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毒理学基础  第2版
毒理学基础  第2版

毒理学基础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宗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711156
  • 页数:193 页
图书介绍:
《毒理学基础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毒理学的定义和目的 1

第二节 毒理学的历史和范畴 2

第三节 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4

第四节 毒理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5

第二章 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8

第一节 毒理学的主要概念 8

一、毒性 8

二、危险度 8

三、危害性和安全性 8

第二节 剂量和暴露特征 8

第三节 毒作用谱 10

一、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10

二、毒效应谱 11

三、毒性作用分类 11

四、靶器官 12

五、生物学标志 13

第四节 剂量-反应关系和有关参数 13

一、剂量-反应关系 13

二、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15

三、剂量-反应比较 19

第五节 外源化学物的联合毒作用 20

一、联合毒作用的类型 20

二、联合毒作用的理论模型 21

三、低剂量暴露的联合毒作用 22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24

第一节 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24

一、外源化学物的体内动态 24

二、生物膜和生物转运 25

第二节 吸收 25

一、经消化道吸收 25

二、经呼吸道吸收 26

三、经皮肤吸收 26

四、注射 27

五、吸收途径的毒理意义 27

第三节 分布 27

一、血流量和速度 27

二、毛细血管的构造和血一器官屏障 27

三、血浆蛋白结合 28

四、贮存 28

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29

一、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 29

二、终毒物和代谢活化 31

三、代谢解毒 36

四、重要代谢酶的特征:举例(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 38

五、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40

第五节 排泄 43

一、肾脏排泄 43

二、肝胆排泄 44

三、肺排泄 44

四、乳汁排泄 44

五、其他排泄途径 45

第四章 毒理学实验基础 46

第一节 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46

第二节 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 48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处理 48

一、实验动物物种的选择 49

二、实验动物品系的选择 50

三、对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的选择 51

四、个体选择 51

第四节 毒理学试验设计要点 52

一、体内毒理学试验设计 52

二、体外毒理学试验设计 54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染毒和处置 54

一、动物实验前的准备 55

二、受试物和样品的准备 55

三、染毒途径 56

四、实验动物处死及生物标本采集 57

第六节 毒理学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 58

一、毒理学试验的统计学 58

二、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 63

第五章 基础毒性 65

第一节 急性毒性试验 65

一、急性毒性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65

二、经典急性致死性毒性试验 66

三、急性毒性分级 70

四、急性毒性试验的其他方法 70

第二节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74

一、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概念和目的 75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方法 75

第三节 蓄积毒性 82

一、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82

二、蓄积作用的研究方法 82

第四节 局部毒作用 83

一、皮肤的结构和皮肤毒性 83

二、皮肤原发性刺激试验 84

三、皮肤致敏试验 85

四、光过敏反应 86

五、光刺激反应 86

六、眼刺激试验 86

七、其他粘膜刺激试验 87

八、替代(体外)试验 87

第六章 遗传毒理学 8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88

第二节 遗传损伤的类型 88

一、基因突变 88

二、染色体畸变 90

三、基因组突变 91

第三节 致突变作用机制 92

一、DNA损伤与突变 92

二、非整倍体及整倍体的诱发 93

三、DNA损伤修复与突变 94

第四节 突变的不良后果 96

一、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 96

二、生殖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 97

第五节 遗传毒理学试验 97

一、遗传毒理学试验的分类 97

二、常用的遗传毒理学试验 98

第六节 遗传毒理学试验在预测致癌性及遗传危害性中的价值 104

第七节 遗传毒理学试验的组合应用 107

第七章 化学致癌作用 110

第一节 人癌细胞的基因型特征 110

一、癌基因 111

二、肿瘤抑制基因 112

三、DNA保真性相关基因 113

第二节 化学致癌机理 114

一、引发阶段 115

二、促长阶段 116

三、进展阶段 116

第三节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117

一、IARC分类 117

二、根据致癌机理分类 118

第四节哺乳动物致癌试验 120

一、试验动物 120

二、剂量选择和动物数量 121

三、染毒途径 121

四、试验期限 122

五、观察和结果分析 122

第五节 与研究致癌作用有关的其他试验 123

一、用于致癌物筛选的短期试验 123

二、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 123

三、转基因小鼠在致癌作用的研究 124

第六节ICH致癌试验基本原则 124

附:IARC对人致癌危险性总评价(1组和2a组) 126

第八章 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128

第一节 生殖毒性与发育毒性 129

一、生殖毒性 129

二、发育毒性 129

三、生殖与发育毒性的特点及靶器官: 129

第二节 生殖与发育毒性试验的目的和实验设计的要点 130

一、动物选择 131

二、接触选择 131

第三节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 132

一、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 132

二、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133

三、出生前和出生后发育毒性试验(围生期毒性试验) 138

第四节 一代和多代生殖试验 139

一、一代生殖毒性试验 139

二、两代(多代)生殖毒性试验 140

第五节 发育毒物预筛试验 141

一、体内预筛试验 141

二、体外预筛试验 142

第九章 神经和神经行为毒理学 144

第一节 神经毒理学及其研究内容 144

第二节 神经毒性的损伤类型及机理 144

一、血-脑及血-神经屏障与神经毒性损伤 144

二、神经元损伤 145

三、轴病 145

四、周围神经病 146

五、髓鞘病 146

六、神经传递与神经毒性 147

第三节 迟发性神经毒性 148

第四节 神经毒性的研究方法 150

一、人体的研究 150

二、动物模型研究 150

第五节 神经行为毒理学及研究方法 150

一、神经行为毒理学 150

二、神经行为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151

第十章 免疫毒理学 153

第一节 免疫毒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153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53

一、免疫抑制 153

二、超敏反应 154

三、自身免疫 156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作用特点 157

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免疫抑制机制 157

一、直接作用 158

二、间接作用 158

第五节 免疫毒理学试验方法 159

一、免疫毒性检测方案 159

二、免疫抑制的检测方法 161

三、超敏反应的检测方法 163

第六节 免疫毒理学研究中应考虑的问题 163

一、体内试验 163

二、体外试验 164

第十一章 毒物动力学 165

第一节 经典毒物动力学 165

一、时量曲线 165

二、速率过程 165

三、房室模型 166

四、常用毒物动力学参数 169

第二节 实例:糖精毒物动力学研究 169

第三节 毒物动力学试验设计 174

一、美国NIEHS/NT提出的最低要求 174

二、分布 175

三、代谢 175

第四节 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 175

第十二章 管理毒理学 178

第一节 管理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178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 180

一、外源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安排 180

二、优良实验室规范 183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的危险度评价 184

一、基本概念 184

二、外源化学物危险度评价的步骤 185

三、危险度管理 191

主要参考书 1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