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测井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与评价方法
测井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与评价方法

测井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与评价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欧阳健,毛志强,修立军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2163884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了电测井的响应,建立测井解释油气层的模型与方法,进一步总结了它们的分布规律与油藏模式。
《测井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与评价方法》目录

绪言 1

第一章 毛管压力理论分析油藏中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 4

第一节 毛管压力理论分析油藏中驱替力与饱和度(电阻率) 4

一、毛管压力理论 4

二、低幅度油藏中电测井反映饱和度(电阻率)分布实例 11

第二节 中国Ⅰ类砂岩储层油气田饱和度(电阻率)与驱替力关系 17

一、中国Ⅰ类砂岩储层油气田饱和度(电阻率)变化实际观察研究 17

二、低幅度油藏中有效驱替力与规模低阻油层形成分析 19

第三节 构造油藏中饱和度—电阻率分布理论在低阻油层解释中的应用 21

一、规模低阻油层分布区域研究并指导测井识别低阻油层 21

二、建立低幅度油藏饱和度分布与钻井液侵入影响电测井的正演模型与评价方法 31

第四节 低渗透岩性油藏的油气排烃力与油层饱和度(电阻增大率)研究 32

一、烃源岩异常高压与油气的二次运移与聚集 32

二、烃源岩剩余异常高压力与油层含油饱和度(电阻增大率)分布模式 35

第二章 泥质砂岩中黏土附加导电性质与电化学束缚水研究 39

第一节 黏土矿物的基本性质 39

一、黏土矿物的基本结构 39

二、黏土矿物的电荷 40

三、阳离子交换性吸附 40

四、阳离子交换容量 40

五、扩散双电层理论 41

第二节 黏土矿物导电性质及泥质砂岩导电模型 42

一、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质 42

二、泥质砂岩导电模型 43

三、国内关于黏土附加导电作用的实验研究成果 47

第三节 低矿化度条件下蒙脱石等黏土矿物的电化学束缚水 50

一、多矿化度液体相对渗透率实验 50

二、多矿化度半渗透隔板毛管压力实验 50

三、多矿化度核磁共振测井横向弛豫时间T2实验结果 52

四、具有扩散双电层的毛细管渗流特性分析 53

第四节 测井解释黏土附加导电与束缚水 54

一、指数m*的确定 54

二、指数n*的确定 55

三、B值的确定 55

四、Qv值的确定 55

五、Waxman—Smits模型评价低阻油气层应用实例 57

六、岩石束缚水饱和度与地层水矿化度的关系以及与粒度的关系 59

七、低孔低渗油气层不动水(束缚水)饱和度评价方法及推荐图版 60

第三章 钻井液侵入油气层电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62

第一节 钻井液滤液侵入油、水层机理研究及电测井响应数值模拟 63

一、钻井液侵入油、水层机理研究及电测井响应数值模拟 63

二、钻井液侵入储层的径向电阻率分布特征 67

三、低阻环带简化电阻率剖面模型 70

第二节 钻井液侵入油、水层电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70

一、淡水钻井液侵入油、水层双感应测井、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70

二、盐水钻井液侵入油、水层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82

第三节 钻井液侵入油气层电测井岩石物理经验校正 92

一、开展低幅度圈闭—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钻井液侵入影响电测井的岩石物理研究 92

二、开展低幅度圈闭—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方法 92

三、在岩石物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钻井液侵入校正方法 92

第四章 油气层饱和度等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方法和技术 94

第一节 岩心刻度测井建立解释模型与方法 95

一、前期研究与可行性分析 95

二、测井解释模型建立 96

三、测井计算储层参数的成果检验 99

四、应用实例与效果 100

五、含气砂岩的测井孔隙度模型 109

第二节 粒间孔隙砂岩油层与孔隙性灰岩测井饱和度评价简介 115

一、评价油层含油气饱和度的几种主要方法 115

二、测井解释饱和度方法 116

三、测井解释饱和度应用实例与效果 122

四、储量参数中对油层有效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125

第三节 测井解释的体积模型 129

一、孔隙度体积模型 129

二、泥质含量模型 131

三、渗透率统计模型 133

四、最优化方法计算储层参数简介 138

第五章 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 140

第一节 盐水钻井液侵入形成低幅度—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140

一、盐水钻井液侵入的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分析与岩石物理研究 141

二、盐水钻井液侵入低幅度—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 144

三、盐水钻井液侵入低幅度—低阻油气层测井定量评价方法 149

第二节 淡水钻井液侵入形成低幅度—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152

一、淡水钻井液侵入的低阻油气层的成因机理分析与岩石物理研究 153

二、淡水钻井液侵入低幅度—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方法 158

三、淡水钻井液侵入低幅度—低阻油层的测井定量评价方法 160

第三节 蒙脱石等黏土形成低幅度—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163

一、蒙脱石等黏土形成低阻油层的岩石物理研究 163

二、蒙脱石等黏土形成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方法 165

三、蒙脱石等黏土形成低阻油层的测井定量评价方法 169

第四节 天然水淹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172

一、测井解释TZ4油田天然水淹油藏 172

二、测井解释X区块AG组1—2油组天然水淹油藏 176

第六章 低孔低渗油层岩石物理与电性研究 180

第一节 低孔低渗储层复杂孔隙结构分析与电性研究 180

一、低孔低渗复杂孔隙结构砂岩油层测井低对比度特点 180

二、低孔低渗油层的复杂孔隙结构分析与储层分类 183

三、国内外研究低孔低渗砂岩及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岩电特征及进展 193

第二节 低孔低渗复杂孔隙结构储层电学性质数值模拟 212

一、国内外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212

二、基于复杂孔隙结构的地质模型、导电模型建立和混合介质电性的数值计算方法 213

三、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检验 214

四、计算结果分析 215

附录1 粒间孔隙等球形颗粒含水纯砂岩的电学性质计算 219

附录2 Maxwell—Garnett(M—G)模型—低频电流场的双重孔隙介质的简化模型评价 220

附录3 裂缝—粒间孔隙双重孔隙介质电导率模型(Rasmus理想模型)评价 221

附录4 混合介质电学性质的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222

附录5 塔里木油田与吉林油田低渗砂岩样品半渗透隔板法岩电实验与常规实验对比 225

第七章 低对比度油层的油藏模式与低孔渗油层测井解释方法 229

第一节 低幅度圈闭—低阻油层的油藏分布模式 229

一、较大构造油藏中规模低阻油层的分布模式 230

二、低幅度油藏中低阻油层的分布模式 230

第二节 低渗透构造—岩性和岩性油藏模式及分布 239

一、吉林油田低渗透岩性及构造—岩性油藏中低对比度油层的油藏模式 239

二、长庆油田低渗透岩性油藏中低对比度油层的油藏模式 242

第三节 岩性油藏的生油岩排烃力与低孔渗复杂孔隙结构油层的测井解释 245

一、分地区与油层组按孔渗性质与孔隙类型对砂岩油层分类解释方法 246

二、岩性油藏生油岩排烃力—饱和度/电阻增大率(复杂孔隙结构)模式的研究 261

三、岩性油藏低孔低渗复杂孔隙结构油层的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266

四、低孔低渗复杂孔隙结构油层测井仪器适应性研究 269

第八章 低孔渗油层核磁共振测井与双侧向测井解释方法 281

第一节 复杂孔隙结构的低孔低渗油层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281

一、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孔渗性质分类 281

二、核磁共振测井在低孔低渗砂岩中有利储层分析 282

三、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岩石孔隙结构的理论基础 284

第二节 裂缝性灰岩与裂缝性低孔渗砂岩油层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研究与解释方法 289

一、裂缝性灰岩的双侧向测井定量解释简介 290

二、裂缝性砂岩的地层电各向异性的地质模型和电导率模型研究 296

三、裂缝性砂岩的双侧向测井定量解释 300

第九章 山前电测井解释挤压应力与储层的关系 309

第一节 山前局部构造与挤压应力关系简述 309

一、构造应力场概念与分类 309

二、构造应力场定量分析方法 313

三、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地质模型 314

四、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与定量分析 315

第二节 复杂构造带灰岩和泥岩电阻率与声速反映挤压应力 315

一、局部挤压带内碳酸盐岩层段的电阻率与应力分布 315

二、中国西部山前挤压构造带泥岩层段的电阻率、声波时差与应力分布 321

第三节 山前泥岩电阻率反映挤压应力机理与定量评价探讨 326

一、泥岩性质研究 326

二、泥岩黏土矿物的性质 327

三、泥岩黏土矿物的导电实验研究 329

四、山前挤压地应力与泥岩导电性的初步认识 332

五、塔里木盆地测井计算地应力的统计模型 333

第四节 山前挤压地应力与储层发育的关系 338

一、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挤压地应力与砂岩储层发育的关系 339

二、吐哈盆地、柴达木盆地挤压地应力与砂岩储层发育的关系 339

三、复杂构造挤压带碳酸盐岩储层与地应力(邻近灰岩测井电阻率)的关系 342

附图 350

参考文献 3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