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德国研究体系
德国研究体系

德国研究体系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德国教育和研究部公共事务处著;戴国庆,彭鹏主编;《德国研究体系》编译组编译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11152212
  • 页数:4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并研究德国政府的科学研究政策、科研管理等。
上一篇:大学体育下一篇:越读者
《德国研究体系》目录

第1章 德国科学研究全貌——组织结构与经费管理 1

导言 1

1.1 总体设置 2

1.1.1 法律框架 2

1.1.2 “easy”——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及联邦经济工业部的电子申报系统和“profi”——用于国内电子处理的项目支持信息系统 4

1.1.3 项目成果的利用 4

1.1.4 网上联邦教研部、联邦经济部 4

1.2 研究开发(R&D)的执行组织及机构 5

1.2.1 高校 5

1.2.2 马克斯·普朗克协会(MPG) 43

1.2.3 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hG) 60

1.2.4 德国赫尔姆霍茨大研究中心联合会(HGF) 77

1.2.5 “蓝名单”机构(BLE) 81

1.2.6 承担研发任务的联邦及州属机构 99

1.2.7 研究院及德国自然科学研究院 142

1.2.8 凯撒基金会(欧洲高级研究调查中心) 145

1.2.9 商业企业 146

1.2.10 新设立州的编外工业研究机构 146

1.3 提供专业信息的中央机构和中央专业图书馆 146

1.4 研究支持——结构与组织 153

1.4.1 德国研究支持的组织结构 153

1.4.1.1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 153

1.4.1.2 商业企业部门 153

1.4.1.3 基金会 153

1.4.2 欧盟 155

1.5 政府资助手段 155

1.5.1 项目支持 156

1.5.2 对机构的资助 156

1.6 质量保障 156

第2章 德国的科学、研发资源及其国际比较 158

导言和概念解释 158

2.1 科学费用 160

2.2 研究和开发费用 160

2.3 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员 162

2.3.1 结构和发展 165

2.3.2 大学毕业生的比例 165

2.3.3 女性的比例 165

2.3.4 R&D人员密度(每千人中R&D人员) 168

2.4 1998年至2002年联邦政府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支出 168

2.4.1 结构和发展 168

2.4.2 联邦政府研究和开发总支出和部门分配情况 169

2.4.3 联邦政府对不同资助领域和资助重点的R&D支出 169

2.4.3.1 研究基金组织、大学基础建设和主要大学相关特别计划(资助范围A) 173

2.4.3.2 基础研究的大型设备(资助范围B) 174

2.4.3.3 海洋和极地研究;海洋技术(资助范围C) 175

2.4.3.4 太空研究和太空技术(资助范围D) 176

2.4.3.5 能源研究和能源技术(资金范围E) 178

2.4.3.6 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研究(资助范围F) 181

2.4.3.7 健康领域的研发(资助范围G) 185

2.4.3.8 改善工作条件的研发(资助范围H) 186

2.4.3.9 信息技术(资助范围I 包括网络技术、微系统技术、专业信息和自动化技术) 187

2.4.3.10 生物技术(资助范围K1) 192

2.4.3.11 材料研究、物理和化学技术(资助范围L) 192

2.4.3.12 航空研究(资助范围M) 194

2.4.3.13 移动和交通的研究和技术(包括交通安全)(资助范围N) 195

2.4.3.14 地球科学和未知原料的供应(资助范围O) 196

2.4.3.15 区域规划和城市建设(资助范围P) 196

2.4.3.16 营养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资助范围Q) 198

2.4.3.17 农业、林业和渔业的研究和发展(资助范围R) 198

2.4.3.18 教育研究(资助范围S) 199

2.4.3.19 改革和基础条件的改善(资助范围T) 202

2.4.3.20 人文学、经济和社会学(资助范围V) 205

2.4.3.21 其他研究行为(资助范围W) 207

2.4.3.22 国防研究和国防技术(投资范围X) 209

2.4.4 联邦政府和教研部的研发投入——利益描述 210

2.4.5 联邦政府的研发投入(根据资助种类分) 211

2.4.6 联邦政府给不同接受群体的研发投入 211

2.4.7 联邦政府在不同区域的研发支出 213

2.5 州政府的科学、研究和发展支出 213

2.6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资助的研究 215

2.6.1 赫尔姆霍茨中心 215

2.6.2 德国研究协会 215

2.6.3 马克斯·普朗克协会 216

2.6.4 蓝色名单机构—科学协会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216

2.6.5 女性群体(fhG) 216

2.6.6 科学院项目 216

2.6.7 自然研究者的德国科学院莱奥波迪纳(leopoldina) 216

2.7 高校的研发资源 217

2.7.1 高校研发的意义 217

2.7.2 高校的教学和研究支出 217

2.7.3 高校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支出 217

2.7.4 不同高校类别的高校教学和研究支出 217

2.7.5 高校研发的总支出 217

2.7.6 科学领域的高校研发支出 218

2.7.7 新、老联邦州的高校研发支出 218

2.7.8 高等教育的研发费用,特别是额外资金 218

2.7.9 高校的研发人数 219

2.7.10 高校不同科学部门的研发人员 219

2.7.11 高校总人数与它的区域性分布 219

2.8 经济领域的研发 219

2.8.1 经济领域的研发资源 219

2.8.2 经济领域的研发费用 220

2.8.3 经济职能部门总的内部研发费用 220

2.8.4 在1997年和1999年间公司的内部研发费用——劳动力费用系数 220

2.8.5 经济职能部门的不同企业类别的内部研发费用 220

2.8.6 经济职能部门的内部研发费用和它的区域性分布(老/新州) 222

2.8.7 经济部门的内部研发费用及其资金来源 222

2.8.8 总的外部研发费用 222

2.8.9 经济领域的研发队伍 223

2.8.10 经济领域的不同规模企业的研发队伍 223

2.8.11 经济部门的不同企业的研发队伍 223

2.8.12 新、老联邦州的经济部门的研发人数分布 224

2.8.13 联邦政府的经济研发投资 224

2.8.14 经济部门的联邦研发投资结构 224

2.9 技术绩效指标 226

2.9.1 结构调整有利于研究和知识密集的经济部门 226

2.9.2 新建企业引发结构调整 229

2.9.3 研发密集型产品的世贸情况 229

2.9.4 世界市场密切相关的专利 229

2.9.5 企业的创新工作 231

2.10 研究发展资源的国际比较 234

2.10.1 国内研发的总投资 234

2.10.2 国内研发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234

2.10.3 人均研发支出 235

2.10.4 资助国内研发的资金 237

2.10.5 每1000个职员中研发人员数量 237

2.10.6 政府研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37

2.10.7 欧盟中政府资助的研发费 239

2.11 联邦德国的专利和许可证贸易平衡 242

2.11.1 跨国购买技术服务,发展与结构 242

2.11.2 研发成果 242

2.11.3 经济领域的专利与许可证贸易 245

2.11.4 不同国家的专利和许可证贸易情况 245

第3章 表格/统计数据 246

第4章 研究和技术国际合作 341

引言 341

4.1 欧洲合作 342

4.1.1 欧盟,欧洲委员会 342

4.1.1.1 欧盟研究资助的基础 342

4.1.1.2 欧盟研究政策的内容 343

4.1.2 与中、东、东南部欧盟国家及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合作 347

4.1.3 欧洲机构和研究实体 349

4.1.3.1 EUREKA 349

4.1.3.2 COST—欧洲在科技领域的合作 350

4.1.3.3 欧洲航天局(ESA) 351

4.1.3.4 欧洲原子能研究组织和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 353

4.1.3.5 欧洲南部天文台(ESO) 353

4.1.3.6 欧洲分子生物学会议(EMBC) 354

4.1.3.7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 354

4.1.3.8 欧洲同步放射设备(ESRF) 355

4.1.3.9 Institut Max von Laue-Paul Langevin(ILL) 356

4.1.3.10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ZMW) 356

4.1.3.11 欧洲高校研究院 357

4.1.3.12 德国—荷兰风洞基金会(DNW) 358

4.1.3.13 欧洲传送超声风洞(ETW) 358

4.1.3.14 德国—法国圣路易研究院(ISL) 359

4.1.3.15 欧洲委员会 359

4.2 与非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360

4.2.1 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 360

4.2.2 与拉丁美洲的合作 361

4.2.3 与地中海和非洲国家的合作 362

4.2.4 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合作 363

4.2.5 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365

4.3 多边组织 366

4.3.1 经合组织 366

4.3.2 国际能源机构(IEA) 367

4.3.3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367

4.3.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368

4.3.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地理委员会(IOC) 369

4.3.6 联合国大学 370

4.3.7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 370

4.3.8 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71

4.3.9 气候变化政府间工作小组(IPCC) 371

4.3.10 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特别组织 372

4.3.11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372

4.3.12 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组织(HFSPO) 373

4.3.13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 373

4.4 双边科学技术协定目录 374

4.4.1 表4-22列出至2000年2月联邦政府的多边和双边合作条约目录 374

4.4.2 表4-23列出的是2000年3月至2002年1月联邦政府在科学和研究领域缔约的双边协议 388

第5章 研究基金组织和机构 389

导言 389

5.1 基金组织 389

5.1.1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 389

5.1.2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393

5.1.3 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 394

5.1.4 教育部门优秀人才促进组织 395

5.2 德国和平研究基金会(DSF) 398

5.3 联邦德国环境基金会(DBU) 398

5.4 联邦德国工业研究协会工作联合会“Ottovon Guericke”e.V.(AiF) 399

5.5 项目代管机构 400

5.5.1 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的项目代管机构 400

5.5.2 联邦经济工业部(BMWi)的项目管理代理 404

缩写词索引 40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