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茂生,黄秋文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36130295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依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全书设三篇共9章。第一篇作为管理基础知识,介绍了管理系统(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与管理环境)和管理思想(管理发展史、管理原理与组织文化);第二篇是全书的主体与重点,适应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管理素质与管理技能需要,系统地研究了管理的一般职能及相应的理论、实务与方法技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第三篇适应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对企业管理知识的要求,分别介绍了企业的最基本业务职能(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该书主体部分,即管理职能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必修内容,而企业职能管理则依不同专业需要而给予选择。本教材是为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编写的基础课教材。
《管理学基础》目录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3

第一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3

一、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3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5

三、管理学的特性 5

第二节 管理的概念 7

一、管理的定义 7

二、管理要素分析 9

第三节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15

一、管理的性质 15

二、管理的职能 17

第四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18

一、管理者的角色 18

二、管理者的技能 21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 24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 24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5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29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30

第二节 行为管理理论 31

一、霍桑实验与人群关系理论 31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34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 36

一、管理科学学派 36

二、系统管理学派 37

三、权变学派 38

第四节 当代管理思想新视野 39

一、企业战略理论 39

二、全面质量管理 40

三、企业再造 42

四、学习型组织理论 42

五、企业文化与多元文化管理 43

第二篇 计划 49

第三章 计划概述 49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49

一、计划的概念 49

二、计划的性质 51

三、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54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55

一、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 55

二、按计划的期限分类 58

三、按计划制定的层次分类 59

第三节 计划编制过程与方法 60

一、计划编制的过程 60

二、编制计划的方法 64

第四章 目标与战略 71

第一节 组织目标 71

一、组织目标与计划的关系 71

二、组织的宗旨与使命 73

三、目标的特性和作用 75

第二节 目标管理 79

一、目标管理的实质 79

二、目标管理的步骤和特点 81

三、对目标管理的分析 83

第三节 战略的制定 86

一、战略的含义与层次 87

二、战略制定过程 89

三、战略的类型 90

四、战略的制定方法 96

第五章 决策 101

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原则和分类 101

一、决策的概念及特征 101

二、决策的原则 102

三、决策的分类 105

第二节 决策的过程 109

一、明确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110

二、拟定备选方案 111

三、分析、比较及选定方案 112

四、决策的实施和监督 113

第三节 决策的基本方法 114

一、软性决策方法 114

二、硬性决策方法 117

第三篇 组织 133

第六章 组织结构 133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工作 133

一、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133

二、非正式组织 135

三、组织工作与组织结构 139

第二节 工作设计 141

一、工作设计的必要性 141

二、工作专门化 142

三、设计工作组的工作 146

第三节 工作单位与部门的组建 147

一、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147

二、职能部门与生产(业务)指挥系统 150

第四节 管理幅度与层次结构 151

一、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 152

二、瘦长型组织与扁平型组织 153

第七章 职权关系 157

第一节 权力的构成与职权的性质 157

一、权力的构成 157

二、职权的性质 160

第二节 直线权、参谋权与职能权 160

一、直线权、参谋权和职能权的含义 161

二、正确处理直线权、参谋权与职能权的关系 163

第三节 集权与分权 167

一、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167

二、集权与分权程度的衡量 167

三、影响分权的因素 168

四、过度集权的弊端 171

第四节 授权 173

一、授权的概念和内涵 173

二、授权的理由和益处 175

三、授权的原则 176

第八章 组织设计 178

第一节 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178

一、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178

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180

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184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典型形式 196

一、直线制 196

二、职能制 197

三、直线——职能制 197

四、事业部制 200

五、模拟分权结构 202

六、矩阵结构 203

七、委员会组织 206

八、组织设计的新形式 208

第三节 组织变革 211

一、组织变革的原因 211

二、组织变革的程序 213

三、如何进行组织变革 214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219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目标和任务 219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 219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220

第二节 人员配备的原则和作用 226

一、人员配备原则 227

二、人员配备的作用 230

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选聘 232

一、招聘原则 232

二、招聘策略 233

三、招聘渠道 235

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评 240

一、培养管理人员的基本方法 240

二、训练管理人员的其他方法 242

三、管理人员的考评 244

第四篇 领导 251

第十章 领导概论 251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251

一、领导的定义 251

二、领导与管理 252

第二节 领导的特性理论 253

一、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特征比较 254

二、成功的领导者与一般的领导者的特征比较 254

第三节 领导的行为理论 255

一、按权力定位划分的领导作风 255

二、以员工为中心与以生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256

三、领导行为四分图 257

四、管理方格图 258

第四节 领导的情境理论 260

一、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 260

二、菲德勒的权变模式 262

三、路径—目标理论 264

第五节 领导理论的新探索 266

一、变革型领导理论 266

二、个人魅力型领导理论 267

三、学习型组织与新的领导形式 267

第十一章 激励 271

第一节 激励的原理 271

一、激励的概念 271

二、激励的过程 272

三、激励的内因与外因 273

第二节 人性假设与激励 273

一、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274

二、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 275

三、当代人性新认识 276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277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78

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279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280

第四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282

一、期望理论 282

二、强化理论 284

三、公平理论 285

第五节 激励方法及应用 286

一、金钱激励 287

二、工作激励 287

三、精神激励 288

四、培训教育和发展机会激励 290

第十二章 沟通 292

第一节 沟通的基本概念与过程 292

一、沟通的涵义 292

二、沟通的过程 293

第二节 人际沟通方式 295

一、语言沟通 295

二、非语言沟通 296

第三节 组织沟通渠道 297

一、正式沟通 298

二、非正式沟通 301

第四节 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303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 303

二、克服沟通障碍,实现有效沟通 306

第五篇 控制 313

第十三章 控制基础 313

第一节 控制的内涵和作用 313

一、控制的概念 313

二、控制的作用 314

三、控制的对象 317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318

一、确定控制标准 319

二、衡量绩效 321

三、绩效与标准的对比 322

四、纠正偏差 322

第三节 控制类型 323

一、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与自我控制 324

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324

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层控制 325

第十四章 控制方法和技术 327

第一节 预算控制 327

一、预算的种类 327

二、预算的特点 329

三、预算的作用及其缺点 329

第二节 生产控制 331

一、进度管理 331

二、余力管理 332

三、库存管理 332

四、信息管理 333

五、质量管理 334

第三节 其他控制方法 335

一、成本控制 335

二、经营审计 336

三、其他方法 337

第四节 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 337

一、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338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339

三、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者工作的影响 341

第六篇 21世纪的管理 347

第十五章 组织管理与环境 347

第一节 组织环境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348

一、组织环境的特性 348

二、组织环境的重要性 349

第二节 直接作用的企业环境因素 351

一、竞争者 351

二、供应者 353

三、顾客 354

四、政府管理部门 354

五、其他利益相关群体 355

第三节 间接作用的企业环境因素 355

一、政治—法律因素 355

二、经济因素 357

三、社会因素 358

四、技术因素 360

第四节 企业与自然环境 361

一、环境方面的主要问题 362

二、环境保护的经济学考量 363

三、基于环境保护的绿色营销观念 365

第十六章 社会责任与伦理 369

第一节 社会责任和伦理的管理学意义 369

一、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伦理的提出 370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伦理提出的管理学意义 374

第二节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376

一、企业对社会责任之一:依法纳税 376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二: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378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三:投资与就业 380

四、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四:维护社会公共环境 381

第三节 管理伦理 384

一、近代西方的管理伦理思想 384

二、现代西方的管理伦理思想 387

三、我国企业管理伦理的进步 391

第十七章 组织文化 395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395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396

二、组织文化的特点 397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结构和构成要素 399

一、组织文化的结构 399

二、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 401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功能 405

一、导向功能 405

二、凝聚功能 405

三、激励功能 405

四、约束功能 406

五、辐射功能 406

第四节 组织文化的建设及其塑造途径 407

一、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 407

二、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408

第十八章 管理创新 414

第一节 管理创新概述 414

一、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414

二、创新的内容 416

三、管理创新领域 418

第二节 管理创新的原则、动因和阻力 420

一、管理创新的原则 420

二、管理创新的动因 420

三、管理创新的阻力及其克服 422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 423

一、知识经济下管理创新的特点 424

二、知识经济下管理创新的趋势 425

主要参考书目 4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