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宇宙与地球科学
宇宙与地球科学

宇宙与地球科学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金宝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0425634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了宇宙及地球的演变过程,重点阐述了对地球在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思考。该书的出版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宇宙与地球科学》目录

第一章 宇宙中元素丰度 1

第一节 宇宙大爆炸与元素的合成 1

一、宇宙大爆炸 1

二、宇宙中元素丰度 4

三、元素合成理论 7

第二节 新发现宇宙中元素丰度的规律 10

一、原子序数与元素丰度的相关性 10

二、原子核双层结构模型 10

三、质子在原子核内部的排列方式 11

四、原子核的稳定结构 11

五、对称偶数与不对称偶数 11

六、宇宙中偶数元素半数的奇偶效应 14

七、宇宙中奇数元素丰度的规律 16

八、宇宙中放射性元素的规律 18

第二章 星系类别及恒星的演化 20

第一节 星系的类别 20

一、天体的层次 20

二、星系的分类 20

三、星系集团 22

四、银河系的结构 24

第二节 恒星的形成和演化 26

一、恒星的结构和能源 26

二、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 28

第三章 太阳系概况 35

第一节 太阳 35

一、太阳概况 35

二、太阳色球层、日冕加温机制探讨 37

第二节 太阳系行星、卫星 42

一、行星和卫星的轨道运动 42

二、行星和卫星的质量、半径和密度 46

三、太阳系天体的自转 49

第三节 太阳系小行星、彗星和陨星 50

一、小行星 50

二、彗星 51

三、陨星 52

第四章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 55

第一节 太阳系起源演化理论简介 55

一、太阳系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55

二、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 56

三、灾变说 58

四、二十世纪的各种星云说 60

第二节 太阳系形成演化新思路 64

一、太阳系星云盘的形成 64

二、太阳系星云盘物质密度分布的形成 66

三、行星、卫星质量大小分布的形成 68

四、太阳系小行星带形成的物理意义 69

五、太阳系角动量异常形成的因素 71

六、行星距离规律的物理意义 73

七、行星光环缝的形成机理 89

八、太阳系形成演化需特殊说明的几个问题 95

第五章 地球天文阶段的形成过程 97

第一节 地球内部物理圈层的形成演化 97

一、逻辑推论(世界观和方法论) 97

二、构成行星物质的凝聚序次 100

三、陨星提供的证据 101

四、元素在地球中的含量 102

五、地球内部物理圈层的形成 102

第二节 地球内部化学圈层的形成 113

一、上地幔至地壳形成演化模式 113

二、地球内部化学成分的圈层构造 116

第三节 地球水圈、大气圈的形成 117

一、海水液化以前的地球大气成分 118

二、行星大气化学成分推论 121

三、海水化学成分的转化和全球性盐类矿床的出现 124

第六章 地球存在化学韵律圈层的证据 126

第一节 超基性岩中韵律层提供的证据 126

一、超基性岩韵律层中矿物学特征 126

二、韵律层中地球化学特征 129

第二节 不同期次的花岗岩侵入与地球内部韵律圈层的相关性 130

第三节 全球成矿周期与地球内部韵律圈层的相关性 135

一、不同地质年代矿产分布概况 135

二、地球内部韵律圈层引起含金属硫化物的超基性岩浆多期次侵入 138

三、地球内部韵律圈层引起不同时代金矿的形成 139

第四节 利用地球内部韵律圈层解释秦岭金矿地质特征 142

一、“花岗岩型”金矿——产于花岗岩体内的金矿 142

二、产于花岗岩体外的金矿 144

三、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矿产 148

第七章 地球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化合规律与成矿的相关性 151

第一节 地球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化合规律 151

第二节 内生成矿热液中硅酸对元素的迁移作用 154

一、基本思路和实验方法 154

二、定量实验分析 155

三、成矿物质的沉淀 156

第三节 内生成矿中元素共生组合的物理因素 157

一、元素的分类 157

二、元素物理性质地球化学图绘制 158

三、决定元素分散富集的因素 159

四、矿物结晶顺序的判别 161

五、低熔点元素只能形成热液矿床 161

六、电负性对元素共生组合的影响 161

七、矿物类质同象的判别 161

八、利用熔点温度对深部矿体、矿石品位的判别 162

九、结论 162

第八章 地壳运动的四种力源 163

第一节 内外差自转的摩擦力 165

一、行星内外差自转形成原理 165

二、行星存在内外差自转的证据 167

第二节 较差自转的扭动力 169

一、太阳系较差自转的起源 169

二、地球存在较差自转的证据 173

三、较差自转对各大洲外形轮廓的影响 175

第三节 大陆向北漂移的动力 178

一、地球南、北半球不对称的现状 178

二、地球(太阳系)处在南北不对称的宇宙重力场中 179

三、地球内部物理圈层构造 181

四、在宇宙重力场中固体地幔、地核向南半球下沉 182

五、固体地幔向南半球下降的相对速度 183

六、软流层向北半球漂移的速度 186

七、地球外表形态的演化 189

八、大陆向北飘移在赤道上速度最快的证据 190

九、大陆向北漂移的证据 191

第四节 地壳垂直运动的力源 199

一、基础理论 199

二、地壳垂直运动的形成机 202

第五节 现今全球岩石圈水平速度矢量场基本特征 203

一、现今全球岩石圈水平运动的观测方法与基本结果 203

二、现今全球岩石圈水平速度矢量场 206

第六节 关于恐龙灭绝之管见 210

第九章 地球构造旋回的天文因素 214

第一节 地质年代在银河年中的周期规律 214

一、地质年代表中每个纪中间时限的确定 214

二、地质年代中间点在银道面上的位置 215

三、地质年代在银道面上的周期规律 217

第二节 大麦哲伦星云与地球构造运动旋回的相关性 219

一、太阳系与大麦哲伦星云相遇的周期 219

二、地球构造旋回与天文因素的对应关系 222

第十章 地球构造运动综合解释 228

第一节 地球岩石圈径向破裂期次 228

第二节 对地槽形成演化的解释 231

一、地槽的主要特征 231

二、地槽发展的旋回性 234

三、阿尔卑斯地槽演化模式 235

四、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地槽迁移的动力机制 238

第三节 大陆向北漂移的同时出现顺时针旋转 244

第四节 太平洋形成演化及其西岸推覆构造 245

一、太平洋形成演化 245

二、太平洋西岸推覆构造特征 247

第五节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期次与天文因素的对应关系 265

一、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时代及期次划分 266

二、逆冲推覆构造时空迁移规律 270

三、逆冲推覆构造的动力学机制 270

第六节 对地球构造运动驱动力的小结 273

第十一章 地震成因及其前兆概述 275

第一节 地震成因 275

一、中国地震分带及其构造应力分析 277

二、汶川地震力源分析 279

三、唐山地震余震分布特征 283

第二节 地震前兆概论 285

一、热运移前兆 285

二、物质运移前兆 287

三、电磁异常前兆 291

四、大震以前地壳垂直上升前兆 293

五、临震前动物异常前兆 294

六、修筑水库诱发地震的主因 295

七、地震使海水含盐度降低 296

八、物体颜色变化与地震的相关性 296

九、地震与降雨量之间关系的探讨 297

十、地震云的成因 299

十一、天体起潮力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 300

第三节 地震预报问题的讨论 300

第十二章 月球的形成和演化 305

第一节 月球的形成 305

一、月球概况 305

二、月球的形成 306

三、月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形成 308

四、月球表面三种岩石的成因 311

第二节 论月球不对称的演化 315

一、地球起潮力对月球的影响 317

二、月球质心偏向地球的距离 321

三、月壳发生漂移,形成“月海” 324

四、结论 326

第十三章 太阳系其它行星地质概况 327

第一节 水星地质概况 327

一、水星概况 327

二、水星表面是否存在过水 329

三、水星表面的岩石成分 331

四、水星表面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331

第二节 金星地质概况 336

一、金星概况 336

二、金星逆向自转及逆向旋转大气的成因 336

三、金星上没有存在过古海 340

四、金星大气的化学成分 343

五、金星表层的岩石成分 347

六、金星表壳大地构造推论 348

第三节 火星地质概况 348

一、火星概况 348

二、火星大气成分及气象活动特征 349

三、火星表面构造特征 352

四、火星地质构造演化 357

参考文献 3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