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社会学新论
教育社会学新论

教育社会学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松涛著
  • 出 版 社: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10284290
  • 页数:617 页
图书介绍:
《教育社会学新论》目录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社会 1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实质规定性 2

一、现实形态的实质规定性 2

二、理论形态的实质规定性 3

第二节 确定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

一、客观实在性与主体选择建构性辩证统一的原则和方法 6

二、独特性与共同性辩证统一的原则和方法 8

三、理论性与科学性辩证统一的原则和方法 9

第三节 人类社会 12

一、中外关于社会基本内涵和属性的不同界定 12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内涵与属性的观点 15

三、人类社会的主要类型与多种现实形态 20

四、人类社会各缘类型形态的基本关系和地位 28

五、从业缘角度全面认识人类社会的意义 30

第四节 教育社会 33

一、教育社会首先是一种业缘社会 33

二、教育社会的完整内容、基本类型形态与特征 36

三、教育社会的两面性 41

第五节 教育社会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48

一、教育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建设意义 49

二、教育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借鉴创新意义 50

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和目的 54

第一节 科学认识教育社会 培养教育理性 54

一、教育理性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54

二、教育理性的意义 57

三、科学认识教育社会是培养教育理性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58

四、教育社会学的基本育人功能与目的 59

第二节 科学解释教育社会 深化教育理论 61

一、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61

二、教育理论的意义 63

三、科学解释教育社会是深化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64

四、教育社会学的直接理论功能与目的 65

第三节 科学建构教育社会 优化教育实践 68

一、教育实践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68

二、教育实践的意义 70

三、科学建构教育社会是优化教育实践的基本方式与途径 71

四、教育社会学的终极实践功能与目的 73

第三章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略方法 76

第一节 “四是研究科学统一”的总体方略 76

一、“四是研究”的基本内涵 76

二、“四是研究”的逻辑关系及其地位 79

三、“四是研究科学统一”应用实例举要及相关模式批判 84

第二节 四是研究科学统一的基本要求 91

一、直面教育社会现实,观察教育社会原貌 91

二、涵养教育科学情感,避免盲目情绪冲动 93

三、端正教育科学态度,弘扬现实批判精神 94

四、纯化教育科学目的,超越狭隘浅薄功利 96

五、坚持辩证统一思维,把握教育社会全貌 99

六、科学建构教育新貌,合理设计教育机制 111

七、准确标明成果虚实,严格区分实是应是 112

第三节 四是研究科学统一的方法体系 113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体系性 113

二、教育社会学哲学层次的研究方法 115

三、教育社会学思维操作层次的研究方法 122

四、教育社会学学科层次的研究方法 127

五、教育社会学经验直观层次的研究方法 133

六、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表达法 144

第四节 四是研究科学统一的实施操作过程 146

一、选题与假设 146

二、设计研究策略和计划 148

三、研究活动的实施 149

第四章 教育社会学的性质、内容和发展 152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52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性质 152

二、教育社会学研究目的的性质 153

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性质 154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156

一、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概要 156

二、教育社会学的实质内容体系 158

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60

一、教育社会学的萌芽期 160

二、教育社会学的成形期 163

三、教育社会学的综合化时期 170

四、教育社会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72

第五章 教育社会个体 174

第一节 教育社会个体的概念 174

一、教育社会个体的实质规定性 174

二、教育社会个体的类型 176

第二节 教育社会个体的一般特征 177

一、客观实体性 177

二、双重关系性 180

三、历史既定性 183

四、主体能动性 185

五、生存发展性 189

六、生产活动性 192

第三节 教育社会个体的功能 195

一、教育社会个体的客观功能 195

二、教育社会个体的认识功能 197

三、教育社会个体的实践功能 201

第四节 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教育社会个体 203

一、一般社会成员的概念及意义 203

二、影响一般社会成员内容的社会因素及特征 206

三、现代人的科技人格构成 209

第五节 作为特定社会角色的教育社会个体 216

一、角色、角色丛和特定社会角色 216

二、教育社会个体作为特定社会角色的概念 217

三、教育社会角色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218

四、教师角色 230

第六章 教育社会群体 234

第一节 教育社会群体概述 234

一、社会群体 234

二、教育社会群体 241

第二节 教师社会群体 245

一、教师社会群体的概念 245

二、教师社会群体的规模 247

三、教师社会群体的结构及特征 253

四、教师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 277

第七章 教育社会物质基础 289

第一节 教育社会物质基础概述 289

一、教育社会物质基础的构成与类型 289

二、教育社会物质基础的基本特征 291

三、教育社会物质基础的功能 294

第二节 教育社会物质基础的数量和质量 295

一、教育社会物质基础的数量指标 296

二、教育社会物质基础的质量 297

三、我国教育社会物质基础的现状 304

四、影响教育社会物质基础质量的因素 309

第三节 教育社会物质基础的产权归属 313

一、教育社会物质基础产权的概念和意义 313

二、教育社会物质基础产权的现状与问题 316

三、教育社会物质基础产权归属的优化 322

第八章 教育社会文化 332

第一节 教育社会文化概述 332

一、文化和亚文化 332

二、教育社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341

第二节 教育社会文化的主要形态与类型 345

一、认知教育文化 345

二、教师文化 348

三、学生文化 357

四、校园文化 361

第九章 教育社会制度 364

第一节 教育社会制度的概念 364

一、教育社会制度的意义 364

二、教育社会制度的结构要素 365

三、教育社会制度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68

第二节 教育社会制度的特征与类型 369

一、教育社会制度的特征 369

二、教育社会制度的类型 372

第三节 教育社会制度的形态与功能 375

一、教育社会制度的形态 375

二、教育社会制度的功能 379

第四节 现代教育制度的创立 383

一、现代教育制度的实质 384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内容 385

三、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387

四、现代教育制度的创立过程 388

第十章 教育社会组织 389

第一节 教育社会组织的概念 389

一、组织、教育社会组织的实质内涵 389

二、教育社会组织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392

第二节 教育社会组织的结构元素 393

一、教育社会组织成员 393

二、教育社会组织目标 396

三、教育社会组织资产 400

四、教育社会组织文化 404

五、教育社会组织制度 406

第三节 教育社会组织的结构方式 407

一、教育社会组织的事本结构——科层制 407

二、教育社会组织的人本结构——等级制 411

三、教育社会组织两种结构的现实统一 413

第四节 教育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 414

一、教育社会组织类型的多样性 414

二、元教育组织和复合教育组织 415

三、小型、中型和大型教育组织 416

四、单纯型教育组织和混合型教育组织 419

五、紧密型教育组织和松散型教育组织 420

六、正规教育组织和非正规教育组织 421

七、他(外)教育组织和自(内)教育组织 423

八、官方教育组织和民间教育组织 425

第五节 教育社会组织的现实形态 428

一、自然式教育组织的基本形态——家庭 428

二、专业化教育组织的基本单位——班级 436

三、专业化教育组织的复合形态——学校 440

四、复合性教育组织的扩展形态——教育社区 448

五、管理性教育组织的行政形态——教育委员会 454

第十一章 教育社会的运行 458

第一节 教育社会运行的实质 458

一、教育社会运行是教育社会成员聚合互动的过程 458

二、教育社会运行是教育社会成员再现和创造现实教育社会生活的过程 459

三、教育社会运行是教育社会成员的现实教育生产活动过程 460

四、教育社会运行是教育社会成员开发和利用教育社会资源的过程 460

五、教育社会的良性运行和恶性运行 461

第二节 教育社会运行的动力 463

一、教育社会运行动力的实质:教育需要 463

二、教育社会运行动力的基本内容 464

三、教育需要的动力性能 467

四、教育需要的动力机制 471

第三节 教育社会的形成与组建 472

一、教育社会成员的聚合 473

二、教育社会资源的开发 482

三、教育社会文化的形成 490

四、教育社会的组织与整合 492

第四节 教育社会运行的启动 499

一、教育需要的活化 499

二、教育社会运行启动的方式 500

第五节 教育社会运行的方式和形态 501

一、教育社会成员的个体意志行动 501

二、教育社会成员的个体互动 503

三、教育社会成员的群体教育意志行为和活动 504

第六节 教育社会的调控 506

一、教育社会调控的基本方式 506

二、教育社会运行调控的机制 513

第十二章 教育社会的功能 519

第一节 教育社会功能概述 519

一、教育社会功能的实质 519

二、教育社会功能的类型 521

三、教育社会功能的内容体系 526

第二节 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规范与丰富 527

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 527

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规范与丰富 529

第三节 教育和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533

一、社会财富及其生产与分配 534

二、教育和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537

第四节 教育和社会成员的造就与流动 540

一、人类个体社会化与教育社会 540

二、社会成员的流动与教育社会 548

第五节 教育和社会系统的整合与发展 554

一、教育和社会系统的整合 554

二、教育和社会系统的变迁与发展 558

第六节 教育和社会运行的导向与调控 569

一、社会运行的导向与调控 569

二、教育和社会运行的导向与调控 572

第七节 教育和社会制度的复制与变革 576

一、社会制度的复制与变革 576

二、教育和社会制度的复制与变革 579

第八节 教育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582

一、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583

二、教育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588

《教育社会学新论》主要参考文献 5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