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7326390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目录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

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

二、政治多极化发展,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 4

三、国际意识形态冲突不断,“西化”、“分化”图谋加剧 8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 10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建思想 10

二、毛泽东的党建思想 13

三、邓小平理论的党建思想 16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 20

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建设成就 20

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24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变化和发展 27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33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3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3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 39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内在统一性关系 44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 45

一、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 46

二、为什么要保持党的先进性 50

三、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 53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5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7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 61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6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6

二、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70

第五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奋斗目标 74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74

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79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89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8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9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9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 96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9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9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10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07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11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112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11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116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117

第四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 122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 122

一、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12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124

三、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和优化 125

四、国有企业在改革与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 126

五、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127

六、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28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政治基础 130

一、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130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133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134

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36

五、基层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发展 138

六、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 139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 140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 140

二、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 142

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43

四、民族精神进一步弘扬,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145

五、努力建立共同文化,提高文化凝聚力,促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人类进步 146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 149

一、创造了一个安定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150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大进步,为社会安定奠定基础 152

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54

四、把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155

五、积极开展对外和平交往,为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57

第五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视野 160

第一节 小康社会的国际标准 160

第二节 发达国家建设的启示 169

一、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 170

二、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启示 178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 191

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191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 195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标准和主要特征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9

一、科学认识2000年达到的总体小康目标 209

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12

三、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14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215

一、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的基本依据 215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个基本标准 217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 222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22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特征 229

第七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235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5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235

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238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诸多制约 241

第二节 政治发展中存在问题 244

一、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244

二、基层民主建设需加强 246

第三节 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249

一、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冲击 249

二、文化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 252

第四节 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254

一、教育投入不足且发展不平衡 254

二、社会保障亟待完善 256

三、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 259

四、社会就业压力大 260

第八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62

第一节 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标准,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 262

一、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前提 263

二、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 264

第二节 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指导,构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平台 270

一、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270

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平台 275

第三节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280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281

二、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衡量标准,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283

参考文献 290

后记 2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