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系统科学概论
系统科学概论

系统科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树智,张富国,何发成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60104207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
《系统科学概论》目录

第一章 系统科学的对象和意义 1

第一节 系统科学的对象及其体系结构 1

一、系统科学的对象 1

二、系统科学的性质 2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特征 4

四、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4

第二节 系统科学兴起的条件 7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7

二、科学方法发展的要求 9

三、战争与军事需要的刺激 9

第三节 系统科学产生的意义 10

一、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10

二、提供了崭新的科学方法 12

三、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奠定科学基础 14

第二章 系统的特征及其分类 17

第一节 系统思想的历史演进 17

一、系统的含义 17

二、系统思想的演进 19

三、系统论的诞生和发展 24

第二节 系统的基本特征 32

一、整体性 32

二、相关性 33

三、动态性 34

四、有序性 35

五、环境性 36

六、目的性 37

第三节 系统的分类 38

一、从系统形成的过程来分类 38

二、从系统构成要素的性质来分类 39

三、从系统的时变性来分类 39

四、从系统与环境的交换关系来分类 40

五、从系统自然发展层次上来分类 41

六、从系统的复杂程度上来分类 41

七、从系统要素排列的方式来分类 42

八、从系统规定的目标来分类 42

第三章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44

第一节 整体性原理 44

一、整体性原理的含义 44

二、整体性原理的理论意义 48

三、整体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50

第二节 子系统原理 52

一、子系统原理的含义 52

二、子系统原理的理论意义 55

三、子系统原理的实践意义 56

第三节 结构与功能原理 59

一、结构与功能原理的含义 59

二、结构与功能原理的理论意义 63

三、结构与功能原理的实践意义 65

第四节 系统演化原理 66

一、系统的生成 67

二、系统的演化 69

三、系统的老化与消亡 71

四、系统演化原理的理论意义 72

五、系统演化原理的实践意义 73

第四章 信息及其分类 75

第一节 信息思想的历史演进 75

一、人类通信方式的历史演进 75

二、信息论的创立 79

三、通信系统的信息模型 82

第二节 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85

一、信息的定义 85

二、信息与物质、能量关系 87

三、信息的性质 90

第三节 信息的分类 92

一、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92

二、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 94

三、其它几种分类方法 97

第五章 信息原理和交叉信息学科 102

第一节 信息的测度 102

一、信息与概率 102

二、信息量基本公式 105

三、信息量与负熵 110

四、麦克斯韦妖 112

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 114

一、信源与信号问题 115

二、信道问题 118

三、编码问题 121

第三节 信息的存贮和识别 125

一、信息的存贮和提取 125

二、信息的识别 130

第四节 交叉信息学科 133

一、信息经济学 133

二、信息法学 136

三、信息论美学 139

四、语言信息处理学 141

第六章 控制及其分类 146

第一节 控制论的产生 146

一、控制和控制论 146

二、控制论的产生 149

第二节 控制系统的要素 152

一、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 152

二、控制的目的和行为 153

三、输入和输出 156

四、控制论空间 157

第三节 控制的类型 160

一、试探控制和记忆控制 160

二、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161

三、程序控制和随动控制 162

四、自适应控制和最佳控制 163

第四节 控制机制 164

一、信息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164

二、反馈控制和系统的稳定性 166

三、自动控制 167

四、生物电控制 168

第七章 控制论的应用 170

第一节 生物控制论 170

一、生物控制论的形成 170

二、生物控制论的主要内容 173

三、生物控制论的发展趋势 175

第二节 工程控制论 176

一、工程控制论的产生 177

二、古典工程控制论 177

三、现代工程控制论 178

第三节 经济控制论 184

一、经济控制论的产生 184

二、经济控制论的研究领域 186

三、经济控制的基本方式 188

四、经济控制论模型 191

第四节 教育控制论 192

一、教育控制论的产生 192

二、教育控制论的基本内容 194

第五节 人工智能 197

一、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 197

二、人工智能应用概观 201

三、专家系统与知识工程 202

第八章 系统科学方法 209

第一节 系统方法 209

一、系统方法的特点 209

二、系统方法的原则 211

三、系统方法的步骤 212

四、系统方法的作用 214

第二节 系统工程 215

一、系统工程的由来和发展 215

二、系统工程的步骤 218

三、系统工程的应用 219

第三节 运筹学方法 222

一、运筹学的产生和发展 222

二、运筹学的主要内容 224

第四节 信息方法 232

一、信息方法的特点 232

二、信息分析和信息综合 235

三、信息方法的作用 237

第五节 反馈方法 239

一、反馈和反馈方法 239

二、反馈方法的基本原则 241

三、反馈方法的作用 243

第六节 功能模拟方法 246

一、模型和模拟 246

二、功能模拟方法及其特点 248

三、功能模拟方法的作用 249

第七节 黑箱方法 252

一、黑箱方法及其特点 253

二、黑箱方法的步骤 255

三、黑箱方法的作用 257

第八节 系统科学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 259

一、现代科学思维观念的整体性 260

二、现代科学思维时空的开放性 262

三、现代科学思维坐标的多维性 264

四、现代科学思维动能的创造性 266

第九章 科学系统的新进展 269

第一节 耗散结构论 269

一、什么是耗散结构 269

二、耗散结构形成的机制 272

三、耗散结构论的应用 277

第二节 协同论 281

一、协同论的产生 281

二、协同论的基本思想 283

第三节 突变论 287

一、突变论的产生 287

二、突变论的基本思想 288

三、突变论的应用 292

第十章 系统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294

第一节 系统、信息、控制的辩证关系 294

一、系统、信息、控制概念相互区别 294

二、系统、信息、控制概念相互联系 296

三、系统、信息、控制概念的辩证统一关系 297

第二节 系统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298

一、为丰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范畴提供素材 299

二、为印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300

三、为深化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供科学依据 303

四、为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精确化提供重要条件 308

第三节 系统科学与科学方法论的关系 311

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311

二、系统科学方法是科学方法论的创新 3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