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John Day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2201809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衍生”联网技术是进程间通信(IPC)结果,用不同操作作用域和范围重复的分布式IPC模型,移动性是动态多链路,单播是多播的子集,但多播退化为单播来促进移动性。
上一篇:王家大院在人间下一篇:机械基础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目录

第1章 网络体系结构基础 1

1.1 导言 1

1.2 起源 3

1.3 抽象级别 5

1.3.1 模型 7

1.3.2 服务 7

1.3.3 协议与接口 9

1.3.4 实现方式 10

1.4 指定协议 10

1.4.1 非正式规范 11

1.4.2 形式描述技术 11

1.5 后续章节内容 13

第2章 协议元素 15

2.1 简介 15

2.2 协议体系结构 15

2.3 数据单元 22

2.3.1 构造协议 25

2.3.2 PDU的大小 27

2.3.3 机制和策略 28

2.3.4 QoS与NoS 31

2.4 数据传输机制的简略类别 31

2.4.1 定界 32

2.4.2 初始状态同步 32

2.4.3 策略选择 33

2.4.4 寻址 33

2.4.5 流或连接标识符 33

2.4.6 中继 34

2.4.7 多路复用 34

2.4.8 排序 34

2.4.9 分解/重新组装 34

2.4.10 组合/分离 35

2.4.11 数据污染 35

2.4.12 丢失和复制检测 35

2.4.13 流程控制 36

2.4.14 转发控制或确认 36

2.4.15 压缩 37

2.4.16 身份验证 37

2.4.17 访问控制 37

2.4.18 完整性 37

2.4.19 机密性 37

2.4.20 不可否认性 38

2.4.21 活动性 38

2.5 运行阶段 38

2.5.1 注册阶段 38

2.5.2 建立和同步阶段 40

2.5.3 数据传输阶段 40

2.6 小结 40

第3章 协议中的模式 41

3.1 简介 41

3.2 两种主要的体系结构范例 44

3.2.1 分层模型 44

3.2.2 串珠模型 45

3.3 无连接和连接之争 48

3.3.1 背景 48

3.3.2 寻找合成:简单部分 53

3.4 机制的类型 55

3.5 协议中PDU的数量 56

3.6 协议的类型 58

3.7 数据传输PM的体系结构 61

3.8 寻找合成:难点部分 63

3.9 小结 70

第4章 上层体系结构研究 71

4.1 简介 71

4.2 一段历史 72

4.2.1 1ARPANET的上层 72

4.2.2 OSI尝试或“Green Side Up” 81

4.2.3 网络管理 91

4.2.4 HTTP和web 94

4.2.5 目录或名称解析协议 96

4.3 如何区分上层 100

4.3.1 语义的重要性 100

4.3.2 位置独立 102

4.4 小结 103

第5章 命名和寻址 105

5.1 简介 105

5.2 为什么需要命名和寻址 106

5.3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106

5.4 命名和寻址的背景 108

5.4.1 数学和命名基础 109

5.4.2 电话学中的命名和寻址 112

5.4.3 操作系统中的命名 113

5.4.4 X.25和ITU 114

5.4.5 Internet中寻址的演变:早期IP 114

5.4.6 OSI和NSAP 120

5.4.7 IPv6中的寻址 125

5.4.8 IPv6回顾 129

5.4.9“上层”或OSI中的应用程序寻址 132

5.4.10 URI、URL、URN等:Intenet中的上层寻址 135

5.5 小结 135

第6章 探究层 137

6.1 简介 137

6.2 集合协议 137

6.3 研究问题 143

6.3.1 简介 143

6.3.2 单系统内的通信 144

6.3.3 两个系统之间的通信 147

6.3.4 使假设无效 151

6.3.5 所需的新元素 152

6.3.6 两个系统之间的同时通信 153

6.3.7 与N个系统的通信 157

6.3.8 便宜地与N个系统通信 160

6.3.9 初始结论 165

6.4 回顾 167

6.5 网络IPC体系结构(NetworkIPCArchitecture,NIPCA) 168

6.6 组织层 170

6.7 小结 174

第7章 网络IPC模型 177

7.1 简介 177

7.2 基本结构 178

7.2.1 定义 178

7.2.2 基本系统概述 180

7.3 为(N)—DIF和应用程序命名概念 185

7.4 (N)—分布式IPC设备 187

7.4.1 定义 187

7.4.2 (N)—IPC—进程 188

7.4.3 (N)—IPC—APM 189

7.4.4 IPC管理任务 194

7.4.5 网络管理协议和管理体系结构 197

7.5 层的本质 198

7.6 DIF的运行 199

7.6.1 给(N)—DIF添加新成员 200

7.6.2 创建新的DIF 201

7.6.3 数据传输 202

7.7 (N)—DIF中的标识符 204

7.7.1 (N)-端口-ID 204

7.7.2 应用程序进程名 205

7.7.3 (N)-地址 205

7.8 IPC设备 209

7.8.1 IPC结构 209

7.8.2 相同等级的多个(N)—DIF 210

7.8.3 安全暗示 211

7.9 小结 212

第8章 让地址拓扑化 213

8.1 简介 213

8.2 寻址的一般属性 215

8.3 在寻址中引入拓扑 217

8.4 寻址的拓扑 220

8.5 寻址中层次结构的作用 222

8.5.1 层的层次结构 223

8.5.2 地址空间的分层拓扑 224

8.5.3 网络的层次结构 225

8.5.4 混合地址空间和层的层次结构 227

8.6 分层的寻址体系结构 229

8.6.1 单层地址拓扑 230

8.6.2 单层的分层地址拓扑 230

8.6.3 层的层次结构的寻址拓扑 231

8.6.4 层的多个层次结构的寻址拓扑 234

8.6.5 混合公有Intenet 234

8.7 小结 236

第9章 多链路、多播与移动性 237

9.1 引言 237

9.2 多链路 237

9.3 多播体系结构 241

9.3.1 多播问题介绍 241

9.3.2 多播模型 243

9.3.3 多播寻址 244

9.3.4 多播分发 245

9.3.5 句子命名操作及其转换 246

9.3.6 递归体系结构的多播分发 247

9.3.7 多路复用多播组 248

9.3.8 可靠多播 249

9.4 移动性 252

9.4.1 IP和蜂窝网络中的移动性 252

9.4.2 NIPCA中的移动性 254

9.4.3 对等移动网络 257

9.4.5 移动应用程序进程 258

9.5 小结 259

第10章 退出死胡同 261

10.1 引言 261

10.2 巩固与下一代网络 262

10.3 这是怎样发生的 267

10.4 理论的重要性 271

10.5 寻找新途径 272

10.6 重点 274

附录A 关于分离机制和策略的Gedanken实验的要点 2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