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精神史  上  中国整体思想发展史简编
精神史  上  中国整体思想发展史简编

精神史 上 中国整体思想发展史简编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晋骞著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7700569
  • 页数:538 页
图书介绍:
《精神史 上 中国整体思想发展史简编》目录

自序 精神史缘起 1

简编 中国整体思想发展史概论 7

第一部分 中国原始和奴隶社会整体思想史 26

一、早期整体实践阶段 26

(一)早期物质实践所表现的整体思想 28

1.华夏民族早期的宇宙观和物质观 28

2.早期的农业整体实践 29

3.早期的简单手工业活动 31

4.早期的科学技术 32

(二)早期精神文化活动中的整体思想 39

1.鬼神信仰 39

2.占卜巫术 42

3.节日 43

二、早期整体精神阶段 45

(一)“原始语言”时期 46

1.语言产生的整体性条件 46

2.“原始语言”的整体性特征 48

(二)“原始舞蹈”时期 50

1.原始舞蹈产生于原始整体实践 50

2.原始舞蹈的整体性特征 52

(三)原始音乐时期 53

1.原始音乐的产生 53

2.原始乐器的出现 54

3.原始音乐的整体性特征 55

(四)原始绘画时期 59

1.原始绘画的产生 60

2.原始绘画的整体意义 62

(五)明器雕塑时期 65

1.明器雕塑产生于现实整体实践 65

2.明器雕塑的整体意义 67

(六)文字古籍时期 68

1.文字产生的整体性 68

2.古籍中所表现的整体意识 70

3.文字的整体意义 71

(七)原始科学技术中的整体意识 75

1.衣冠服饰 75

2.建筑园林 78

3.兵家韬略 79

4.武术气功 81

5.中医中药 86

6.民俗(鬼神、丧葬) 87

三、早期整体论形成阶段 91

(一)早期整体论产生的条件:文字和文官 92

1.整体论产生的必要条件 93

2.文字和文官的出现 97

(二)《易经》中的整体论思想 98

(三)《尚书》中的整体论思想 103

(四)《诗经》中的整体论思想 106

四、诸子百家阶段 112

(一)诸子百家产生的现实整体条件 114

1.生产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115

2.分封建藩的实行 116

3.共和行政的作为 118

4.商鞅变法 119

5.注重个人才能的风气 121

(二)法家的整体论思想 122

1.管仲等人的整体论思想实践 122

2.申不害的法治整体观 126

3.商鞅的法治整体思想与实践 127

4.韩非的法治整体思想和反“矛盾”说 129

(三)墨家的整体论思想 133

1.墨翟的整体论思想 133

2.惠施和公孙龙的整体论思想 137

五、古典儒家的整体论思想 140

(一)孔子的整体论思想 142

1.孔子思想的现实整体性 143

2.“仁”的思想的整体性 145

3.“礼”的思想的整体性 146

4.“中庸”思想的整体性 148

5.孔子的现实生活的整体理想 151

(二)孟子的整体论思想 152

1.“仁政”思想的整体性 153

2.性善论中的整体思想 155

(三)荀子的整体论思想 159

1.礼法并重的整体思想 160

2.性恶论中的整体观 163

3.天人关系中的整体观念 167

六、古典道家的整体论思想 169

(一)老子的整体论思想 170

1.老子思想的现实性 170

2.老子的“道”的整体性 173

3.“一、二、三”的整体思想 177

(二)庄子的整体思想 181

1.庄子论“道” 183

2.“不谴是非”辩 186

3.“疱丁解牛”的整体思想 189

4.庄子逻辑思想中的整体性 190

第二部分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秦、汉)整体思想史 193

一、封建社会前期的整体实践 193

(一)秦汉大一统整体实践的酝酿准备阶段 194

1.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整体性趋势 194

2.实践中科学技术的较大发展 196

(二)秦、汉时期的整体实践 197

1.秦王朝的实践整体活动 198

2.汉王朝政治上的整体实践活动 199

3.汉王朝生产和科技上的整体实践活动 203

二、封建社会前期的整体精神 207

(一)秦汉经学的整体发展过程 209

1.“罢黜百家”后的经学 209

2.经学的神学化 212

(二)道教的整体发展 216

1.早期道教的产生 217

2.汉代道教的发展 218

(三)封建社会前期整体论思想的特点 220

1.“焚书坑儒”的整体性分析 221

2.“独尊儒术”的整体性发展 223

3.董仲舒的封建整体性思想 226

4.王充等人的整体性思想 233

第三部分 中国封建社会中朝(魏晋南北朝)整体思想史 242

一、封建整体实践的继续发展 242

(一)魏晋(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封建整体实践 245

1.三国时期的封建整体实践 246

2.司马氏集团的兴衰 247

3.五胡十六国的“民族大融合” 248

(二)南北朝时期的封建整体实践 251

1.封建社会中期的“改革” 252

2.贾思勰《齐民要术》的整体思想 257

3.郦道元《水经注》的整体思想 258

4.祖冲之的整体思想 259

二、封建整体精神的继续发展 260

(一)魏晋时期的整体思想 261

1.魏晋玄学的整体思想 261

2.王弼和郭象的整体思想 264

3.魏晋其他思想家的整体思想 268

(二)南北朝时期的整体思想 273

1.儒学的继续发展 274

2.道教的发展 275

3.佛教的进一步发展 277

第四部分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隋、唐)整体思想史 285

一、封建历史上最大程度的整体发展 285

(一)封建统治者的历史性成熟 285

1.政治上的成熟 286

2.经济上的行家里手 290

3.封建法制的最大化发展 292

(二)社会生产上的成熟 293

1.隋朝统治者的成熟表现 293

2.唐朝统治者的成熟表现 294

(三)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 297

1.农民起义与战争的历史整体性 297

2.对农民起义与战争领袖的认识 298

二、封建整体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 301

(一)隋唐时期的儒家思想 303

1.缺少声势的形式和缺乏发展的内容 303

2.才志平平的王通和颜之推 308

3.无奈的柳宗元和刘禹锡 310

4.没有效果的古文运动 313

(二)隋唐时期的佛教 316

1.起“补遗”作用的佛教 316

2.佛教的发展 318

3.佛教的中国化 319

(三)隋唐道教的发展 321

1.繁荣发展的道教 322

2.“以道抑佛” 323

3.司马承祯的思想 327

第五部分 资本主义的孕育及其中断时期(两宋)整体思想史 332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整体孕育 332

(一)社会生产力中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333

1.两宋时期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 333

2.两宋时期生产方式上的整体性变革 353

3.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358

二、资本主义孕育的“中断”——封建的政治腐朽 368

(一)两宋在“统一”上的失策及与辽、西夏(金)的鼎立 369

(二)官僚政治体制导致国家贫弱和腐败的进一步加剧 372

三、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精神 378

(一)李觏的新功利思想 381

(二)王安石的功利观念 384

(三)薛季宣、胡宏的功利思想 385

1.薛季宣的功利观念 385

2.胡宏的思想理论 386

(四)陈亮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387

1.陈亮的现世观 387

2.陈亮的人欲论 388

3.陈亮的人道观 389

4.陈亮的功利论 390

5.陈亮的“农商相补”论 390

(五)叶适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391

1.叶适的“道物”一致论 392

2.叶适的认识论 393

3.叶适的启蒙说,“本末并兴” 394

4.叶适的发展论,“宽民”“利人” 394

(六)功利学派的羸弱属性 395

四、封建正统思想的没落和僵死化 397

(一)周敦颐的理学理论 399

1.理学性质的“太极”学说 399

2.关于“诚”的概念分析 401

(二)邵雍的理学思想 403

1.彻底的“太极”论 403

2.倒置的整体思想 405

(三)张载的理学理论 405

1.关于“气一元论”的研究 406

2.理学化的“天人合一” 408

(四)二程的理学思想 409

1.僵化的“理”论 410

2.对人性的根本否定 412

(五)朱熹的理学体系 414

1.理在物先的理学 414

2.“格物穷理”论 415

第六部分 中国“泛封建化”时期(元、明、清)整体思想史 419

一、“泛封建化”时期的民族问题 419

(一)元朝的民族冲突与战争 420

1.铁木真等的西征及蒙古汗国的建立 420

2.元朝的民族歧视统治延缓了历史的发展 423

(二)清代民族问题的有限解决 425

1.“八旗”制的实行 426

2.满清“整体性”的汉化 427

二、“泛封建化”时期的政治腐败 431

(一)君主专制是“泛封建化”时期的政治本质 431

1.元朝的君主专制 431

2.明代的君主专制 433

3.清代的君主专制 434

(二)明代的宦官专权与官吏腐败 436

1.明代的宦官乱政 437

2.明代的官吏腐败 442

(三)清代的“八旗”没落和官吏腐败 447

1.“八旗”的没落 448

2.清代的官吏腐败 450

三、“泛封建化”时期整体实践的复杂性 453

(一)“泛封建化”阶段的整体实践 454

1.元代整体实践的有限发展 455

2.明代整体实践的较大发展 456

3.清代整体实践的缓慢发展 459

(二)“泛封建化”时期整体实践的恶劣氛围 460

1.元朝对积极的整体实践的干扰 460

2.明朝对积极的整体实践的限制 462

3.清代积极的整体实践的日益萎缩 463

四、“泛封建化”时期精神思想的专制与僵化 466

(一)精神思想方面的专制 467

1.元代的精神思想专制 467

2.明代的精神思想专制 468

3.清代的精神思想专制 470

(二)精神思想方面的有限作为 474

1.明代在精神思想上的发展 475

2.清代在精神思想上的发展 478

(三)精神思想上的僵化 483

1.明代精神思想上的僵化 483

2.清代精神思想上的僵化 485

五、“泛封建化”时期的文艺成就 492

(一)元杂剧的成就 493

1.元杂剧的形成 493

2.元杂剧发展的整体性阶段 496

(二)明清小说的整体性成就 499

1.小说的产生 500

2.小说的整体性特点 501

3.《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整体性意义 507

4.《金瓶梅》的非凡价值 513

5.《红楼梦》的成就及其悲剧 516

第七部分 中国二十世纪整体思想发展史提纲 520

一、前言 520

1.必要性和可能性 520

2.“提纲”的由来 522

二、对中国二十世纪整体实践的基本认识 523

三、对中国二十世纪整体思想的基本认识 524

附:《整体论》目录 5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