·6运行性能计算 38
4·4主要尺寸 38
3·5相量图和等值电路 39
4·7电枢冲片 39
4·8电枢绕组 39
4·9补偿绕组 39
2·4磁路各部分的磁通密度取值范围 39
2·3气隙长度的确定 39
3电枢设计 39
3·1电枢绕组、槽数和槽形 39
4·11换向 40
4·1特性曲线 40
4·10交轴助磁绕组 40
5·1设计数据改变对性能、有效材料用量的影响 40
2·5负载励磁电流计算 40
6·2无额定(铭牌)数据 40
6·1有额定(铭牌)数据 40
6利用现成铁心决定设计方案 40
5·2设计数据调整方法 40
4工作特性 40
5设计数据调整 40
4·8起动性能计算 40
3·2电抗计算 41
3·1参数标么值 41
3参数及计算 41
4·2时间常数 41
4·12控制绕组 41
3·2换向器的主要尺寸与电刷的选择 41
5·3定子绕组设计 42
5·2主要尺寸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42
5·1设计特点 42
5设计要点 42
4·14槽满率 42
5试验 42
5·1剩磁电压测定 42
5·2控制绕组平衡性检查 42
5·3温升试验 42
5·4外特性试验 42
5·5时间常数测定 42
4·13交流去磁绕组 42
6·2调整、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 43
2分类和结构 43
1特点和用途 43
第6章微型永磁同步电动机 43
5·4定子冲片材料及其磁密的选择 43
2·1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43
7电磁设计方案示例 43
第4章结构设计 43
4·2气隙 43
4·1直流电机的磁路与主极漏磁系数 43
4磁路计算 43
6应用 43
6·1选用原则 43
2·2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44
3·3电阻计算 44
6·3常见故障及其判断方法 44
第7章交流伺服电动机 44
4·3电枢齿部 45
4·4电枢轭部 45
4·5主极 45
3工作原理 45
3·1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异步起动 45
1结构和分类 45
2·3磁滞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45
3·2参数对起动特性的影响 46
3·4时间常数计算 46
4·6定子轭部 46
2·2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性能特点 46
4损耗及效率 46
3·5主要参数的影响及典型数值 46
4·7磁路各部分磁通密度的选择 46
2·1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6
4·8空载特性计算 46
4·2空载铁损耗计算 46
4·1损耗分类及设计要点 46
2工作原理 46
4工作特性 47
1结构型式 47
1·1防护型式 47
1·2安装结构型式 47
4·1电磁功率 47
2·3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运行特点 47
4·2电磁转矩 47
3·1主要特性指标 48
3特性 48
2通风冷却 48
5·2主要尺寸及绕组的确定 48
5·1设计特点 48
5设计要点 48
4·3负载时杂散损耗计算 48
2·1传热方式 48
2·2电机的传热路径 49
2·3通风冷却散发的热量 49
4·9电枢反应去磁磁动势计算 49
4·3机座号和定子铁心尺寸 49
4·2主要技术要求 49
6使用和维护要点 49
4·10励磁绕组 49
3·2绕组参数和工艺缺陷对性能的影响 49
4设计 49
4·1设计特点 49
5·2补偿绕组 50
5·1换向器片间电压 50
2·4通风参量 50
5换向设计计算 50
1特点、用途和分类 50
6·1自起动非罩极电动机 50
6·2自起动罩极电动机 50
第7章微型直流电动机 50
第4章绕组绝缘结构和工艺 51
1概述 51
2绕组绝缘的基本性能 51
4·4效率 51
2·1耐热等级 51
2·2耐电性能 51
5·3换向极计算 51
4·9定子绕组 51
2·5通风系统 51
4·5转子铁心主要尺寸 51
4·4气隙长度 51
4·6定、转子槽配合 51
4·7转子斜槽 51
4·8冲片和磁通密度 51
6·1常用计算公式 52
5试验 52
6应用 52
4·10转子导条截面积 52
2工作原理 53
6损耗和效率 53
6·4动态计算 53
6·2产品的选择和使用 53
6·3不同有效信号系数的机械特性 53
3气隙均匀度 53
4主要零、部件的公差配合及光洁度 53
2·1基本工作原理 53
2·2特性 53
6·1铜耗 53
2·3绝缘电阻 53
2·4介质损失角正切(tgδ)及其增量(Δtgδ) 53
6·5杂散损耗 54
6·4机械损耗 54
6·3电刷接触耗 54
6·2铁耗 54
3高压定子绕组绝缘结构的设计 54
3设计要点 54
3·1设计特点 54
3·2型式、主要参数及工作制 54
3·3主要尺寸确定 54
2·5机械性能 54
3·1绝缘结构设计要点 54
7交流伺服测速机组 54
第8章直流伺服电动机 54
1用途 54
2结构和分类 54
6·5移相方法的选择 54
3·3框式线圈匝间绝缘结构 55
7·1电压变化率计算 55
7·2转速变化率计算 55
7·3直流电动机工作特性计算 55
8发热和通风冷却 55
6·6总损耗和效率 55
3·4电枢冲片和电枢绕组 55
3·2定子绕组过电压倍数 55
7直流电机工作特性计算 55
3·4对地绝缘 55
3工作原理 55
4特性 56
5设计 56
5定子 56
5·2主要技术要求 56
5·1设计特点 56
5·1定子铁心 56
8·1热平衡方程和发热曲线 56
3·5换向器和电刷 56
8·4通风冷却 57
8·3温升计算 57
8·2热的传导和表面散热 57
3·6定子主要尺寸 57
3·7磁钢工作点的确定 57
5·3电枢直径 57
第6章整流电源供电时直流电动机的运行 57
5·6气隙长度 58
5·8定子主要尺寸 58
5·7极对数 58
5·4电枢铁心长度 58
5·5电枢冲片 58
5·2机座 58
1脉动电流 58
2整流电源供电时电动机的发热 59
3·5端部绝缘结构和斜边间隙 59
3·1脉动电流对电动机换向性能的影响 59
3整流电源供电时电动机的换向 59
5·9换向器和电刷 59
5·10电枢绕组 59
3·8激磁绕组计算 59
3·9换向计算 59
4·1稳速 60
4·2绝缘工艺要点 60
4·1工艺流程 60
4高压定子绕组绝缘工艺 60
3·6绝缘结构的可靠性评定 60
6转子 60
6·1转子铁心结构 60
5·13永磁钢及其尺寸选择 60
5·12激磁绕组计算 60
5·11换向计算 60
4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60
6·2笼型转子 61
3·2动态过程中的换向 61
6·1空载始动电压测量 61
4·2调速 61
4·3磁钢的稳定处理 61
4·4其他注意事项 61
第8章印制绕组直流电动机 61
6试验 61
6·4转轴的挠度、临界转速和强度 62
3·3改善换向的方法 62
4整流电源供电时电动机的轴电压 62
6·3绕线型转子 62
1结构、特点和用途 62
7·2产品选用 62
7·1常用计算公式 62
7应用 62
6·3机电时间常数测量 62
6·2转动惯量测量 62
6整流电源供电时电动机的绕组绝缘 62
5整流电源供电时电动机的振动和噪声 62
5·1绕组端部连接件和固定件绝缘 62
5绕组端部连接件绝缘及端部绝缘间距 62
7·4使用注意事项 63
7·3动态计算 63
7·2励磁绕组电感的计算和测量 63
7·1电枢回路电感的计算和测量 63
7绕组电感的计算和测量 63
第9章步进电动机 63
3·1设计特点 63
3设计要点 63
2工作原理 63
7集电装置 63
7·1集电环 63
8电动机额定电压与整流电源输出电压的匹配 64
第7章结构与制造工艺 64
1结构型式 64
2工作原理 64
1用途 64
7·2电刷和刷握 64
5·2并头套绝缘 64
3·4电枢绕组基本尺寸的确定 64
3·3极对数选择 64
3·2电磁负荷选择 64
5·3定子绕组端部绝缘间距 64
3结构和分类 65
8·1风扇种类和特性 65
6·1槽部电晕、电腐蚀的起因和防止的原理 65
6电晕、电腐蚀及其防止 65
8风扇 65
8·2风扇与风罩、挡风板等的尺寸关系 66
3·8平均线负荷 66
3·7电枢绕组电阻 66
3·6极距 66
35气隙长度 66
4特性 66
1·1防护结构和安装结构型式 66
1·2通风冷却方式和通风结构 66
2结构组成 66
第9章无刷直流电动机 67
4使用和维护要点 67
3·9换向 67
3·10导体涡流损耗计算 67
9·1滚动轴承选用 67
9轴承 67
8·4风扇和电机通风噪声的关系 67
8·3相似风扇的参量变化 67
6·2端部出槽口处电晕的起因和防止的原理 68
1特点和用途 68
2结构 68
2·1电动机本体 68
5·2基本结构的确定 68
9·3滚动轴承的润滑剂 68
9·2轴承装配结构 68
5单段反应式步进电动机设计 68
5·1主要技术要求 68
5·4定子主要数据和气隙长度 69
5·5冲片设计 69
5·6气隙磁导计算 69
5·3转子外径 69
3工作原理 69
2·2位置传感器 69
2·3电子换向开关电路 69
3·1电磁式位置传感器 69
9·5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69
9·4小型电机的轴承噪声 69
3·2机座 70
3·1定子结构 70
6·3防晕措施 70
6·4高原电机和氢冷电机的电晕 70
3定子 70
第5章绝缘结构和绕组制造1绝缘材料的选用 70
3·2光电式位置传感器 71
3·3磁敏式位置传感器 71
5·7磁通密度和磁势 71
5·8绕组设计 71
5·9最大静转矩验算 71
6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 71
6·1对驱动电源的基本要求 71
6·2驱动电源的组成 71
2高压定子绕组绝缘结构和绕组制造 71
7·1凸极磁极线圈绝缘及工艺要点 72
7转子绕组绝缘工艺 72
6·3驱动电源分类 72
7试验 72
7·1空载起动频率试验 72
4工作特性 72
4·2机械特性 72
4·3调节特性 72
5设计要点 72
5·1设计特点 72
3·3主极 72
3·5补偿绕组 72
4·1最初起动转矩 72
3·4换向极 72
8·1步进电动机的选择 73
3低压定子绕组绝缘结构 73
7·2运行频率试验 73
7·3最大静转矩试验 73
7·4静态步距角误差试验 73
8应用 73
7·2隐极转子线圈绝缘及工艺要点 73
3·1散嵌绕组绝缘结构 73
8·2使用注意事项 73
第10章其他控制微电机 73
5·2空载转速、平均电流及平均电磁转矩 73
8·1条式线圈股间短路检查 74
8绕组绝缘的检查试验 74
1多极旋转变压器和多极自整角机 74
2感应同步器 74
2·1圆盘式感应同步器 74
4电枢 74
3·6定子引线电缆 74
6·1正反转 74
6速度控制 74
5·3电枢反应 74
3·2分爿嵌绕组绝缘结构 74
2·2直线式感应同步器 75
4·1轴 75
4低压定子绕组制造 75
4·1散嵌绕组制造 75
4·2分爿嵌绕组制造 75
3直流力矩电动机 75
3·1结构特点 75
8·2框式线圈匝间绝缘检查 75
8·3凸极磁极线圈匝间短路检查 75
8·4对地绝缘的耐压试验 75
第10章微型交流换向器电动机 75
6·3稳速 75
6·2调速 75
3·2使用时注意事项 76
4电磁减速式电动机 76
4·1反应式电磁减速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76
5·1散嵌绕组 76
5绕线型转子绕组绝缘 76
5·2插入式线棒绕组 76
4·2电枢铁心 77
4·3电枢支架 77
4·4电枢绕组 77
5滚切式电动机 77
4·2激磁式电磁减速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77
8·5直流泄漏试验 77
2基本结构 77
第5章汽轮发电机 77
8·6介质损失角tgδ检测 77
1特点和用途 77
5·3绕线型转子的端部绝缘和嵌线 78
3工作原理 78
3·1基本工作原理 78
1概述 78
3·2相量图 78
7电子换向式无刷直流电动机 78
6谐波电动机 78
2·1转子本体直径与长度的确定 78
2主要尺寸的确定 78
5设计要点 79
2·3定子槽数、绕组并联支路数和槽形的确定 79
4工作特性 79
6绝缘处理工艺 79
5·1主要尺寸与参数选择 79
2·2定子铁心直径与长度的确定 79
6·2浸漆工艺要点 79
5·2换向器的主要尺寸确定 79
5·1换向器的结构型式、特点和用途 79
5换向器 79
6·1绝缘漆和浸渍方法的选用 79
8永磁脉冲测速发电机 79
第11章控制微电机制造工艺要点 79
2·5两极汽轮发电机初步设计的主要公式 80
3基本结构 80
3·1定子铁心 80
1冲片制造 80
2·4转子槽数和槽形的确定 80
3线圈制造 81
2铁心叠压 81
6·3沉浸工艺 81
6·4无溶剂漆滴浸工艺 81
第6章制造工艺 82
4绕组绝缘处理 82
4·1浸渍工艺 82
5·3换向器的机械计算 82
5·2单相串激电动机计算 82
6·5真空压力浸漆工艺 82
5·3交直流两用电动机计算 83
1·1冲制工艺要点 83
1冲片冲制工艺 83
4·2浇注工艺 83
第11章关键工艺要点 83
6运行注意事项 83
1·2冲片冲制自动化 84
3·2定子绕组 84
5·1机械加工件的特征 84
1铁心制造 84
5机械加工 84
6·2塑料换向器 85
5·3不锈钢加工 85
5·2对机械加工的要求 85
6·1电刷与滑环 85
3·3定子机座与端盖 85
6电刷、滑环及换向器制造 85
5·4转子杯加工 85
1·3影响冲片质量的因素 85
3·4转轴 85
5·4换向片 85
5·5升高片及其固定 85
1·4冲片表面绝缘处理 85
3绕组制造和嵌线 85
2·3端盖加工 85
2·2转子加工 85
2·1定子加工 85
2机械加工 85
2·1叠压系数 86
2定子铁心压装工艺 86
2·2压装工艺要点 86
8转子杯的修刮 86
7装配 86
3·1槽绝缘 86
3·2绕线和嵌线 86
6·2磁滞电动机转子有效层材料的选用与最终热处理 87
5·6换向器的常用绝缘材料 87
6·1电刷装置结构的基本要求 87
附录2控制微电机产品名称代号 87
3·1转子铸铝 87
3铸铝转子制造工艺要点 87
3·5转子绕组 87
6电刷装置 87
6·1永磁铁心的加工、充磁及稳定处理 87
附录附录1控制微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87
6永磁及磁滞材料铁心制造 87
5转子铸铝与铜笼转子导条的焊接 87
4绕组绝缘处理 87
3·3印制绕组制造 87
7换向器制造 88
8装配 88
8·1轴承的清洗与装配 88
8·2校平衡 88
3·2铸铝转子外圆加工工艺 88
附录3控制微电机机座号 88
附录5控制微电机电源频率和电压等级 88
附录4控制微电机使用环境条件 88
3·6护环和中心环 88
9制造工艺或材料性能的波动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89
4·3铜笼转子焊接工艺要点 89
4·2铜-铝过渡接头预制件 89
4·1铝导体焊接 89
4绕组焊接工艺要点 89
第12章试验 89
3·7转子槽楔 89
8·3装配注意要点 89
3·8风扇 89
附录6旋转变压器主要技术数据表 89
9制造工艺 89
8直流电机主要零部件的公差和配合 89
7轴承 89
6·2刷握结构型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89
2·2直流电机试验时注意要点 90
2·1交流电机试验时注意要点 90
2试验特点 90
1试验项目 90
3·9集电环和电刷 90
5集电环制造工艺要点 90
6转子校平衡 90
3·10气体冷却器 90
6·1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 90
9·1铁心装压 90
3试验方法 91
3·5振动和噪声的测试 91
3·4同步电动机的牵入转矩、牵出转矩的测试 91
3·3单相分相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中断开转矩及起动开关断开转速的测定 91
3·2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测定 91
附录7CK系列空心杯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主要技术数据表 91
3·1最初起动电流及最初起动转矩的测定 91
7·1机座加工工艺要点 91
6·2转子校平衡工艺 91
7机座和端盖加工工艺 91
附录8自整角机主要技术数据表 92
3·11轴电流和轴承绝缘、接地电刷 92
第7章产品试验 92
9制造工艺波动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92
8保证定子同轴度的工艺 92
7·2端盖加工工艺要点 92
4自动测试设备 92
4·1定子通风系统 92
4通风系统 92
4·2转子通风 93
附录9SL系列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主要技术数据表 93
9·4电枢绕组端部的固紧 93
9·3绕组焊接工艺 93
9·2电枢绕组嵌线 93
附录附录Ⅰ驱动微电机机座号和相应尺寸对照表 93
附录Ⅱ1.驱动微电机型号命名的说明 93
1·3转子开路电压的测定 94
1·2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电阻测定 94
1·1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绝缘电阻的测定 94
1型式试验 94
1·4空载试验 94
附录Ⅲ 94
4.特殊环境代表号 94
3.驱动微电机产品派生系列代表号 94
2.驱动微电机产品基本系列代号 94
附录10SZ系列直流伺服电动机主要技术数据表 95
1·5堵转试验 95
5热计算要点 95
9·5换向器制造 95
2.BO系列微型单相电阻起动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95
1.AO系列微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95
1·6最大转矩的测定 96
1·7笼型转子电机最小转矩的测定 96
4.DO系列微型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96
3.CO系列微型单相电容起动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96
5·1热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有关散热系数 97
5·2内冷线圈的温升计算 97
附录ⅣM系列微型永磁直流电动机技术数据 97
参考文献 97
1·8温升试验 97
9·6总装配工艺 98
第8章绝缘 98
附录ⅤG系列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技术数据 99
1直流电机绝缘结构的基本要求 99
2绝缘材料和电磁线的选择 99
3电枢绝缘结构 99
3·1电枢线圈、槽部绝缘结构 99
5·3电机不稳定温升与冷却 99
6氢冷汽轮发电机 100
第1章概述 100
附录Ⅵ精密机床用驱动微电机的振动和噪声分级 100
参考文献 100
第23篇控制微电机常用符号表 100
1·9负载试验 100
1·10杂散耗的测定 101
4定子绝缘结构 101
3·3换向器绝缘结构 101
3·2电枢绕组端部绝缘结构 101
6·2机座与端盖 101
6·1气隙取气氢内冷转子线圈结构 101
2用检查试验数据判断电机性能的合格区 102
1·11超速试验 102
1·13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102
1·12匝间绝缘强度试验 102
2·2判断最大转矩Tmax的IK控制区 103
6·3氢冷汽轮发电机的油密封 103
6·4氢、油控制系统 103
2·3判断最初起动转矩Tst的PK-IK控制区 103
4·1主极绝缘结构 103
4·2换向极绝缘结构 103
2·1判断最初起动电流Ist的IK控制区 103
2·4判断功率因数cos?的Io-IK控制区 103
4·3补偿绕组绝缘结构 104
2·7建立合格区时注意事项 104
5·2电枢浸漆方法 104
5·1浸渍漆的选用 104
2·5Ist、Tst、Tmax和cos?的合格区 104
2·6判断效率η的Po-Rk、Io控制区 104
3带电测量定子绕组电阻 104
7水内冷汽轮发电机 104
5直流电机的绝缘处理 104
3·2适用于高压电机的线路 105
3·1适用于低压电机的线路 105
4·2测量转子电流频率f2求转差率(s=f2/f1×100%) 106
4·3测量转速求转差率(s=ns-n/ns×100%) 106
4转差率的测量 106
4·1测量转差Δn求转差率(s=Δn/ns×100%) 106
7·1定子绕组及其水电连接 106
7·2定子线圈的水接头 106
6线圈绝缘强度的检查试验 106
第9章试验 106
7·3定子线圈绝缘引水管及其接头 107
7·4转子绕组及其水电连接 107
1试验项目 107
2电刷中性位置的确定 107
3绕组绝缘电阻测定和绝缘强度试验 108
5转矩特性的测定 108
5·1测功机法 108
7·5转子线圈绝缘引水管及其接头 108
7·6转子线圈引水管 108
5·2加速法 109
5空载特性的测定 109
6空载损耗的测定 109
6·1空载电动机法 109
7·7转子的进水箱和出水箱 109
7·8转子的进水装置和内水装置 109
4绕组电阻测量 109
6·2空载发电机法 110
7温升试验 110
8大型汽轮发电机的几个特殊问题 110
5·3传递型法 110
6电机噪声的测定 110
6·1噪声的量度 110
8·1机座的隔振 110
7·9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外部水系统 110
8·2作用于定子绕组的电磁力及绕组槽部和端部的固定 111
8·1负载电阻法 111
8·2回馈法 111
8·3被试电机与陪试电机的关系 111
8·4短路法 111
9换向检查及无火花换向区试验 111
9·1换向检查及试验 111
8负载试验 111
6·2噪声测定方法 111
6·3测定电机噪声的场所 111
6·4背景噪声 112
8·3定子铁心端部及其附近金属结构件的电磁屏蔽 112
6·5噪声测定时电机工作状态 112
6·6测量点的数量、位置、测量面、等效半径 112
6·8声功率级的确定 113
9·2换向判断和调整 113
8·4转子阻尼系统 113
6·7声级测量和计算 113
10转动惯量的测定 113
10·1扭转摆动法 113
6·9噪声允许限度 114
8·5轴的扭转振动概要 114
8·6转子校动平衡要点 114
6·11电机各类噪声的声谱 115
第8章运行与维护 115
6·10声谱分析 115
10·2重物自由降落法 115
10·3自由停机法 115
第10章安装与维护 115
1·2确定电机的主纵轴线和主横轴线 116
2·1底板安装要点 116
2底板和轴承座的安装 116
8·7轴承及其油膜振荡 116
1·3基础的验收 116
1电机安装前的准备 116
1·1设备的验收和保管 116
2·2轴承座安装要点 117
10汽轮发电机安装 117
10·2安装前的检查要点及对基础的要求 117
10·1安装参数 117
9·1不对称负载运行 117
9·2异步运行 117
9·3功率因数变化时的运行 117
9·4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短时断水运行 117
9汽轮发电机的非正常运行 117
1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条件 117
3·1联轴器与电枢轴的套装要点 117
3定子和电枢的装配 117
2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117
10·3定子安装 118
2·2绕线型转子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118
2·1笼型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118
3·2定子和电枢装配方法 118
4机组轴线的调整 118
10·4转子安装 118
10·6环式油密封的安装 119
10·5轴承的安装 119
3·4其他调速和变速电动机 119
3·3变频调速 119
3·2改变转差率调速 119
3·1变极变速 119
第6章水轮发电机 119
2水轮发电机设计 120
3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120
2·1基本数据及要求 120
4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120
5异步电动机作发电机运行 120
6三相异步电动机作单相运行 120
1概述 120
4·1轴线定心要点 120
4·2轴线定心允许偏差和调整 120
7·1起动前的检查 121
5轴承装配 121
5·1滑动轴承各部分间隙的测量与调整 121
第9章主要派生和专用产品 121
8一般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21
7·2正常运行中的维护 121
7异步电动机的维护 121
5·2轴瓦研刮要点 122
6电机干燥 122
6·1外加热源干燥 122
6·2通电干燥 122
1·1防爆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123
1防爆异步电动机 123
2·2主要尺寸选择 124
7电机的试车 125
8·1电机的维护 125
8电机的维护与常见故障 125
7·2起动和停机 125
7·1试车前准备工作 125
8·3电枢绕组故障的检查方法 126
第11章派生及专用电机 126
8·2常见故障与排除措施 126
1·2各类防爆异步电动机的设计及结构特点 127
2·3安装结构型式选择 127
2·4槽数选择 129
1·3防爆电动机的特殊试验项目 130
1·4防爆电机的使用及维护要点 130
1起重冶金用直流电动机 130
1·1用途和特点 130
2·5阻尼绕组 130
2·1设计与结构特点 131
2·2S4工作方式下输出功率的确定 131
1·3不同负载持续率时的输出功率 131
1·2设计要点 131
2起重及冶金用异步电动机 131
2·6外型尺寸估算 131
2·7总重及转子重量估算 132
3三相辊道异步电动机 132
1·4升速时的过载能力 132
2汽车电机 132
2·1用途和特点 132
2·2结构和设计要点 132
2·3特殊试验项目 132
2·8油量、水量和气量估算 132
2·9技术经济指标 132
3水轮发电机的结构与工艺 132
3·1结构特点 132
3·1用途和分类 133
3·2技术要求与措施 133
3·2电动机的选用 133
3·3动态常数 133
3船用直流电机 133
3·1定子 133
4深井泵用异步电动机 133
4·1结构特点 133
4·1用途和特点 134
5潜水异步电动机 134
4蓄电池供电直流牵引电动机 134
4·2使用与维护 134
4·2变速方法及运行特点 135
5励磁机 135
5·1用途和特点 135
5·1几种常用的潜水电机 135
5·2设计特点 136
5·3结构特点 136
3·2转子 136
6无槽直流电动机 137
6·1特点和用途 137
6·2电枢绕组布线与绝缘 137
5·2设计中注意事项 137
6·3涡流损耗 137
5·3试验方法 138
5·4使用和维护 138
7直流测功机 138
7·1特点和用途 138
7·2工作原理 138
8·2设计要点 139
8·1特点和用途 139
8充电用直流发电机 139
7·3误差分析 139
6·1电机总体结构 139
6·2定子绕组 139
6·3电缆引出装置 139
6井用潜油异步电动机 139
12永磁直流电动机 140
10直流测速发电机 140
13直流力矩电动机 140
14直流电焊机 140
附录 140
9直流牵引电动机 140
11电机扩大机 140
6·4保护器 140
6·5控制和保护装置 140
7屏蔽异步电动机 140
7·1结构特点 140
7·2检验 141
7·3使用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141
附录Ⅰ小型直流电动机技术数据表 141
附录Ⅱ中、大型直流电机技术数据表 142
9·1性能与结构特点 142
8·1额定功率与工作制 142
8高转差率异步电动机 142
9三相力矩异步电动机 142
8·2设计与工艺特点 142
参考文献 143
第22篇驱动微电机常用符号表 143
9·2用途 143
第1章概述 143
3·3座式滑动轴承 144
10·2工作原理 144
10·1结构特点 144
10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 144
11变极多速异步电动机 145
10·5使用注意事项 145
10·4控制器 145
10·3设计要点 145
3·4立式电机用推力轴承 145
11·2槽电动势星形图分析法 146
11·1变极原理和方法 146
11·4设计特点 148
12·1齿轮减速异步电动机 148
12机械减速异步电动机 148
11·3绕组接法 148
12·2摆线针轮减速电动机 149
3·5导轴承 150
13·1旁磁式自制动异步电动机 150
13自制动异步电动机 150
13·2杠杆式制动异步电动机 151
第10章三相异步换向器电动机 152
13·3锥形转子异步电动机 152
3·6机架 152
1结构特点 154
4·2通风方式 154
4水轮发电机的通风冷却 154
4·1冷却方式 154
4·3通风系统 155
2·1换向器和电刷的变频、调压作用 155
2工作原理 155
4·5通风计算 156
2·2调速原理和调速范围 156
4·4风扇 156
5水轮发电机的辅助设备 157
5·1制动装置 157
5·2永磁发电机 157
2·3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功率因数的补偿 157
5·3水内冷水轮发电机定、转子冷却水的循环系统 158
2·5运行特性 158
2·4能量图 158
3·1定子绕组 159
3绕组的接线方式 159
3·2初级绕组和调节绕组 159
3·3放电绕组 160
4电磁设计 160
4·1额定数据 160
4·2主要尺寸 160
6·1特点 160
6小容量水轮发电机 160
4·3绕组 161
6·2结构要点 161
4·4导线尺寸和槽形 161
7灯泡式水轮发电机 162
6·3系列产品技术数据 162
7·1电磁设计要点 162
5电机的成品试验 163
4·5电刷张角和低速运行时功率因数补偿角 163
4·6扩大调速范围时的几个有关设计问题 163
6运行和维护 163
7·2结构设计要点 164
7·3通风冷却方式 164
7·4励磁系统选择 164
8发电电动机 164
8·1特点 164
6·2反向运行时的改装调试 164
6·1控制线路 164
8·2起动方式 165
8·3轴承 165
6·3故障和处理 165
8·4变极原理 166
附录附录Ⅰ异步电机工作条件 166
附录Ⅱ异步电机的定额及额定数据 166
9水轮发电机的特殊运行方式 167
9·1调相运行 167
附录Ⅲ异步电机安装结构型式及其代号 167
9·2进相运行 168
10·1振动原因或条件 168
11水轮发电机的安装 168
11·1安装程序及大部件起吊 168
11·2发电机安装高程、中心确定及机组轴线检查和调整 168
10·2振动标准 168
10水轮发电机的振动 168
附录Ⅳ异步电机外壳的防护型式和防护等级 168
附录Ⅵ异步电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170
附录Ⅴ异步电机的通风冷却方式 170
11·3推力轴承受力调整 172
第7章柴油发电机 172
1概述 172
附录Ⅶ异步电机基本系列产品技术数据表 173
1·1结构和安装方式 173
1·2发电机与柴油机的功率匹配 173
1·3对自励恒压柴油发电机的主要要求 173
2小型柴油发电机的设计要点 174
2·1定子绕组 174
2·3斜槽 175
2·5磁极结构型式的选择 175
2·4气隙长度δ的确定 175
2·6磁极形状的选择 175
2·2每极每相槽数q的选择 175
2·7防止产生轴电流的拼片条件 176
2·8轴的扭转振动 176
2·9通风冷却 176
3柴油发电机的运行 177
3·1无闪烁运行 177
2·11小型柴油发电机的主要尺寸及参数 177
3·2并联运行 177
2·10校平衡 177
4自励恒压柴油发电机的试验特点 178
4·1稳态电压调整率的测定 178
第8章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179
5故障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179
4·4突加额定负载及起动异步电动机能力的检查 179
4·5发电机在不对称负载工作时线电压偏差程度的测定 179
2·3冷热态电压变化的测定 179
4·2电压整定范围的检查 179
1同步电动机的特点和用途 180
2同步电动机的结构 180
2·1卧式同步电动机的常用结构 180
2·2阻尼绕组的结构及其焊接 181
2·3同步电动机的通风冷却方式 182
2·4对防爆同步电动机结构的要求 183
3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183
3·1起动方法 183
3·2异步起动特性及其设计要点 184
3·3牵入同步的条件 184
3·4起动特性计算 185
3·5起动时间计算 185
3·6异步起动时的绕组温升计算 185
4往复式压缩机用同步电动机飞轮力矩的选择 186
3·7全压与降压起动对绕组温升的影响 186
5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圆图 187
6同步异步电动机 188
6·1用途和结构特点 188
6·2设计要点 188
附录Ⅷ变极多速异步电动机常用变极绕组方案表 189
7同步调相机 189
7·1特点和用途 189
7·2电力用同步调相机设计要点 189
7·3钢铁企业用同步调相机的设计要点 190
7·4同步调相机的起动方法 190
第9章中频发电机 190
1感应子式发电机的特点和分类 191
1·1特点 191
1·2分类 191
2感应子式中频发电机工作原理 191
2·1多极倍齿距式感应子发电机工作原理 191
第21篇直流电机第1章概述 191
参考文献 191
2·2多极等齿距式感应子发电机工作原理 193
2·3单级式磁路结构 194
2·4电枢反应及相量图 195
2·5运行特性 195
3设计与计算 196
3·1额定数据及选型 196
3·2主要电磁参数的确定 196
3·3磁路及空载特性计算 197
3·4额定励磁电动势、额定励磁磁动势和参数的计算 199
3·5损耗和效率 200
3·6电磁材料的选择特点 200
4小型变频机 201
4·1基本数据 201
4·2对电压波形的要求与改善波形的方法 202
4·3结构要点 203
5·1基本数据 204
5感应加热用变频机 204
5·2并联运行 204
4·4控制系统 204
4·5使用维护 204
5·3控制系统 205
5·4结构要点 205
5·5关键工艺 208
5·6使用维护 208
第10章同步电机的励磁系统 208
1概述 210
1·1励磁系统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210
1·2各种励磁系统的特点比较 210
1·3励磁系统术语 210
2自动励磁调节器 215
2·2调节器的组成 215
2·1调节器的种类 215
2·3半导体型自动励磁调节器基本单元的典型线路 216
2·4基本调节装置的总体工作原理 220
2·5大中容量同步发电机用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基本性能指标 221
2·6直流电机励磁系统用的自动励磁调节器 221
3大中容量同步发电机及调相机的励磁系统 221
3·1对励磁系统的要求 221
3·2励磁系统简要说明 222
3·3发电机及调相机的灭磁 225
3·5励磁系统供电设备主要电气参数等的确定 226
3·4整流器励磁系统的转子过电压及其限制 226
4·2直流电机励磁系统 231
4·1对励磁系统的要求 231
4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系统 231
4·3可控硅励磁系统 231
5低压小型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 233
5·1对励磁系统的要求 233
5·2常用的几种励磁系统及其性能特点 233
5·3不可控电抗移相相复励系统 234
5·4谐振式相复励系统 237
5·5双绕组电抗分流式励磁系统 238
5·6自并励系统 238
5·7谐波励磁系统 239
6中频发电机的励磁系统 242
6·1工频他励可控硅励磁系统 242
6·2可控相复励系统 242
6·3晶体管自并励系统 242
7交流励磁机 242
7·1特点 242
7·2设计特点及性能参数 243
7·3结构特点 244
7·4辅助发电机的设计要点 245
1试验类型及项目 246
1·1型式试验与检查试验 246
1·2试验项目 246
7·5交流副励磁机 246
第11章产品试验方法 246
2绝缘性能试验 247
2·1绕组对机壳及其相互间绝缘电阻测定 247
2·2电枢绕组匝间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247
2·3电枢绕组绝缘直流介电强度试验与泄漏电流测量 247
2·4电机绕组绝缘交流介电强度试验 248
4温升与效率 249
4·1温升试验 249
3机械性能试验 249
3·1超速试验 249
3·3氢冷汽轮发电机的气密试验 249
3·2冲击短路电流时的机械强度试验 249
4·2效率测定 252
5·3最大转矩测定 254
5·2标称牵入转矩测定 254
5·1最初起动电流和最初起动转矩的测定 254
5转矩测定 254
6·1方法选用 255
6·2测定方法 255
6参数测定 255
7·2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测定 258
7·1额定励磁电流和电压变化率的测定 258
7其它性能测定 258
7·3飞轮力矩GD2的测定 259
附录附录Ⅰ两极3000转/分的汽轮发电机主要参数 260
附录Ⅲ小容量水轮发电机系列产品技术数据 261
附录Ⅱ国外大容量汽轮发电机主要技术数据 261
附录Ⅳ500~5000千瓦水轮发电机部分产品技术数据 262
附录Ⅴ灯泡式水轮发电机典型产品主要技术数据 263
附录Ⅵ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典型产品主要技术数据 263
附录Ⅶ国外大容量水轮发电机主要技术数据 264
参考文献 264
第20篇异步电机第1章概述 264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工程静力学》王科盛主编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Maya 2018完全实战技术手册》来阳编著 2019
-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主编 2019
- 《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 张懿院士论文集精选 上》《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编写组编 2019
- 《软件工程》齐治昌,谭庆平,宁洪编著 2019
- 《高等教育双机械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第5版》吴宗泽,罗圣国,高志,李威 2018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指导》郭跃萍主编 2019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工作手册》(荷)瑞克·考斯林克(RikGosselink) 2020
- 《东方杂志 第110册 第25卷 第一至四号 1928年1月-1928年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清明 我们的节日》冯骥才编 2017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甘肃省档案馆指南》甘肃省档案馆编 2018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东方杂志 第94册 第22卷 第四至七号 1925年2月-1925年4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远去的老调》经典文库编委会编 2019
- 《东方杂志 第13册 第四年 第一至三期 1907年3月-1907年5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高等教育双机械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第5版》吴宗泽,罗圣国,高志,李威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新工业时代 世界级工业家张毓强和他的“新石头记”》秦朔 2019
- 《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丛书 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教程》(中国)工控帮教研组 2019
- 《AutoCAD机械设计实例精解 2019中文版》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编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