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风骚余韵论  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
风骚余韵论  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

风骚余韵论 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文华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309020219
  • 页数:277 页
图书介绍:
《风骚余韵论 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目录

卷上 背景的理论探讨 3

第一章 引论:值得研究的旧体诗现象 3

第二章 衰竭了的古典诗歌构成“五四”文学革命的对象 8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衰竭 8

1.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轨迹 8

2.衰竭的原因、过程与主要的标志 11

3.古典诗歌衰竭所透露出来的文化信息 20

二、“五四”文学革命对于旧体诗的批判 26

1.旧体诗的腐朽性直接刺激文学革命论的提出 26

2.“白话诗”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的初步解决 32

3.文学革命论者对于旧体诗的进一步批判 37

三、白话新诗的风行与旧体诗的枯萎 41

1.一代新诗风的形成 41

2.旧体诗的枯萎及其他 44

第三章 旧体诗在现代文学背景下的复活 47

一、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总背景 47

1.“五四”知识分子的新的文化使命感 47

2.“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基本趋向 50

3.背景的另一隅 55

二、旧体诗复活的深层次原因 61

1.旧体诗作者的主观因素:民族文化心理积淀 61

2.旧体诗形式本身:艺术诱惑力及其可操作性 64

3.联结上述两者的中国国情 71

卷中 史实的轨迹梳理 79

第四章 复活的标志和延续的第一步(1919—1949) 79

一、复活的信号及其标志 79

1.新诗人反顾旧体诗的某种普遍性 80

2.旧体诗借助新的传播媒介而频频亮相 83

3.各种诗(词)社的建立及其活动 85

4.旧体诗理论批评与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 87

二、旧体诗诗家群体的并存 91

1.通常的旧诗家群 91

2.新文学家出身的旧诗家 100

3.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的旧诗家 103

第五章 整体压抑和网开一面(1949—1966) 106

一、文艺政策的部分反复与旧体诗的沉浮 106

1.“双百方针”提出和毛泽东诗词发表前后 108

2.从“反右”斗争到“新民歌运动” 112

3.文艺政策的再调整和再反复 117

二、理论表述、创作风貌及其他 119

1.围绕旧体诗优劣问题的若干理论表述 119

2.基本的创作风貌 122

3.其他有关问题 126

第六章 特殊时期的特殊景象(1966—1976) 130

一、特殊的文化景观之一:备受关注的旧体诗 131

1.血泪斑斑 131

2.爱屋及乌种种 132

3.重现误区 133

二、特殊的冤假错案之一:“伪造毛主席诗词”案 134

1.冤案始末 134

2.几点分析 135

三、特殊的社会空间之一:监狱成为旧体诗温床 137

1.监狱和旧体诗 137

2.较高的水准 138

四、特殊的政治事件之一:“天安门诗歌运动” 139

1.事件概况 139

2.“天安门诗词”的几个分析 141

第七章 发展的新势头和明显的平庸化(1976— ) 145

一、新势头种种及其原因 145

1.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变更对旧体诗的刺激 145

2.各种诗社的建立及活动得到法律的保护 148

3.旧体诗作者队伍的急剧扩充 149

4.有倾向性的言论的推波助澜 151

二、创作局面的芜杂和平庸 155

1.部分旧体诗作者的自我承认 155

2.平庸之作的若干个案分析 156

卷下 整体评判和基本结论 165

第八章 若干有代表性的诗家品评 165

一、传统的旧诗家 166

1.陈衍:可怜指点荒寒路 166

2.黄节:桃李花下言边患 168

3.吴梅:阑干勾留往来客 170

4.柳亚子:落魄书生戴二天 172

二、新文学家出身的旧诗家 174

5.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 175

6.鲁迅:无心作诗亦成家 178

7.郭沫若:瑶琴弦断有谁听 180

8.田汉:大音还数新歌词 183

9.郁达夫:依旧缘情入绮靡 185

10.臧克家:诗歌王国两面派 187

三、学者型的旧诗家 189

11.陈寅恪:解读亦需有郑笺 189

12.夏承焘:虞渊落照别样红 192

13.丁宁:纸上呻吟皆血泪 194

14.王季思:玉轮轩里自歙张 196

15.沈祖棻:鼓鼙声中思悠悠 198

四、中共领袖和高级领导人中的旧诗家 201

16.毛泽东:马背哼诗最风流 201

17.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 205

18.邓拓:书生吟咏未必空 208

19.李锐:怪墨奇毫记汗青 210

五、其他的旧诗家 212

20.王礼锡:无奈真诚亦归梦 212

21.赵朴初:自度新曲辟蹊径 214

22.聂绀弩:晚年竟以旧诗称 217

23.陈明远:诗名代价太惨重 220

24.叶嘉莹:难道礼失求诸野 222

第九章 整体性的深浅得失 224

一、内容题材的沿袭与变化 225

1.中国古典诗歌的几种主要题材 225

2.“五四”以来旧体诗的题材的某种变化 228

二、体裁形式的承继及其倾向性 236

1.古体诗(包括乐府歌行) 237

2.近体诗 238

3.其他诗体 239

4.词 240

5.曲 242

三、艺术规则技巧方面的几个问题 243

1.韵律 244

2.平仄 246

3.语言与词汇 248

4.典故 252

四、艺术师承和风格流派问题 257

1.中国历代诗歌的风格流派 257

2.现代旧体诗在艺术师承和风格流派方面的特殊性 261

第十章 几个基本的结论 264

一、对“五四”以来旧体诗现象的总评价 264

1.总评价的三点意见 264

2.引出的基本结论之一:强弩之末,风骚余韵 267

二、关于旧体诗的发展前途 268

1.几点预测 268

2.引出的基本结论之二:可以延续,难以中兴 270

三、对于当代旧体诗现象的应有的态度 270

1.以平常之心对待当代旧体诗 270

2.引出的基本结论之三:把旧体诗归类于民俗文学 272

跋 2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