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人口、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敦煌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1519729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
《人口、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目录

开篇 3

人与自然:永恒的主题 3

一、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溯源 3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6

三、对技术与经济的反思 8

人口生态篇 19

第一章 人口:智慧的种群和不明智的后果 19

一、人口的产生 19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类起源观 19

(二)人类起源 21

二、人口动态 23

(一)人口的双重属性 23

(二)种群动态的基本过程 25

(三)人口动态模型 28

三、人口问题 31

(一)人口增长:历史的回顾 31

(二)人口问题 33

第二章 人口、环境:无序的发展与有序的约束 38

一、人口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39

(一)地球环境发展的无生命阶段 39

(二)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41

(三)人口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42

二、人口与环境的动态关系 43

(一)自然环境中的采集和狩猎人口 44

(二)农业时期的人口、环境关系 46

(三)工业化时期的人口、环境关系 48

三、人口的环境因素 50

(一)人口数量发展的环境因素 50

(二)人口质量发展的环境因素 55

(三)人口分布的环境因素 60

第三章 人口、资源:有限的世界与无限的需求 64

一、人口和资源的辩证关系 64

(一)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64

(二)人口和资源的辩证关系 67

(三)资源与环境 68

二、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 69

(一)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 70

(二)人均资源比 72

(三)人口与资源的协调 74

三、人口与资源关系的未来 76

(一)人口和资源关系的预测 76

(二)资源的永续利用 80

(三)全球范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宏观协调 83

第四章 人口、耕地和粮食:近忧与远虑 86

一、土地和耕地:立足之本 87

(一)土地资源:近地生态系统 87

(二)土壤侵蚀:自然的和人为的 88

(三)耕地退化:世界性问题 90

二、人口增长与耕地短缺 96

(一)人口与土地的关系 96

(二)人口与耕地的结合 97

(三)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 102

三、人口、耕地和粮食 106

(一)人口与粮食 106

(二)人口、粮食问题的前景 114

(三)扩大人类食物源 121

第五章 人口容量:问题与不确定性 126

一、环境容量与生存空间 126

(一)生物种群的环境容量 126

(二)人类的生存空间 129

二、人口容量 131

(一)人口容量含义的探讨 132

(二)人口容量的限制因素 136

三、人口容量的估算 141

(一)人口容量的估算 141

(二)人口容量估算的依据 142

(三)中国人口容量的估算 147

(四)人口容量参数的不确定性 149

生态经济篇 155

第六章 生态经济:背景与学说 155

一、生态经济问题与生态经济学 155

(一)生态学的发展和生态系统思想 155

(二)生态经济问题 156

(三)生态经济学 159

二、生态经济系统 163

(一)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63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和特点 166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分类 169

第七章 生态经济系统(1):组成与结构 171

一、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 171

(一)生态系统 171

(二)经济系统 180

(三)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同一性 183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体系 186

(一)人口:生态经济系统的核心要素 186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体系 189

(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结构耦合 193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类型 195

(一)按结构性质分类 195

(二)按系统演化历史分类 196

第八章 生态经济系统(2):功能与调控 201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 201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流 201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 209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 212

(一)资源供需机制 212

(二)环境污净机制 214

(三)生态滞后和经济超前 217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机制 219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机制 219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体系 224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目标和原则 226

第九章 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对立与统一 234

一、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衡 234

(一)生态平衡 234

(二)生态失衡 236

二、生态经济平衡 246

(一)生态经济平衡 246

(二)经济活动中维持生态平衡的原则 249

(三)生态经济平衡的实现 251

三、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 254

(一)生态平衡的热力学本质 254

(二)生态平衡:系统运动状态之一 256

(三)经济发展的生态观 258

第十章 生态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存在与体现 262

一、生态经济效益 262

(一)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生性 262

(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性 265

(三)生态经济效益 267

二、经济外部性、物质利益关系和生态环境破坏 269

(一)经济外部性 269

(二)物质利益关系与环境保护 276

(三)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和经济外部性的避免 279

三、生态价值及其相关问题 284

(一)生态价值:问题的提出和争论 284

(二)生态环境的价值量化问题 288

(三)生态财富与绿色国民账户 293

尾篇 303

可持续发展:背景与实施途径 303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背景 303

(一)资源稀缺论 303

(二)环境价值观 305

(三)增长极限论 306

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309

(一)环境污染的效率水平 310

(二)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313

三、可持续发展与能力建设论 326

(一)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326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30

(三)能力建设论 332

参考文献 3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