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研究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研究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振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76276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为中心,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基础、制约瓶颈、模式构建、绩效评估与维护保障为主线,进行了逐层递进的系统研究,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适用的方法论原则和可资借鉴的实践模式选择,初步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科学的理论体系。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1

一 电子政务及其信息资源建设成为当今各国抢占网络经济的制高点 1

二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接轨必须发展电子政务,从而促进政务公开 3

三 电子政务及其信息资源共享是我国当代信息化决策的重要内容 4

四 我国电子政务及其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亟待加强相关问题研究 7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8

一 相关论文检索情况 8

二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0

(一)注重政府服务改革层次上的研究 10

(二)注重应用技术层次上的研究 11

(三)注重法制政策层次上的研究 12

(四)注重信息管理与获取层次上的研究 13

三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4

(一)研究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势头好 14

(二)注重对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的研究 15

(三)注重对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改革问题的研究 16

(四)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的直接研究不够系统深入 17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9

一 研究思路 19

二 研究内容 19

三 研究方法 20

(一)跨学科协同与移植研究的方法 20

(二)系统分析与控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1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1

(四)文献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2

第二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理论基础 23

第一节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23

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内涵 23

二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特点 26

(一)多维性 27

(二)交互性 28

(三)集成性 28

(四)虚拟性 29

(五)开放性 30

(六)不安全性 31

第二节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沿革与实质 32

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发展沿革 32

二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实质与层次 37

(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实质分析 37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层次分析 39

第三节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2

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必要性 42

(一)这是适应电子政务建设内在要求的需要 42

(二)这是促进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的需要 43

(三)这是推进我国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45

(四)这是适应我国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的需要 46

二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可行性 46

(一)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提供了统一的领导和强大的推动力 46

(二)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47

(三)二十多年的信息立法实践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提供了法律保障 49

(四)人才储备及其观念革新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提供了动力源泉 50

第四节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理论依据 51

一 信息流程理论 51

二 新时空理论 53

(一)人的信息器官功能需求及其扩展与延伸 53

(二)新时空观——电脑网络化空间 55

三 公共物品理论 56

(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56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准公共物品经济特性 57

(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作为准公共物品共享的成本效益分析 58

第三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制约“瓶颈” 60

第一节 对制约“瓶颈”的宏观审视 60

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问题——库藏环境因素 60

(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共建共享中的地位 60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客观状况 61

(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对共建共享的影响 63

(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对共建共享提出的新要求 64

二 政务公开的公民知情权与政府秘密问题——法制环境因素 67

(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知情权的实现 67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政府秘密、隐私权的冲突 68

(三)公民知情权与政府秘密、隐私权的协调 70

三 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问题——技术环境因素 73

(一)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73

(二)信息化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76

(三)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的消除 79

第二节 对制约“瓶颈”的深层解读 82

一 信息的充分与流畅问题是各制约因素中的核心所在 82

(一)辩证地看待信息的充分、流畅与信息充分共享的关系 83

(二)要从信息充分与流畅的角度来开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84

二 政府权力的意志与落实问题是各制约因素中的关键所在 85

(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对政府权力的意志与落实产生影响 86

(二)要设法促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政府权力意志的良性互动 88

三 利益的分配与均衡问题是各制约因素中的焦点所在 89

(一)利益的分配与均衡问题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表现 90

(二)要加快形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益分配与均衡机制 92

第四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模式构建 97

第一节 垂直型模式 97

一 垂直型模式的提出 97

二 集中式模式的运行机制与优缺点 100

(一)集中式模式的运行机制 100

(二)集中式模式的优缺点 101

三 分阶段模式的运行机制与优缺点 103

(一)分阶段模式的运行机制 103

(二)分阶段模式的优缺点 105

四 两种模式的内在联系 107

(一)两种模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107

(二)两种模式是可以整合的 107

第二节 水平型模式 109

一 水平型模式的提出 109

二 分地域模式的运行机制与优缺点 111

(一)分地域模式的运行机制 111

(二)分地域模式的优缺点 113

三 分行业模式的运行机制与优缺点 118

(一)分行业模式的运行机制 118

(二)分行业模式的优缺点 119

四 两种模式的内在联系 121

第三节 交叉型模式 122

一 交叉型模式的提出 122

二 微观模式——面向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文档一体化管理 125

(一)微观模式的理论基础 125

(二)微观模式的主要内容 126

(三)微观模式的实践运用 128

三 中观模式——面向政府系统的信息资源计算机一体化管理 129

(一)中观模式的运行机制 129

(二)中观模式的实践应用 130

四 宏观模式——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公共信息网建设 133

(一)建立宏观模式的意义 133

(二)宏观模式的运行机制 135

(三)宏观模式的实践运用 136

五 三种模式的内在联系 140

第四节 共建共享模式的整合与优化 141

一 共建共享模式的整合 141

(一)整合过程设计 141

(二)整合模式的实证分析 145

二 共建共享模式的优化 148

(一)柔性化原则 148

(二)制度化原则 150

(三)扁平化原则 151

(四)协同化原则 152

(五)兼容化原则 154

(六)信息激活与畅流原则 155

第五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绩效评估 158

第一节 共建与共享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与功能分析 158

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内涵 158

二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 160

(一)支柱要素 160

(二)实体要素 161

(三)目标要素 161

(四)人员要素 162

三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162

(一)公众满意取向 163

(二)社会效益取向 164

(三)社会公平取向 164

(四)法治取向 165

四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功能 166

(一)强化政府绩效意识 166

(二)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167

(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68

(四)改善和融洽政民关系 169

五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基本条件 170

(一)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170

(二)政府绩效评估提供理论借鉴 171

(三)信息化指标体系作为重要参考 172

第二节 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模式与实施 173

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可能模式的探讨 173

(一)关注全社会网络绩效模式 173

(二)关注政府网站绩效模式 173

(三)关注基础设施技术指标模式 174

(四)关注实施技术、信息流动与满足需求等方面绩效的综合模式 174

二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75

(一)基于相关基础理论的共建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75

(二)共建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77

(三)共建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 178

三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程序 182

四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标准的构建 184

五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方法 186

(一)等级评估法 187

(二)比较法 188

(三)加权优序法 188

(四)模糊综合评估法 192

第三节 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现状与对策 194

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现状 195

(一)共建共享绩效评估基础理论取得一定成绩 195

(二)共建共享绩效评估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绩 196

二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问题 197

三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的对策 198

(一)共建共享绩效评估主体机制优化 199

(二)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管理体制优化 200

(三)共建共享绩效评估信息管理制度优化 202

(四)共建共享绩效评估结果运用过程优化 203

(五)共建共享绩效评估责任监督机制优化 204

第六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保障维护 205

第一节 保障维护的实质与构件 205

一 保障维护的实质 205

(一)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根本 205

(二)信息标准化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石 207

(三)信息各方利益的均衡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 210

二 保障维护的构件 212

(一)技术支持 212

(二)信息立法 214

(三)人才培养 218

(四)资金投入 219

(五)规范管制 220

第二节 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与策略分析 221

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信息安全问题的挑战 221

(一)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 221

(二)网络信息的侵权问题 223

(三)信息资源的污染问题 223

(四)信息资源的保密问题 225

二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信息安全策略 226

(一)加强安全技术的研发,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226

(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 227

(三)加大相关立法力度,强化对“网贼”的法制制裁 227

(四)加强有关方面的合作,关注共享系统的环境建设 228

第三节 信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分析 229

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信息标准化问题 229

(一)缺乏对信息标准化的理性认识 229

(二)缺少对信息标准化的合理规划 230

(三)忽略了信息管理方面的标准建设 231

(四)割裂了现代标准与传统标准的关系 232

二 政务信息标准化应遵循的原则 232

(一)效益优先原则 232

(二)系统优化原则 233

(三)协商一致原则 233

(四)实验验证原则 233

(五)动态发展原则 233

三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信息标准化对策 233

(一)要充分利用法制的约束作用 234

(二)要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34

(三)要积极整合社会的各方力量 235

(四)要尽快建立业内的标准化联盟 235

(五)要加快完善信息的标准体系 236

(六)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元数据标准 236

第四节 利益维护及其效率分析 240

一 利益维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40

(一)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 240

(二)成本收益均衡原则 242

(三)有益共享不得损害信息所有者利益的原则 242

二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率分析 243

(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效率的内涵 243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率模型分析 245

(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效率的实现条件分析 246

(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效率的改善 247

结论 249

参考文献 254

后记 2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