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史稿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史稿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史稿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顺情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1441138
  • 页数:5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记载四川大学附小的成立、变更、发展、壮大的过程及史实的图书,所跨年代较长,名称变更频繁,作者以川大附小的历史沿革和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为主线,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如实反映1908~2008年间的发展历程。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史稿》目录

上编 源头活水 3

第一章 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属小学的创办(1908) 3

第一节 清末“新政”催生四川通省师范学堂 3

第二节 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属小学的创办 6

第三节 草创中的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堂 7

第四节 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堂首任办事官徐炯 9

第二章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成立(1918) 12

第一节 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和四川高等学堂合并组建成都高等师范学校 12

第二节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成立 13

第三节 吴玉章对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变革 14

第四节 “六三三”学制改革中的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17

第五节 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学校组织管理 18

第六节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办学概况 20

第七节 吴玉章任校长时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发展 21

第八节 在战乱和经费奇绌中艰难办学 22

第九节 著名的教育家——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创办人邓胥功 24

第十节 著名的革命家——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主任王右木 28

第三章 艰难维持的国立成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27) 32

第一节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分设为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 32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初期的国立成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34

一、训育制变的建立和推行 35

二、《小学暂行条例》的颁布和执行 36

三、规定课程标准 37

四、实施小学教师资格检定 38

第三节 国立成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概况 39

一、学级编制 39

二、教学状况 40

三、学校设备 41

四、课程设置 41

五、师资队伍 41

第四节 附小经费公开审查,陈古椿呈控杨吉甫 45

第五节 谢家杰恋栈不办交接,刘文辉函令克日移交 47

第四章 国立四川大学附属小学的成立(1932) 50

第一节 三江汇流——国立四川大学的成立 50

第二节 整顿合并后的国立四川大学附属小学概况 53

第三节 战乱频仍,经费无着,附小面临停办 57

第四节 毕业会考制度在国立四川大学附属小学的实行 61

第五节 川大附小更名四川省立实验小学 65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39—1945) 68

第一节 四川大学南迁峨眉 68

第二节 报国小学的成立 69

第三节 报国小学办学概况 71

第四节 报国小学更名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73

第五节 师大附小迁回望江校区列五馆 75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45—1953) 7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师大附小办学情况(1945—1949) 7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师大附小教师及待遇 8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师大附小办学概况 83

第四节 师大附小幼儿教育的发展 85

第五节 师大附小的少年儿童队 87

第六节 师大附小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 89

第七节 师大附小的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 90

第八节 建国初期的小学学制改革 92

第九节 建国初期师大附小的课程改革 95

第十节 学习苏联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 98

中编 江边水生 103

第七章 成都市望江楼小学的成立(1953—1966) 103

第一节 成都望江楼小学的成立及办学概况 103

第二节 望江楼小学的思想政治工作 106

第三节 向苏联学习——望江楼小学的教学改革 108

一、学制改革 108

二、新教学计划的实施 109

三、课程设置及教材 113

四、推广简化字和普通话 114

五、教学研究活动 116

第四节 望江楼小学的少先队活动 116

第五节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革命 119

第六节 望江楼小学时期的教师队伍建设 123

第七节 望江楼小学校长顾品月 127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劳动路小学(1966—1978) 130

第一节 望江楼小学更名为劳动路小学 130

一、望江楼小学更名 130

二、劳动路小学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131

第二节 贯彻“五七指示”开展教育革命 132

第三节 勤工俭学和校办企业的兴办 134

第四节 原国家体委主任庄则栋视察学校 137

第五节 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师生群众性体育活动 138

第九章 在初步改革中发展的劳动路小学(1978—1995) 141

第一节 拨乱反正 重建教学秩序 141

第二节 贯彻“三个面向” 实现科研兴校——小学生五育协调发展整体改革实验 146

第三节 学校教学常规的制定 153

第四节 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改革的初步探索 155

一、建立规范、稳定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55

二、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管理 157

第五节 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初步形成——“全国第五届愉快教育现场会”的召开 158

第六节 劳动路小学迁址工作启动 161

下编 胜日寻芳 167

第十章 四川联合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成立(1995) 167

第一节 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合并组建四川联合大学 167

第二节 成都劳动路小学和九眼桥小学合并组建四川联合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169

第三节 合校后联大附小的办学概况 172

第四节 “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联大附小三年发展规划 174

第五节 联大附小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178

第六节 联大附小的教师队伍建设 182

第七节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本文部省教育访华团到校访问 188

第八节 联大附小寄宿制教育的兴办 189

第九节 “托起明天的太阳”——转型期的联大附小 191

第十一章 川大附小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形成(1998) 195

第一节 联大附小更名为川大附小 195

第二节 余强校长成功竞聘川大附小校长 196

第三节 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验收挂牌 201

第四节 附小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初步形成——三年发展规划的制订 206

一、教育目标任务及其办学理念 207

二、今后几年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项目 208

三、保障措施及工作策略 211

第五节 素质教育在川大附小——全国城市素质教育研讨会在附小召开 216

第六节 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验收、挂牌 223

一、办学方向明确,教育思想先进 224

二、队伍建设,高度职业化 225

三、配置和建设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现代教育设施 227

四、学校管理科学,建立“学习型”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 228

五、教育改革:“多特色、多模式,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231

第七节 第四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研讨会在附小召开 234

第八节 川大附小办学章程的制定和解读 240

第十二章 川大附小生活教育文化的营造与建构 246

第一节 《构建现代儿童学习生活的实践与研究》——五年规划的出台与解读 246

第二节 《构建现代儿童学习生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开题和第一阶段的研究 251

第三节 生活教育深入人心——银厂沟会议的召开 260

第四节 《学习与研究》和《研究通讯》的创刊 264

第五节 川大附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 269

第六节 生活化的学科课堂教学和评价的研究 279

第七节 《人民教育》对《川大附小:求解个性化教育难题》的深度报道 286

第八节 百合花文化精神的营造及核心价值 297

一、生活教育在科研的山崖上,在“百合花”的心中成为坚定的信念 298

二、生活教育的“百合花”在学校、班级、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田里开放 299

三、学习、学术、研究的“百合花”开放在各团队、教师们心中 299

第九节 用艺术滋养儿童的道德生命——《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师生艺术实践活动 301

第十三章 川大附小的集团化发展 307

第一节 “西进序曲”——川大附小(西区)成立 307

一、附小西区的学校文化建设 309

二、四川 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西区现代教育技术系统建设 311

三、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西区课程文化设计 314

四、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西区儿童综合实践活动建构 318

五、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西区教师队伍建设 320

第二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龙爪小学从“捆绑”到“融入” 321

一、“情感切入+尊重历史”建立起捆绑发展的感情基础 322

二、“文化浸润+理念推进”滋养教师的教育心灵 324

三、“课程示范+分层要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增值 327

第三节 创建农村教育城市化发展的先行学校——龙爪小学推进素质教育三年规划 331

一、学校追求的目标 332

二、学校教育课程构建的重点任务 333

三、策略及措施 337

第四节 川大附小集团化发展的思考和对策——阆中会议 338

第五节 《川大附小教职工职业生活行为指南》制定与解读 342

一、办学章程及校务建设 344

二、德育生活 345

三、教学生活 345

四、科研生活 345

五、专业生活 346

六、保障与支持 346

第六节 川大附小集团的对外交流和影响 347

第七节 “走内涵发展之路”——川大附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57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358

二、三年规划期间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1999—2002) 360

三、川大附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五年规划期间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2002—2007) 364

四、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成果 369

第八节 在理念和文化引领下迅速崛起的川大附小西区 373

一、学校愿景 373

二、课程目标 374

三、课程结构 374

四、课时制度 386

第九节 在捆绑和融合中和谐发展的龙爪校区 387

一、积极搬迁,营造零距离环境,完成融合 387

二、用“龙爪”的优良传统建设教师精神家园 389

三、重构课程,让“龙爪”孩子享受高素质教育 390

四、量身定做,促进教师快速发展 391

五、整合资源,提前准备,为新龙爪小学谋篇布局的第三大战略 393

第十节 《构建现代儿童学习生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 395

第十一节 丰收的季节——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历史突破 405

第十二节 川大附小集团的民主政治建设 412

第十三节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范例——国务院领导视察川大附小西区 420

第十四节 东山国际学校的诞生 423

第十五节 在深化改革中发展的川大附小教育集团 437

附录 449

编后记 50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