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突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上
突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上

突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上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鸿儒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4948052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收录了刘鸿儒老先生多年以来关于资本市场的文章、讲话和调查报告,并做了些历史背景的说明,以尽可能讲清楚来龙去脉,帮助读者系统地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思想认识深化的历程。书稿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探索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道路为主线,以思想认识的发展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所关心和讨论的两大问题:一是要不要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二是如何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书稿分上下两册,上册是建立历程,下册是发展思路。在上册中反映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不要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的认识深化的历程,在下册中探讨了如何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强化资本市场的两个支柱,即提高上市公司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另一个是丰富和完善市场体系,包括在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如何发展债券市场、期货市场、B股市场,运用好海外市场,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为了便于研究思想认识的演变,书稿基本上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了编辑整理,并保留了原稿的内容,没有作修改,属于现在的看法则放在背景介绍和评论中来体现。
《突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上》目录

第1章 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资本市场 1

1.1邓小平与中国资本市场 1

1.2江泽民与中国资本市场 15

第2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形成中的资本市场 23

2.1金融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变迁历程 23

2.2 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银行作用的讨论为整个金融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6

2.3 1984年提出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 30

2.4 1985年中共中央对金融体制改革的表述 32

2.5当时争论的几个问题 33

2.6金融体制改革方案设计中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思考和表述 36

第3章 资本市场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 40

3.1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资本市场发展的特点 41

3.2关于建立资金市场的讨论和方案的形成 43

3.3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资本市场发展的特点 50

3.4 1985年关于建立资金市场的一篇文章 55

第4章 从1990年深圳股票热到江泽民的谈话 62

4.1 1990年5月出现的股票热 62

4.2对深圳股份制与证券市场进行调查 63

4.3李鹏同志、姚依林同志指示由国家审计署组织调查 74

4.4深圳市政府派人赴京汇报 80

4.5江泽民同志对股票市场继续试验作了明确指示 81

4.6李鹏同志在出差路上听我汇报 89

4.7我主持工作组对上海股份制试点和股票市场的发展进行调查 89

4.8 1991年系统论述资本市场的发言 97

第5章 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前前后后 103

5.1 20世纪80年代关于建立证券交易所的讨论和提出的建议 103

5.2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在先 106

5.3深圳证券交易所:先试营业再正式开业 112

5.4应该建立几个证券交易所 117

5.5法人股交易市场的问题 121

第6章 争论的深化和邓小平同志的讲话 125

6.1上海、深圳赴京汇报,突出表达了对政治风险的担心 125

上海股份制试点工作的汇报 125

深圳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汇报 128

国家体改委快报表达了对政治风险的担心 132

6.2我们对沪、深两市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发展的综合报告 132

6.3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调查 136

6.4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听取我们的专题汇报 138

6.5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 151

第7章 股份制改革思想的发展历程 153

7.1 1988年的西直门会议 153

7.2早期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规范与发展 156

第一步是农村的股份制改革 156

第二步是发展城市股份制公司 157

第三步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157

7.3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推行股份制改革 158

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的背景和讨论的重点 158

我在会议总结时重点讲了若干认识问题 159

国务院决定积极稳妥地推进股份制改革 167

7.4我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我国试行股份制的几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168

第8章 股份制改革的热潮和“8·10”事件的发生 181

8.1股份制改革及证券市场发展热潮中的问题 182

8.2总结经验、统一认识、严格规范、防范风险——股份制试点座谈会 185

8.3 “8·10”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 196

第9章 中国第一个证券监管机构的诞生 204

9.1统一监管的最初尝试——股票市场办公会议制度 204

9.2国务院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 205

9.3建立什么样的统一监管机构 211

9.4我出任证监会首任主席 216

9.5开荒、修路、铺轨道——创建中国证监会 218

第10章 中国证监会建立初期的施政纲领——《股票市场的风险与管理》 221

10.1股灾难免发生,力求减少损失 221

10.2接受经验教训,强化市场管理 227

10.3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道路 234

第11章 依法治市是政府监管资本市场的核心 245

11.1股票条例的出台 246

11.2证券法律制度与证券市场规范化 252

11.3监管体系和监管队伍的建设 258

第12章 “阳光是最有效的消毒剂”——建立公开透明的股票发行制度 261

12.1技术性问题搞不好会引发社会问题 261

12.2青岛啤酒发行A股的试验 262

12.3关于股票发行工作程序的意见——1993年在全国股票发行工作程序座谈会上的讲话 264

12.4提高证券承销机构的工作水平——1993年在全国证券承销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69

12.5公开透明是完善股票发行和上市制度的核心 279

逐步取消计划额度的限制,向核准制过渡 279

建立发行审核委员会 280

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 281

12.6股票发行上市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283

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制度的国际比较 283

完善我国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制度的思考 286

第13章 “三分业务,七分政治”——建立市场化的股票交易制度 289

13.1股票发行价格谁来定 290

13.2 1994年“三大政策”的背后 292

台湾股市下跌和采取的对策 293

我们的对策建议 297

“三大政策”的公布 300

向政治局会议提供说明材料 301

向李鹏总理汇报股市情况 303

13.3关于用《人民日报》特邀评论员文章影响股市的思考 309

第一次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 309

第二次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 316

两次《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给我的启示 320

第14章 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规范 322

14.1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就强调规范 324

向规范化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 324

加强证券市场规范化,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330

14.2证券市场十年实践的体会与思考 340

14.3股市大讨论——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资本市场 355

2001年的股市大讨论 355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几个认识问题 357

14.4全面理解《九条意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363

第15章 摆正位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375

15.1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如何摆正“两个轮子” 375

15.2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我在1997年的一份讲课提纲 381

15.3中国融资体制的变革及股票市场的地位——在《金融研究》发表的一篇文章 385

第16章 转换经营机制与依法规范运作——“基石论”之一 395

16.1“基石论”的由来 395

16.2上市公司必须把转换经营机制放在首位 396

16.3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411

16.4上市公司应当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勇于探索,依法规范运作 414

第17章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基石论”之二 428

17.1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428

17.2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434

17.3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发展与问题 449

第18章 提高上市公司综合素质的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基石论”之三 457

18.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国有股东行为问题 457

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在股权行使中的不规范行为 458

建立控股股东行为制约机制 460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462

如何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462

18.2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463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463

国有商业银行股东价值最大化 466

18.3建立完善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制度 473

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473

建立社会公众股股东表决机制 474

18.4关于独立董事问题 476

英美等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477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477

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78

18.5关于高管人员的激励机制 479

为什么要建立股权激励制度 480

建立股权激励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481

建立股权激励制度的基本思路 482

建立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483

18.6关于投资者关系问题 485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现状及展望 485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 495

18.7营造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外部环境 501

第19章 从机构投资者到“两个支柱论” 506

19.1积极推动证券投资基金的建立和发展 507

证券市场呼唤新试验 509

关于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的建议 51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与监管 514

从国外投资基金的发展趋势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 524

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基金业的创新与发展 535

中国基金业的创新与发展 540

中国基金业的“瓶颈”与出路 546

19.2重视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发展 550

论中国资本市场与保险业的对接与互动 550

大力培育多元化机构投资者,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554

迎接养老基金革命时代的到来 558

19.3“两个支柱论”: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565

“两个支柱论”的来龙去脉 565

强化两个支柱 567

第20章 “跛足”的债券市场 573

20.1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573

国债市场的发展 573

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578

金融债券的发展 581

20.2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创新与国际化 584

20.3公司债券市场:理论、实践与制度建设 598

20.4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 606

第21章 期货市场——发展中的认识反复 614

21.1对期货市场的认识经历了反复的过程 614

第一阶段:不顾条件,盲目发展 614

第二阶段:加强监管,清理整顿 615

第三阶段:看到作用,规范发展 617

第四阶段:积极研究,发展金融期货 618

21.2我对早期建立期货市场的看法 618

21.3我对国债期货的认识和研究 627

我国国债期货试点初期的简要回顾 627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经过和原因分析 629

从“327”国债期货事件的教训看推进金融期货的基本条件 638

21.4稳健起步,创新发展——对日、韩金融期货/期权市场考察报告 639

21.5统一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期货 647

第22章 B股的来龙去脉 656

22.1 B股的产生与发展 656

为什么发行B股,建立B股市场 656

发展B股的决策是怎么提出和决定的 657

落实的进度 659

22.2 B股市场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661

当时的思路 661

我们的建议 661

上海、深圳提出不同意见 667

22.3顺便说说红筹股 669

红筹股的类型 669

红筹股迅速发展的原因 670

红筹股的作用 671

难点问题 671

解决问题的途径 671

第23章 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背景和经过 672

23.1探索和决策 673

香港联交所“中国研究小组”的报告 673

组织专家到香港考察 675

内地香港证券事务联合工作小组 681

23.2以上海金山石化公司为突破口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688

国家体改委牵头,制定16条试点意见 688

财政部积极推进股份制会计制度改革 691

23.3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实施 694

重大问题与港方协商一致 694

签订监管合作备忘录 698

第一批9家境外上市企业的选定与上市 699

香港股市急速上升的影响:是否继续海外上市的争论 704

总结经验,推进第二批企业海外上市 707

23.4按照国际规则运行,增强海外上市公司竞争力 717

23.5总结十年经验,实现两个突破 726

第24章 内地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关系 732

24.1问题的提出 732

24.2必须肯定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积极作用 734

24.3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浪潮 735

海外上市规模超过了内地市场 736

出现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738

24.4从制度上比较研究境内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差距 740

24.5来自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家和海外投资银行家的分析 749

24.6我们进行研究的结果和建议 754

从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看我国股票融资制度如何完善 754

完善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制度的建议 758

24.7处理两个市场关系的基本看法 762

第25章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765

25.1创业板市场的前景展望 766

25.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770

25.3借鉴海外创业板经验,积极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设 782

25.4借鉴英国AIM的成功经验,尽快推出我国创业板市场 788

25.5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中小企业 799

后记 80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